APP下载

濡化否?涵化否?——《跨文化传播学关键术语解读》介评

2012-10-17张美伦

关键词:词条传播学术语

张美伦

(1.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 常州;2.常州工学院翻译研究所,江苏 常州213002)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跨文化传播学进入中国学术界后,在这30年间,我国学者对跨文化交际学研究兴趣越来越浓厚,取得可喜成绩。期间,发表了数以千计的跨文化传播的论文,并出版了一系列的有关跨文化传播的书籍。除部分学者翻译介绍国外著作外,国内也陆续出现具有原创性特点的著作。然而,关于该学科术语研究的论文和书籍却寥若晨星。加之时至21世纪,跨文化传播渐入佳境。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跨文化传播实践日益广泛、深入,经济快速起飞和社会加速转型的现实更是对跨文化传播研究形成强烈的刺激,为跨文化传播学在中国的本土化拓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和理论诉求。构筑跨文化传播学科理论大厦,急需对其术语这一基础“材料”进行吸收、归纳和整理,使之趋于规范、统一。正是基于这一现实,2007年,编号07JZD0040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专案“近代术语的生成、演变与文化互动研究”和子专案“跨文化传播术语群研究”上马,作为其研究成果之一的《跨文化传播学关键术语解读》于2010年问世。该书是华人社会第一本以中文出版的有关跨文化传播学重要概念的辞典。从“跨文化传播学基本概念”和“跨文化传播学理论”两个侧面,探讨了跨文化传播其间的理论与方法问题,对跨文化传播学的术语群作精要诠释,从而提供了跨文化传播学的基本框架和前沿状貌,并给这个学科的本质与范畴画出了一幅完整的图案,让读者能从本书每个词条简明扼要的解说中得到比较全面的了解。为了使更多的读者受益,本文拟对该书作者、主要内容、特点和读后思考与大家分享,以求教方家。

一、两位作者——中西合璧

《跨文化传播学关键术语解读》的作者之一乃陈国明先生(Guo-Ming Chen),美国罗得岛大学 (University of Rhode Island)传播学系教授。他在美国传播学学术界享有较高的声望与地位。陈先生系一九八七年美国肯特州立大学(Kent State University)传播学博士,他的博士论文Foundation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获取1987年度美国传播研究学会国际与跨文化传播组博士论文奖,论文里所提出的问题历久弥新,至今仍是学者追求与有待解决的面向,是研究跨文化传播能力的经典作品。他致力于研究跨文化传播和组织传播,并已发表一百余篇论文。编著三十多本中英文专著,其中包括《跨文化传播基础》、《传播与全球社会》等著作,为跨文化交际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该书的另一作者乃安然女士。她于1999年获英国雷丁大学(The University of Reading)多语言多文化教育博士学位,并开始在英国雷丁大学国家语言识读中心任讲师、研究员。期间主持开发东西方教与学差异与对策、文化意识等课程,在英国各高校国际办公室享有声誉并得到广泛认同,并因此获英国科学院2004年项目(SG-39231)资助专门研究在英中国学生问题。她乃国际杂志Language&Education编委,国际跨文化传播研究学会国际顾问委员。她的研究方向为多语言多文化教育,跨文化沟通与适应,国际学生问题,国际教育管理。2007年从事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专案“近代术语的生成、演变与中西文化互动研究”子专案“跨文化传播术语群研究”。

两位作者一人长期从教国外,而另一人则着眼国际、立足国内。两种文化的明显差异及二人的职业经历为有关跨文化著作的完成提供了绝好条件。

二、《跨文化传播学关键术语解读》内容简介

《跨文化传播学关键术语解读》就内容而言,主要围绕跨文化传播学的相关术语展开。全书分上下两编,结构简单明了。上编是跨文化传播学基本概念(Basic concepts),共诠释了95个词条,并均是该学科的核心术语,如:濡化(acculturation)、暗语(argot)、同化(assimilation)、包发包发(baFa baFa)、错位交流(bargna)、克里奥语(Creole)、文化适境性(Cultural Contingency)、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文化整合(Cultural Synergy)、跨文化误估(cross-cultural misevaluation)、文化价值取向模式(Cultural Value Orientation Model)、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民族相对主义(Ethnorelativism)和客位与主位方法(Etic and Emic Approaches)等等。该书所含词条虽不能与当前的词典相提并论,但这些词条均是起主干作用的术语,是跨文化传播实践及研究中不可回避的词语。

该书的下编主要详细解释了将近30条重要理论,如:焦虑/不确定性管理理论(Anxiety/uncertainty management theory)、有效决策理论(Effective decision-making theory)、面子协调理论(Face-negotiation theory)、互动濡化理论(Interactive acculturation theory)、霍夫斯德的文化变异性维度(Hofstede’s dimensions of cultural variation)、适应的要略理论(schema theory of adaptation)、萨皮尔—沃尔夫假设(Sapir-Whorf hypothesis)、种族间传播的整合理论(integrated theory of interethnic communication)、全球倾听模式(global listening model)等等。

虽然该书中涉及的术语和理论数量不多,但却是精炼、实用,是一本别出色的工具书。用陈国明先生在该书后记中的话说,“本书的一百二十余条关键词,是本人在美国罗德岛大学传播学系教了二十余年跨文化传播学这门课的过程中陆陆续续整理出来的”,是跨文化传播学中术语精华的浓缩。

三、《跨文化传播学关键术语解读》特点

通读后,该著作给人的总体印象可简单概括为以下几点:首先,术语选择突出精要性。其次,术语解释力求丰满透彻。再次,术语溯源力求追根究底。最后,词条编写符合国际词典编撰理念,突出了工具书的特征。

具体来讲,首先,便是术语选择突出精要性。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该书中所列词条是作者在20多年教学生涯中细致筛选和总结的结晶,可谓是跨文化传播学领域的精华要点;第二、非主要、非“骨干性”的词条不予收录;第三、所收录一百二十多个词条,分基本概念与理论两部分,基本上都是学界同仁已经认可且经常使用的。通过作者的有效整合,《跨文化传播学关键术语解读》给该学科的本质与范畴画出一幅完整的图案。

其次,术语解释力求丰满透彻。它主要体现在:第一、术语解释采用汉语译义+英文原词+原词意义+产生背景(+有谁提出)+发展变化模式(评价)。在解释第5个词条“包发包发”时,陈国明先生便最先给出了其该术语的英文“baFa baFa”,之后指出“包发包发”是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模拟训练方法之一,然后告知读者该方法是由盖瑞·休兹(Gary Shirts)于1973年开发,将参与者分为阿尔法和贝塔两组,并将两组参与者分别设定在假设具有两种完全不同价值观和特性的文化当中的训练方法,并在最后对“baFa baFa”进行了评价,指出模仿训练是习得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果参与者能够投入足够多的时间到训练中去,那么参与的双方都会获益匪浅,可以减轻参与者从一种文化过渡到另一种新文化情境时所产生的痛苦和不适;第二、相关必要信息全面丰满。比如该书的第5个词条阐释了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模拟训练方法之一“包发包发”(baFa baFa),为了使读者能够全面、深刻地了解“包发包发”以及相关的跨文化能力培养的训练方法,紧接着展示给读者另一种训练模式“错位交流”(Barnga),将之与“包发包发”进行对比,并详尽说明了“错位交流”这一训练模式的操作过程,之后总结了该训练模式的作用。由此可见该著作相关必要信息全面丰满的特征;第三、解释简明扼要,确保读者易懂易记。比如,在解释“克里奥语”(Creole)这一术语时,该书的解释是以可读性为首。由于克里奥语和洋泾浜(pidgins)这两个术语对于很多英语学习者来说都难以区分,因此陈先生以简洁扼要的语言点明了二者的关系,即当洋泾浜演变成一种本族语并成为该地区永久性语言后,它就被称为克里奥语。因此,人们通常也称“克里奥语”为“第二代洋泾浜(second-generation pidgin)”。

再次,术语溯源力求追根究底。它主要体现在:术语溯源采用纵横探寻模式——源头+纵向横行发展状况兼述发展情况+总体概括归纳(或佐以例证);理论溯源采用who+when+what模式,继而简述其影响。这一特点在下编介绍跨文化传播学理论时,尤为突出。比如在阐释焦虑/不确定管理理论(Anxiety/uncertainty Management Theory,AUM)、有效决策理论(Effective decision-making Theory)等时,均具备专科词典名词术语溯源的特征。以阐释焦虑/不确定管理理论为例,首先指出该理论是古迪孔斯特在整合伯格(Berger)和加尔布雷斯(Calabrese)的减少不确定性理论(uncertainty reduction theory)和泰弗尔(Tajfel)的社会身份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之后详细阐述了该理论的六个假设,最后呈递了古迪孔斯特在1995年和2005年对该理论的进一步更新。

最后,本书编写体现了国际学者词典编撰的理念,突出了工具书的特征。从英语词典的编撰史来看,如果说19世纪大众的心理是把词典看作语言规范的神圣权威,那么到了20世纪词典编撰者自己就在编撰观念上发生了重大变化,用“实用性”代替了“纯正性”。目前大多数的词典都声称自己是描写性的而不是规约性的(descriptive rather than prescriptive)。通过阅读,不难发现《跨文化传播学关键术语解读》一书的编写用“实用性”代替了“纯正性”,充分体现了“实用性”原则。比如在阐述“跨文化适应”这一术语时,首先客观地给出了该术语的两种英文Intercultural Adjustment/Adaptation,然后一一给出了解释中涉及的术语的中英文: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文化符号(cultural symbol)、规范(norm)、疏离感(alienation)、边缘化(marginality)、濡化(acculturation)、双重性(duality)、U型模式(U-curve)和W型模式(W-curve),最后又附以相关术语的中英文:跨文化适应阶段(Intercultural Adjustment/Adaptation Stages)、跨文化适应模式(Intercultural Adjustment/Adaptation Models)、跨文化适应的辩证模式(Dialectical Model of Intercultural Adaptation)、跨文化适应理论(Intercultural Adaptation Theory)、跨文化适应的转化学习模式(Transformative Learning Model of Intercultural Adaptation),从而凸显了其工具书特征。

总体来讲,该著作是华人社会第一本以中文出版的有关跨文化传播学重要概念的著作,从“概念”和“理论”两个侧面,对跨文化传播学的术语群作精要诠释、加以总结和升华,提供了跨文化传播学的基本框架和前沿状貌,为跨文化传播学这个学科的本质与范畴画出一幅完整的图案,使学习者既易于理解跨文化传播学中的术语的基本含义,又能大体把握相关的理论范畴,对于跨文化传播学术语的翻译具有里程碑意义。

四、濡化?涵化?同化?文化适应?

通读本书,引发了以下思考:第一、就某个术语,如何找到功能等值的对应词?以该书首词条acculturation为例,该术语的译名与当下众多资料不一致,使读者困惑。书中该术语被译为“濡化”,意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文化体系间由于持续接触和影响而造成的文化变迁”。该解释与维基百科中对acculturation的解释(the process of cultural and psychological change that results following meeting between cultures)极其吻合。也就是说,acculturation是指不同民族接触引起原有文化的变迁,旨在研究不同民族的接触而产生的文化和心理变迁过程及其结果。另外,参照百度百科中赫斯科维茨在《涵化——文化接触的研究 》(1938)一书中给出的“涵化”定义——“由个别分子所组成、而具有不同文化的群体,发生持续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的变化现象”,这也与该书中对acculturation的解释吻合。然而,acculturation在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中的译文均是“涵化”。可为什么在《跨文化传播学关键术语解读》一书中,该词条却被译作“濡化”呢?这继而引发了第二个问题,即即该学科术语的规范标准化如何实现?通过查阅发现,在国内书籍中,术语acculturation的译文可谓是“精彩纷呈”,有“濡化、涵化、文化适应、同化”四种版本(详见表1),其中“涵化”和“文化适应”的翻译居多,其次是“同化”,而“濡化”的翻译则是独一无二。然而为何《跨文化传播学关键术语解读》一书选择“濡化”作为其译文呢?这令读者百思不得其解,故而提出以求教于方家。虽然术语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是当前语言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语言使用不规范现象日甚,是该靠使用者的自觉和学界同仁的严谨进一步规范,还是任由“译文”百花齐放呢?如果选择后果,又如何进一步解决日前问题呢?

表1 Acculturation译文一览表

[1]巢峰.专科词典释义十法[A].辞书编纂经验荟萃[C].上海:上海辞书,1992.

[2]陈国明.中华传播理论与原则[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4.

[3]常永才.文化变迁与民族地区农村教育革新[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设,2007.

[4]黄俊民.专科辞典词条释义方式的两个问题上海[J].辞书研究,2000,(6):95-100.

[5]沈家煊.规范工作和词典编撰[J].语言文字应用,2004,(2):29-31.

[6]沈伟麟.专科辞典中名词术语的溯源角度及其模式[J].辞书研究,1999,(1).

[7]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8]王克婴.中国文化传统社会变迁与人的全面发展[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2007.

[9]周大鸣.文化人类学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10]庄孔韶.人类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1]http://baike.baidu.com/view/2665926.html?tp=7_11.

[12]http://en.wikipedia.org/wiki/Acculturation.

[13]http://www.icchina.org/html/411/.

[14]http://gb.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cbspub/authorDetail.jsp?authorid=36991.

[15]http://gb.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cbspub/bookDe-tail.jsp?coluid=mjzj&coluname=%E5%90%8D%E5%AE%B6%E5%B0%88%E8%BC%AF&bookid=20185.

[16]http://www.scut.edu.cn/sie/introduction/index_2.html.

猜你喜欢

词条传播学术语
2016年4月中国直销网络热门词条榜
2016年3月中国直销网络热门词条榜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
2016年9月中国直销网络热门词条榜
大数据的传播学解读
大数据相关词条
有感于几个术语的定名与应用
从术语学基本模型的演变看术语学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