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学院公共计算机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012-08-15孟小冬
孟小冬
(呼伦贝尔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
呼伦贝尔学院公共计算机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孟小冬
(呼伦贝尔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
在大学本科教育中,基础性、普及性、实用性以及不可替代性是大学计算机公共课程的突出特点。其对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较其他课程具有更直接、深远的意义。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计算机知识与能力水平的高低,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学质量。本文根据呼伦贝尔学院公共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前计算机教学的趋势,经过广泛的调查与深入的研究,从教学目标体系和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
呼伦贝尔学院;公共计算机教学;改革
在大学课程教育中,计算机公共课是大学的通识课程,基础性、工具性、操作性和变动性是其突出特点。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对计算机的应用技能已成为衡量大学生业务素质与能力的重要标志。在呼伦贝尔学院中,由于经济的原因,造成了在入学前,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与贫困地区的学生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存在很大差异。另一方面,对计算机教学的考核方式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因此,目前对呼伦贝尔学院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
一、呼伦贝尔学院公共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凸显的问题
1.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教学内容过于陈旧
呼伦贝尔学院公共计算机教学中,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都有一定的要求,其教内容主要包括Windows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系统、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演示文稿、Internet使用、Access数据库知识等。由于信息化的发展,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用性逐渐凸显出来,计算机教学也逐步引起足够的重视。但由于学生对计算机掌握程度的差异,呼伦贝尔学院目前的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因而也无法满足社会对IT职业人才的需求。
2.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没有新意
目前,计算机公共教学中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的引入使教学环境得到很大改善,教学课程可以采用多媒体设备,但是,由于不同专业、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要求计算机教学的进度、教学内容、要求都要按照实际的情况进行合理设置,而不能笼统进行统一规划。如果不考虑实际情况,就会影响个性化教学的进程,还会使计算机掌握程度存在差异的不同学生无法跟上教学进程,影响计算机的实际应用,因而严重制约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培养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3.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缺乏统一
在计算机公共教学过程中,大多院校会采取先灌输理论然后再引入实践,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而对计算机的学习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有理论辅以实践才能使学习的经验在实际中得到应用,达到学习的最终目的。而呼伦贝尔学院公共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对于理论与实践的教学还不够完善,这就影响了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的完成,也不利于学生学到使用的技术。
4.考核方式拘泥于应试教育
实行教考分离,对计算机采取无纸化考试是较合理的考核方式。但是这种考试形式一般都局限于主客观题,难易好把握,对于考察学生的真实水平缺乏实际意义。又由于大量习题以及规定的必考内容使计算机公共课考试陷入应试教育的桎梏,有悖于该课程的初衷。一些院校对计算机专业与非专业学生的考核方式是相同的,而忽略了学生对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这就导致教学方重心偏向考试内容,而实际操作则成为辅助教学内容,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真正意义,导致计算机教学的失败。
5.缺乏有力的师资力量
在计算机公共教学中,多数教师队伍过于年轻,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有的甚至还是外聘兼课教师,师资结构的安排不够合理。另外还会存在一些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导致教学工作量较大,教学水平却得不到提升,这些都对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产生了阻碍作用。
二、呼伦贝尔学院公共计算机教学改革中的实践
针对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对计算机公共教学进行改革和实践:
1.以计算机技能需求为依托,制定科学、规范的教学规划
计算机人才的培养,以教学课程的设置为载体,课程设置得是否合理将对学生综合知识、能力高低的培养产生直接影响。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对学生IT职业素能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要求学生加强对信息技术在解决专业领域实际问题中应用能力的培养,以满足社会对优秀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因此,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在全校开展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前提下,依据不同的标准开设多层次的教学课程,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全面学习以及掌握多元化的计算机知识结构,进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2.注重多种教学内容的结合,实施分层教学
由于各地区间经济的差别,导致学生计算机水平存在差异,这就要求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的灵活性,不能实行“一刀切”,而分层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即按学生专业和自身计算机的基础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在入学时对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进行统一的测试,根据测试结果以及学生自身的意愿进行分层教学。这样既避免了基础差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同时也可以防止一些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得不到满足。进而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积极性。
3.引入网络化教学课程,构筑教学网络资源库
计算机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最终将服务于人才的培养。由于设备的缺乏,信息化网络教学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受到了限制,而今天,网络化教学平台的新型教学模式给计算机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与个性化的发展。
4.改革考试方式,注重过程的考核
对课程的考核是为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通过考核,激发学习积极性。呼伦贝尔学院计算机公共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能为教学任务与目标,因此,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并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应该试着以大型综合实训作为考核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综合考评,依据学生对计算机掌握的不同程度获得不同层次的考核成绩,给予自由发挥的空间,避免了个性的抹杀与人才的埋没,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三、呼伦贝尔学院公共计算机教学取得的成效
呼伦贝尔学院对计算机公共教学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教学不断完善,计算机教学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主要表现有:
1.激发了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
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方式由于教学设备的缺乏导致教学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又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学生计算机水平存在很大差别,而“零点”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一概而论,不但影响了教学进程,也影响了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实际应用。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化的加速,计算机教学也有了新的发展。引入新研发的项目并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提高计算机应用的实际水平,同时激发了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先进教学设备的引进与更新,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开阔学生视野,掌握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2.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由于“教、学、练、思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引入,促进了学生对于计算机公共课程学习能力的提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不再把完成作业作为课程的主要任务,而是把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作为对自己能力的衡量标准和才华展示的机会。对于一些灵活的教学内容需要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依照自身水平而定,并没有统一的答案,通过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灵活运用学习到的技能去解决新的问题。不仅有利于个性化的自由发挥,还使教学中的知识在实际中得到应用,达到了学习的最终目的。
3.培养了学生解决综合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以往的教学实训过程中,主要是围绕软件功能开展的,由于缺乏项目任务的导入,导致学生对操作过于生疏,对操作步骤记不全,使操作过程不能顺利完成。即使熟练操作流程,但遇到实际问题时,还是无从下手,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造成而对计算机的学习很好,但是却在实际应用中处于模糊状态。但是通过对计算机教学公共课程的改革,使教学从以往以软件功能为主转变为以项目为主,使学生在对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引入对实践的应用,有效避免了理论与实践分离的局面。在计算机教学中可以给学生设置灵活的学习任务,根据个人能力的不同收获不同的成效,在促进对计算机学习的同时也兼顾了个体差异,在对项目的完成中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把演示与自我操作贯穿到教学中,改变了由于个体操作而存在的弊端,有利于教学的全面发展。
四、结 语
在高等教育中,主要应该以教学为中心任务,把教育作为教书育人的手段,培养人才才是其最终目的。通过建立适合素质教育模式的课程体系的设定,来满足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要求,并为社会提供所需的技术性人才。并培养大学生在工程中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所以,在对呼伦贝尔学院计算机公共课程体系的改革实践中,又使大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得以实现。在对其改革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方式、实践教学、作业与考核方面的改革,完善了计算机公共教学课程体系和解决了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对大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推进了素质教育的进程,使教学受到了很好的成效。对于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独立查阅资料的能力和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解决工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程序员水平的编程能力、利用计算机工具解决专业问题能力和科学技术研究的能力,还有对是非辨别能力、崇尚科学、坚持真理的能力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贡献了力量。
[1]姚荃,刘守珍,陈佳良.在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的探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03).
[2]李蓓,李长云,刘莉,翟霞.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改革思路[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 .
[3]刘莉,朱文球,刘强,翟霞,刘琼梅.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与研究[J].福建电脑,2010,(04).
[4]卞维新,许勇,陈传明.新形势下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25).
[5]肖湘平,钱美珍,陈华锋.深化公共课教学改革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步伐[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6]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0研究组.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2002[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7]张辉宜,陈学进,吴光龙等.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研究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8]张辉宜,汪光阳.开放计算机中心实验室的初步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G64
A
1006-5342(2012)03-0159-02
201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