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
2012-08-15朱礼才
朱礼才
(安徽财经大学 体育教学部,安徽 蚌埠 233030)
浅析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
朱礼才
(安徽财经大学 体育教学部,安徽 蚌埠 233030)
这几年,我国的体育经济正伴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也日益重要起来,在GDP中的所占比率越来越高。然而,由于我国的体育经济发展欠缺成熟,所以目前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积极面对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本文就探讨我国体育经济的含义及其在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在对总体进行把握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其影响因素,就更好地发展体育经济提出具体措施和建议,以推动我国体育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体育经济;国民经济;影响因素;政策
所谓体育经济,就是与体育相关的所有经济活动的总称。自改革开放以来,体育经济虽然在我国经历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中体育经济相比,我国的体育经济依旧还只能算是朝阳产业,其发展潜力十分巨大。不仅如此,在当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体育经济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也十分重大。中国的体育经济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大的历程,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和产业规模。然而,针对我国目前体育经济的现状,如果实现体育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克服发展过程中的不利因素,落实更快更全面的发展战略,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面临的问题及分析
毫无疑问,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体育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仅仅是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就将我国的体育经济带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良好的发展势头,然而长期存在于我国体育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良现象,也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政策扶持不足
体育经济的消费属于国民经济中的第三产业范畴,增加体育消费就会带来第三产业的创收。但是如何增加体育消费,国家运用怎样的政策手段能够有效鼓励社会兴办体育产业,引导体育消费的扩大呢?目前来说,依旧没有出现具体的足够遵循的政策。以体育彩票为例:体育彩票是由国家给予的一项十分优惠的产业政策,并且在目前情况下,也是增加体育消费的有效途径,但是眼下,体育彩票依旧没有确立起稳定的发行策略。
2.人才的欠缺和国外体育企业压力
毫无疑问,我国体育市场的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到目前为止,没有一所大学设立了培养体育产业经营人才的院系。眼下,体育产业缺乏的经营人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学有所精、技有专攻的专才。这主要是指针对某一项市场的商业化运作有着实际营销技能和实践操作经验的销售人才;另一类是素质较高的通才,通常是指知识结构合理、能力素质全面的体育经济企业家。这些体育经济人才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体育产业市场化的发展。另外,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潮流势不可挡,这就决定了我国的体育企业要面对来自国际的体育企业的压力。一些发育成熟、竞争力强的跨国体育公司,纷纷涌入中国市场,已经在部分体育市场上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垄断,这对我国本土发育不够成熟的体育公司来说,是无法忽视的挑战。
3.体育需求明显不够
受我国的经济大环境影响,我国的体育内需的有效需求明显不足,而体育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都是体育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就这两个部分着重论述:首先是体育消费需求的受限。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体育消费需求必须是有效需求,也就是有支付能力的体育需求。当下,我国国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体育经济消费的有效消费,大多数消费者持看得多动得少的消费态度;在市场消费品供应日益丰富的情况下,城乡居民的消费心理都不断成熟起来,消费行为日益更显谨慎;由于医疗、教育、住房等多项改革政策的陆续出台,人民群众的体育消费等即时消费欲望被压抑起来,这样就抑制了即时消费水平的提高。此外,消费需求的受限不仅还对体育投资的增加有所影响,而且在整体上制约了体育经济的健康发展。
4.体育消费投资热点缺乏
体育消费的受限,必然导致体育投资热点的缺乏。在当下体育市场化的投资环境中,体育经济投资主体必然呈现多元化趋势,而这种趋势就有赖于社会各方面的投资热情的支持。多元化体育投资中,在新的投资热点形成之前,私人资本的投资力量相对来说是比较具有投资实力的,但是眼下私人资本对国内体育经济的前景比较看淡,私人资本谨慎的投资行为就很难在短期内形成应有的体育投资扩张趋势。
5.体育经济管理市场混乱,未形成产业化经营
虽然我国的体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体育经济的管理中也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问题。市场混乱主要体现在,不少非专业人员未经批准,私招学员,开办各种以体育健身为目的的所谓武术、气功讲座和培训,开设武馆,招摇撞骗,甚至鼓吹封建迷信和宗教活动;一些单位和个人为了一时的赢利目的,在不具备相关条件的情况下,举办一些粗制滥造的体育表演活动,搞集资、拉赞助。这些现象的存在不但影响到体育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而且还严重影响到了消费者的自身利益,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体育经济的产业化经营是引起投资人关注热情的主要动因,而我国虽然现已逐渐将体育全面推向市场,但是由于健全的体育管理市场和完整的体育产业体系的形成尚需时日,所以投资人的关注度迟迟没有提高。
二、体育经济的发展战略和具体措施
1.规范政府行为,维护体育市场秩序
在我国,市场秩序是市场自身及国家运用宏观调控的各种手段来约束市场活动中的买卖行为而形成的正常关系。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国家政府在市场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按照我国政府各行政部门经济职能的分工,市场秩序的管理主要是由各级工商行政部门负责,他们以国家法律、产品标准和部门规章为行政执法的依据。在维护体育市场秩序的管理工作中,国家体育总局必须制定相关行业法规和产品标准,对体育市场的商品实行质量监控和管理,与工商行政部门携手共同维护体育市场秩序。
2.转变观念,激发健身热情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城乡居民的体育运动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各种社会体育活动日趋活跃起来。在这种社会需求下,我们应当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体育产业化、社会化的改革方向。具体来讲就是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入动员,广泛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全民健身的时代大潮中来,从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提高和激发全民的健身和体育热情,提高体育产业在GDP中的贡献比率,最终实现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推进我国体育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3.建立健全完善的体育市场管理体系
完善的市场体系,必须包含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多样的市场客体、文明的市场行为及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并且,一个成熟的市场机制更是意味着完善的市场体制。目前,我国的体育市场体系依旧缺乏完善性,其主要表现在市场主体多元化不足,市场客体商品化转变缓慢,较为规范的市场行为尚未形成,成熟的市场体系的基本框架的形成尚需时日等。在现在和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体育市场管理工作必须以培育市场体系为重点,为建立和繁荣体育市场而不断努力。具体有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
(1)法律手段。法律手段就是在体育经济的立法和执法的基础上,通过这些法律法规来处理体育市场管理中的各种复杂关系——保护合法的体育活动和经济活动,打击各种违背法律法规的违法犯罪活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我们的立法机构在立法的过程中,必须要使所立的法律法规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和稳定性,以保证体育市场的健康、活跃、繁荣发展。推进体育产业的法制建设,离不开健全的法律保障,尤其是对体育经济的投资保障和人才需求,所以应当尽快制定完备的体育投资法规,改善投资环境,保护体育投资者的合法利益;其次就是完善体育经济的经营和管理人才队伍,必须尽快建立健全体育产业经营者的培养和管理体系。在执法过程中,各级体育市场管理者都应当严格依法管理,加强执法队伍的建设,极力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和工作素质。
(2)经济手段。经济手段主要有通过税收、价格、信贷、罚款及征收管理费等干预市场的行为,来发挥经济的杠杆作用。主要有四个方法:发挥价格的调控作用,实现供需双方的平衡;充分运用税收的调控功能,发挥对体育经济生产经营的鼓励、限制和扶持的作用;建立健全管理费收缴政策,使之逐步制度化和标准化;制定切实可行的市场发展战略规划。
(3)行政手段。行政手段主要从计划、协调、限制和监督上进行。首先是计划方面,体育经济的管理部门要根据国家对体育事业的发展要求,从体育市场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和规模等方面,对体育市场中的主客体进行正确的导向;其次是协调方面,体育市场不是一个单独的独立市场,而是一个涉及到多部门和单位的社会综合市场。如果缺乏政府主管部门的合理协调,体育市场的发展就很难在有序的大环境中运行。比如,政策的制定需要各方协调,政策的执行也需要各方协调;再次是限制方面,运用一些必要手段,对不符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采取限制和取缔等措施和手段;最后是监督,通过发布政令、制度等文件和规章,对体育市场的经营活动提出要求,使得体育市场的发展向着规范和健康的方向迈进。
三、结 语
体育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它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作为朝阳产业,我国的体育经济发展水平较之于西方发达国家还欠成熟,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促进我国体育经济的健康稳步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黄晓春.论体育经济运行机制的结构和功能[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3).
[2]国家体育总政策法规司.体育产业现状趋势与对策[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3]韩京.关于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7,(9).
[4]董艳国,王树峰,自明.新世纪发展体育经济的战略思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8,(1).
[5]夏晓陵.体育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及对策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4,(6).
G81
A
1006-5342(2012)03-0096-02
201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