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忠犬八公》中的生态意识*

2012-08-15仵欣欣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12期
关键词:美国版上野物语

仵欣欣

(德州学院 外语系,德州 山东 253023)

生态意识,是一种反映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新价值观,它的一个重要视点就是关注人类和大自然、人类和其他非人类之间的关系.狗作为一个在一万多年前就走进人类生活的动物,是人类驯养的最成功的物种之一.从史前社会的驯养利用、中古社会的奴役打骂甚至食用,到现代成为人类重要的情感伙伴,狗和人类之间关系愈加密切和谐.现代社会的情感缺失,使得人类社会试图从狗身上寻找建树起人类的精神支柱,企图从兽性中弥补人性的不足.

2009年上映的美国电影《忠犬八公》一反好莱坞式的技术和欲望的视觉冲击模式,以简单、清新、温情的面貌展现在大家眼前.尽管是一部改编剧,但它依然赚足了泪水,好评如潮.它在故事讲述和细节处理上,比1987年日本版电影《忠犬八公物语》更胜一筹,鲜明地体现了在现代生态意识指导下,狗和人类之间的完美关系.狗一个十年的“等待”被定义为人类推崇的品质“忠”,狗在这里肩负起人类精神重构的支点.

1 生态意识概述

生态意识是人类以包括自己在内的一切生物与环境之关系的认识成果为基础而形成的特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取向.是人们为了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自身行为自觉地按照生态发展的规律来规范各种活动的观念和意识.广义上说,生态意识是人类在自然生态中的表现形式,是对人与自然关系以及社会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等关系的反映.

生态意识是一种平等性、协调性的意识,它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人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不应是如统治异族那样统治自然界,而应是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创造条件.

电影作品虽然不能直接参与具体的生态治理实践,但却能够为挖掘乃至铲除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之根做出贡献,为构建生态文明做出贡献.在这一过程中,电影能做的首先是对以往所创造的形象以及在这些形象中所尊崇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行鉴别和梳理,用新的深入人心的形象去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价值理念,挖掘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揭示人类的思想、文化、科技、生产和生活方式、社会发展模式如何影响、甚至决定了人类对自然的恶劣态度和竭泽而渔式的行为,如何导致了生态的危机,进而促进人类的思想文化变革.

2 “忠”的等待还是条件反射

《忠犬八公》改编自日本真实的故事,1923年,东京帝国大学的农学系教授上野秀三郎养了一条秋田犬,名字叫八公.每天早上,八公在家门口目送着上野秀三郎出门上班,然后傍晚时分便到附近的涩谷火车站迎接他下班回家.1925年的一天,在学校上课的上野秀三郎突然中风,抢救无效死亡,再也没有回到家中.然而,八公却仍然到涩谷火车站日复一日地“等待”上野秀三郎归来,直至1935年八公因病死亡.1932年,日本媒体关注后,八公成为日本全国的焦点,1934年4月,人们在涩谷车站前为八公建造了铜像.1987年,八公的故事在日本被拍成电影《忠犬八公物语》,引起轰动.

美国版《忠犬八公》影片把故事的发生地移植到了美国,讲述的是,大学教授帕克在小镇火车站捡到一条走失的秋田犬,本来想帮它找家,没想到自己却收养了下来,因为狗的脖子上有日文的符号“八”,而被命名为八公.帕克和八公的感情与日俱增,每天早上,八公全程陪同帕克去小镇火车站上班,在下午五点五分,在车站迎接帕克归来.有一天,帕克在学校中风去世,而八公却却依然准时去车站,一直坚持了十年,直至在车站前死去.

无论是日本版影片的《忠犬八公物语》,还是美国版《忠犬八公》,其故事梗概和真实故事的脉络都基本相同.两部影片都在极力渲染一个主题,八公“忠”于主人的品质.“忠”的体现方式是通过八公每天去车站,众人就认定它是为了等待主人的归来.两部影片都在结尾部分用了拟人化的处理方式,八公又在弥留之际梦见和主人相聚,一起玩耍的镜头又浮现在它的脑海.可以肯定的是,这必然是影片导演们善良的想象,狗不可能具有回忆的能力.按照现代科学的解释,狗对外界的反应,是来自于它的动物本能.八公每天去车站,更多的因素是经长期训练或诱导而形成的条件反射.

是“忠诚”的等待还是长时间形成的条件反射?这样的争议,从故事的原型诞生之日起就已经开始.八公的故事在日本出名后,与上野英三郎相熟的牧隆泰(曾任台北帝国大学教授)曾对故事的细节进行补充,他就认为八公的故事并没有流传的那么离奇,狗去车站和找食物有关.他说,上野死后,由小林菊三郎收养,而小林家和涩谷车站站长吉川家住的很近,吉川会带八公去办公室而且给它吃东西,车站旁边旁烤鸡店老板常会喂它.还有一个重要的细节是,上野英三郎是驹场农科大学的老师,方向不同,并不会每天去涩谷站坐火车.事实上在八公与上野先生相处的十七个月中,每天它都是在家门口送迎主人的,有时会跟着主人走一段到学校,但并不是到车站.(维基百科)

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经学习才会的反射,是后天学习、积累“经验”的反射活动.[1]大部分动物都能通过后天的经验积累,形成条件反射活动.这是一种相对于本能稍显高级的神经活动.如果八公在车站不断得到喂食和善待,经常去车站,自然也没有什么神奇之处,它的特殊品质“忠”字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人们更愿意相信的还是八公每天去车站就是“忠诚”的等待.在八公故事诞生的20世纪3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甚嚣尘上,日本社会主流意识正在极力鼓吹“效忠”,八公为主人尽“忠”的故事自然很容易被接受并放大.故事一经诞生,故事就不属于事实本身,剔除了原来的时代彩色,它又被新的时代所阐述.“忠”进而延伸到诚信、责任等人类提倡的宝贵品质,八公在现代又焕发了新的活力.

更重要的是,在现代生态意识的指导下,人类把非人类生命当成和人类平等的个体重新认识,并用解读人类行为的模式解读它们,认为它们和人类有着相似的情感体验.八公每天去车站的行为,因为有着极强的象征意义,仍然很容易被人们“移情”,这个时代缺少什么精神,人们自然愿意将这种精神赋予到八公的身上,对人类社会形成讽刺和警示.

3 细节修正让人狗关系更和谐

美国版《忠犬八公》和日本1987年拍摄的《忠犬八公物语》故事框架高度相似,感情基调基本相同.然而美国版《忠犬八公》看起来却更加舒心顺畅,而且其价值观更具有世界性,美国版《忠犬八公》上映后,在世界范围内广有粉丝.改编之所以更加成功,除了剔出掉原版很浓的日本色彩外,更重要的是在现代生态意识的指导下,影片对很多人和狗不和谐的情节进行了毫不留情的删改,而且还增加了更多人狗良性互动的细节.

在日本版《忠犬八公物语》中,有很多细节用今天的眼光看起来并不和谐.上野秀三郎教授在自己的狗去世之后,就决定不再养犬,八公不过是他学生强送的礼物,如果不是他的女儿坚持,狗或许根本到不了他的家中,而且狗在从秋田运到东京的过程中,还差点死掉.上野秀三郎死后,八公再次回到教授的住处,遭了房子新主人的追打,八公的窝被他用斧头劈烂,甚至扬言八公再来就要斩掉它的头.狗在流浪的过程中,有邻居呵斥并向他扔东西.八公的第二位照看人小林菊三郎死后,小林的妻子鼓励八公去流浪,而不做任何安排,显得缺少爱心.八公在最后一次来到车站之前,观众在听到狗的惨叫后,画面里的八公就拖着一条瘸腿,身上的皮带也断裂破损,它显然是受到了人的攻击.八公的故事见报后,也有食客嘲笑八公是混吃混喝的杂种.

在美国版《忠犬八公》中,教授和八公的奇遇被美化,从日本一处寺庙空运来的秋田犬,在美国小镇的火车站走失,遇见了从学校归来的教授帕克,因为妻子不想养狗,帕克四处帮狗寻找主人.狗虽然撕毁了妻子辛苦数月设计的图纸,但看到帕克对狗情深,妻子接受了它.和日本版的故事相比,这样的情节显然更加温馨.

帕克教授死后,八公回到老房子寻找教授时,房子新主人笑脸相迎,甚至说:“我想我们的第一位客人来了.朋友,要不要来家里坐坐?”八公被帕克的女儿收养,但八公数次逃离帕克的女儿,打开大门让八公自己选择呆在家中还是流浪,八公舔完她的手后直奔车站离去.这个情节高度体现了对八公行为的尊重.

八公在美国小镇的车站从未受过攻击和打骂,有的只是温情的鼓励:八公愿意等就让它等吧.八公的事迹见报后,甚至有国外的孩子给八公寄来生活费.

《忠犬八公》不但删改了《忠犬八公物语》里的人狗不和谐情节,而且增加的情节,更加具有感染力.《忠犬八公》采用倒叙的方式,一开头就对八公进行了崇高的定性.在一个小学课堂上,孩子们纷纷讲述自己的心中的英雄.第一个孩子讲述的英雄航海家哥伦布,其实是为八公的出场做个铺垫.威尔森.帕克教授的孙子鲁尼郑重地在黑板上写下八公的名字,八公就是他心目中的英雄,之后影片变成帕克和八公直接的故事.影片的结尾又重回课堂之上,鲁尼总结道:“它教会了我忠诚的含义,并告诉我不要忘记你爱的人,这就是为什么八公是我心中永远的英雄.”

在美国版《忠犬八公》的结尾,帕克的孙子鲁尼,又带着一条秋田犬沿着铁路而去,八公在新的时空复活了,引发无限美好的想象,人和狗的完美故事,仍将继续上演.一个美国专题片资料显示,现在美国约有5000多万犬只,每年为狗的花费在50亿美元,狗是和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动物.

不论是《忠犬八公》还是《忠犬八公物语》都有对八公超越犬类本能的刻画,这样的刻画显然是将人类的情感和行为移情到八公之上.两部影片中,都有八公意识到教授可能会出事的情节.《忠犬八公》中,八公专门为教授衔了一回球,《忠犬八公物语》中,八公向教授家人吠叫,意图让家人意识到教授将出问题.教授死后,在《忠犬八公物语》中,甚至设计了八公在灵堂哀鸣,挣断绳索跟随教授灵车的镜头,这显然是狗的本能难以达到,而导演刻意设计的情节.

4 中国人感动的背后是生态意识的觉醒

美国版《忠犬八公》2010年初年首先在台湾上映,台湾翻译为《忠犬小八》,台北周末票房(2010年1月8日-2010年1月10日)186万新台币(约相当于39.34万元人民币),可以对比的是,当时很火爆的国产大制作《十月围城》周末票房月只有约95亿新台币.香港是2010年1月7日上映,上映当天票房达19万港元,单日平均票房排名靠前.作为一部小制作,在没有大牌导演和演员的情况下,票房显然非常成功.

到目前为止,美国版《忠犬八公》在中国大陆的影院没有上映,但这并没有影响该片在大陆的传播,网络成了它的主阵地,在乐视网、迅雷、搜狐、土豆等网络媒体上,该影片都受到广泛点击,好评如潮.在百度贴吧,影片粉丝们开设“忠犬八公贴吧”,在线交流影片内容,并延伸到对养狗知识,以及对人类社会的评价.这种热烈的讨论,一直延续至今,几乎每天都有信息更新.

“哭、感动”是中国观影者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在感动流泪的基础上,不少观影者认为,和八公的忠诚相比,我们人类应该感到惭愧,人的种种行为在这条狗的面前显得如此龌龊.有网友写道:“认识的人越多,我越喜欢狗.”网友为什么会被八公的忠诚品质打动,这与中国文化对狗的认同以及当代社会的道德状况密切相关.

不少文章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狗一直被贬斥,论述的依据是关于狗的词汇大多是贬义词,譬如,“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势”、“蝇营狗苟”等.这些文章只片面的看到了一面,而就误判传统文化的取向.其实,中国人对狗的喜爱颇有渊源.《续搜神记》[2]中记载,一位姓杨的后生喝醉躺在草地上,草地失火,狗用身体取水保护主人.唐人《集异记》[3]中说,有个叫柳超的官员,被朝廷贬到外地,随从的两个奴才想谋害主人拿走财物,狗咬死奴才,保住了主人.“义犬救主”的故事还有很多,狗在诗歌中的也时有形象出现.宋朝《呈修史钱侍郎桃花犬歌》[4]写一只皇家的狗对皇帝的忠诚,皇帝死后,狗伤心得毛骨憔悴,旁观者无不为之感动.

尽管有些狗的本能被丑化成恶劣的人类品质,但是传统文化中依然有接受、欣赏狗的心理土壤.“孩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在民俗中,男子以狗为乳名的人很多,诸如“狗蛋”、“狗剩”之类的名字,甚至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如此取名,除了通常解释的“取贱名好养活”之外,其实还有期望狗来保护的潜意识.

近年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养狗的数量大增,狗的功能也由“工作犬”、“看门犬”上升到“宠物”和“伴侣”.人们对狗的认识和情感也不断加深,和传统的使用价值认识相比,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其实,这正是现代生态意识觉醒的结果.人们开始把动物当成和人类相对视的另一种生命,并且意识到动物没有自己对人类的选择权,只能被动的顺从爱抚或者承受伤害,进而对他们倍加呵护.

人能这么做,一方面是对动物的尊重,另一方面更在反思人类自己的行为,中国目前的道德状况尤其是诚信状况令人担忧,期盼道德重建的呼声越来越高,看到愿意用一生守候主人归来的八公,中国人无疑更容易被这种“信”所打动.

正是因为需要,中国都市中的人类,突然开始重新审视动物的本性,试图重新解读动物的行为,寻找建树起人们自己的精神支柱.八公已经不是狗的八公,它是人类的八公,中国感动的不是对八公精神的礼赞,而是对当前社会精神的期许.在浮躁的以利益为轴心的充满背叛和诡诈的中国当代社会,尽管人人都可能是那个助纣为虐者,但是每个人内心都有拥抱诚信、良知等优良品种的需要,每个人都期望自己的忠犬八公.当然,这样的论述,正是建立在现代生态意识之上.

[1]刘毓庆.图腾神话与中国传统人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吕叔湘等.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3]钱俊生,余谋昌.生态哲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4]陶潜(晋).搜神后记[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5]薛用弱(唐).集异记[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6]余谋昌.环境意识与可持续发展[J].世界环境,1995(4).

[7]张庆芳等.论文学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责任[J].常州大学学报,2011,(10).

猜你喜欢

美国版上野物语
冬日物语
篽箖·上野书屋
《上野不忍池》
萌虫物语
星月物语系列
深夜,拥有一缕光的安全感
华为发布美国版Mate 9 接入谷歌亚马逊VR、AI服务
(某些)英式幽默
上野的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