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咸宁市休闲体育发展模式研究*

2012-08-15朱小云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12期
关键词:经营型咸宁市学区

朱小云,李 琛

(1.湖北科技学院 体育学院,湖北 咸宁 437005;2.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随着武汉城市圈申报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成功,咸宁市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为咸宁市休闲体育的发展搭建了一个更高的平台.

1 咸宁市现有休闲体育发展模式分析

在对咸宁市居民休闲体育活动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将咸宁市休闲体育的主要发展模式归纳整理为以下六种.

1.1 广场型休闲体育发展模式

1999年撤地设市时,咸宁没有一个像样的广场,甚至没有一个举行群众活动的场所.经过九年的建设,咸宁市在2008年底,已建成各类广场104个.其中政府投资兴建的大型广场有咸宁市人民广场、桂化广场、赤壁人民广场、嘉鱼县三湖连江广场、崇阳县人民广场、通城县人民广场、通山月亮湾文化广场等等.广场作为城市的公共空间,被称为城市的“起居室”,它给居民一片休息、运动、娱乐、呼吸新鲜空气的空间.

调查发现咸宁市47.20%居民喜欢在广场上进行休闲体育活动,把城市广场作为锻炼场地,进行情感信息交流.咸宁市广场上的休闲体育活动基本形成:以广场为平台,休闲体育项目为主要内容,以群众性体育组织为主的休闲体育发展模式.

1.2 家庭型休闲体育发展模式

咸宁市居民参与休闲体育的活动形式最多的是和家人、朋友在一起.在调查咸宁市居民参与或消费体育活动的场所时有24.70%的居民在自家庭院或室内进行休闲体育活动.现在咸宁市大部分居民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各种休闲体育活动,“家庭体育”成为居民进行休闲体育活动的主要模式之一.

家庭作为社会最基础的组成单位,在进行休闲体育活动时在组织形式上比较牢固,活动的场所相对稳定,活动的项目简单易行.在家庭内进行各种休闲体育活动不仅可以让各成员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还可以促进各成员间的情感交流,提高各成员的体育意识,从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形成居民终生体育的观念.

“家庭体育”是家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反映家庭生活水准和质量的重要指标.将家庭体育作为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咸宁市的体育发展规划中,促使咸宁市的各区、镇、村、办事处、居委会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家庭休闲运动、娱乐活动,促进家庭体育的发展.

1.3 学区型休闲体育发展模式

咸宁市居民参与休闲体育活动时,有13.64%的居民在周围学校的体育设施进行体育活动.根据咸宁市教育局的统计,2007年咸宁市一共有1023所学校,这些学校都有一定的体育设施.学校应突出资源共享意识,提高学校体育的社会化功能,加强学校体育的组织管理体系,倡导高质量的体育服务,注重学校对周边居民的体育辐射作用,力求体育活动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学区型休闲体育是指学校在课余时间利用现有的场地和师资方面的优势,以学校为主要的组织者和倡导者,师生和周边居民共同参与,以学校师生和居民为服务对象,组织开展的各种休闲体育活动的一种模式.学区型休闲体育使学校体育资源与周边居民体育活动形成资源共享,使有限的体育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是解决居民健身中场地、设备不足的有效办法,是推动全民健身进一步发展的有效途径.学区型休闲体育的发展符合我国体育社会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全民健身计划》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咸宁市的休闲体育的发展,也是咸宁市的中小学体育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

1.4 小区型休闲体育发展模式

近几年咸宁市的城市化建设步伐越来越快,仅在2007年咸宁市城区正在建的住宅小区就有51个,住宅面积74.08万平方米.随着碧桂园、福星惠誉、新世纪、三江航天等大牌房地产开发企业纷纷进入咸宁,使咸宁市的住宅小区的功能和品位又上一个台阶.住宅小区的设计不仅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在舒适、方便、安全、审美、健康、体现自我价值等方面的需求,还创造出一个良好、合理、优美的居住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而且开发商在进行设计时都十分注重小区的人文景观和休闲体育娱乐设施建设.如今,随着既能居住又可作为旅游景点的商品小区不断增多,无疑再为咸宁这座新兴的旅游城市增添异彩.咸宁市已建设和在建的小区为休闲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载体,在咸宁市形成了小区型休闲体育发展模式:以开发商投资建设居住小区中的休闲体育设施为主要方式,在小区范围内以小区居民为主要对象进行的以健身、休闲、娱乐为目的的休闲体育发展模式.

1.5 旅游型休闲体育发展模式

咸宁是湖北重要的旅游区,境内气候宜人,自然风光绮丽多姿,旅游资源丰富.咸宁市依托本地现有的旅游景区开发出具有特色的休闲体育项目,这些景区为休闲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载体,在咸宁地区形成了旅游型休闲体育发展模式:以风景名胜区为依托,以商贸旅游为支撑,通过与整体开发相结合,建设各种为旅客服务的各类健身苑、休闲苑、文化娱乐及各种具有本地特色的体育设施,发展本地居民的休闲体育事业.

以九宫山风景区为例,九宫山在2006年1月建成中国江南地区唯一的滑雪场,从而改善九宫山旅游业的产业结构.滑雪场除冬季滑雪之外,还可在夏季进行滑草、滑水、野外露营、森林穿越、登山攀岩等项目.促使九宫山风景区由单一的夏季避暑度假胜地,向冬季冰雪运动与夏季避暑度假为一体、四季皆宜的休闲度假胜地.实现九宫山风景区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健身、度假旅游转变将起到重大的作用,也带动咸宁市冬季旅游市场,缩小旺季和淡季的距离,走向全年旅游无淡季的新格局.

根据咸宁市旅游局的统计,2008年建成的休闲农庄一共有189处,全年新评三星级休闲农庄9家,二星级休闲农庄4家.近年来,农家乐旅游发展步入发展快车道.以咸安区为例,2008年接待入境游客80万人次中,农家乐就包揽了60万之多.咸宁市利用旅游黄金周时间,举办“竹文化节”、“桂花节”具有农村特色旅游项目,把制作竹乐器、竹根工艺品、竹凉席、编竹筐、打桂花、制作各种桂花点心等具农民特色的体育比赛.以旅游景区为中心,以农家乐为特色,积极创新休闲体育活动内容,形成“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农村休闲体育发展的新格局.

1.6 经营型休闲体育发展模式

经营型的休闲体育发展模式是指以各种休闲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广大顾客为服务对象,以利益为主的企业.经营型的休闲体育企业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发展的很好,2007年仅广州市就有二千多家休闲体育企业,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发展相对慢一些.

咸宁市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咸宁市经营型的休闲体育企业,根据咸宁市工商局的统计,到2008年底,咸宁市一共有163家休闲体育企业,这些企业的注册资金一般在20~50万之间.从调查中发现,本市现在有76.3%的居民表示每次休闲体育消费在5~15元之间他们能接受;有17.74%的居民经常在商业性的休闲体育场所运动.在居民对休闲体育设施增设的需求调查中,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健身中心(45.8%)、娱乐场所(34.4%).随着咸宁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居民具有一定的体育消费能力,体育健身的重要性已经得到认可,经营型休闲体育企业要适应本地居民日移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向多样元化发展,促进咸宁市的休闲体育事业的发展.

2 咸宁市现有休闲体育发展模式趋势分析

咸宁市休闲体育的主要发展模式为广场型、家庭型、学区型、小区型、旅游型、经营型等六种发展模式.目前咸宁市居民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规模依次为广场型、家庭型、学区型、小区型、旅游型、经营型.在对咸宁市居民休闲体育现状的调查发现,随着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健身意识的增强,居民休闲体育需求的多样化,这六种休闲体育发展模式将朝着内容综合化、项目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从总的发展趋来看,广场型、家庭型、学区型三种发展模式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将会是咸宁市休闲体育的主导发展模式.从今后的发展速度来看,经营型的休闲体育企业的发展速度会相对较快.

猜你喜欢

经营型咸宁市学区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情况简介
直销、微商与传销司法认定视角的完善
工友艺苑
加强乡镇学区建设 提高幼儿园管理水平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农机所简介
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学区房就是一面照妖镜
学区房
以人为本抓管理,创建特色求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由“控制型”向“经营型”转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