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若干思考
2012-08-15朱慧洁
朱慧洁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 金华 321004)
关于当前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若干思考
朱慧洁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 金华 321004)
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形势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出现了很多新问题,传统的学生事务管理与现实存在诸多的不相适应。改变管理理念、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学生事务管理队伍、积极探索学生事务管理的组织结构显得尤为迫切。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问题;对策
近年来,在时代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形势的变化,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与发展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校学生工作的范围进一步扩展,如学生心理咨询、贫困学生资助、勤工助学管理、毕业生就业指导等新内容的出现,对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更多强调控制、约束和规范学生的功能,而忽视了服务学生和引领学生的功能,导致目前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与现实存在诸多不相适应。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作为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维护高校及社会稳定、和谐校园的建设、人才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传统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转型成为必然,并由此引来我们积极的探索和思考。
一、当前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管理工作理念滞后
当前,我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管理理念滞后,主要表现为:管理重于服务、灌输重于引导、强制重于说服。在学生工作日常的管理与教育中,仍然没有摆脱初、高中的管理模式,认为学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规范学生行为,把学生看成教育和管理的对象,管理学生的目的是保证校园的稳定。学生管理工作者过多从自己的立场出发,过分强调教育管理者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的培养,过分强调教育的社会价值,忽视教育的个体价值[1]。在对待学生方面,很多管理者习惯于灌输的方式,采用说教式方法教育学生,缺乏积极的辅导和引导,缺失有效的和学生沟通的平台,从而缺少了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理解。在尊重学生人格,尊重他们的自我意识、创造意识,启发他们能动地进行自主教育、自我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欠缺[2]。
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仍然是以“社会本位”为指导。通过自始至终的、主动的干预管理,把学生约束、规范到正确的行为方式来,防微杜渐,保证校园稳定。实际上,这背离了学生管理的宗旨。那么学生事务管理的宗旨是什么?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这包括学生的人格发展、心理发展、情感发展和智力发展等。所以,学生事务管理的价值判断不是日常事务的平安处理,而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各种选择,给学生创造最大的选择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说到底,就是树立“学生为本”的理念。学生事务部门的主要责任是鼓励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并联合其他机构和部门创造条件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二)学生事务管理队伍建设问题
1.管理者专业化程度不足
当前高校学生事务工作囊括了除教学工作以外的几乎所有事务,其呈现纷繁、杂多的特点。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不仅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者的角色,还要面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贫困生工作、创新创业指导、心理咨询等多种问题的交织。作为高校开展学生事务工作的主体,在这种状况下,辅导员因个体的局限性,难以承担多重角色下的多重任务。尽管所有的学生事务工作者上岗前都要接受一系列的培训,但这种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培训对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并无多大作用。同时,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缺乏进修、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容易导致大学生事务工作者产生职业倦怠。
目前,随着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范围不断扩大,学生事务管理者自身已不能有效解决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例如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严重缺乏专业性人才对专业工作进行专业性的辅导。比如大学生创业工作、大学生职业规划等专业性较强的课题。目前很多高校辅导员其自身的实践经验和阅历尚浅,让他们开展这些工作的效果可想而知。现代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对专业人才已经表现出迫切的需求。而我国高校真正意义的专业学生事务管理者极少。以专业化为取向,学校要积极引进一批具有专业学历背景的人才,充实到现有辅导员队伍中去,弥补专业人才缺位的现状[3]。以现有的辅导员职业化培训为基础,增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对其开展继续教育的或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实现其自身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的逐步提升。创新辅导员的建设模式,吸纳具有思想政治教育背景的人士专门从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其他人员则成为开展学生事务工作的专有主体,使高校学生事务工作者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色中摆脱出来,从而增强高校学生事务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管理队伍职业发展方向不明确
现实中,学生辅导员作为开展学生事务工作的主体,在公众心中就是“学生保姆”的形象。一些辅导员由于工作强度大、待遇不佳、工作成就感不足、缺乏身份认同感,许多辅导员在干满规定的时间后,就主动换岗而离开辅导员队伍。辅导员岗位被认为只能干“一阵子”,不能干“一辈子”,事实上,辅导员岗位在高校中有被“边缘化”的趋势。
尽管目前我国已开始着手建设高校学生事务的专业队伍,但学生事务工作者在高校仍然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既不能像教师一样评职称,又没有行政人员那样的发展路径,职业发展方向很不明确,加上缺乏必要的激励制度,很多辅导员感到迷茫,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高校学生事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同时也是管理队伍专业人才引进难的重要原因。因此,很多学生事务工作者往往是借助高校这个跳板,向其他行业转型,导致学生事务工作队伍的流失和不稳定。
(三)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组织结构有待完善
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党政共管体制,学校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或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管。校一级设立校党委、校行政领导下的学生工作部、团委、教务处、后勤公司、招生办、就业办。学生工作部承担日常的学生工作,负责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奖、助、贷学金及勤工助学等方面的管理,并督促执行;团委主要负责学生的课外活动;教务处负责教学和学籍管理;后勤公司负责生活管理;招生就业办负责招生工作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院系一级设立学生工作办公室,由院系总支或党委书记负责,由分团委书记、辅导员等共同参与工作。在工作上,他们既接受学生工作部等校级职能部门的领导,又接受院系党总支、行政的领导。
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实行的这种“金字塔”型的管理体制,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线性管理,这是一种典型的直线式科层制组织结构[4]。这种管理模式权利集中、责任分明、上传下达、便于管理,适应了与思想政治工作为主题的传统学生工作。但这种层层模式,一切走的是规章制度或领导意志,这种模式重视的是“权威”,束缚了高校作为培养人才“发散性”的创造能力。
在这样一套垂直的管理系统下,实际工作中形成了学校各部门的工作任务往往需要经过学院、院系、辅导员才能最后传送到普通学生,最终都由基层辅导员来承担具体任务的落实,其个人的工作水平决定了学生管理工作各个层面上的优劣。在这种工作模式下,基层辅导员丧失了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时间与空间,一方面繁忙于日常各项任务的完成,另一方面对于各项具体而专业性强的学生工作任务,如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生涯规划等常常感到有心无力,长此以往,不仅阻碍了学生工作的总体水平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也无法实现服务学生、教育学生、提升学生的工作目标。这也是客观上导致辅导员在工作中使命感、成就感不强,辅导员队伍不稳定,影响其向专业化目标发展的重要原因。
从学生的视角看,由于层级多,这种结构对学生的需求的反应也比较缓慢,学生的意见和需求难以快速传达给学校领导。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上,遇到任何问题,都向辅导员进行咨询和求教,形成学生多元化的专业性需求和学校相关资源的直接供给的矛盾,无法来满足学生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大大降低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反观美国等西方国家,他们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根据职能进行组织机构的划分,建立“大学生事务管理中心”,其下直接设置团委、教务处、住宿生活指导中心、招生注册中心、行为指导中心、心理咨询中心、健康服务中心、勤工助学中心等,构建了一个“扁平型”的学生事务管理模式[5]。根据职能划分的组织机构,学生事务的机构设置分解更细、职责单一、职能明确、各司其职。同时,取消院系的学生事务组织,增加各职能部门的人员配置,引进与其职能相匹配的专业人才,直接面向学生,为学生服务,实现办事行政中心的一体化发展。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管理者明白自己的职责范围,而且学生的诉愿和疑难,能够有效的寻求帮助,得到及时得解决。尤其在心里咨询、就业指导、创业指导等课题上的帮助,得到更加专业化的信息和指导。
二、解决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实现“以学生为本”为指导思想,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学生事务管理理念,关注自由、平等、个性,注重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各种选择,给学生提供最大的选择机会,树立学生的自主意识,其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实现管理、服务、引领的职能转变。
(二)加快建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激励制度,建立高校学生事务工作人员的晋升机制;为学生事务工作人员提供进修、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根据不同院校的教师差异,开展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学生事务管理培训;开设学生事务管理专业,从根本上促进学生事务管理的专业化。
(三)优化学生工作队伍结构,造就高素质的学生管理工作者。积极引进专业人才,打造专职化、专业化的学生工作队伍,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
(四)成立“学生事务管理中心”,改变“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构建“扁平型”学生事务管理模式,提供咨询服务、生活服务等服务指导性工作为主,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增强为学生发展提供服务的意识。
(五)鼓励组建全国范围内的学生管理组织和协会。它能够为学生工作者实现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通过举办学生工作会议、开展专题研讨等活动,促进学生工作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互相增加学习经验,同时也能够有效增加工作成就感,加强专业化发展的业务指导。
在当前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需要与时俱进,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推进我国的学生事务管理的专业化工作。通过借鉴国外的先进做法,结合自己的国情,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学生事务管理活动,走出一条适合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健康发展的新路子,为人才的培养作出更大的贡献。
[1] 侯定凯,等,译.回归大学之道[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 王春艳.对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理念的反思[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7).
[3] 王铁.新时期我国大学生事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4] 王玉申.新形势下学生工作管理模式思考[J].教书育人,2000,(12).
[5] 走进英国高校事务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Current Reflections on College Student Affairs Administration
ZHU Hui-jie
The administration on college student affairs have arisen many new problems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re are many incompatibilities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management of student affairs and the reality.Changes in management philosophy, organizing a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team in student affairs, and actively explore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Student Affairs is particularly urgent.
College Student Affairs; issues; Strategy
G47
A
1008-7427(2012)08-0128-02
2012-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