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元记忆的性质与机制
2012-08-15宫振宇
宫振宇
(增城市广播电视大学,广东 广州 511300)
浅析元记忆的性质与机制
宫振宇
(增城市广播电视大学,广东 广州 511300)
本文介绍了不同记忆系统中的一种元记忆的历史与内涵,从元记忆的性质与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说明了什么是元记忆的性质与记忆,并提出了元记忆的理论框架,最后指出了元记忆的发展性研究以及展望。
元记忆;性质;机制;理论框架
元认知是美国心理学弗拉维尔(Flavall)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其中,元记忆是元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对自己记忆系统的认知,包括对记忆系统的内容、功能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对记忆系统的监控。元记忆研究是当前认知心理学研究的热点。
一、元记忆的内涵与性质
元记忆的研究始于 60年代初哈特(Hart)所做的关于知晓感(Fok)的博士论文。之后,元记忆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不同心理学家对元记忆的内涵提出了不同的界定。
弗拉维尔认为元记忆是指对记忆过程和内容本身的了解和控制。弗拉维尔还把元记忆的内容划分为“敏度”和“变量”两个部分,“敏度’,是指个体对什么时候需要记忆策略的敏感程度。“变量”分为三类:
(一)个人变量:它是指所有影响记忆的个人特征,诸如个人的知识经验、记忆容量、情绪、动机以及智力等。
(二)任务变量:它是指所有影响记忆的任务特征,诸如材料的类似性、长度、有意义性以及呈现时间等。
(三)策略变量:它是指所有的可用来帮助记忆的策略。个体对上述方面变量的了解程度构成了元记忆的主要内容。布郎(Brown)认为元记忆主要是对记忆过程的监控。监测作用体现为对正在进行的认知过程进行监视和评价。控制作用则体现为如果目前的认知活动不能达到目标时对其进行调整,重新分配注意力,选择适当的策略以及确定应用策略的强度等。马斯特(Master)认为元记忆是人们对自己记忆过程的自我意识和思考,wenman详细研究了学前儿童元记忆的发展。他认为学前儿童的知识可划分为五类,其中第四类和第五类知识分别是关于变量和监控的知识,这两类知识类似于弗拉维尔对元记忆的划分。Paris认为“对认识的意识”和“自我监控”是两种特别重要的元记忆,“对认知的意识”包括关于任务和策略的所有知识,“自我监控”是指对正在进行的认知过程进行评价并使用一定的认知加工对这些过程进行控制。
由以上,我们可以看到,元记忆是一个复杂的认知系统,它包括元记忆知识,元记忆监测和元记忆控制,其中元记忆监控是其核心的部分。[1]
二、元记忆的机制
元记忆机制的研究主要解决制约元记忆准确性的因素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目前,对元记忆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Fok的产生机制上。它是元记忆监测判断中最重要也是研究得最多的一种监测性判断。NelSon等人(1984)对有关Fok的理论假设,按判断的产生方式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痕迹一接触机制,另一类为推导机制。
痕迹接通说是Hart(1967)提出的。该理论认为被试在回忆提取失败时(未能提取全部信息),实际上对所要回忆的项目的痕迹有部分的接通,这是进行Fok的判断的依据。痕迹接通说包括许多假说,在这些假说中靶项目提取可能假说(targot retrievability)是研究得较多的一种。靶项目提取可能假说认为 Fok判断等级的高低是根据所识记靶项目的记忆程度所决定的,或者说是根据可提取的记忆储存的靶子信息的多少决定的。
推论说是NelSon(1984)提出的,认为Fok不是由于靶子本身残留痕迹的接通引起的,因为在进行Fok判断时,并未监测到未回忆出的靶子信息本身,而是根据所要提取的项目以外的信息来做出Fok判断。最有代表性的推论机制是线索熟悉性(cue-Familiarity)假说。线索熟悉性假说认为,Fok判断是基于问题或者线索的熟悉性,而不是基于搜索靶子本身的可取性或者有效性。
Koriat(1993)总结了前人的成果,提出了关于Fok产生的机制的可接近性模型(accessability model)。该模型认为Fok判断依赖于与靶子有关的部分信息总的可接近性,而与它的正确与否无关。可接近性模型包括两个主要的内容:(l)信息激活或可提取的量决定了Fok判断等级的高低;(2)被激活的信息的强度,决定了Fok判断的准确性。
罗劲(1998)的研究标明,Fok的准确性不仅在于线索的熟悉性或目标的可获得性,也在于线索-目标的联接性。[2]
三、元记忆的理论框架
按照 T.O.Nelson&L.Narens(1990)的观点,人类认知过程应区分为两个各具特点而又相互联系的水平,即元水平(meta level)和客体水平(object level)。对人的记忆过程来讲,则相应区分为元记忆(metamemory)和客体记忆(object memory)。客体记忆即是我们通常所研究的对客体信息的接收编码、存储和提取的信息加工过程。元记忆则是人对自己客体记忆的认识、评价和监控过程。谈元记忆的理论框架,主要是讲元记忆和客体记忆的关系,有哪些具体的元记忆成分(或表现形式),它们在记忆信息加工过程中的作用如何。
依据元水平和客体水平之间信息流方向的不同,记忆信息加工过程中存在着两种主要关系和作用,称之为“控制”(control)和“监测”(monitoring)。它们是由两个水平之间的信息流的方向而定义的。二者间的区分可类似于使用电话机打电话和接电话。如果信息流方向是由元水平传向客体水平,则为控制作用,类似于人用电话机打电话;如果信息流方向是由客体水平传向元水平,则为监测作用,类似于人通过电话机接听电话。
控制作用的基本特点是元水平调制客体水平,从而改变客体水平的加工伏态,例如启动(或开始)一个活动,继续或者终止一个活动,也可能是使客体水平白身的加工过程(信息获得、保持和提取过程)发生一定变化。研究表明,控制作用在记忆信息加工过程中可体现为以下具体形式:a.确定学习(或识记)的目标和计划;b.确定学习时间的分配;c.选定信息加工的类型;d.选择加工策略;e.启动、继续或终止识记或者提取过程。但是控制作用本身并不能从客体水平产生任何信息,它需要一些监测成分作为控制的依据。
监测作用的基本特点是元水平从客体水平获得信息。信息流是从客体水平流向元水平,从而改变元水平的状态。元水平依据从客体水平获得的信息,形成对客体记忆的各种类型的主观判断或评价,统称为监测。总的可区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回溯性监测(retrospective monitory),例如,对回忆,再认出的答案作出正确与否的信心判断;另一类为预见性判断(prospective monitory),主要包括下列几种:
①EOJ(Eesy of learning judgement):在学习或识记之前,对所要识记项目的难易程度所作出的预见性判断。
②JOL(Judgement of learning):对当前已学得的项目,在以后测验中成绩的预见性判断。
③FOK(Feeling of Knowing):对当前回忆不出,但又有“知道感”的项目,在以后测验中的成绩的预见性判断。[3]
四、元记忆监控的发展性研究
关于儿童元记忆监控能力的发展研究表明:儿童对记忆监控可能性的认识发展很早(Cultice,1983);记忆速度与记忆监控之间有显著相关,记忆组织亦然(施建农,1990);学前大班儿童也已具有进行 FOK判断的能力(韩凯等,1997)。李景杰的研究发现中小学生的监测性判断呈现出波浪式发展:12和15岁出现两个高峰点,每个高峰点的出现又都有一个准备期;10~12岁没有明显增长,10~12岁与13岁之间有明显差异,14与15岁之间有明显差异,总趋势是增长的[4]。
庞虹(1991)对儿童记忆的回溯式监测性判断的发展研究表明,一年级被试对自己的记忆状态的意识不清晰,三年级被试对自己的记忆状态的意识比较清晰,已有很大发展,五年级被试能更好地意识到自己的记忆状态,但其发展速度减缓的[5]。另外,刘希平(2001)对回溯性判断与预见性判断的发展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三种监测判断发展的速度不同,回溯性监测判断发展得最早,回忆准备就绪程度的判断发展较早,任务难度的预见判断发展最晚,而且三种监测判断发展中性别差异不显著[6]。此外在对记忆监测与记忆控制关系方面,发现三年级学生较好的记忆意识并没有对其记忆过程和记忆成绩产生明显影响,而五年级学生中较好的记忆监测可以促进记忆意识的提高。
这些发展性研究的结果可以使我们把握儿童元记忆监控能力发展的规律,进而有针对性地对之进行培养和训练,有助于提高儿童对自己记忆状态进行监测的意识及监测的精确性,培养儿童对自己的记忆活动进行主动控制的能力。
五、展望
综合以往研究可以看到,对元记忆监控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众多成果,但目前仍有许多工作要做:1.进一步揭示元记忆监控作用的内部机制,验证元记忆的基本假设,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深人建构其理论模型。并结合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技术,探索与元记忆监控过程相关的脑机制,加深人们对元记忆监控实质和加工过程的理解。2.寻找影响元记忆监控能力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以期通过训练手段提高个体元记忆水平。3.了解个体元记忆水平的发展规律以及各个阶段的发展特点,以便在不同年龄阶段施与不同的教育干预策略,以提高个体元记忆监控能力。[7]
[1] 闻素霞,张建平.元记忆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5,(1).
[2] 刘耀中.元记忆的内涵、结构及其机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4).
[3] 韩凯.元记忆研究的理论框架[J].心理学动态,1994,(1).
[4] 邓涛,张庆林.青少年元记忆能力发展的认知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0,(1).
[5] 庞虹.儿童有关组织策略知识和记忆监控的发展以及它们与记忆行为的关系[J].心理科学,1991,(6).
[6] 刘希平.回溯性监测判断与预见性监测判断发展的比较研究[J].心理学报,2001,(2).
[7] 刘晓明,周楚.元记忆监控研究的新进展[J].心理科学,2004,(3).
The Nature and Mechanism of Meta-memory
GONG Zhen-yu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history and connotation of a meta-memory in different memory systems, explains the nature and mechanism of meta-memory in detail, then pose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meta-memory, and finally forecasts the development study and outlooks of meta-memory.
meta-memory; nature; mechanism; theoretical framework
G447
A
1008-7427(2012)08-0080-02
2012-06-01
作者系增城市广播电视大学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