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瑔有关王余佑的两篇传记文献

2012-08-15张京华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张京华

(湖南科技学院 濂溪研究所,湖南 永州 425100)

王余佑,或作余祐,字申之,一字介祺,号五公山人。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生,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卒。先世为小兴州人,宓姓,明初迁保定新城,改王姓。入清,王余佑先后定居易州及河间府献县,子孙遂为献县人。生父王延善,卒于清兵入关之际。继父王建善,仕为山西临县、河南鲁山、山西祁县知县。明末王余佑为乡学诸生,明亡不仕,父子避居易州五公山双峰村。早年与孙承宗、鹿善继、孙奇逢、杜越诸人为师友,而颜元、李塨、王源等皆为弟子。晚年在献县主讲献陵书院。一生著述,有《乾坤大略》十一卷,《居诸编》十卷,《诸葛八阵图》一卷,《万胜车图说》一卷,《兵民经络图说》一卷,《十三刀法》一卷,《涌幢草》三十卷,及《认理说》、《前著集》、《通鉴独观》、《茅檐款议》等,多不传。诗文编为《五公山人集》十六卷。

江瑔(1888-1917),字玉瑔,号山渊,广东廉江人。留学日本,中国同盟会会员、南社成员,民国政府国会众议院议员。关于江瑔生平,近年“湛江文史·名人词条”中有传,见“文史小巷·广东文史·湛江文史·名人词条”。①廉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廉江县志》第七编《人物》“江瑔”条较简略,见该书,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98页。

胡寄尘(胡怀琛)《说海感旧录》之三有《江山渊》一篇短文,刊于周瘦鹃主编之《半月》第2卷第22号,上海大东书局1923年7月出版。因不易见,录其全文如下:

江先生名瑔,字山渊,广东廉江人。我和他认识,在民国五年,大家同在进步书局担任编辑事。江先生于经史子集之书无所不读,曾著《读子卮言》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印行,直到现在仍风行于世。先生对于小说,也做得不少。当恽铁樵编《小说月报》的时候,常有先生的短篇在那里发表,大概都是明清间的野史,然事有来历,并非凭空构造,所以比较的为有价值。同时《妇女杂志》及《小说新报》中也常有先生的小说。此外有一单行本名曰《芙蓉涙》,由泰东书局出版。

我和江先生订交时,曾赠他一首诗道:“谈经岭海称家学,说稗江湖算异才。别有伤心来麈底,大明旧事劫余灰。”那时候我们的交情很好,不多几时,江先生便往北京去了,因为他本是国会议员,国会被袁项城解散了,所以他跑到上海来卖文。这时候共和复活,国会恢复原状,他当然要往北京去。民国六年的春天,我在天津担任事务,两次入京,都因时间匆促,没有和江先生相见。不多几时,听见江先生在京病故了。

从民国六年到现在,政治上经过许多变迁,文学上也经过许多变迁,便说江先生不死,他做议员也不知要担受多少风波,他做小说也未免有美人迟暮之叹。独是《读子卮言》一书有永久的价值,在三百年内必不消灭。然而江先生一生的心血,也都消耗这两本小册子上头了。当日盛游,依然在目,对此遗著,能不凄然!

江瑔在民初数年间,著述极密,而卒时年甫三十。按民国间学者,见识最有奇致,一刘师培,一刘咸炘,皆早卒,江瑔亦为此中一人。

江瑔于经学、子学、史学、诗学,下及小说、译本,均能精通。经学有《新体经学讲义》,民国六年初刊师范讲习社《新体师范讲义》第一至第四期,民国七年一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单行本。子学有《读子卮言》,民国六年二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史学有《仂庵笔记》,初由《小说新报》连载,其中如“学者意气之病”、“异端”诸条,论周末诸子百家,与《读子卮言》同一宗旨。又多作史传,有《季明义士传略》,为连载之“野乘”,内容概为明末布衣之士抗清事迹。又有《楚声录》,性质亦同,“楚声”非记楚事,而专搜罗明末死节之臣、南明君臣及遗民诗文,揣其文意似取“亡秦必楚”之意。又有《明季轶闻》数篇,之一《夏令尹外传》,之二《词臣殉国记》,之三《指塚》,之五《成德外传》,及未题次序之《亡国风流史》、《赵士超》诸篇,性质亦同。至于《庞雄传》、《丘逢甲传》、《徐骧传》、《莫锺英》、《续技击余闻·阿乙》等,则记当世及乡土人物,亦具有史才。庞雄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丘逢甲为台湾民族英雄,徐骧为台湾抗日义军首领。又多记明末奇女子、孝妇烈女之类,有《劫余残灰录》、《余孝女》、《沈云英》等。《劫余残灰录》云:“余昔辑撰季明烈女传,略得百数人,亦可谓盛矣。”

江瑔又曾撰《荀子发微》一书及《古书人名异文释》、《古书地名异文释》二书,见《读子卮言》自注,今未见。

江瑔所作王余佑传记二篇,有传有评,作者均题“山渊”,为江瑔所作诸多明末史传中之二篇。《记王延善》一篇,原刊恽铁樵主编之《小说月报》第6卷第1号,1915年1月出版。《王氏兄弟》一篇,原刊李定夷主编之《小说新报》第1卷第3期,1915年5月出版,题为《季明义士传略(续)》,内容包括《王氏兄弟》之一、之二、之三等。《王氏兄弟一》为扬州王缵、王绩、王续兄弟,《王氏兄弟二》为王余恪、王余佑、王余严兄弟,《王氏兄弟三》为扬州王琇及其弟。《记王延善》文末云:“余于余恪兄弟事,别有文以记之,茲摄其要于此”,则知《王氏兄弟》一篇当撰写在前,而刊载在后。

笔者整理《五公山人集》①张京华点校《五公山人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此前相关研究参见:段红梅《〈五公山人集〉校注》,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6月。,附录《王氏家谱事迹纪略》三十三种,又附录《王余佑传记文献汇编》三十二种,王余佑一门事迹多已涉及,而江瑔二篇传记,近日始见。比对文献,可知江瑔所撰多与史实相合,间有情节对话出于发挥。江瑔自云:“余故博采诸家之记载,琐语残文,互相比勘,述为是编”,胡怀琛称其“野史”、“小说”,谓“事有来历,并非凭空构造”,信然。盖江瑔为文,虽语言擅长修饰,于事实要皆有据。其形式虽为“小说”,而性质当属历史人物传记。②庄逸云认为,“江山渊笔下的人物皆具有超凡的品性和轰轰烈烈的人生经历,富有鲜明的传奇色彩”,举《王延善》等篇为例,理解为“文学塑造”,盖未能深察。见庄逸云《民初小说家江山渊的豪侠传奇》,刊《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2期。

所不同者,笔者遍览各传记,于当日起兵抗清一事,皆不明晰,确实有类江瑔所言,“于起兵抗清一事尤遗而不敢录”。笔者推测王余佑等人确曾有抗清之实,为明末海内最早揭义旗者,而一举收复三县,亦不减南明诸人之壮,但有数事不得其详,尚待考证。一、义军是否曾与清兵交战;二、王延善究竟死于何地何人之手;三、王余严隐居之地具体在何处;四、孙奇逢本人是否参与起兵;五、马鲁事迹若何;

王氏兄弟

又王氏兄弟,亦三人,长余恪,次余佑,季余严,新城王延善之子也。延善为明季诸生,广交游,喜宾客,抱负奇节,与孙奇逢、马鲁交最深。每相与激昂谈时事,为之泣下。余佑兄弟习于庭训,忠义之气油然生;且博读群书,深通兵法,任侠尚气节,三人之旨趣皆同。延善有兄曰建善,无子,以余佑出继之。时流贼陷京师,延善父子兄弟北向而哭,誓为帝复仇。而燕赵一带,倶为贼有,延善乃帅诸子起义旗,复新城、容城等县。贼败而清兵至,复与清兵战,大败而遁。明既亡,延善深隐不复出,俄为仇家陷,执入京。余恪、余严谋曰:“父死,余等奚独生?仲继世父不可死,余二人其死之!”乃赴难,中途闻人唱《伍员出关曲》,余恪怃然曰:“阿弟,误矣!吾二人倶死,谁复仇者?若壮,可复仇,余死之。”乃挥余严去,自赴京,与其父同死于燕市。余严归,夜帅壮士入仇家,歼其老幼无孑遗。清吏闻之,严令大索,余严逃亡,不知所终。余佑奉建善隐五公山,以遗民终。

山渊曰:王缵兄弟与余恪兄弟,事虽不同,而忠义如出一辙。其数皆三,其姓皆王,可谓无独必有偶。而一在北直之新城,一在江南之扬州,北极南天,两相辉映,千载其不朽矣。然王缵兄弟事甚简,仅以姓氏传,而余恪兄弟事则颇详,岂有幸不幸耶?余于余恪兄弟事,别有文以记之,茲摄其要于此。六、保定知府“朱甲”显为隐去真名,此人为明室宗亲,事迹若何。今见江瑔所作传记,明确说到王延善“移其讨贼之师以讨清”,为清兵所败之后,“思仍招集流亡,重振旗鼓”;又称王延善葬于新城县东之荒野,大书镌石题为“明起义生员王延善父子之墓”;又称王余严报仇之后“飘然自去,不知所终”。凡此等等,皆与此前之传记文献不同。

兹将江瑔所作两篇传记整理如下,以备学者研讨。

记王延善

燕赵古称多悲歌慷慨之士,后之人过荆轲市,吊望诸墓,莫不欷歔太息,想慕其为人。保定为燕地首区,燕赵之声气胥视之为枢纽。其地俯瞰中原之背,气象万千。而椎牛屠狗、弹铗击柝之伦,往往挺生其间,与水色山光相点染。然自燕云一割于石晋,中原再丧于徽钦,其地遂沦于异域,为亡国之民者,七百有余年。为之君者复肆厥淫威,锄凿民气,而悲歌感慨之风,遂殄灭于无形。朱明崛起,驱彼胡元,拯兹黎庶,然国魂已断,无术可招,历二百年仍奄奄不克自振,一旦祸水飞来,干戈满地。明社将屋,异族复张,士大夫受斯感刺,搴袂以起,数千年前之壮志顿生,而燕赵之旧风于以一振。若王延善父子者,其殆鼓燕赵之气而先驱者也。

王延善,保定之新城人,明末诸生。幼负不凡,兀岸有奇气。体干修伟,额广准隆,英姿咄咄逼人,望之悚然生畏。时当万历、崇祯间,宵小盈廷,盗贼如蝟毛,天下蠢蠢欲乱。延善忧之,誓以身报国,故暇时辄练习武技,以备执干戈卫社稷之具。而性尤喜广交,恒结纳天下知名士,以义气相磨砺,而回方豪侠之士,莫不集于其门。故延善之庭宾客常满,如容城之孙奇逢,雄县之马鲁,定兴之鹿正,正之子善继,均折节与之交。延善更命其子拜奇逢为师,有时开筵宴宾客,四方文人学士、武夫侠客,下及牧夫灌卒、夷门监者之属,皆在座。更有不速之客,夙未谋面,闻声奔至,不投刺,不通名,互昂首入门,抗颜登座。诸客缤纷杂沓,来者来,去者去,一切升降揖让之繁,扫除无余,固不知孰为主,孰为客也。初则把盏传杯,纵声谈笑,既而酒酣耳热,抗声论天下事,痛魏阉误国,君子道消,亡国之祸,迫于眉睫,则相与戟指嫚骂,扼腕太息,怒发冲冠,目眦欲裂,一座皆痛哭失声。延善尤慷慨激昂,须髯戟张,目炯炯如电。既而残泪将尽,旨酒不甘,遂各不欢而散。既散,阅数日而复聚,聚必宴,每宴必以谈笑始,以哭泣终,以为常。延善家本豪富,以是荡其家,或惜之,延善叹曰:“国之将亡,身且无有。惜此区区阿堵,将奚用耶?”或叩其结客之故,则笑而不言。盖延善默察国势,未雨绸缪,阴结宾客豪侠之心,正所以为将来报国地。其心弥苦,其志可哀,非庸夫俗子所得而窥见之矣。

延善有三子,长曰余恪,次曰余佑,季曰余严,皆以义气相尚,磊落有父风。幼时,延善教之读书,授以经史词章之学。训授之余,恒以种族兴亡之理,及忠君爱国之大义相策励,援经据史以为证,三子闻之皆感动。每读经,至杞人大去其国,及齐襄复九世之仇,莫不拍案太息,跃跃思奋。年既长,随父往返,获尽与诸名士游,学益淹博。延善复授以骑射击刺之术,诏之曰:“天下多事,祸至无日,若徒手执一卷,且不足以保身,无论报国也,二三子其识之哉!”

三子学问相侔,而资质则略异。余恪年最长,状貌魁嵬,酷肖其父。重然诺,轻死生。尝究心于《庄子》,有平生死、齐万物之观。恒语人曰:“人莫不有死,须贵死得其所。古人云:‘死有轻于鸿毛,有重于泰山。’从容就义,虽死犹生;隐忍偷生,生不如死。彼鲁庄忘父兄之仇,相与狩猎;许衡忘君国之耻,侈谈纲常,灭绝天伦,其心死久矣,所廑存者躯壳耳。”人多韪其言。余佑性沈毅,寡言笑,不露圭棱。从孙奇逢受业,学兵法,讲求《诸葛八阵图》、《十三刀法》、《万胜车》诸技。勇武绝伦,蹲身一跃丈许,驰马弯弓,矢无虚发。而雍容和蔼,温文若书生,非亲友,莫有知其娴武技者。余严性严厉刚烈,与余恪同。慕古游侠之所为,喜作不平鸣,排难解纷,有鲁仲连风。尝孤身匹马,一剑系腰,奔走长途中,遇贫困不能归者,立解囊赠之,不少惜。往往有贪吏豪猾,凌虐乡民,无故而失其首,或云余严为之也。

延善有兄曰建善,将老而无子,乃以余佑继之。建善未几以特用知县,出宰山西临县,挈余佑以倶去,惟余恪、余严侍老父于家。未几而东林之祸作,魏阉专恣,诬陷善类,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缪昌期诸公,次第下于狱,祸及亲党,寖成大狱。延善闻之,愤然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魏阉之肉,其足食乎!”时孙奇逢亦愤怒不可遏,思挺身出以解其祸,延善谓之曰:“君负盛名,一言为天下重,必能弭兹党祸,否则善人君子,无噍类矣。”奇逢曰:“诺。”延善益怂恿之,奇逢遂与鹿正、张果中,出而竭力营救,举旛击鼓,钦义士之钱,复令其弟启美,匹马出塞外,求救于孙高阳,魏阉始惧。杨涟诸公虽瘐死厂狱,卒赖以归骨,而党祸亦不至大张,世称之为“范阳三烈士”。其实延善亦左右之,避而未肯居其名耳。

是时流寇四起,海内骚然,州邑半为蹂躏。未几,闯贼陷京师,庄烈帝殉社稷。延善躃踊痛哭,攘臂掀髯而起曰:“以身报国,此其时也!”时帝畿左右,尽为贼有,延善乃草宾王之檄,兴翟义之师,为天下倡。会其兄建善由山西知县调河南,遣余佑归,延善乃帅三子及从子余厚、余慎,与雄县马鲁,建义旗,招集健儿数千人,旧时宴饮之宾客,多慷慨来投伍。延善指天誓日,以节义相感奋,众咸涕泣愿效死。于是泣血誓师,传檄各州邑起兵讨贼,多有闻风纷纷相继起者。时孙奇逢亦起兵,乃与之会,与贼大战于北直之间,贼众乌合无纪律,遂大溃。先后恢复雄县、新城、容城三县,擒伪官郝丕绩等数人斩之,沥其血以祭庄烈帝在天之灵。人心大奋,贼闻之,势顿挫。

人心未死,犹思汉室。延善等以大义先天下,四方勤王之兵渐集,贼无守志,不久将自溃。延善等既复其桑梓之地,方思提师进讨,吴三桂急欲为红颜复仇,已乞清师入关,拱手而以天下让。闯贼虽逃,帝都已为清有。延善呕血数斗,哭曰:“前门拒虎,后门进狼。大明数百年之天下,岂不断送于吴贼之手耶?余生为明民,死为明鬼,不能令此衰老余生,作亡国之游民也。”三子进曰:“清兵以追贼为名,必帅师南下,其势一张,益如破竹。我师近在京畿,乘彼师未大集,能一举而挫之,或可沮其南下之志也。”延善曰:“善。”于是移其讨贼之师以讨清。

清兵南下,延善邀击之,大战于涿鹿之野。延善银须雪发,吐气成虹。三子亦气薄霄汉,奋不顾身。旧时宾客亦莫不拔发跣足,长歌入敌军。有三尺龙泉,扫除腥垢,羯奴头在吾手之槪。清兵皆駴愕返奔,斩馘无算。未几,清兵精锐大集,渔阳鼙鼓,动地而来,众寡之势悬殊,延善遂一败涂地,诸宾客死亡过半。延善父子廑以身遁,所恢复之三县又尽入清兵手矣。

延善虽败,而复仇之志未少馁,思仍招集流亡,重振旗鼓。而人心已去,死灰不可复然。不获已,间关南下江淮,西浮湘汉,往来观变,欲乘时而动。未几,唐王殂于汀州,鲁王沈于海,桂王献于缅甸而被戮,明已无尺地片土之存。知天下无可为,乃窜身戢影于深山穷谷间,无复击楫中流之志矣。旧日宴游宾客,亦什死七八。方其放情抗论,淋漓杯酒,下视先古,卑笑当世,意气抑何其盛。自经变乱以来,其间毙于桁杨,仆于草野,逃于浮屠、方士者相继。而得毕命王事,自致青史者,亦往往不乏人。今一二存者,大抵与延善父子困卧荒烟蔓草中,愊恻日暮,有所欲言,咀嚼齿舌间,周视四座之人而后敢发,亦云苦矣。讵料天阨延善,既令其颠顿于九死之余,复不克保首领以殁耶!

是时,清吏对于遗民逸老,横肆诛锄,禁网森严,杀人如草。延善夙与人相接,温蔼有礼,故远近敬而爱之。及其兵败之后,张俭无家,望门投止,闻其名者,靡不殷勤延纳,不忍屏诸门外。延善亦变姓埋名,匿居寡出,清吏罕知其往事者。忽有仇家某,揭其事于清吏,且谓其日作怨怼语。清吏即帅兵捕延善,缚手系足,载以囚车,送之京师。既至,大吏严鞫之,延善慷慨激昂,殊无惧怯。大吏叱曰:“若既降而复有贰心,意将何若?”延善厉声曰:“余何尝降耶?余宋之谢叠山也。叠山不云乎?‘文臣降附表无某姓名,帅臣监司寄居官员降附表无某姓名,诸道路县所申归附人户亦无某姓名。如有一字降附,天地神祇必殛之,祖宗神灵必殛之。’余夙志叠山之志,亦曷尝有一字降附耶?余明民也,始终知有明,不知其他。男儿死耳!生杀在若,喋喋奚为者?”言已,仰空大笑,其声豃若地裂,观者皆辟易。大吏益怒曰:“不杀此人,后必为患。”命仍拘之狱中,俟清帝旨下,即为处决之期矣。

当延善被逮时,余佑已随建善居,余恪、余严亦倶因故他往,故倶未及于祸。覆巢之下,尚有完卵,亦可谓幸矣。已而三子闻耗奔来,已不获与老父见,相聚而痛哭。哭已,谋曰:“父此去不屈必死。父死,余兄弟何颜立人间?父尽忠,子尽孝。读圣贤书,所学何事?况坐视白发衰亲,膏身斧锧,独隐忍以偷生,何以为人子耶?余兄弟其死之!”佥曰:“非死不可。”余恪曰:“仲继世父,不可死,可死者惟余及季。”余佑愤然曰:“余岂贾子所谓品庶每生者耶?父以身殉国,兄若弟以身殉父,余独偷活草间,不义孰甚?余必死!”于是三人互争死,不能决。建善闻之,泣语余佑曰:“善述父之志者,斯为大孝。若兄弟倶死,遂可谓之孝乎?若一身祧二人,祖父血食不斩,惟若是赖。若死,莫敖氏之鬼其终馁矣。”言已泣下,余佑亦泣,余恪、余严亦相环而倶泣。良久,余恪挥涕曰:“父母生我,惟兄弟三人,不有生者,孰与述父志?仲不可死,诚如世父言,余行矣。余此后以仲托世父,仲虽继世父,然亦余父之子也。赵氏一块肉,幸世父其怜之。世父乎!仲乎!余言尽于此矣!”言已,执余严手扬长出门去,不顾而行。建善、余佑挥泪送之,已风驰电掣,冏然鸟逝矣。

伯季二人挺身赴燕都,以身殉父,跋涉长途,仆仆于风声雪影中。黄沙满地,白草连天,坚冰在须,寒风刺面。而兵燹之后,荒乡萧条,十室九空,惟有饥鸟唤人,蔓草萦道,一片荒凉之象,不堪入目。读《何草不黄》之诗,行役之苦,情见乎词。矧二子乘舟,汎汎其影,而为殉父求死之人乎?顾伯季殊不觉其苦,惟痛老父以暮年残晷,遘兹鞠凶。为人子者不克身代父死,以赎父命,负疚良多。且处决之期,未知何日。倘此行愆期后至,不获一睹老父最后之面,则饮恨终天,身虽万死,目终难瞑矣。二人且行且思,且思且哭,把臂疾驰,莫敢少息。是夜驰至琉璃河,密云不雨,星月无辉,忽闻有人唱《伍子胥出关曲》,慷慨激昂,声如裂帛,北风吹送,飞扬而达于二人耳。二人闻而感动,声泪俱下,勃然有复仇之志。余恪怃然曰:“阿弟,误矣!父为仇家陷,陨其躯,不共戴天之仇,自古有必报。含垢忍辱,一死了之,非男子也。伍子胥何人,吾侪独不克睎厥踪耶?然吾二人倶死,谁复仇者?死易,复仇难,余请为其易,阿弟任其难。”余严不可,曰:“弟年少不更事,倘偾事而无功,不特仇不可复,为天下笑,且重负余兄托,而令父埋冤于地下,余罪滋重矣。复仇之责,非兄任之不可,弟请死之。”余恪怫然曰:“恶!是何言?复仇非旦夕可奏功,余将老,繁忧镂骨,其奚能久?阿弟血气方刚,且夙慕荆轲、聂政之所为,此天授阿弟以复仇之机也。且殉父死,复仇亦死,均死耳,廑有先后之殊。兄弟相会于地下,为期当匪远,阿弟奚为畏其难而不肯为耶?”余严仍未以为可,余恪怒麾之去,而己一人行。

余恪至京师,方思一侦其父之生死,忽睹市上人语纷纷,互相叹息,微闻其语曰:“今日为王老将军就义之日,余等须亟往观之,一瞻其丰采,迟则不获见矣。”余恪大惊,急询之曰:“王老将军为谁?”一人偕余恪至僻地,私语答之曰:“吁!子不识忠烈盖世之王延善耶?”言未已,余恪若闻迅雷,痛彻心髓。恐不及见其父,大声疾呼于市中曰:“余新城起义生员王某之长子王余恪也,今带余头来,与父倶死!”市民胥返奔,清兵遂执之。适是时清吏奉旨押延善至东市,命缚余恪与倶行。延善突睹余恪至,讶曰:“若亦来耶?”余恪泣曰:“父尽忠,子安可不尽孝?”延善慨然曰:“余曾为诸生,且起义,死固其所。若明民耳,可以不死。虽然,若能捐躯不惜死,亦好男子也。余父子同时授命,从兹可以拜故君于地下,全其终始,死无遗憾矣!”余恪唯唯,方欲再言,而监刑者已呵止之。于是父子二人遂相对就戮于燕市。临刑时,顾盼犹豪,神色不少沮。余恪先受戮,刀将下,余恪呼曰:“阿父!”言未出而首已坠,延善之首亦相继落。首坠地,延善皓发银须,翕张欲动,余恪亦两目耀光,射人灼灼。时观者万人,莫不哀之,有哭泣失声者。顾清吏疾之已甚,陈尸于市,无人敢出而掩骼者,尸暴露于风雪中,将及旬,一二兵士过其旁,恒蹴之以足以为戏。一夕大风雨,雷电交作,途无行人,达晨而尸杳。清吏异之,市民亦啧啧,谓忠烈之气,可以感天,其实为延善昔日宾客之所为也。昔日宾客一二存者,痛延善父子之死,伪为乞丐入燕市,乘风雨之夕盗尸而逃,归而葬于新城县东之荒野,大书镌石,题为“明起义生员王延善父子之墓”。不敢树墓端,乃投于窀窆之内,以备发见于异代,藉以稽考。又仿宋诸陵故事,植冬青树于墓上以为志。嗟夫!荒土成坏,冬青一树,英雄之结束如斯,曷胜浩叹。然广州有绍武君臣之塚,新城有延善父子之墓,北极南天,两相辉映。迄于今日,过其旁者恒踯躅丰草长林间,摩挲残碑断碣,发思古之幽情,虽云明至今未亡可也。

余佑、余严闻父兄被戮,向北长号,肝肺摧裂。余严更恨陷父之仇人,思之切齿,恨不能生杀之而饮其血。忆伯兄临别之言,言犹在耳,寝馈不敢忘。又以刃刺臂,作“复仇”二字以自警。字凝于臂,作紫色,一抚视之,即怒气骤增不可遏。顾仇家知仲、季尚存,且闻其勇,故昕夕戒备不少懈。展转数月,余严无隙可乘,焦急莫可名状,哭曰:“蹉跎岁月,大仇未报,余将何以为人耶!”不获已,日惟集壮士于家,研练射击之技,相时而后动。壮士亦咸愿効死力,为死者复仇。壮士者,即其父昔日筵中之宾客,其年稍轻,以父事延善,而余严等呼之为兄弟行者也。一夕,余严瞰仇人无备,帅壮士挟匕首突入其家,执仇人出,数其罪,叱曰:“若识王某之子王余严耶?若陷余父,余兄亦为若死,令余饮恨至今,若九死辜难蔽矣。”随以匕首撼仇人胸,刃出于背,复断其首。而壮士更歼杀其家人,刀光挥处,若扫落萚,共歼其老幼男妇三十余口,无孑遗。尸积如山,血流于地,涓涓不息。已,余严手提仇人头,疾驰至家,哭祭于其父及兄之灵前,壮士亦同声哭。良久,始慨然曰:“弥天之恨,一朝泄之,余差可以告无罪于冥冥矣。”

仇人全家被戕,人皆知为余严所为。清吏闻之,怒,派劲兵捕其兄弟。余严帅壮士突重围而出,官兵不敢追。余佑亦奉建善望风奔遁,幸脱余生于虎口。清吏益震怒,悬重赏购之,侦骑四出,络绎于道。余严于是散遣诸壮士,挥涕语之曰:“余国破家亡,父死兄僇,茕茕一身,立足无所。幸藉诸君力,仇人斯得,感激涕零,死亦无憾。今复撄民贼之怒,悬赏大索,此地不可再居,余将亡命出奔,大去其国,椎牛南越,走马扶余。此去茫茫,不知所届,幸诸君为国珍重,勿以余为念。”言已,飘然自去,不知所终。是时余严(“余严”误,当作“余佑”)奉其继父逃匿山麓岩坳间,俯伏不敢出。会保定知府朱甲、易州道副使黄国安,夙闻其文章学术,著于一时,又感其一门忠烈,死亡殆尽,力为解,乃免。余佑于是奉建善隐于五公山,与傅山、张罗喆、吕申诸子日相切劘,著书立说,以期不朽。其家国身世之悲,感慨激烈之致,往往发之于诗。终其身不求闻达,称明之遗民焉。

山渊曰:历代当鼎革时,死节之盛,莫过于宋、明。而以诸生起义,殉身报国,尤以明为创见。王延善,一诸生耳,无守土之责,义可以不死,乃断脰流血,百折不挠。其子三人,或死、或亡、或隐,无一为不义屈者。忠贞之气,方之史可法、张煌言诸公,岂云多让。乃百载以后,寂寂无闻,亦可悲矣。天不忍绝忠臣孝子之后,故余佑以出继世父,藉延一线。余佑复能以道德文章,闻声当世。大兴王源曾为之传,然于其父其兄其弟皆略而不详,于起兵抗清一事尤遗而不敢录,致令忠烈之概,郁而未彰。余故博采诸家之记载,琐语残文,互相比勘,述为是编,于余佑之事则从略。陈元孝之言曰:“天下死忠者多矣,江岭阻绝,未必皆得上闻。忠臣孝子之气沮遏而不扬者,当日不知凡几。”痛哉言乎!是则表而章之,后死者不能贷其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