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唯物辩证法视域下的低碳经济与当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2012-08-15侯欢

关键词:经济社会经济发展

侯欢

唯物辩证法视域下的低碳经济与当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侯欢

当今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凸显,低碳经济逐渐成为各国解决社会发展与环境问题的重要举措,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因此,如何辩证看待低碳经济在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对我国今后的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试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若干观点对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低碳经济进行分析。

低碳经济;发展;唯物辩证法

一 低碳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状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主要集中于环保产业的发展、传统低碳产业的保持与创新以及高碳产业的低碳发展。2008年以来,环保产业始终保持占我国GDP的5%以上,“十二五”期间将保持15%-20%的增长速度,预计到2015年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达5.3万亿元。①传统低碳产业如农业、林业、信息服务业等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得到保持与创新,逐步抛弃化肥与高毒农药,施用农家肥与生物农药,运用无公害生产技术的低碳农业在各地蓬勃展开。我国部分地区结合当地历史、人文和自然资源发展的特色文化,旅游业也成为中国低碳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为低碳经济发展做了突出贡献。高碳产业的低碳发展在我国现阶段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能效、清洁生产、循环利用、淘汰落后产能等方式实现,这些领域的节能减排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果和社会效益。

然而根据唯物辩证法矛盾发展不平衡的原理,当前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低碳经济暂时还不是主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即不是构成事物的主要矛盾。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更应该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明确当今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正在高速步入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主要依靠各种重工业以及各种交通、建筑业等传统产业的发展,第二产业仍旧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柱,统领我国现代化进程全局。

纵观当前国际社会,发达国家所提出的低碳经济则是在基本解决了工业化带来的传统环境问题之后,倡导的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从事物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角度来分析,纵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则表现为:一是现阶段我国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扮演低端产品的“世界工厂”角色,二是在产业结构上“重化工业”要加速发展来带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三是要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并举的艰巨任务。因此,在此过程中,以煤和石油为主的能源结构和先进技术的不成熟都将在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内成为我国低碳经济转型的重大挑战。因此,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②

二 低碳经济与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辩证关系

中国现在最基本的国情依旧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仍旧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所在。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体现,就目前而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在国际分工中所扮演的角色还是国内产业支柱发展方面都必须客观认识低碳经济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不可否认低碳发展方式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主流发展理念,然而切忌脱离我国具体国情而一味追求低碳经济,被一些后工业化发达国家的舆论所误导而导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

就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而言,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出口以及依靠第二产业带动三大产业协调发展,来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现阶段我国单就从出口角度分析,由于现阶段我国特有的劳动力资源优势以及较后工业化国家相对宽松的产业政策,截至2011年3月我国外汇储备已突破3万亿美元,就数额而言可见出口创汇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展所占的重要地位。③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发展和中国引进外资政策的不断完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应逐步转向兼顾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并举的协调发展模式。在相当数量国际资本通过投资进入中国相关产业的同时,外资企业在我国出现。一方面,外资进入促进了我国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增强;另一方面,借助经济社会发展带动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进程的逐步完善的同时,环境与资源压力日益凸显,这就要求我国更加注重协调发展,在借助引进外资及国内产业转移等领域充分利用有利机遇,适时在逐步践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低碳经济的最大社会效益。

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如何适时发展利用低碳经济要求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充分利用现有发展成果加大低碳经济发展的投入,在走向工业化过程中不断转变过去粗放的发展模式,为低碳经济发展开辟道路。因此,当今低碳经济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首当其冲就是要从其主要矛盾入手,即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强调工业化与信息化并举,努力实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等一系列目标协调发展的新发展方式。而低碳经济正是在新型工业化道路框架下与传统发展模式并存的条件下,在经济发展方式逐步转变过程中不断发展,充分利用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坚持并兼顾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即在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前提下将低碳经济和现代高息科技发展紧密结合,注重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在城乡协调发展过程中适时发展低碳经济,不断使低碳经济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的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效益最大化。④

三 当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发展低碳经济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又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所蕴含的内容,所以当前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一定要利用好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积极推动国内碳交易市场的构建。除此之外,还要利用好政府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行政干预的积极作用。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就明确了“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并倡导不断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坚持“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技术”等一系列包含低碳发展理念的循环经济发展思路为我国今后的低碳经济发展指明了道路。

首先,作为社会管理主体的政府要率先对低碳经济做出表率。发展低碳经济的中心环节是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率,因此切实落实低碳经济的贯彻,首先必须从各级政府和公职人员做起,形成艰苦朴素,务实高效的风气。在努力建设“服务新政府”的基础上做好“节约型政府”的建设工作,坚决杜绝违规违法的过渡公款消费行为,并且注重在做好自身表率的基础上培育全民低碳意识,在全社会创新低碳文化。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低碳经济不仅是一种经济发展方式,也是一种新的价值和文化形态,公民对它的接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各级政府要深入宣传低碳消费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低碳经济成为全社会发展的主流意识,使低碳消费观念深入人心。与此同时政府在促进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政府来说,在低碳产业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发挥产业引导、政策支持、监督惩罚的重要作用。制定关于低碳产业发展的长远战略,完善相关标准体系,出台鼓励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以及通过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组建基金等措施,引导产业朝着规范化、规模化、高水平、高效益方向的良性发展;对部分产业盲目增长导致产能过剩等问题,需要政府引导干预,纠正产业发展失衡问题。同时,协调地区产业发展不均衡性,妥善处理产业转移过程中的污染转移问题。⑤

企业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也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最主要推动力。因此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应切实做到重视对生产的基础设施、生产技术的改进与生产效率提高。提升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竞争优势,不断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重点应该在在产业规划和外资引进方面对低碳技术研发的重视。技术革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手段。我国低碳技术发展水平还不高,技术设备较为落后。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低碳技术的研发工作,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着眼于中长期战略技术的储备。我们既要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又要对我国的低碳技术进行改造提升,真正形成我国自己掌握、自己研发的技术。二是建立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具有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品牌,提升企业的“软实力”。同时,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将“低碳”的管理理念融入企业文化中。⑥

从个人角度而言,低碳经济即是构建低碳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是一国公民的文明生活方式。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相伴随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公民个人的物质消费欲望得以激发,在日常经济生活中,公民的个人生活出现若干不良现象,甚至个别公民出现奢侈浪费的不良物质观倾向,攀比之风盛行,不合理的消费模式和消费观念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作为公民应从自身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例如:在生活中尽量做到节能;出行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频率等。其实低碳生活与全社会每一个公民的利益休戚相关,和普通公民并不遥远,每个人都应该从点滴的小事做起,构建低碳生活方式,使低碳生活成为社会的时尚,进而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形成政府与民间的良性互动,相互促进,以公民的巨大力量不断推动低碳经济的理念在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框架下不断取得新发展不断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注 释

①5年后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超5万亿[EB/OL].http://green.sohu.com/20100301/n270487383.shtml.

②徐莞.我国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展望[J].流通经济,2010(12):205-206.

③我国外汇储备突破3万亿美元[EB/OL].http://finance.qq.com/a/20110419/001055.htm?pgv_ref=aio.

④冯之浚,等.关于推行低碳经济促进科学发展的若干思考[N].光明日报,2009-04-21.

⑤朱晓燕.中国低碳产业发展的思考[J].集体经济,2010(12).

⑥聂永有,张靖如.产业结构的“低碳”调整[N].商周刊,2009-12-21.

[1]徐莞.我国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展望[J].流通经济,2010(12):205-206.

[2]冯之浚,等.关于推行低碳经济促进科学发展的若干思考[N].光明日报,2009-04-21.

[3]朱晓燕.中国低碳产业发展的思考[J].集体经济,2010(12).

[4]聂永有,张靖如.产业结构的“低碳”调整[N].商周刊,2009-12-21.

[5]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人民出版社,2010-10.

[6]王静.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分析[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

[7]王超.低碳经济对困境中发展的中国的启发[J].集体经济,2010(12).

Low-carbon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Material Dialectics

Hou Huan

Low-economy has been taken as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protection for the environment all over the world.The paper holds that it is of significance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and the role of low -carbon economy i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in China development correctly.The paper tries to analyzes some issues concerning the low-carbon economy generated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low-carbon economy;development;materialist dialectics

F120.3

A

1672-6758(2012)05-0049-2

侯欢,在读硕士,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0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福建·福州。邮政编码:350007

Class No.:F120.3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猜你喜欢

经济社会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奋发有为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弯道超车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劳动报酬偏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