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市民化的意义及对策研究
2012-08-15陆艺涵苏志庆
陆艺涵, 苏志庆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 长春 130012)
农民工市民化的意义及对策研究
陆艺涵, 苏志庆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 长春 130012)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解决势在必行,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含义以及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性,接着结合当前形势,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农民工;市民化;对策建议
一、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
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强调“要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这说明我国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着挑战与问题以及中央解决此问题的决心和力度。农民工问题不仅涉及其自身的问题,而且涉及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还关系到整个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可以说,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有效解决对“三农”问题、城乡差距问题的有效解决具有重大意义,对我国经济、政治、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也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许多学者的综合调查,个案研究,本文对农民工的概念做如下说明:一是指具有农村户口,并且拥有少量的承包土地,但主要在非农产业领域工作,家庭基本生活的来源是打工收入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二是指原籍为农村,失地后成为市民靠打工收入为生的工作人员。他们的基本特征有:主要从事非农产业工作;打工收入是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城市不直接占有生产资料,在农村拥有少量土地的经营权,但也有一些农民工已经出租甚至转让了对土地的经营权;并没有摆脱几千年的“农民”身份,而是一群具有产业工人外表的“农民”。
现阶段我国的农民工大体上包括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由于城市发展而失去土地的农村人口两个方面。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又分为两方面:异地转移,从相对落后的农村到城市打工;就地转移,直接在乡镇企业工作。
市民化是一个社会学术语,它既指地域空间的转移、从事职业的转变,也强调在转移、转变过程中,行为方式、心理状态、思想观念等方面接受现代城市文明,向市民转化,从而融入城市文化享受城市生活的过程。
农民工市民化是指,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已经在城市非农产业领域工作的“农民”,在行为方式、身份地位、心理状态、思想观念等方面向城市市民转化的经济和社会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层涵义:一是彻底摆脱束缚他们自身的农村和土地,结束这种城乡间、农业和非农业间的游离状态;二是获得城市户口并享有各种城市居民享有的福利,如:子女教育,就业,医疗,社保等;三是在城市拥有相对固定的职业和住所,主要收入来源于所从事的非农产业;四是在精神层面如: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心理状态、思想观念等逐步融入城市文明。
二、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意义
1.农民工市民化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农民工市民化有助于解决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实现进城务工人员身份和职业的转变,使他们融入城市制度体系和主流社会之内,从而不仅物质上享受城市居民享受的各种福利待遇,而且精神上、思想上与城市居民站在同一个高度。农民工市民化有助于畅通群体利益诉求渠道,保护农民工自身权益,使其免遭不公平待遇,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政治权利。农民工市民化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促进市场经济主体的自由平等,从而实现城乡居民的经济地位平等。农民工市民化有助于降低城乡之间季节性的人口迁徙和流动,缓解春运的交通压力,既有助于实现社会秩序的安全、稳定,也有助于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社会。
2.农民工市民化有助于优化配置人力资源,调整经济结构。农民工市民化,农业人口就可以自主地进入现有的各类城市劳动力市场,实现与城市居民在劳动力市场上公平竞争,实现劳动要素的最优化配置。农民工市民化使农民工具有市民待遇,使其更能安心扎根城市,这将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充沛的劳动力,为城市建设提供稳定的劳动力市场。同时,农民工市民化使大量劳动力涌入城市二、三产业,可以推动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还可以顺应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进程。农民工市民化有助于打破落后思想观念的束缚,降低农业人口比例,从而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工农业比例协调的经济结构。
3.农民工市民化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和谐发展。通过农民工市民化不仅可以缩小城乡间的收入差距,还可以实现城乡居民间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社会地位的平等。农民工市民化可以使其享有城镇居民已经享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融入城市生活,有利于城市的稳定和发展;农民工市民化带动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村人口的转移,由此可以解决单一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所引起的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次生社会问题;同时,农村人口减少,为农村资源的重新整合腾出空间,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从而缩小农村发展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差距。农民工市民化有利于刺激内需拉动消费,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4.农民工市民化有助于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国家现代化。
农民工市民化有助于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和部分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解决我国农业生产人多地少,人均占有自然资源不足的状况,从而解决无限增长的劳动力与有限的耕地资源的矛盾。农民工市民化有助于深化土地制度的改革,使土地向少数种田能手和种植大户集中和流转,从而为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创造条件,实现了农业的集约化生产和机械化操作。而规模化经营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提升现代化水平,逐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进而推动农村农业的发展以实现农业现代化,并最终实现整个国家的现代化。
三、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
1.改革与完善相关制度。
探索与创新户籍制度的改革,使农民工逐渐享受国民待遇。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实现人口的自由迁徙。逐渐探索证件化的人口管理方式,即取消户口本以身份证代之。同时,将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各种特权剥离出去,尽最大可能让农民工享有市民待遇,与城市居民享受同样的教育、就业、社保等方面的权利。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将农民工纳入城市居民保障范围。建立农民工工伤保险,工伤保险的资金应由国家和用人单位全部承担。逐步推进农民工医疗保险,主要针对大病的医疗保障问题,对稳定性不同的农民工采取不同措施,保证农民工及时就医。建立具有可行性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对于流动性强、职业和收入不稳定的农民工群体,国家应给予适当的补贴,在政策上允许其断续缴费,或是国家也可以制定一定范围内不同档次的缴费率,供农民工自愿选择。
建立适宜的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农民工的有效流动,明确土地的所有权,减少流转成本,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和农民向城市的转移,进而实现向市民的转移。加快农民承包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机制,使进城务工人员的承包土地能够顺利转移到仍然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手中,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尝试多种土地流转模式,以集体产权明确界定为前提推行股份制,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或股份制农业企业,农民工按其所拥有的股份取得股权与红利收入;以付给农民工转让费的方式允许农民工一次性转让土地承包权给第三者或村委会使用,转让费作为其转化为市民后参与社会保障的启动资金,从而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2.建立健全政府的相关政策。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机制。各级政府应当取消对农民工的歧视性就业政策,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在就业政策上,对城乡人员一视同仁,取消征收进城务工人员的各种行政性费用,如暂住证、就业证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农民工及时取得其应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监督用人单位切实按照《劳动法》实行同工同酬,不搞歧视性待遇;逐步发挥就业信息网络的作用,实现就业信息公开透明,城乡信息资源共享。
解决好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首先,农民工子女教育经费的投入问题要打破户籍的限制,按实际接收农民工子女的数量来划拨经费。其次,政府可以设立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专项经费以补助流入地的财政,使流入地政府加大力度支持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再次,各级政府要加快学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最大程度地挖掘公办学校的潜力来接纳更多的农民工子女。最后,要坚决杜绝公办学校收取借读费、择校费和赞助费等其他不合理费用以阻碍农民工子女入学的非公平现象。同时,加大力度扶持农民工子弟学校,鼓励社会上的其他团体、企业等创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3.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
提高农民工的科技素养和文化水平。首先,对农村基础教育进行大力度改革,调整学校布局结构,提高师资水平,改革教学内容让其为实用性打基础,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为科技水平的提高打下基础。其次,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由重视学历教育转到以培训服务应用为主的教育上来,增加职业技能教育的内容,以使劳动力各有所得,各取所需。最后,大力发展农村劳动力的继续教育,提高已有职教中心的利用率,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地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转岗培训,同时有效利用远程网络教育,学习国内外先进科技知识,从而增强农民进城务工的技能。
加大农民工职业技能的培训。加大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要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民工受益”的原则,由政府公共财政提供支持以减少农民工的投入成本。各级政府应把农民工的教育培训纳入议事日程,制定农民工培训的计划,并编制好相关预算;城市的职教、成教机构应实行灵活多样的办学理念,把农民工的教育培训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企事业单位应该把农民工技能培训纳入培训范围,与市民同等对待,统筹安排。
4.推进城市化的进程。
建设具有区域性功能的城市群。要加大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湾三大城市群的发展力度,进一步提高其竞争实力,使其吸纳劳动力的功能发挥最大效能;加快城市郊区的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
充分发挥城市第三产业的后发动力作用。第三产业促进的是城市软硬件设施的完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城市发展的后发动力。人口的增加必然产生伴随人口的增加而出现的为生产生活服务的行业的要求,服务产业既为生产服务,也为人们的消遣和消费服务,所以,以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兴起对劳动力的需求非常旺盛,对城市化的作用也非常大。从长远看,第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就业空间巨大。
[1]张博.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2]郑万军.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2).
[3]吴庆春.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与对策[D].成都:西华大学,2010.
C913
A
1671-2862(2012)01-0005-02
2011-11-14
作者研究:陆艺涵,女,内蒙古赤峰人,中共吉林省委党校研究生部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苏志庆,男,福建泉州人,中共吉林省委党校研究生部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发展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