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影视在文学素质类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2012-08-15杨华轲
杨华轲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人文艺术教育中心,河南郑州450011)
论影视在文学素质类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杨华轲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人文艺术教育中心,河南郑州450011)
在文学素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使用影视片段,是可行也是有必要的。合理有效地使用影视片段来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有助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影视;素质;实践;教学
随着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加强,中文类素质课程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综合性及工科大学的课程设置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大学语文、文学欣赏、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选、外国文学名著选讲等课程,成为人文素质类的必设课程,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作为素质课,它不同于中文系的专业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必然会有所差异。它更注重教学内容的广度,而不求其深;它注重对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强调多种学科的交叉;在教学方法上也更加灵活。由于影视作品与文学之间的密切关系,在素质课堂实践中,适当引入影视作品,对于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鉴别分析能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影视与文学之间的关系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电影是一种综合了文学、绘画、音乐、舞蹈、摄影等各种艺术形式的视听艺术。他们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但是电影和文学尤其是小说和戏剧在叙事上的相似性,使影视从诞生之初就和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很多影视大师都从文学作品中寻找素材,甚至直接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改编来完成自己的电影作品。20世纪30年代的奥斯卡获奖影片《王子复仇记》就是根据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全文改编的,甚至还完整地保留了舞台戏剧表演的模式,几乎是戏剧《哈姆雷特》的全文再现。今天的奥斯卡奖还专门设立了最佳改编剧本奖。可见,文学作品被改编的普遍性及受重视程度。我国在20世纪30年代电影技术刚刚开始发展时,就已经开始了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改编。当时,夏衍对茅盾作品《春蚕》的改编就掀开了左翼文化运动的新篇章。建国后,更有大量的文学作品被搬上大小银幕。《城南旧事》、《祝福》、《伤逝》、《围城》等等不胜枚举,几乎我们熟悉的叙事性文学作品都有相关的影视改编,甚至一个文学作品有多个版本的文学改编,比如刘震云的《手机》既有电影版,又有电视剧版。四大名著更是被不断翻拍,每一个都至少有3个大型的改编版本,更不用说以此为题材延伸出的小电影。这在我国的影视创作中是一个突出的现象,以至到今天,当书面文学渐渐地成为阳春白雪、视听享受成为审美主流的时候,我们的作家甚至直接对准影视改编市场,以自己的作品大量地被改编成影视作品作为自己成功的标志和成名的捷径。
文学作品被改编,显然已成为当下文学发展尤其是小说创作的一个潮流。在传播学意义上,影视受众的广泛性和普及性,也有效地促进了文学作品的传播。有很多先锋的纯文学作家都是通过大小屏幕开始被人们认识,比如余华、苏童、铁凝等。但是,也不可否认,这样一种传播方式,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存在的,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更多地对影视作品熟悉,而对于作家的文本则显得阅读量很小,甚至没有接触。比如讲到刘震云的《一地鸡毛》时,学生纷纷疑问这个作家是谁,但是一说这是冯小刚电影《手机》的原著作者,大家恍然大悟,可是他的其他作品大家又很陌生。很显然,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视野以及现代的传播的方式都使现当代文学的传播更多地和影视结合在了一起。因此,在文学类素质课堂中使用合适的影视作品作为补充是有一定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的。
二、在课堂中使用影视作品的优势
文学素质类课程不同于中文系的专业课。一般而言,中文专业的学生在接触分析文学作品时,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学理论基础,同时也有了一定的阅读储备,具备自我分析和讨论的能力。但是中文素质课针对的是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包括非文科专业,学生的阅读基础和语文基础是良莠不齐的。要想让这样的课程能适用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就需要在课堂内容和课堂教学手段上认真探索,将影视引入到中文素质课堂就是出于这种考虑。
(一)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的文学类课程主要是理论讲述为主,以老师的名篇分析和讲解为主要内容,穿插部分作品的学术讨论和课后阅读等形式。这种教学方式随着学生阅读量的下降,越来越存在一定的难度。在课堂实践中,发现,如果学生对作品是陌生的,对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就没有任何基础,也没有任何兴趣。理论讲述的课堂成为老师的一言堂,成为教师自说自话的一次演讲,而所谓的课堂讨论也只能成为一种虚设。但是,影视以其丰富的视听资料可以在短时间内帮助学生了解作品,尤其在背景分析、氛围渲染方面,影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在讲授黛玉葬花一节时,引入了央视《红楼梦》中葬花一段,其中《葬花词》以歌曲的形式表现出来。优美又忧伤的音乐,配合着画面上落红流水,春残过半的景色,让人很快进入到伤春的意境中,黛玉在其中寄托的弱女的哀伤、担忧、孤独一下子就被学生理解。基本感觉奠定之后,再让学生分析葬花词,显然可以有的放矢,学生也表现出了很强的分析延伸能力。这次课堂实践充分说明,如果选择合适的影视作品作为课堂的辅助教学,是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二)通过文学与影视之间不同的对比,可进一步地引导学生探讨艺术之间的共通和交叉,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文学是书面文学,文字本身的多义性和模糊性必然会使文本具有多重诠释的角度。一个优秀并且得到大家普遍认可的改编作品,是从某一角度对作品进行解读,也可能为作品注入了新的时代意义和文化内涵。因此,在课堂中,有意识地将二者对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思维活跃的大学生而言,完全有可能通过对比和讨论,让他们设计出自己的文本阅读世界。通过学科之间的交叉和对比,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对比的分析能力。笔者在课堂中将余华的《活着》和张艺谋的《活着》作为典型文本,布置课下作业,让学生对比分析,并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实践证明,这2节课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促使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不同作品的背景、创作特色等,对作品的理解也更加透彻。而张艺谋在其中大胆的增删,时代背景的强化更是让学生认识到文学与影视之间存在的艺术表现和艺术风格的差异。
(三)增强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文学素质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文学的欣赏鉴别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延展学生阅读的广度。文学素质课的理论课时多为32个学时,希望能够涵盖大部分的名著是不现实的。在当下这样一个通俗文化占主流的环境中,学生对于经典的阅读远不如对流行文学、快餐文学的熟悉。利用文学素质课堂,引导学生提高阅读品位,把学生带回到对经典的阅读环境中去,是必须要做的,也是亟待考虑的问题。显然,生拉硬拽是不可以的,只能让学生在对比中自己去体会、去甄别。在课堂上放映或推荐经过精心选择的影片,对于感兴趣的学生必然刺激他们进一步去观看。而课堂中将文本与影视相结合,分析之间的差异,必然也会对学生形成一定的引导,促使他们享受快餐文化的同时,更深入地去了解一部作品、一个作家。显然这是很有效的。笔者就发现,在看了《王子复仇记》之后,有学生表示要进一步去看看原作的《哈姆雷特》。看了《手机》之后,就带动了学生对刘震云作品的阅读。
(四)丰富教学手段,促进教学手段的改革
在课堂教学中,涉及到的诗歌类作品有相应电视朗诵视频,叙事类作品有相应的电影和电视剧,这些资料被引入课堂后,显然具有书面文学所不具备的优势。它可以充分地发挥多媒体声画同步的优势,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营造出一种氛围,帮助师生互动、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在课堂中使用影视作品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课堂中使用影视作品,目的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如果仅仅只是以课堂欣赏的角度而使用影视作品,那就是舍本逐末。影视资料也并不是在每一课堂都必须有,只能是根据需要,有选择的使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慎重选择教学用的影视资料
影视资料的选择非常重要,必须适合课堂教学,能够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审美意识有积极向上的促进作用;否则,只能是适得其反。选择的影视作品必须和课堂教学内容是相符合的,不能纯粹为了吸引学生,或者增加教学手段的多样性而使用影视作品。有时,一个文学作品有多个版本,应尽量选择最符合原著精神的版本,这样能更好地与原著相映成趣,促进对文本的理解。或者选择学生熟悉的,也许它不是最接近原著的,但可以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来帮助学生发散性地理解文本。同时,熟悉的作品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可以更好地设计互动话题,在谈论中加强教学效果。
(二)精心设计教学用的影视资料
课堂时间有限,影视作品的引用只是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只能是锦上添花,不能片面地强调影视的丰富和趣味性,迎合学生的娱乐需求。因此,选择好的影视作品,必须经过处理、剪接,组成与课堂内容密切相关,并有相关文本对应的片段在课堂上使用。以笔者的教学实践为例,一般在课堂中使用的影视片段以5~10分钟为宜。太短,还没有让学生进入情景,前后线索不清晰;太长,必然挤压课堂理论内容,并且让学生沉浸在娱乐的氛围中,影响课堂效果。如果有需要,可以利用相应的软件工具,如暴风影音、会声会影等将影视片段再制作,以便更好地与课堂内容相融合,真正地为文本服务。
(三)影视欣赏必须和理论讲述相结合
放映不是单纯为了欣赏,重要的是与理论讲述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笔者在讲《西厢记》时,使用了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西厢记》版本,截取张生初见莺莺的一个片段,大约有7分钟。作为元杂剧中的经典文本,今天已经无法看到元杂剧演出的风采和模式。昆曲最接近原貌,但是昆曲一唱三叹、余音绕梁的特点让这一个故事小单元成为比较长的演绎空间,受时间限制不适合在课堂中放映。选择越剧,一来唱腔优美,二来在这个片段中表现得很充分,也很有场面感。同时结合戏剧发展史,把学生带入到一个戏剧的世界里。这样就不单是解读《西厢记》的爱情,还可以通过这个作品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国的戏曲,了解戏曲剧本的写作。
The use of film in quality of literature courses
YANG Hua-ke
(Center of Humanities and Arts Education,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electric Power,Zhengzhou 450011,China)
it is Possible and necessary.to use video in the quality of literature courses.video is used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as a teaching assistant.It will contribute to accomplish the task of teaching and can achieve teaching effects better.
Video;Quality;Practice;Teaching
G642.0
A
1008—4444(2012)01—0188—03
2011-11-02
杨华轲(1979—),河南内乡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人文艺术教育中心讲师。
(责任编辑:董红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