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养”字词义考辨
2012-08-15武晓丽曾小鹏
武晓丽,曾小鹏
(西南科技大学 文艺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
《老子》“养”字词义考辨
武晓丽,曾小鹏
(西南科技大学 文艺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
诸子之书,文词奥衍,且多古文假借字,注家不能尽通,而儒者又屏置弗道,传写苟且,莫或订正,颠倒错乱,读者难之。《老子》一书,更是多本舛异,字多殊谊,几多聚讼,迄今仍无定谳。文章仅就《老子》第三十四章“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和五十一章“养之覆之”中的“养”字进行考释。全书“养”字仅两见,我们认为均应取其“隐”义,不当作“抚养”“护养”解也。“衣养”二字是同义连文。“养”“覆”也是同义。
《老子》;衣养;养之覆之
季清学者俞樾在其《诸子平议·序目》中写道:“诸子之书,文词奥衍,且多古文假借字,注家不能尽通,而儒者又屏置弗道,传写苟且,莫或订正,颠倒错乱,读者难之。”[1](P2)《老子》一书,更是多本舛异,字多殊谊,几多聚讼,迄今仍无定谳。现在,我们不揣谫陋,仅就《老子》第三十四章里“衣养万物而不为主”中的“衣养”二字和五十一章里“养之覆之”中的“养”“覆”二字的释义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以求教于各位读者。
一、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老子》第三十四章里有“衣养万物不为主”一句。俞樾在其《诸子平议·老子平议》中写道:“河上公本作爱养,此作衣养者,古字通也。盖衣字古音与隐同,故《白虎通·衣裳》篇毛传,训爱为隐。《孝经》疏引刘炫曰:爱者隐惜而结于内。不直训惜,而必训隐惜者,亦以声为训也。两字之音本同,故爱养可为衣养。傅奕本作衣被,则由后人不通古音,不达古义,率臆妄改耳。”[1](P151-152)朱谦之先生在其《老子校释》中写道:“‘爱养’,王羲之、范本作‘衣被’,遂州本作‘依养’,义均可通。朱骏声曰:‘爱’,假借为‘’。《說文》‘,蔽不见也。从竹爱声。’《楚辞·九歌》‘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竹善蔽,故从竹。《诗·静女》‘爱而不见’,以爱为之。《诗·烝民》‘爱莫助之’,传‘隐也’。又‘衣’《说文》‘所以蔽体者也’。假借为爱,《老子》‘衣养万物而不为主’。范应元曰:‘衣被’王弼、马诞同古本。衣被犹覆盖也。案韩康伯《易》注:‘衣被万物,陶铸生灵。’《说文》:‘衣,依也。’《释名》:‘人所依以芘寒者也。’衣被、衣养、依养,与爱养同义,而爱养义尤胜。”[2](P89)俞樾和朱先生解释了“衣养”二字中“衣”字和“爱养”中的“爱”字都有“隐”义,但对其中的“养”字均未作解释。任继愈先生在其《老子今译》一书中将“衣养万物而不为主”一句译作“(它)护养了万物而不自以为主宰”[3](P26)。陈鼓应先生在其《老子注译及评介》一书中将这一句译作“养育万物而不自以为主”[4](P202)。张默生先生在其《老子章句新释》一书中的“句解”中将这一句译作“万物都受道的覆养,而道不自以为主”[5](P44)。从以上译文来看,老先生们是把“衣养”中的“养”字解释成了“养育”的“养”了。对这种解释,我们不敢苟同。我们认为,“养”字亦应取其“隐”的冷僻之意,“衣养”二字是同义连文。
“养”有“隐”义。《大戴礼记·曾子事父母》中有“兄之行若不中道,则养之”一句。卢辩注:“养,犹隐也。”兄长之行,“若不中道”,其弟“养(隐)之”,这是符合儒家“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引自《论语·子路》)的恕道的。“韬”字也有“隐”义。例如孔融《离合作郡姓名字诗》曰:“玟璇隐曜,美玉韬光。”诗中“隐”与“韬”互文见义。因此,“养”字也可与“韬”字对比行文,构成“韬光养晦”的成语。“韬光养晦”是藏敛锋芒隐匿晦暗之处的意思。郭沫若先生在其《〈虎符〉附录·写作缘起》中便将“韬光养晦”写作“韬光隐晦”,其义一也。
“衣养万物”,犹言隐藏万物。《老子》第六十二章曰:“道者万物之奥。”河上公注:“‘奥’,藏也。”王弼注:“‘奥’,犹也,可得庇荫之辞。”案《说文》云:“奥,宛也。室之西南隅。”段玉裁注:“室之西南隅,宛然深藏,室之尊处也。”《玉篇·宀部》:“奥,谓室中隐奥之处。”“道者万物之奥”,任继愈先生将它今译为“‘道’,它是万物深藏的地方”[3](P46),最合老子原意。《老子》第三十二章曰:“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意思是“道”在天下,就好比是江海,万物好比是川谷。川谷的水终究都要流注到江海。所以,在“衣养万物而不为主”下又说“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句意是一样的。
我们为什么不赞成将“衣养”二字解释为“护养”、“养育”呢?因为我们认为这种解释与老子所说的“道”是想乖违的。老子所说的“道”是主张“无为”的,它对万物总是“生而不辞”,正如苏辙在其《老子解》中说的:“天地无私,而听万物之自然。故万物自生自死,死非吾虐之,生非吾仁之也。”所以《老子》第四章里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们将“衣养万物”解释为“隐藏万物”既于诂有据,又与《老子》一书的义理相合。
二、养之覆之
《老子》第五十一章里有“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三句。其中“亭之毒之”,河上公本作“成之熟之”。朱谦之先生在《老子校释》中引罗振玉曰:“景龙、御注、敦煌、景福四本均作‘成之熟之’。”[2](P131)高亨在《老子正诂》中写道:“亭当读为成,毒当读为熟,皆音同通用。”[6]109“养之覆之”中的“养”字,傅奕本、范应主本作“盖”,王弼本本作“养”,注曰:“谓成其实,各得其庇荫,不伤其体矣。”
目前,我们所见的译本大都将“养之覆之”中的“养”字作“抚养”、“爱养”讲。如,张松如先生在《老子校读》一书中将“养之覆之”一句译作“对它抚养对它保护”[7](P292);任继愈先生在《老子今译》中将它译作“对万物爱养、保护”[3](P38);陈鼓应先生在《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将它译作“使万物爱养调护”[4](P263)。我们认为这种说法与把“衣养万物”译作“覆育万物”和“护养万物”同样是错误的,不合《老子》一书的“道”义。
“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三句同为并列的述宾结构。《尔雅·释诂下》曰:“育,长也。”《诗·大雅·烝民》云:“载生载育,时为后稷。”毛传:“育,长也。”可见“长”“育”同义。《广韵·屋韵》曰:“熟,成也。”《吕氏春秋·明理》云:“五穀萎败不成。”高诱注:“成,熟也。”可见“成”“熟”同义。“养之覆之”,傅奕本、范应元本作“盖之覆之”。《说文》云:“覆,盖也。”《诗·大雅·生民》云:“诞宥之寒冰,鸟覆翼之。”朱熹集传:“覆,盖。”可见“盖”“覆”同义。“养”,如上文所述具有“隐”义。“隐藏”与“覆盖”其义相通,因此“养”“覆”也是同义。“养之覆之”,正如王弼所注,是“各得其庇荫”的意思。检阅傅奕本,全书“养”字仅两见,均应取其“隐”义,不当作“抚养”“护养”解也。
[1]俞樾.诸子平议[M].中华书局,1956.
[2]朱谦之.老子校释[M].龙门联合书局,1958.
[3]任继愈.老子今译[M].古籍出版社,1957.
[4]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中华书局,1984.
[5]张默生.老子章句新释[M].成都古籍书店据东方书社1946年初版本影印,1988.
[6]高亨.老子正诂[M].中国书店据 1943年开明书店本影印,1988.
[7]张松如.老子校读[M].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
A study of the word of “Yang” in Lao-tse
WU Xiao-li , ZENG Xiao-peng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anyang 621010, China)
the books of thinkers contain a lot of complicated and complex words, more loan characters from ancient texts. Lao-tse also includes many words which are hard to define now. The paper studies and explains the "Yang" in "Lao-tse " which appears twice in chapter 34 and chapter 51. Through check and analysis the word should take the hidden meaning, rather than the direct meaning of "to raise or nurture".
Lao-tse;clothes;maintain and overspread
H02
A
1673-9477(2012)01-0089-02
2011-12-23
西南科技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编号:11sx7114)
武晓丽(1979-),女,吉林四平人,讲师,华中科技大学文学博士,研究方向:历史语言学。
[责任编辑 王云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