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教学主体,保障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
2012-08-15王卓雅
王卓雅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江苏徐州221008)
随着我国“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实施,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最核心的任务。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提高教学质量是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核心。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创新产物,应坚持以育人为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办学目标,尽快提升内涵,提高办学质量,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为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是指对人才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评价人才培养质量主要看是否符合人的全面发展,是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独立学院依托母体高校办学,共享母体高校教育资源,且自身办学时间较短,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独立学院沿用母体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或者有些独立学院虽提出了与母体学校错位培养,但真正落实自身人才培养目标,并实施配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并不多。现在正值我国独立学院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机遇与转折期,独立学院必须抓好内涵建设,找准人才培养定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赢得可持续发展。独立学院作为普通高等学校,首先必须遵循国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方针,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基础目标;另外,独立学院应充分注重服务地方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正确把握地方经济发展方向,围绕所在区域产业优势,集中办学资源进行专业发展,把培养适应地方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性人才作为培养目标[1]。而保障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立足当前独立学院教师、学生的实际,充分发挥教学主体的能动作用,尊重教师、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和谐、健康的育人环境。
二、以学生为本,构建学生全面发展的合作型平台
(一)重视德育教育,营造良好的学风
高等学校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2]。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大学生获取的各类信息已远远超出教育的范围,其知识视野大幅拓展。这些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冲击很大,且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还不成熟,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类信息,缺乏有效的鉴别、选择和判断能力,所以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高等学校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是开展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和前提。由于高等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具有独立思想意识及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其德育教育不能只靠说教,应在充分尊重学生、重视学生心理需求、重视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通过主动参与和体验,加之有效的引导,使其真心感悟,实现自我分析、判断与决策,最终内化为自身修养。只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得以内化,建立起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打造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独立学院应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差、自信心不强、个性突出、兴趣爱好广泛、思想活跃等特点,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育方式、方法上注重共性与个性的结合,通过各类德育课程及实践活动实现广泛性普适教育,通过导师制实现个别指导,通过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学风。
(二)真正实现学生对人才培养的全程参与
以往,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大多缺乏学生参与环节,学生只能在人才培养方案执行过程中被动地接受,并且执行过程中的反馈渠道也往往不够及时畅通,这样的人才培养设计与运行模式把培养的主体——学生排除在外,显然对后续的执行效果、培养质量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应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与学生形成良好的教育沟通机制,尽可能地让他们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来,尤其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前期制定与后期反馈环节,让学生充分参与到人才培养问题的探讨中,使得他们能够更加清楚学校将如何培养自己,将把自己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自己将来能做什么、会做什么,对人才培养计划进行有效地宣传和讨论。可以使学生更加明确自身定位,了解课程体系结构及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只有让学生明白每门课程设置的意义,对课程体系有宏观的把握,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意愿和行动,明确学习方向和目标,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学业水平。
(三)切实关注学生的就读体验,构建友好型学习环境
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及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大学教育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扬民主,切实关注学生的就读体验,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特别是在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方面,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管理与决策,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构建友好型校园学习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责任意识。另外,学校应将学生纳入教学质量保障监督体系,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质量评价与监督的全过程中,通过教学过程的亲身体验,客观评价教学效果与学业水平,形成畅通的反馈机制,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与提升,从而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三、注重教师专业发展,构建积极有效的人才培养支撑体系
对高校教师而言,承担的是一种特殊的、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复杂的社会劳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必须不断地丰富和更新自身知识、提高自身能力素质。学校要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职业发展环境,对提高教师教学的自觉性、积极性以及增强其创造性都有重要作用。
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的教师队伍由母体学校委派教师、自有专职教师、外聘兼课教师三部分组成。独立学院对于母体学校委派教师的管理缺乏有效的约束力,所以对这部分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质量监管等方面的工作容易缺位;而对于独立学院自有专职教师,因其身份、地位及专业发展环境等方面均不能享有与公办高校教师平等的待遇,所以独立学院自有专职教师稳定性差、忧患意识强、专业发展空间小,这势必会影响教师投入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外聘兼课教师的流动性及不可控性又强于前两者。所以对于独立学院来说,理顺教师关系、创设良好的教师发展环境对于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一)充分激发母体学校委派教师热情,激发主人翁意识
独立学院要与母体学校充分沟通协调,争取得到母体高校在教师资源上的大力支持,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师双向互通机制,通过母体学校与独立学院双向的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评价及教师考核,使得独立学院对母体学校委派授课教师能够实现有力的约束,提高其责任意识及教学质量。独立学院还可以通过单向的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教学评奖、教研活动等,积极调动母体学校委派教师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另外,独立学院也应注重营造良好的感情氛围,提高母体学校委派教师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增强其在独立学院教学的热情和责任,为独立学院的教学及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以自有专职教师专业发展为本,积极打造自有专职教师队伍
自有专职教师是独立学院最重要的核心资源,从长远发展来看,独立学院脱离母体、走向真正的“独立”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而真正“独立”的强大支撑必然离不开优质的自有专职教师队伍。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自有专职教师队伍一般采用人事代理制度,享受不到与公办高校同等的待遇,而且独立学院法人地位不明确,存在很多政策上的不确定因素,因此,独立学院教师对未来发展比较迷茫,教师流失现象严重。自有专职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性严重影响着其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和热情。
无论从眼前利益还是长远发展来看,稳定自有专职教师、不断扩充和打造优质自有专职教师队伍是独立学院持续、健康发展的根基。从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及公益性原则方面来看,独立学院教师应享有与公办教师平等的地位和待遇。在目前国家政策条件下,独立学院应在积极争取政策支持的同时,充分尊重自有教师的合理诉求,切实关心教师的生活及福利,积极提供条件稳定教师队伍情绪;另外,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师专业发展空间,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4],使得独立学院教师能够明确自身专业发展方向,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实现与公办高校教师的协同与错位发展。
(三)提高教师参与管理的力度,强化主人翁意识
高校教师的工作性质、价值观及社会地位决定了高校教师具有更强的自尊心,只有得到充分的尊重和重视、享有充分的民主和学术自由,才能激发高校教师自觉传播知识、创新知识的动力。独立学院办学时间短、管理机制灵活、创新性及可塑性强,应积极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成立教职工代表大会,加强工会等群团建设,扩大教师参与学院事务的力度,提高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营造良好的职业发展氛围。独立学院教师结构复杂,让各类教师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积极参与到学院事务的管理与决策中,可以更好地激发教师在工作中的投入热情,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四)建立合理的教师监督与考评机制
合理的教师监督与考评机制是学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内容,高校教师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责,对其进行合理的考核与评价,有助于引导教师实现自身专业发展与学校事业发展的和谐统一,有助于激发教师的自觉性与创造性。独立学院在目前重教学、轻科研的现状中,应该合理地利用好考核与评价这支指挥棒,引导教师在加大教学投入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综上所述,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核心任务,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必须通过教、学双方来实现。关注教师、学生的切身体验及满意度,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能动作用与主体意识,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姚凯伦.推进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健康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1,(22).
[2]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6.
[3]罗银生,刘亚婷.当前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