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体系的构建
2012-08-15尚建国
尚建国
(1.徐州工程学院,徐州221008;2.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200083)
通识教育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体系的构建
尚建国1,2
(1.徐州工程学院,徐州221008;2.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200083)
研究指出,在通识教育视域下,大学英语课程不仅要承担英语语言教学的任务,还要融合通识教育的内容;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不仅要有利于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而且要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通识教育;大学英语;教学体系
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A.S.Packard)教授第一个将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在一起,他认为:大学的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1]。大学通识教育目标就是要纠正高等学校普遍存在的过窄的专业教育现象,通过增加一些基础性、非专业性的教育内容,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从而使得学生在生活、道德、情感、理智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2]。近年来,通识教育在我国倍受关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综合性大学先后进行了通识教育课程改革。但通识教育不仅是一种课程设置模式,它更是一种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应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大学英语作为我国高等学校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其课程设置应增加通识教育的内容,其教学环节应渗透通识教育的思想[3]。通识教育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应从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教法、评价体系等各方面进行改革,从而使得大学英语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而且还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制定新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要求,即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大学英语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应服务于高等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整体目标[4]。因此,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不仅要提升学生英语综合技能,而且还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由于不同学校在教育、教学资源以及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不同学校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本校具体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
二、改变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增加通识教育内容
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陈旧,教学内容单一,主要以必修课程——综合英语为主,这种单一的课程设置使得新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难以实现。目前,不少高校纷纷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开设了一些大学英语选修课程或拓展课程,如语言文化类课程、语言文学类课程、语言应用类课程或专业英语课程等,这样,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语言文化类课程主要通过中西文化的学习与对比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5]。语言文学类课程主要通过中外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与欣赏来提高学生文学欣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语言应用类课程包括各类英语写作、英语演讲艺术等。专业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即ESP)是指与某种特定学科或职业相关的英语,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是解决学生与专业相关的语言问题,从而为他们将来的专业双语学习打好基础[6]。
三、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这种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突破口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1.网上自主学习与课堂面授相结合的互动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规定:“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7]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把教学内容分解为“课堂教学”和“自学+辅导”两个部分,因此,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应包括两个基本环节,一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网上自主学习,但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必要的辅导;二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堂面授。自主学习是课堂面授的基础;而课堂面授一方面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检测,另一方面,对单元学习的重难点内容进行讲解、补充或进行相关的语言操练。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课堂面授紧密结合,互为补充,从而构建一个学生网上自主学习与教师课堂面授相结合的互动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网上自主学习与课堂面授相结合的互动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对于刚进入高校的新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因此,新生入学时,教师要对之进行导学课程的培训,使之明确大学英语学习目标与要求,了解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从而调整学习策略,顺利地从中学学习模式过渡到大学学习模式。
2.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研究型教学模式
2005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8]所谓研究性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发现问题,并通过研究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从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科研意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合作能力。
四、革新大学英语教材,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教材在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它不仅是教学内容的载体,也是课程改革以及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改革精神的直接体现。
首先,教材的革新是对教材内容的革新。传统的大学英语教材内容陈旧,而且缺乏知识性、教育性和趣味性,因此,要不断更新、拓宽大学英语教材的内容,使之不仅注重英语语言本身,而且还要有一定的文化深度,同时兼顾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对其他知识领域的兴趣,培养学生人文、科学素养。
其次,教材的更新应体现课程改革的精神。大学英语教材的革新应包括大学英语拓展类选修课教材的开发,从而满足大学英语教学多层次、多元化态势以及学生个性化发展、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需要。
最后,教材的更新应体现教学方法的更新。大学英语教材的更新还应体现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改革的精神,从而突出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五、完善大学英语教学评估体系,保障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评估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估体系对于实现教学目标至关重要。教学评估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因此,要完善大学英语教学评估体系,重视形成性评估,增加形成性评估在大学英语教学评估体系中的比重,从而将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结合起来,构建一个多元、动态的大学英语综合评价体系。重视形成性评估有利于学生重视英语学习过程,而英语学习过程的重视有利于提升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
通识教育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体系的构建不仅有利于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而且还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同学校可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此外,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三个“平衡”,即王守仁教授[9]所提倡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平衡、输入与输出平衡、语言与文化平衡”。必修课学习是选修课学习的前提,只有在学好必修课的前提下,才能有精力和能力去学习选修课;语言输入是语言输出的基础,只有在大量有效的语言输入基础上,才有可能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出;语言学习是文化学习的基础,只有在学好英语的基础下,才能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传播中国文化。
[1] 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53.
[2] 张寿松,徐辉.通识教育的八个基本问题[J].浙江社会科学,2005(4):87-91.
[3] 沈骑.通识教育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模式探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6(S1):129-132.
[4] 何雪梅,石坚.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走向的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92-94.
[5] 廖华英.中国文化概况[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65.
[6] 陈建辉.关于普通本科院校开展大学ESP教学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7):179-181.
[7] 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教高厅〔2007〕3号.
[8]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Z].教高厅〔2005〕1号.
[9] 王守仁.关于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1):1-5.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system based on general education
SHANG Jian-guo
(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Xuzhou 221008,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education, more attention is paid to general education.Based on general education,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should not only undertake the task of teaching English,but also embody general education,and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system should not only be beneficial for improving students'English,but also for training students'comprehensive qualities and innovatory ability.
general education;college English;teaching system
book=35,ebook=54
G64
A
1009-8976(2012)03-0116-03
2012-04-20
2011年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文化精品研究课题(项目编号:11JSW_14)
尚建国(1968—),男(汉),安徽马鞍山,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英语教学法和二语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