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博在辅导员工作中的价值研究

2012-08-15陈彩霞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7期
关键词:辅导员交流思想

陈彩霞

微博在辅导员工作中的价值研究

陈彩霞

微博作为时兴的网络交流工具,为高校辅导员的教学管理提供了新途径。辅导员可以利用微博更加简便有效地开展自己的工作,加强与大学生各方面的交流,促进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的健康发展。在利用微博与同学们交流的过程中,辅导员也提升了自己的亲和力,能够即时地关注并帮助学生的生活,更培养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巩固了自己的事业平台。

微博;辅导员工作;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工具的普及,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流途径受到各类人群的青睐,尤其是在腾讯微博出现之后,微博在大学生群体中更是迅速普及开来。据有关互联网数据统计中心的调查显示,在2011年底我国的微博活跃用户已突破1.5亿,而在2012年更是预计达到3亿左右。在未来,大学生的微博群体势必更加庞大。由此,高校辅导员要想即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必须了解微博、灵活使用微博,这将是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提升工作成果的捷径。本文通过与传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具对比,分析了微博在网络思想交流中所具有的优势,凸显了微博在辅导员工作中所潜藏的重大意义。

一、微博更有利于辅导员开展工作

在不断推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无论是博客、QQ群、贴吧等这些公共网络交流场合,还是通过QQ、MSN、飞信等在线交谈,或者是发送电子邮件的点对点交流工作,这些都早已成为高校辅导员熟悉并应用于工作的网络工具。这些网络工具提高了辅导员的工作效率,扩展了辅导员的工作方式和范围,为辅导员的工作提供了便利。然而,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尤其是3G网络的到来,人们对网络性能及个性张扬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在这种趋势下,微博因为它之于其它网络工具的种种优势便脱颖而出了。

(一)微博比公共网站更适合于张扬个性

随着网络的出现,网站展示成为了网络宣传教育的面板,而以思想政治宣传为核心的红色网站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红色网站因其主题鲜明、内容针对性强,极大地丰富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受到积极热情的大学生群体的青睐。网站展示与原来的板报、海报宣传相类似,但却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不断的更新和改进,开创了宣传展示平台的新局面。然而,网站作为一个公共宣传平台,往往强调群体的普适性和共性而忽略了个性。相较于网站,微博代表着一个人的网络形象,这对于公共网络空间而言是一种变革,因此受到广大人群的喜爱。辅导员可以通过评论、转发、分享等丰富的微博功能,打造一个分享资源、传播信息而又独具个性特征的网络平台,将学生紧紧地吸引过来。

(二)微博比BBS更具主体性

BBS是人们聚集在网络上进行交流的场所,人们可以在这里针对某个问题发表意见并和大家交流,类似于“英语角”,是目前的网络人群非常热衷的网络生存方式。它是人们寻找感兴趣的内容并可以自由发表言论的小天地,也因此受到许多大学生的喜爱。辅导员可以进入学校BBS社区发表通知,或了解学生的关注内容和生活状况,以此作为开展工作的导向。但是由于BBS的开放性和随意性较强,学生在发表言论时往往不加思索,造成无关帖子过多,辅导员发布通知或调查情况的帖子很可能沉入下层、无人问津,因此BBS塑造虚拟主体形象的功能较差。而微博是以时间的先后或者主题的差异来对帖子或文章进行分类排序,同时,辅导员还可以对自己的微博内容进行管理和讲解,与学生更好地交流。因此,微博有较强的自我发挥空间,有更强的主体性。辅导员可以在自己的微博内发布内容、澄清事实、发起主体讨论、分享有价值的内容等,这无疑会有效促进辅导员的管理工作高效进行。

(三)与电子邮件或即时交流工具相比,微博的普适性更强

电子邮件在网络出现之初即成为每个人的网络标志,电子邮件也成为最初的网络思想政治宣传模式。而辅导员通过电子邮箱与学生交流,也比原来的书信更加快捷。而QQ、飞信等即时在线交流工具在这基础上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它使得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再受空间的限制,而且更加默契。辅导员通过这种方式与学生交流不仅方便快捷,而且可以促进相互之间的感情。但点对点的交流方式存在着一个很大的不足,虽然这种交流对于学生来说是有针对性的,但对于辅导员来讲却存在很大的共性,因为不同的学生很有可能存在着同样的问题,这无形中限制了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加大了工作负担。而在微博上,辅导员可以针对有相同问题的学生集体发表具有共适性的内容,召集学生来关注,提高工作效率。

(四)微博比传统博客更具公共领域的特征

微博是一种新型博客,用户可以通过网页、短信、手机软件等多钟途径发布微型博文。微博之所以比传统博客更具公共领域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文本简洁。所发布的信息内容被限制在140字以内,在说明和探讨问题时,要求主体表达精炼得体,交流迅速而简洁,这是能够在公共领域进行流畅明了交流的必要前提。

生活化的信息内容。微博简洁朴素的信息更能体现主体的内在人格,而且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生活化的微博内容来表达,这也增加了亲和力,更容易取得好的效果。广泛的信息内容、多主体参与讨论,这造成了微博个人信息平台的个性化和发散结构。微博是一个多主体参与、议题广泛、公开自由的交流平台,在这里讨论的议题具有向各个方向无限发散的可能。基于此,微博必然会扩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议题,这是公共生活领域要求对普遍利益问题进行自由交流讨论的前提。

整合多种媒介并即时表达。微博与多种媒介工具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可以整合各个系统中的网络资源,经由微博客户端即时发布信息,并很快传到各个交叉社交网络上,对话较之博客更为顺畅、信息流通更为自由。虽然微博也会遇到与博客一样的信息冗杂、垃圾信息堆积的问题,但即使没有检测删除这道防线,微博也能通过海量信息的快速流动自动淘汰没有价值的信息。无数个拥有独立人格的微博用户参与到海量信息的评论、交流、淘汰中。较之于博客,微博具有更高的普适性和可操作性。此外,即时的信息发布也避免了现实交流中的空间限制,为公共领域要求的理性辩论提供了条件。

由以上的对比可知,微博能够很好地弥补传统的网络思想政治宣传工具存在的诸多不足,为网络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基于微博的种种优势,辅导员可以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工作,精心设置一个自己的微博、用心规划,以推进思想政治服务工作的进行。

二、辅导员如何将微博功能应用于自己的工作

(一)通过“关注”建立与大学生相互理解和交流的平台

高效辅导员要明确认识到微博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的优势和潜力,要努力构建自己的微博,建立与学生双向“关注”的沟通平台。具体而言,一方面,辅导员要主动去关注学生们的微博,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状态和心理变化,以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另一方面,辅导员还要鼓励带动学生来关注自己的微博,以加深他们对自己的理解,努力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拉近相互的距离,以保证思想工作能够有效进行并取得好的结果。一般来说,在平时面对辅导员时,学生们往往在内心产生防范,不愿意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而在微博这个自己的空间里,学生们往往率真而真诚。辅导员通过微博可以对学生有更全面具体的了解,以此来推测存在于学生之间的问题,以便更好地开展相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二)组织学生通过“评论”展开对热点问题的讨论

高校辅导员在通过建立互相“关注”,增进师生之间的理解之后,还要通过微博的“评论”功能促进师生及学生之间的交流。比如对于学生感兴趣的热点话题、有利于大学生成长的启发性话题等,辅导员要经常发动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以了解他们的心理。在这一过程中,要着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功能。要通过这些有意义的讨论及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他们抵抗外界不良思想侵蚀的能力,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校园生活中的感情问题、学习问题等。努力消除大学生的消极心理,促使他们确立一种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

(三)通过“转发”快速传播有用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

在微博这一网络社交系统中,每一个用户代表一个节点,各节点不仅能评论和发布信息,而且能对别人的信息进行“转发”,这种一传十、十传百的网络传输模式具有极强的信息传播能力,这也为辅导员在学生间传播思想政治信息提供了新的捷径。辅导员在自己的微博平台发布思想宣传信息后,可以对自己的“关注”群体进行通知,然后通过他们的转发迅速在学生之间传播开来,这会极大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率。此外,学生们还可以在微博的“转发”过程中展开讨论,对于有思想价值的学生观点还可以再次进行“转发”传播,这会极大地促进积极的思想观点在学生之间的流通,起到很大的指导及教育作用。

(四)甄别微博信息,及时处理消极信息

利用微博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保证微博信息的积极导向作用,要及时甄别微博信息,筛选淘汰、防止有害信息的传播。辅导员要时刻对学生的微博信息进行甄别,一旦发现违反国家法律规定或是学校相关管理要求的信息,辅导员要在第一时间对微博消息的性质进行分析,弄清消息来源,及时与发布人进行沟通。同时,辅导员还应以自己的微博为平台发布正确信息以进行解释和疏通,防止不良消息的影响扩大,避免事态升级。此外,辅导员还应该通过微博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即时了解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情,进行即时的疏导、解析和引导。对于一些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的消极事件,辅导员应尽快弄清事情的起因、理清事脉,及时找出事件的当事人,并立即在微博上发布消息进行通知、解释等。在避免事态升级的前提下,辅导员应保障学生的最大知情权,合理地处理突发事件,尽快做出让学生满意的处理方法,避免事态扩大,保证微博的积极舆论导向。

三、微博对辅导员的促进作用

首先,使用微博开展工作能促进辅导员个人的成长。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辅导员的事务非常繁琐,这也很难积累有用的工作经验。而在使用微博进行管理后,辅导员能逐渐感受到在宏观上与学生交流和开展工作的意义,能够逐渐积累经验、提升管理能力,促进个人成长。

其次,微博能提高辅导员的责任意识。在微博里,辅导员需要时刻更新微博内容,发布有用信息,否则就会失去听众,微博也就失去了开展思想工作的能力。这就督促辅导员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勤劳地更新微博,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这样才能将微博辅导工作有效地进行下去,这无形中会逐渐提升辅导员的微博责任感。

再次,微博能凝聚学生群体并引导其发展。辅导员管理事务的对象是学生,微博内容也与学生紧密相关,这自然会吸引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不自觉地围绕在辅导员的微博周围。学生可以在这里进行交流讨论,而辅导员也可以在这里倾听和开导,引领学生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此外,微博还可以促进辅导员事业的发展。在微博中,辅导员会经常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和分享,而不同的辅导员之间又可以相互借鉴,这在客观上形成了一个辅导员团体的微博交流平台。在彼此的交流中,他们会逐渐提升对辅导员工作的认同感,逐渐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促进自身事业的发展。

由此,微博作为一种网络工具逐渐展示了其各个方面的优势,为辅导员的工作开辟了新的空间。在这里,辅导员可以细心地感悟生活,将自己的心路历程写在微博上和同学们分享。同时还可以对大学生进行多方面的理解和思考,通过开展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确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指引其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何 岩

G47

B

1671-6531(2012)07-0125-02

陈彩霞/黎明职业大学轻纺工程系助教(福建泉州362000)。

猜你喜欢

辅导员交流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思想与“剑”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