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汉翻译过程中的理解和表达
2012-08-15赵婧韬
赵婧韬,肖 洋
浅析英汉翻译过程中的理解和表达
赵婧韬,肖 洋
英汉翻译的核心是理解和表达。其中理解是基于上下文,对词汇含义、句法结构、惯用法、逻辑关系和文化背景的全方位的理解。而表达则是译者采用直译或意译的方法将从英文原文所理解的内容用中文重新表达出来。只有正确理解原文才能做到确切、通顺的表达。
英汉翻译;理解;表达;直译;意译
我们研究翻译,往往将原文和译文进行对照,看其是否符合忠实、通顺的翻译标准。但这归根结底,只是对翻译成果,即译文的研究。而翻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既是结果,也是过程。奈达的著名翻译理论著作《Towardsa Science ofTranslating》题目中用的是Translating,而没有用Translation,意在强调翻译过程。Hatim和Mason指出,我们能分析检查的知识决定过程的结果,这种结果是翻译实践产生的成品而不是翻译实践本身。贝尔更是进一步提出,忽视翻译所涉过程的研究可能是导致翻译理论近年来停滞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知道,翻译的过程是正确理解原文和创造性地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原文的过程,大体上可分为理解、表达和校核三个阶段。其中理解和表达是英汉翻译过程的核心。
一、翻译过程中的理解阶段
理解主要是通过原文的上下文来进行。译者必须从上下文的关系中来探求正确译法。所谓上下文可以指一个句子,一个段落,也可以指一章、一节,以至全文或全书。对原文透彻的理解是确切翻译的基础和关键。
(一)理解语言现象
译者必须上下有联系地理解原文的词汇含义、句法结构和惯用法等等。例如:
1.It will strengthen you to know that your distinguished career is so wildly respected and appreciated.
译:当您认识到您杰出的事业是如此广泛地受到人们的尊敬和赞赏时,您就会为自己增添力量。
原句引自美国总统尼克松一九七二年写给病危中的美国著名记者斯诺的慰问信。有人曾把句子误译成“这样会使您更加认识到,您的杰出的事业是如此广泛地受到人们的尊敬和赞赏”,原因是他把不定式短语to know that…appreciated错误地当作will strengthen的状语短语,没有看出这不定式短语是句子的主语,由先行词it作代表。由于对原文句子结构缺乏正确分析,以致理解错误,表达错误。
2.It hasbeen four yearssince I smoked.
译:我戒烟四年了。
有人因不理解since在这种情况下的惯用法——即since从句中的过去时联系动词was或were是指一种状态的结束——因而把原句误译为“我抽烟四年了”,和原文意思完全相反,错误的理解导致错误的表达。
(二)理解逻辑关系
为了透彻理解原文,译者往往还得上下有联系地理解原文的逻辑关系。有时原文里的一个词、一个词组或一个句子可能有几种不同的意思,就得仔细推敲,分析来龙去脉,估计实际情况,根据逻辑推理来决定哪一种是确切的译法,逻辑关系有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按原文语法关系不能理解的问题。例如:
1.He istoo clever for us.
这句话可以有两种意思:对于我们来说,他真是太聪明了;对于我们来说,他过于聪明了。很显然,第一种翻译是褒义,而第二种翻译是贬义。
2.That’sall I want to hear.
这句话也可以有两种意思:这就是我想听到的;我已经听够了。这时,译者必须从上下文来推理,选用一种合乎逻辑的译法。
(三)理解原文所涉及的事物
往往有这种情况,译者能正确地分析原文的语言现象和逻辑关系,但由于对原文所涉及的客观事物,特别是一些特有的事物、历史背景、典故或专门术语等不理解,或者理解得不够透彻,所以就翻译不出来,或勉强译了别人也不懂它的意思。例如:
Although they know it isnot easy to reform the Augean stablesof the society,they are still trying to do it.
译:虽然知道要改革社会的陈规陋习不是那么容易,他们仍然在努力地做。
奥吉亚斯的牛圈的意思是非常肮脏的地方。传说奥吉亚斯是古希腊西部厄利斯的国王。他有一个极大的牛圈,十分肮脏。因此,在本句中奥吉亚斯的牛圈指的是社会的陈规陋习。
二、翻译过程中的表达阶段
表达阶段是译者把自己从原文所理解的内容用译入语重新表达出来。表达的好坏主要决定于对原文的理解的深度以及对译文语言的修养程度。表达是理解的结果,但理解正确并不意味着必然能表达得正确。在表达上还有许多具体的方法和技巧。其中最基本的方法是直译和意译。
(一)直译
在回顾了中西各自关于直译意译的论争后,刘重德曾对直译作了如下的界定:在翻译过程中,以句子作为翻译的基本单位,同时亦考虑到整个篇章;力图再现整部作品的思想内容和风格,尽可能保存原作的修辞手法与主要句子结构,如SV、SVO、SVC等。
不难看出,这是一个以句子为本位,同时又基于翻译工作和实践的定义。但就英汉两种语言而言,要保持句子内部结构的对等,似乎比较困难。或许,这与作者希望通过直译达到如下三个目的有关:一是要忠实原文的思想内容;二是要反映异国风味;三是要吸收新的表达方式。同时,这也体现了鲁迅先生的翻译思想对其产生的影响。
由此可见,我们在采用直译进行英汉翻译的过程中,应在中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是保持原文的比喻,以及民族和地方色彩等。
由于采用了直译的方法,许多词汇渐渐被中国人广泛接受,如dark horse“黑马”、software“软件”、cold war“冷战”等。
(二)意译
每一个民族语言都有它自己的词汇、句法结构和表达方法。当原文的思想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有矛盾,不宜采用直译法处理时,就应采用意译法。当然意译不是任意乱译。意译要求译文能正确表达原文的内容,但可以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
例如,the milky way这一词语的翻译。若将the Milky Way直译成“奶路”反而让人费解,应此将其意译成“银河”更为确切。可见有时为了忠实于原文的意思,不得不在字面上作较大的改变,寻找一个能够表达其真正含义的相应的表现法。
(三)直译和意译的区别
在直译中,忠实于原作的内容应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忠实于原作的形式,再次是翻译语言的流畅性和通俗性;而在意译中,忠实于原作的内容应放在第一位,翻译语言的流畅性和通俗性位居第二,但意译并不局限于原作的形式。可见,直译与意译都注重忠实于原作的内容。当原文结构与译语结构不一致时,仍字字对译,不能称为直译,是“硬译或死译”,即形式主义。凭主观臆想来理解原文,不分析原文结构,只看字面意义,编造句子也不能称为意译,是“胡译或乱译”,即自由主义。由此可见,直译和意译各有所长,可以直译就直译,不可以直译就采用意译,甚至双管齐下,两者兼施,才能兼顾到译文的表层结构和原文的深层意思。
三、理解与表达的相互关系
在翻译实践中,理解是表达的前提,不能正确地理解就谈不上确切的表达。但译者在理解的时候,他已自觉不自觉地在挑选表达手段;当译者在表达的时候,他又进一步加深了理解。在处理一个句子、一个段落、一篇文章时,译者往往需要从英文到汉语,从汉语到英语,反复推敲,仔细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英汉翻译。
[1]Basil Hatim and Ian Mason.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M〕,Longman,1990.
[2]Eugene A.Nida.Towardsa Science ofTranslating〔M〕,Leiden E.J bill,1964.
[3]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4]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郭一鹤
G650
B
1671-6531(2012)04-0139-02
赵婧韬/湘潭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湖南师范大学翻译硕士(湖南湘潭 4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