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 《荒原》中的死亡意识与拯救意识
2012-08-15高迎春
高迎春
浅析 《荒原》中的死亡意识与拯救意识
高迎春
《荒原》是特·斯·艾略特的著名诗歌,被称为 “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原型批评是一个重要的批评流派,运用原型批评对 《荒原》中出现的神话人物和意象进行解读,是揭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的文明衰落,同时也是对艾略特面对战后西方社会遭遇到的危机,积极为之寻找出路的展示。
原型批评; 《荒原》;死亡;拯救
《荒原》是特·斯·艾略特的著名作品,被认为是“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20世纪西方文学中的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杰作。《荒原》一诗中死亡意识占主导地位,诗人揭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的文明衰落和道德沦丧。但是,死亡主题的背后则是一个“复活”的理想共存模式,尽管衰落、绝望的气息弥漫着《荒原》全诗,但其本义不仅仅是绝望,而是隐含着衰落后的拯救,绝望后的希望。
原型批评是20世纪50、6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批评流派。原型(archetype) 一词由希腊文arche(原初) 和typo(形式)构成。原型批评极大地扩展了文艺研究的思维空间,从共时性上说它沟通了不同地域的人类情感,从历时性上说它连接了当下精神与原始心理的共通因素。同时,神话原型批评对揭示文学创作、文学惯例以及文学深层的奥秘,也提供了启发性的思路。就文学批评这一学科本身发展而言,原型批评的崛起反驳了局限于单个作品的琐碎的细读式的批评,结束了“新批评”独霸欧美文坛的局面,提高了自身在人文学科中的地位和价值。艾略特说,20世纪原型批评的形成乃是“心理学”、“人种学以及《金枝》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1]。
荣格创立了独特并具有深远意义的分析心理学,针对弗洛伊德的个体无意识理论,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学说,这也是荣格分析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为了探索研究这种潜藏在每个人心底深处的非个人内容,荣格把自己的研究对象从个别的病例转向了神话,转向了文学。“一种原型的力量,无论是采取直接体验的形式还是通过叙述语言表达出来,之所以能激动我们是因为它发出了比我们自己的声音强烈得多的声音。谁讲到了原始意象谁就道出了1000个人的声音,可以使人心醉神迷,为之倾倒。这便是伟大艺术的奥秘,是它对我们产生影响的秘密。”[2]荣格认为,文学的本质就在于表现集体潜意识。创造过程,就我们所能理解的来说,包含着对某一原型意象的无意识的激活,以及将该意象精雕细琢地铸造到整个作品中去。
艾略特从小深受古典文化的熏陶,谙熟古希腊文化,了解拉丁文化。在《荒原》中,艾略特引用了古典文化中的神话人物和各种意象来反映当时的时代精神,充满了死亡意识。同时,艾略特在《荒原》中也使用了原型和意象群作为道德提醒物,去寻找西方文明的出路,体现了拯救意识。下面通过原型批评理论来分析《荒原》中的神话人物和意象,展示《荒原》中体现的死亡意识与拯救意识。
渔王:艾略特深受弗雷泽《金枝》的影响。这本书研究了早期文学神话、仪式和禁忌等方面的内容,这对艾略特创作《荒原》中引用大量神话典故产生了很大影响。《金枝》一书对北非西亚以及世界其它地区普遍传说的“神王统治”中政权与王权的结合作了详尽的讨论。渔王形象是旧日繁殖神的变体。渔王曾是植物神,岁末时人们哀悼他的死亡,春天大地复苏时庆祝他的复活。渔王统治的领地因受到诅咒而严重缺水,成为“荒原”,他本人也受了重伤,失去生育能力。因而在这里庄稼不能生长,牲畜不能繁殖。《荒原》一诗的题名就取自这一传说。繁殖神失去生育能力,整个社会也就失去了活力。作者向读者展示一幅现代荒原的画面:荒原上烈日炎炎,没有水,没有阴影,只有干燥的乱石和枯槁的树木。因此,渔王的传说表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西方世界因失去宗教信仰而出现的精神枯竭,映射了现代西方文明中的现代生活贫瘠。荒原人麻木不仁,没有爱情,没有信仰,没有生育,过着庸俗、粗鄙且毫无寄托的生活。
后来,一个寻找圣杯的骑士闯过重重险关,来到城堡,找回失去的圣杯,并治好渔王的疾病。荒原恢复了生机,人民获得了拯救。在艾略特的《荒原》中,这个渔王从“而我却在某个冬夜,在一家煤气厂背后在死水里垂钓”[3]到“我坐在岸上垂钓,背后是那片干旱的平原,我应否至少把我的田地收拾好”来象征现代荒原的沉沦与拯救。荒原虽然枯败萎顿,生趣黯然,却仍保有获得救拔的希望,渔王还有在圣杯的救治下枯木逢春的一天。显而易见,艾略特在诗中通过引用寻找圣杯的骑士来救治渔王的传说,表达了他在日益没落的西方文明中看到了希望,努力寻求拯救荒原人的方法,使荒原复苏的寓意。正如特雷·伊格尔顿的评论所言:“这首暗示生殖崇拜的诗包含着西方得救的线索。”[4]
水和火的意象:在原始神话中,水的种种象征意义在本质上与性欲有一定关系。适量的水——适度的性欲,是生命的源泉。基督教神话中有上帝创造世界的六日工程,第五天说: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的物,而过少的水或过多的水则寓意灾难和死亡。艾略特笔下“水”的原型的象征意义具有一种毁灭性的力量,它超出人的控制手段以外,如果来势过猛,人们不仅不能以之获得丰收,反而会被泛滥之水淹没。荒原之上苦于没有丰富的水,因而整个荒原一片死寂,无法再生和复活;同时,荒原之上又弥漫着泛滥成灾的情欲之水,将人的精神世界以及现代社会彻底淹没。
水及水的变体雨、雪、河、泉、海在诗中反复出现。《荒原》开篇的“春雨”就形成了一种意象,“四月的春雨”所带来的记忆和欲望是残忍而可恨的,因为“荒原”上人的精神已经枯竭,没有能力享受生命中真正的快乐,“回忆与欲望”只能使他们更加痛苦。水本是纯净的,而诗中的“泰晤士河”却见证了河边上演的耻辱与堕落。“荒原”因为缺水干涸难以再生,而“腓尼基水手”却淹死在情欲的大海里。[5]正是水的失“度”,使“荒原”上的现代人失去了家园。艾略特借助水的象征意义使读者感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的衰败景象,并产生出极大的共鸣。诗人再次呈现荒原现状,暗示西方精神文明因现代人的世俗化而濒临枯竭,就像一片荒原,没有水来滋润,万物不育。
同时,死的过程也就是生的过程,水是生命之水,是拯救、再生的圣灵。《荒原》中水出现频繁,所以水在诗中起着关键性的象征作用。“水,水,只要有水”甚至“只要有水的声音”,荒原就可重获生机,可见,水象征着生命。因此,水的象征既能毁灭人的灵魂,也能净洁人类的灵魂。情欲之水过多,人将毁灭,而要想拯救荒原,也必须有水。
“火”的原型在神话和宗教中也经常出现。在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把只有诸神才能享用的天火偷偷带给人间,使人类开始了文明生活,因此火受到世世代代人的崇拜。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带来了幸福,自己却付出了痛苦的代价,因此火因为普罗米修斯的同情和给予的行为而带有神圣的色彩。在《荒原》中,人们的欲望之火从春到夏、从秋到冬,始终没有熄灭。“仙女们”与公子哥们寻欢作乐,斯温尼与鲍特太太偷情,翡绿眉拉被残暴的国王奸污,沙发床上女打字员与小职员逢场作戏,莱茵河女儿失身……这些都是荒原人沉沦的表现。对生活在荒原上的人们说来,爱情已失去了往日的魅力,变得毫无意义,完全成了一种机械式的、有欲无情、赤裸裸的兽欲的满足。
“火”也常被用作净化灵魂的象征。《荒原》的整个第三章就是来自佛陀的“火诫”,是用来描写火对人的净化作用的。这章中出现了5个“烧啊”,可以看出艾略特迫切希望燃烧起熊熊大火,净化灵魂,使得堕落之徒起死回生。其中说到“一切形体”,“一切感官”皆在燃烧。为何燃烧?“为情欲之火,为忿恨之火,为色情之火,为投生,暮年,死亡,忧愁,感伤,痛苦,懊恼,绝望而燃烧。”艾略特在诗中还写到炼狱之火,“然后,他就隐身在炼他们的火里”。此处火的引申意是通过忏悔、净化,也可以使我们从自己造成的荒原上解脱出来,这出自但丁《炼狱》,在这里火又是一种锻炼人的元素。因而,这种净化之火可使人再生,可以拯救迷茫的荒原人。
艾略特在《荒原》中通过神话人物和意象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存在的社会危机,全诗充满了死亡意识。然而,面对这前所未有的危机,艾略特并没有悲观、失望,而是在危机中看到光明和拯救西方文明的希望,通过同样的神话人物和意象又展现出了为日趋没落的西方文明积极寻找出路的拯救意识。
[1]王恩衷编译.艾略特诗学文集[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89.
[2]冯川.神话人格——荣格[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
[3]托·斯·艾略特.艾略特文学论文集[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
[4]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江玉娇.试论《荒原》中的水的象征意象[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2001,(2).
[6]马尔科姆·布雷德伯里.刘凯芳译.T.S.艾略特[J].外国文艺,1999,(3).
责任编辑:郭一鹤
I106.4
A
1671-6531(2012)04-0027-02
高迎春/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吉林长春13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