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2-08-15唐丽茹

对外经贸 2012年1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管理企业

唐丽茹

(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广义地讲,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指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系统,包括为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

国内外关于内部控制的理论在不断地充实与完善中,2004年底,COSO委员会颁布了概念全新的报告,即《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该报告中重新定义了内部控制,并将内部控制的要素由5个增至8个,即内部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我国也陆续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推进内部控制的积极建设。但就目前来看,内部控制从理论到应用的转化需要一定的完善条件和实施时间,而我国企业在内部控制问题上无论是认识还是具体操作都与制度要求存在着差距。

现阶段,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参差不齐,大型的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纷纷完成了企业自身的体制改革,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较高。董事会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以各种方式制订并实施有关控制流程和措施,从高层管理人员的参与程度上看,公司的CFO和法律顾问参与程度更高,而相关审计人员的参与程度明显不足;从对内部控制的关注层面上看,更多的是通过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化和新技术的利用来增加企业价值,较少关注通过加强风险管理实现精细化管理来为企业增值。相比较而言,中小企业在重视和健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表现为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企业各项流程制度不健全,内部审计薄弱等。

二、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企业治理是促使内部控制有效运行,保证内部控制功能发挥的前提和基础,是实行内部控制的制度环境;内部控制在企业治理中担当的是内部管理监控系统的角色。而目前我国的很多企业从源头上就没有建立起所有者、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的制衡关系,体现为企业治理结构的缺失或不健全,这种情况从企业管理控制上会出现权责划分不清晰、相关管理职能重复等问题,也会形成一股独大、独立董事与内审形同虚设等情况。由此将会导致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滥用职权或对经济活动进行越权干预,即便企业有良好的内部制度也会完全失效,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2.企业控制流程不健全,缺乏执行力。企业控制流程是保证管理指令得到实施而制定的,在我国现阶段许多企业还存在着控制流程不健全,相关的授权行为高度集中或重复;对于业绩评价没有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奖惩制度不严谨等。而对存在相关管理控制制度的企业,即使制定再好的制度也不去认真执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将制度流于形式,缺少执行力度;往往出现高层领导很重视,而到了基层就了无声息等情况。

3.信息沟通渠道不顺畅,沟通成本高。一个良好的信息系统应能生成经营情况、财务和法规遵循情况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十分有帮助。而我国企业目前的情况是信息对内部控制的支持不够,不能与内部控制的要求相结合。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虽然已经有了相关的信息系统,比如财务系统、OA系统和ERP系统等,但这些系统并不能满足内部控制的全部要求,比如对相关信息的流程梳理、控制风险以及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等,而且前面所提及的相关信息系统在实际运行中普遍存在功能单一等情况,没有将企业自身的各项信息有机地整合,不能全部发挥系统本身更高级的作用,往往企业花费很大的时间和巨额实施成本上马ERP等新系统,却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而且不同信息系统之间是否兼容也会带来相关的信息重复录入与采集等问题。

4.企业风险意识不够,未建立起充分的风险预警机制。目前,我国只有少数的上市公司如中海油、中国移动等企业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相当数量的企业还没有形成风险控制的意识,更谈不上如何对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应对。另外,也有一些企业在尝试完善自身的风险管理体系,但由于缺乏清晰的管理对象,对于整个管理体系的建设无从入手。即便有企业寻求外部力量的介入,如通过专业咨询公司等方式,也存在着风险管理效果不明显和相关风险评估人才极度短缺等问题。

三、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1.优化企业治理结构,完善企业控制环境。企业治理结构,指为实现企业最佳经营业绩,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基于信托责任而形成相互制衡关系的结构性制度安排。股东会由全体股东组成,是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和最高决策机构。企业内设机构由董事会、监事会和总经理组成,分别履行企业战略决策职能、纪律监督职能和经营管理职能,在遵照职权相互制衡前提下,客观、公正、专业地开展企业治理,对股东负责,以维护和争取企业实现最佳的经营业绩。

从我国现阶段企业的运营模式来看,在企业的治理结构上,还存在着企业股权结构不合理、权责不明确、一股独大等现象。这必然会损害利益相关者权益,使企业治理中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失效,个人权力凌驾于组织之上,使相关内部控制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若要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就必然要从源头上遏制此种情形的产生,优化企业的治理结构。在实际操作中,既要依据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要求,完备各种管理层结构,又要体现企业内部的权力平衡和制约关系,设置合理的职责权限。在此基础上,优化现有结构,比如对于国有企业,建立相应的责任机制,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积极推进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对于中小企业,完善其股权结构,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等。为企业整体内部控制运行提供良好的制度支持,以完善控制环境。

2.提高全员素质,增强专业胜任能力。提高全员的素质,既包括管理层的道德价值观念,也包括对于企业员工职业素质的要求。这属于企业软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直接依赖于负责创建、管理和监控内部控制的人员的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这种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上升到企业治理的高度就会形成每个企业独特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整体管理氛围的形成、企业理念的推广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企业治理层和管理层形成管理理念和经营风格的同时,也要把其对员工素质的要求和专业胜任能力的重视提到日程上来。在选拔和聘任员工时形成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充分有效地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人才的价值,围绕此理念来展开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相关内容,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企业发展。在员工的日常管理中,更多地关注其专业胜任能力,不断地通过日常培训和专业学习,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为企业员工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以增加其对企业的向心力、激发其主人翁的责任感,使企业凝聚力日益增强。

3.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能力。这里所说的内部控制能力的加强,不仅包括为实现管理指令而制定完备的控制政策和程序,更强调的是在制定相关政策和程序时对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的把握上。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得越全面、越严密,企业经营管理的合理性就更高,资产的安全性就会越好。因此,注重企业相关控制政策和程序的制定,认清企业的各项管理能力、战略决策能力、自我调整与完善能力等,在制度健全的基础上整合企业综合能力与经济资源,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的运营水平。

在开展全面控制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实施重点控制,以确保控制的效果和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个重点控制要结合企业的行业特点和产品性质等。比如一般企业的资金循环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控制部门和控制要点;对于企业重要生产经营信息产生的领域和环节都要给予必要的关注和管理。如果企业有相应的外贸业务、工程项目等,那么在预算管理、外贸进出口业务、工程招投标等过程中也要严格程序控制和风险的管理。这样才能将全面控制与重要控制相结合,提高管理效率。

4.建立良好信息沟通系统,加强风险管理。信息的沟通顺畅是内部控制系统有效发挥作用的必要保障。在此系统中,作为企业成员的每个人都清楚其所承担的职务与责任,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相关内容以及如何动态运作。并且在系统的各个分支系统之间,信息的传递同样需要保持通畅。

在风险管理方面,企业必须重视对于风险管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由于我国的大部分企业缺少风险管理意识,因此,我国企业的风险管理人才严重缺乏。在此种情况下,要改进我国企业风险管理水平低下等现状,就要大力加强人员的培养力度,各方面广开渠道,以优厚的条件吸纳风险管理人才,并着重对于后续力量的培养。以此为起点,借鉴相关风险管理机构的先进经验,逐步加强企业的风险管理和控制。

5.完善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对控制的监督是企业评价内部控制在一段时间内运行有效性的过程,主要方法之一就是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可以说,内部审计是企业自我评价的一种机制,其有效性与其权限、人员的资格以及可使用的资源密切相关。因此,应该在内审的组织机构、人员素质、工作设置等多方面加以重视。从加强内部审计程序控制的角度上,首先应明确审计部门在企业或公司内部所处的重要战略位置,并以岗位职责说明书、工作程序等形式加以明确;其次,对于内部审计工作强调审计质量的控制,以保证内审工作的总体水平;最后,在对待审计工作的具体考核上形成制度,以强化审计控制的监督作用。此外,相关的外部审计部门在企业年度审计、清产核资等环节的控制监督也对企业的内控完善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目前,我国内部控制相关法规正在积极推行。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国资委等部门隆重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其与2008年5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一并构建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规范体系。从国家法规的角度将企业内部控制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将其落实到企业,以形成具有操作性的框架和模型,还需要企业管理者的深入理解,并结合企业实际以真正发挥内部控制的积极作用。

[1]李荣梅,陈良民.企业内部控制与审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夏宁,耿振诚.S404条款对我国内部控制的影响与启示[J].国际经济合作,2008(8):92-95.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管理企业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企业
企业
企业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