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英语听力教学瓶颈及改进策略探讨

2012-08-15刘岩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7期
关键词:英语听力听力交际

刘岩

高校英语听力教学瓶颈及改进策略探讨

刘岩

听力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外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英语听力水平低下一直是困挠高校教学的问题之一。本文在对高校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来探讨有效提升高校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教学策略。

高校;听力教学;改进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国际间的交往也日趋频繁,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多,对英语交际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英语教学中,衡量英语素质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是英语听力。语言学家卡尔·韦弗(CarlW eaver)说过,听是交际活动的核心。交际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就是要听清楚和明白别人所说的话。因此,听力的提高是提升语言交际能力的前提条件。所以,解决英语听力教学的瓶颈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关键所在。

一、高校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中存在缺陷

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分为精读和听力两部分。精读课程占整个英语学时的三分之二左右,而在教学过程中听力课程的设置往往会受到班级规模、师资力量的限制。一般情况下,我国高校外语听力课程的设置模式是:每周3-4节精读课外加1节听力课,而且听力课程几乎都是进行集中训练,效率极低。而且近几年高校听力课程的教学学时数又有明显减少的趋势。这种“3+1”或者“4+1”模式的英语教学课程设置,对提高学生听力是非常不利的。

(二)英语教学理念的滞后

近几年来,高校在外语教学方面大都是以精读为主、泛读听力为辅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多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近期,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对千位一线大学英语教师的英语教学进行了调查,其中只有35.5%的老师认为课堂教学应该以听说优先、读写跟上为原则,30.1%的老师认为应采用精讲多练的方式进行教学,仍有25.4%的老师认为课堂教学应该读写领先、听说跟上。可见,在高校教师中,英语教学中轻听说重读写的落后教学理念仍占绝大部分,而这种落后的理念往往阻碍着听力教学的发展和提高。

(三)应试教育的束缚

应试教育在我国英语教学中的影响深厚。在考试、升学的巨大压力下,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向学生讲授怎样提高应试技巧,使得学生的英语学习目的出现了偏差,大部分学生认为英语学习就是为了拿到证书,过了四六级就万事大吉。因此,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忽视口头、笔头能力的学习,最终导致学生虽然能够很好地应付英语考试,读写能力特别强,但相对而言听说能力的提高就陷入瓶颈。

二、提高高校英语听力教学的策略

(一)重视听力教学,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

听,居于语言学习者的五大技能的主要位置,然而大多数高校对学生的听力教学并没能够给予重视。如果学生听力差,只会写不会说,学到的英语只会是哑巴英语。因此,学校在英语教学中应作出调整,要适当的增加听力课在英语教学中所占的比重。同时在考试中也要增加听力部分所占的比重,加大学生听力的考察力度,让学生了解在英文学习中听力的重要性。

(二)增加听力材料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高校在选择听力材料时,因地制宜是前提,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评估学生英文水平高低,考虑学生将来的就业环境,材料要贴近生活,语境要真实,要提高学生听力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听力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经济全球化要求英语学习者更加注重信息的交流和获取,听力材料的信息以“新”为主。高校对学生进行听力教学时,要注重选择那些新颖且真实的材料,要贴近英语国家真实生活。由于现有材料大都直接采用英语国家的曾加工过的直接用作教材,语法和语篇上都不适合,对那些英语水平较低的人而言练习时难度会很大,因此要尽量选择那些源于真实生活并稍加修饰和改动的、更加贴近真实交际活动的听力材料。

听力教学当中,老师可以尽量选择一些有浓厚外国文化背景,比较容易学习又好听的英文流行歌曲。学生可以一边欣赏优美的英文歌曲,一边锻炼听力。在通讯技术发达的今天,我们的生活中和英语相关的材料随处可见,例如英文VOA,BBC等电台。英语功底不太好的的同学可以先听VOA的慢速英语来锻炼自己的听力。此外还有类似于名人演讲、疯狂英语等英文有声杂志,也是非常好的听力材料。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英语材料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那些适合自己的听力材料,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听力训练,提高听力水平。

(三)探索新的英语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1.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上要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把学生摆到课堂的中心地位,让学生积极融入课堂,鼓励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总是一个“提问者”,不断的向学生发问,或者是一个“讲述者”,独自侃侃而谈,学生只能充当“被提问者”或“听众”,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灌输,严重影响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自由发挥。布鲁纳(J.S.Bruner)认为,“人的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其认识过程是对进入感官的事物进行选择、转化、储存和应用的过程”。教师在听力教学中,应针对不同的听力材料,设定对话,口头提问,让学生作答,增加师生课堂上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对对话内容的回忆中,找到有用的信息,增加他们对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古语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此,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教师成功教授知识的前提,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首先要注重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要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学习所学知识,更应该和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共同进步和学习。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转化为积极的投入知识的学习,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2.用多媒体来辅助英语教学。心理学家认为,通过多渠道感知认知对象,可以提高感受性。提高英语听力的途径应多方面全方位进行。相关调查也显示,学生只听不看能够记住信息的15%;只看不听能够记住信息的25%;而既听又看能够记住信息的64%以上。心理学研究也证明,人脑的记忆活动中,记忆形象信息要比记忆语言文字信息牢固的多。语言学家H.G.W idowson指出,“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听是理解,是输入信息;而说是表达,是输出信息。听和说都是处理语言的声音信号。对语言声音信号处理的能力指的就是听说能力。因此,三维立体的通过视、听、说对语言信息进行深加工细处理,能够更加有效的提高听力水平。”

多媒体是通过电脑制作,使得图像、音频、视频和课文相互融合,多层次和多角度的相互感应。英语教学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动态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够生动具体的进行语言的学习,让学生更加稳固的掌握所学知识。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般的感受各种场合下人们进行的语言交际,而且能够感受外国人在交谈时所特有的手势和表情。因此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学生可以通过模仿良好的语音语调,大大提高听力及口语水平,也能增强学生善于应用英文交际的意识,有利于学生听力的提高。

3.听和说要相互结合相辅相成。据美国保尔兰金教授统计,在人们的日常言语活动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5%。听与说是人们日常交流中最主要的部分。然而听又是说的基础和前提,说是听的进一步延伸和深入。平时听的多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就会加强;平时说的多了,听起英文来就会更加清楚明白。只说不听或只听不说,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不能够全面提高。两者倘若建立互动关系,相辅相成,便能在英语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初级阶段,在听的基础上,尽量不断的进行重复和模仿。听后注重错误发音的纠正,培养英语学习的语感。先说后听,听完再说,反复循环练习。学生在业余生活中可以做些口头作文,或者组织学生进行英文辩论赛,课前让学生轮流进行3分钟英语FREETALK,来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

三、结语

首先,在英语教学中,首先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思想,不仅重视英语的读写,听说能力的锻炼也不能小觑。其次,教师不要拘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灵活应变,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要提高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英语听力和读写学能力的同步发展,把“听”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实践活动中,才能真正有意识地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1]叶小芳.听力教学效果之设想[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4).

[2]陈霞.听力材料多样化对听力能力提高的作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报,2008,(3).

[3]刘坛孝.论“口语策略”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2,(2).

[4]谭小娜.高校英语听力教学改革探析[J].辽宁高校学报,2008,(1). [5]梁丽.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简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

[6]窦丽丽.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问题及策略[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5).

[7]李开荣.2002听力语言心理认知与训练[J].外语界,2002,(2).

[8]方静清.对高校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诊断”与“疗法”[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

[9]张向萍.对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教学思考[J].教育新思维,2006,(1).

责任编辑:何岩

H319

B

1671-6531(2012)07-0094-02

刘岩/河南黄淮学院讲师(河南驻马店463000)。

猜你喜欢

英语听力听力交际
情景交际
趣味英语听力 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Smart Home Devices◎
趣味英语听力:Top 7 Most Common Types of Bread
交际羊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