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汉习语互译过程中的归化与异化
2012-08-15高国庆
高国庆
浅析英汉习语互译过程中的归化与异化
高国庆
习语是人类语言中较为特殊的一部分,它是在人类的发展的过程中浓缩的语言文化的精华,可以说是人类文化长期发展的一个结果。在英语与汉语的互译过程中,文化及民俗、地域的不同导致了在翻译过后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在英汉习语互译过中最为明显。对于习语,在英汉互译方面我们主要有两种翻译方式,即归化与异化。在习语的英汉互译过程中,归化与异化虽然是相互对立的关系,但更多的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互为条件的共生关系。
习语;英汉互译;归化;异化
随着地球村的不断扩大,更多的国家和地区被纳进这个范围,在此国际环境下,覆盖范围最广的英语成为全球的通用语言。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学习英语的历史由来已久,但是在博大精深的语言和地区文化的差异下,各种问题还是出现在英语与汉语的互译中。不管是从汉语翻译成英语还是从英语翻译成汉语,我们很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以自己的语言习惯和文化等去翻译其他语言。这种做法会影响翻译的流畅度和可读性,从而影响了读者的阅读性。
习语,通常包括我们所的俚语、歇后语、成语、格言等,具有特定的形式,是古老文化的沉淀,是语言的精髓。由于习语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传承下来的,带有浓厚的地域、文化、民族特色的韵味,因此在英汉两种语言互译中会出现众多的问题。归化和异化是英汉习语互译中常用的两种方式,两者是以在习语翻译中的不同的出发点或立足点而区分的。
在翻译中,很多人将归化与异化同等于直译和意译。笔者认为,虽然他们之间确实有相通的地方,但从本质上来看是完全不同的。直译和意译多考虑的是语言结构的问题,而归化与异化更多的关注文化等其他的层面上。在翻译中,归化与异化立足于文化、美学、民俗习惯、传统、宗教信仰等因素,因此研究他们比研究直译和意译更具有价值。
一、归化与异化
翻译异域化的特点,使得译文读者在阅读上会产生障碍,降低了其可读性。由此可见,归化与异化,两者各有利弊,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因此,在翻译中完全采用归化或是完全采用异化都是不可取的。笔者认为,翻译中归化和异化都是不可少的,我们的翻译既要语言流畅,通俗易懂,同时又要将源语的文化和民俗融入进来,尽量呈现给读者一种具有欣赏和阅读价值的译文。
二、影响英汉习语互译的归化与异化的因素
归化与异化于1995年被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学家劳伦斯韦努蒂(Law rence Venuti)提出,两者都是英汉互译中主要的翻译方式。
归化是一种传统的翻译方式,讲究翻译得透明流畅,最大限度淡化源语的陌生感。这种规划的翻译方式以“译者向目的语的读者靠拢”为主要要求,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是在不涉及源语与译语文化、民族特点的前提下采用的一种翻译方式。通过归化方式翻译的译文通畅流利,有助读者对译文的理解,但是也覆盖了源语的文化内涵。同归化的翻译方式完全不同,异化是一种“译者尽可能不去打扰作者,让读者向作者靠拢”,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方式,这种新型的翻译方式考虑了诸多语言的影响因素,如文化、地域、民族特色、生活习俗等,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源语的原汁原味。这种考虑了源语文化和异域特色的翻译方式受到翻译界的热烈推崇。但其过分追捧
英语和汉语的使用具有悠久的历史,在长久的历史积累中,英语和汉语都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化内涵。习语是人类生活中累积起来的一种语言的浓缩和文化的传承,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有大量的习语流传。短小精悍的习语多具有固定的形式,说是固定词组也不为过,而且一般不允许随意改动。英语和汉语的翻译中,习语的英汉互译是一个难点。
笔者在长期对英汉互译的研究中发现,要准确快速的将习语进行英汉互译,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同时这也是本论文中探讨的归化与异化翻译的影响因素。
语言是一个民族首要的表达方式,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人文、宗教、信仰等诸多的内涵。习语作为语言中特殊的一类,短小精悍,在英汉互译中受到民族文化、语言的使用和生存环境、地域差异、宗教信仰、历史典故或是民间传说等的影响。譬如英语中Every dog hashisday,英译汉为凡人皆有得意日,这就是受到英语和汉语不同的生活习俗的影响的一种习语。在汉语中,用狗来形容人是贬义,而在英语中则不然。在习语的英汉互译中,我们多采用的是异化的翻译方式,而归化翻译则成为辅助的方式,就如上文提到的Every dog hashis day,就是一种异化的翻译方式。它充分考虑了英语中对狗的赞宠,异域文化浓郁。但是如果将Every dog hashisday采用归化的方式,则是“每条狗都有它自己的生活”,这种翻译方式虽然透明流畅,但是在语言的表达上不伦不类,让人难以理解。所以说,在英汉习语互译中,采取何种翻译方式,要充分考虑影响习语的各类要素。
三、英汉习语互译中的归化
翻译的主要目的是文化交流和言语的沟通。英汉互译历史悠久,在传统的英汉翻译中,归化是主要的翻译方式,就算是目前翻译界一面倒向异化翻译方式的情况下,归化在翻译中的地位仍然不可撼动。
习语的归化翻译,是指淡化原文的陌生感,将原文翻译成读者通俗易懂的文字以便读者接受和理解。在英汉习语互译中,归化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种情况中:
一是抽象性的东西需要物化或具体化才能让读者理解时,大多数情况会用归化的翻译方式。如Like cures like,这个英语习语,若是直译,可能会无法理解,因为太过抽象,而且由于习语的表达比较简练,此like习语更让人无法理解。若是异化翻译,则会使得译文艰涩难懂。因此,这种情况下,最好的翻译方式就是归化。既然是同样的意义,那就用归化的方法翻译成为汉语中人们比较熟知的事物,因此就有了“以毒攻毒”这样既透明流畅又简单明了的译法,容易让读者理解。
二是由于英语与汉语的文化差异,人们对事物的理解不同,这就造成了在表达某一种事物时,另一种语言需要用不同的事物来表达。如Everybody'sbusiness isnobody'sbusiness,归化翻译成汉语习语中的“三个和尚没水喝”。这样通俗的翻译方式,既完整表达了原文的意思,同时也使得译文简单明了。通俗易懂、透明流畅、简单明了,这也是归化在翻译中一直占主导地位的原因。
四、英汉习语互译中的异化
习语是人类文化的浓缩和语言的特殊形式。在翻译中,我们要兼顾它的语言和文化的特性,在再现源语的信息和内容的基础上,尊重源语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在英汉语言中,由于文化、民俗、语言习惯的不同,意义相同、结构相同、文化表达相同的习语基本不存在,也就说,习语要达到英汉互译的统一,充分考虑英汉的不同文化和民俗习惯。此时,在翻译中,我们就需要通过异化翻译的方式表达习语的全部意涵。
习语的异化翻译,就是保留习语中原本的文化和异域特色,打破常规的翻译方法和语言表达形式,以比较形象的阐述方法将抽象的东西物化或具体化,在增加读者的阅读性的同时,也能让读者更能理解源语的文化特色和风俗习惯。异化的翻译方式,立足点在源语的文化上,与读者的关联度不大。
由于英语与文化的巨大差异,在表达同一种事物时,可能会有不同的意义,这时异化的翻译方式会容易让读者理解。如汉语中的“纸老虎”最初是由毛泽东提出的用来表达帝国主义虚张声势的,后来衍化为外强中干的人,英文翻译为Paper tiger。这是在翻译中充分尊重了汉语的文化和语言的表达方式,利用异化的翻译方式,企图保留汉语“纸老虎”的原汁原味。若是利用归化的翻译方式,仅仅考虑读者的阅读性,以通俗易通、透明通畅为准则,则是scarecrow(稻草人),这与“纸老虎”原要表达的意义不符,而也会影响读者对此习语的理解。前文中,笔者曾提及,汉语中狗是一种低下的动物,若用来形容人,则是对人的一种蔑视。而相反的,狗的忠诚在英语中备受推崇,因此若是形容人则是一种褒义。如You are a lucky dog,若是采用归化的翻译方式,在不考虑英语的文化和习语应用环境的情况下,我们可能会翻译成“你是一只幸运的狗”。很直白的翻译,但是若是结合语境和英语的文化,这样的翻译就显得过于牵强。因此,这句“You are a lucky dog”,在结合英语文化下,异化翻译为“你是一个幸运儿”。
翻译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文化交流和沟通,若是单纯的为了翻译而翻译,或是将目的语的文化和语言方式强加在源语上,全篇的采用归化的翻译方式,翻译的这种“桥梁”的沟通作用就不能充分发挥。在英汉习语互译中,采用异化的翻译方式,是为了“保留原文的丰姿”,充分表达源语包涵的全部的意蕴、文化和其他的民俗、地域特色等。
五、小结
归化和异化,在翻译过程中不同的出发点和指向目标确定了其相互对立的关系。虽然归化和异化的争议由来已久,但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在翻译中应该采用归化或是异化,或是两者相互结合,仍需要积极的探讨。
我国的翻译界一直提倡的是中国近现代翻译理论家严复的“信、达、雅”,同时这也是在翻译过程中主要遵循的原则。笔者认为,翻译中没有单纯的归化也没有单纯的异化,很多的翻译都是在坚持了异化翻译的基础上借鉴归化的翻译方式。也就说,归化和异化是相互存在和相互补充的关系,相互之间是不可取代的。而且随着世界各国间文化、民俗同交流的日益密切,归化和异化都是有在的必然性。在翻译中要采取何种翻译方式,是选择归化还是异化,需要根据翻译时的语言环境和面向的对象不同而决定。
2011年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论文(项目编号:112400440100)
[1]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
[2]郭航.从英汉谚语习语互译看归化与异化[M].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4.
[3]候迎慧.英汉习语互译中归化和异化策略的选择[M].天中学刊,2007,10.
[4]黄晓林.英汉习语的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M].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5]陈青.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M].潍坊学院学报,2007,5.
责任编辑:郭一鹤
H 315
B
1671-6531(2012)07-0061-02
高国庆/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河南洛阳47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