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艺术之后现代性研究
2012-08-15孙尚玲
孙 强 孙尚玲
(蚌埠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庄子艺术之后现代性研究
孙 强 孙尚玲
(蚌埠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后现代艺术起源于20世纪的欧洲,是一种作为对当时建构性现代主义思想的反叛和纠正的思想武器。《庄子》一书既是蕴含美学思想的哲学著作,又是包含艺术理念的艺术作品。在对它的审视中发现其对先秦时代社会的建构性思想的反叛也同样具有强烈的后现代特征。以后现代视角来重新观照《庄子》,可以窥视到一种根植于传统文化中的独特的“中国式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想,从而将其由历史性存在引向当代性存在。
庄子;后现代;现代;传统
1 解题:后现代艺术、后现代性与《庄子》
后现代语境下,艺术不再是现实的反映,而是现实本身,现实是“无”中的“有”,是虚拟的实在,图像、声音、影像是艺术的感知方式,同时也是现实的感知方式;现代科学的发展导致人们对理性的狂热崇拜,人们得以用理性确定短暂的自身,同时也使人们失去了永恒的价值、永恒的上帝,这个世界只剩下瞬间,于是艺术表达的事件都具有不可重复性特征,人思维的因果关系相应被瓦解;权威被打倒,艺术自律也随之消解,艺术自身已不再是艺术,观念的构成成为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成为哲学式“关于什么”的艺术;艺术已不是一件作品,它是从作品被创作到被欣赏的整个过程,是一种具有反复创造性的游戏,因此不再有古今之分,艺术家可以把古典的作品拿来随意改动,甚至不再要求独创性。
随着艺术理念巨大的改变,后现代艺术常常成为人们给予高度关注,却又偏偏无法理解的东西,它可以是一件作品、一段影像、一组行为,甚至一段历史或一个理念。不同于以前在特定地点、特定时间、为特定欣赏者定制的作品,后现代艺术充斥着整个现代社会,随时随地展示基于理性却又反理性的后现代性特征。
后现代性是相对现代性而言的,现代性思想有着建构特征。16世纪欧洲提出在理性和科学之下高扬人性力量,挣脱封建统治,是现代主义艺术产生的根本动因。然而随着这种思想渐渐极端化为一定程度的理性疯狂,带来各种自然和人为灾难。作为对现代主义的纠正,作解构式批判的后现代艺术诞生了。事实上,后现代艺术不仅对现代文化解构,同时也对艺术自身乃至人类文明进行消解,其结果既促成了人类思想的自由与腾飞,也导致因失去生命之根的虚无与失落。
在后现代艺术视阈下重新审视《庄子》,发现庄子对先秦时期社会上建构性思想的批判也具有明显的后现代特征,不独如此,在后现代艺术最终通向虚无与艺术死亡的无奈时刻,庄子避免跌入虚无,为人们重新指明前行的方向:那就是以体“道”的方式与天地圆融为“一”,回到心灵的故乡,诗意的栖居。
2 反叛权威
1919年,杜尚创作了著名的《L.H.O.O.Q》,创作过程之随意近乎于对艺术的“亵渎”,从街头买来一张《蒙娜丽莎》的复制品,在她脸上加了两撇胡须。更令人无法容忍和难以理解的是,L.H.O.O.Q的法语谐音是“淫荡的,污浊的”。他以这样极端的方式公开讽刺人们心中“美”的权威和标准。不过,假如两千多年前的庄子能有机会看到杜尚的艺术行为,他也许会表示赞赏。
庄子对人们心中“美”的态度具有后现代主义强烈的讽刺特征。人们眼中的“丑”在庄子那里常常成为被赞美的对象。在他看来,除了“道”的本体之外,其余事物都有美和丑的有限性,对丑的揭露过程也就是他反叛权威的过程。在《逍遥游》里,不仅蜩与学鸠是有限的,“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1]也是有限的。在他看来,无论自然中美的事物还是人们崇拜的圣贤,离无限的“道”还差了无限远。这是他为什么不以圣贤为圣,不以人眼中的丑陋为丑的根本原因所在。文中,丑陋的哀骀它等人可以通过得“道”一跃成为至美,因此“道”不仅是美本身而且还是真美的源泉,这种美的艺术感染力是现实中那种悦人眼目的美无法比拟的。故而,那些所谓美的例子在庄子的描述下,实际上“失去了远展的气象,却是更为贴近了生存维艰的社会。”[2]在仅数千字的《德充符》中,庄子把兀者王骀等畸人形象与圣贤相比照,最终超过圣贤。表面庄子似乎以丑陋残缺为美,实质上他在呼吁人们从更高的“道”的层面,自上而下整体的对待世间美丑的有限性,是对传统艺术美的颠覆。
除了对现实有限性的认知,对事物相对性的精辟阐述也是庄子反叛权威最具特色之处,在《庄子·秋水》河伯与海若的寓言中,看到百川比自己小,河伯欣然自喜自以为伟大,然而遇见海若,伟大立时变为渺小。庄子以此来反叛所谓的权威——孔子圣贤吗?他只是一个讲礼仪的儒生而已,与更为学识渊博的人相比,甚至与有大美而不言的“道”相比,他何圣何贤之有呢?
3 解构传统
解构已经异化的传统价值是后现代艺术的又一特征。庄子之所以对先秦时代传统价值体系进行解构,一方面是因为他看到当时社会政治的黑暗和人的异化;另一方面他更看到了“道”就是“大美”,人类的认识不可能超出物或经验的范围,也就不可能撇开“道”去建构超越世界的绝对价值。庄子对当时道家以外的学说持批判态度,其根本原因是他认为这些学说都是各诸侯国以强权确定自己国家的道德原则和话语体系,用以维护自己的统治,这些学说从根本上不能反映宇宙大道的至高道理。《天下》篇中说:“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1]那种割裂天地、万物、古代圣贤真理而取得的道理很少能具备大美。
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20世纪瑞典后现代艺术家丁格利也深深领悟到人类现代文明的弊端,他创作了一系列装置作品如《形上·机器》、《喷泉》等,虽然动力装置本身是作者的精心设计,然而它们最终产生的声音效果却不受人的控制,这正是他眼中社会这台大机器运作状态的真实写照。此外还有他的自毁式装置作品《向纽约致敬》,在产生一系列无意义的音像之后装置作品自动爆炸——在他看来,整个人类文明在荒谬与无意义的运转之后必将归于虚无。
不过,庄子对传统的解构并非导致“虚无”,为什么呢?因为“道”虽然是“无”,但与虚无有本质区别。老子说:“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在道家眼里,“道”虽然是“无”,却并非虚无,而是真实存在,是以一种有限的人无法理解的无限方式而存在。万物是以“无中生有”的方式产生的,这不仅在当时各家各派不能理解,后世也长期无法解释,但现代科学研究所显示的宇宙万物诞生也确是“无中生有”,宇宙大爆炸学说证明宇宙是由体积无限小的“奇点”爆炸产生的,这个实在之“无”也同样不是有限的人所能测度的。难怪老子说,我的话很好理解,只是世人不能理解,我的话是有宗旨的,我的行为是有根据的……“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2]庄子不仅继承老子的思想,而且还有所发展:“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1]“道”不仅是客观存在的“无”,而且还有“情”,虽然《庄子》通篇未提到“道”的爱,然而字里行间都在提示着天地所给予人的厚恩都是“道”的大爱,人可以得到“道”的“情”,但却永远无法用理性领受和看见。这也就是圣人可以进入“道”的境界,却“可传不可受,可得不可见”的原因。
借由这种特殊存在的“道”,庄子通过“解构”的方式达到超越,追求至美,却不会跌入虚无之境。在《逍遥游》的纲领性表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1]庄子在这里所解构的是“己”、“功”、“名”的异化形态,对 “己”、“功”、“名”自身并没有反对,在叙述尧“功成身退”时庄子论述:“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下焉。”[1]可以看出,庄子并非要求人彻底的无所作为,事实上,在大“道”终极关怀下,人可以自由的做任何事情,只是不要为物役、物累乃至物殉。正如康德的那句话: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在庄子看来,尧既可以“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又可以“窅然丧其天下”,这才是自由。王树人对此也有类似评判:“无为”乃是“以道观之”视野下的大作为……是比“有为”诸家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更符合事物自然发展本性的作为。”[3]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庄子所表现出的解构思想虽与后现代主义有诸多相似,但他通过进入“道”的境界实现对世界的超越,从而避免了解构之后而出现的虚无主义倾向。
4 以边缘立场对抗强势话语
老子说 “道隐无名”[2],“道”是隐逸、不可说的。庄子也十分明确的继承老子的这个观点。“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为是而有畛也……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辩也者,有不辩也。曰:何也?圣人怀之,众人辩之以相示也。故曰辩也者有不见也。”[1]语言有它的畛域,要受时间地点、道德人伦、逻辑名理的限制。圣人可以议论,却不可判断是非。请注意,庄子在这里说得非常绝对,他为什么不说圣人要明断是非,或依据“道”来断是非,而直接强调“不辩”?因为人的思维、语言是有限的,辩了必然出错,必然“不见大道”。由此,庄子把“道”和语言彻底划分在两个不同层面上。
尽管庄子也必须使用语言,但在他的 “言说”中,无不表露他对人的语词和意识的有限性的认识。“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1]毛嫱、丽姬美吧,是人类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她们,这是真实而不带偏见的吗?鱼、鸟、麋鹿却不这么认为,当站在整个自然界的高度来看待这个评判时,毛嫱、丽姬的美显然是偏狭的。同样,不同时代、每个社会也都有自己的强势语言,评判美丑的标准也自然不同。所以庄子从根本上怀疑语言的达意功能,他认为“言之所尽,知之所至,极物而已。”[1]人的语言与认识能力只能限定于固定的时间空间,远未能触及到世界的本质和意义,所以“言而愈疏”[1],这里的“言”不仅指文字语言,也包括由人发声的话语,甚至扩延至图像语言。丁格利的《形上·机器》可以不受人的控制自动发声和绘画,声音、图像语言的表达过程将人排除完全在外,以此他表现语言的“偶然”和“无意义”。“达达”主义者也有一种“同步诗”的艺术表现形式,多人或多种语言同时朗诵一首诗,重叠的语音颠覆语言在“诗意”中的统治地位。
然而,语言虽总是不能准确反映世界,它却是描述世界的唯一手段。后现代艺术常表现荒诞的内容以求用言语之外的东西对抗强势的主流话语,庄子也是这样,他采用“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觭见之也……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1]的方式来表达不可说的“道”。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既非单纯表达形象,也非完全表达理性,而是在试图表达感性和理性都不能触摸到的 “灵性”的东西。庄子的这种表达方式是在形象表达的表象下使用一种潜语言或曰超语言,它既不是譬喻象征,也不是虚构幻想,其表达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意象艺术。因此,语言对于庄子不再是交流的工具,而是艺术的交流。故对于庄子的艺术,有人作如此评判:“意中出意,言外立言,层层相生,倏而羊肠小道,倏而叠嶂重峦。”[4]
由此可见,庄子艺术的后现代意义在于他站在“道”的宇宙观上审视人类文明,这一思维方式使得他总能看到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所处的境遇和所要前行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2-884.
[2]老子.道德经[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2-204.
[3]王树人.道家的视野、境界与情怀[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5):5,13.
[4](清)林云铭.庄子因[M].台北:广文书局,1951:226.
THE RESEARCH OF THE POSTMODERN IN CHUANG TZU'S ARTISTIC CONCEPT
SUN Qiang SUN Shang-ling
(Bengbu College,Bengbu Anhui 233000)
Post-modern art originated in 20th century Europe,which is one of the ideological weapon of the rebellion against the constructed modern ideology.The Chuang Tzu contains both aesthetic thinking of the philosophical works,and works of art with artistic ideas.Found in its look at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ideology in the pre-Qin era of rebellion also has a strong postmodern features.Re-reflection after the modern perspective to the Chuang Tzu can peek into a rooted traditional culture unique "Chinese modernism"artistic thought,which leads to the historical existence of contemporary existence.
Chuang Tzu;post-modern;modern;tradition
book=76,ebook=31
B233.5
:A
:1672-2868(2012)04-0076-04
责任编辑:松 水
2012-05-13
孙强(1977-),男,安徽蚌埠人。蚌埠学院艺术设计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设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