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材料加工实验课程体系改革及优化

2012-08-15朱志华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7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实验教学加工

朱志华

材料加工实验课程体系改革及优化

朱志华

材料加工工程是将原料、原材料(有时加入各种添加剂、助剂或改性材料)转变成实用材料或制品的一种工程技术。本文分析了材料加工实验课程的重要性,讨论了材料加工实验课程体系所存在的相关问题,论述了材料加工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优化措施,指出了改革创新观念、优化创新意识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

材料加工;实验课;优化措施;创新意识

材料加工实验课程的开设目的,主要在于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应的材料加工技艺的基础知识,为学生日后进行的与此课程相关的学习任务或者是从事与材料加工相关的工作打下一个比较扎实的材料加工工艺基础。当今社会,经济迅速腾飞,各行各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是愈发严峻起来,学生唯有掌握坚固的知识基础,才能够满足专业需求日益苛刻的用人单位的实际用人标准,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求得强势生存。所以,作为引导学生学习与实践的教育工作者们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模式,努力提升材料加工实验课程的效果,为学生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使得其所教育出来的人才能为社会所用。

一、材料加工实验课程的重要性

材料加工实验教学的开展是整个实验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项重要的教学环节。材料加工实验教学课堂是创新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课堂因素,同时,它也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材料加工学科是一项实践性要求相当强的学科,所以,只是针对材料加工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努力发挥相应实验教学效应就显得更加紧迫必需了。

在材料加工课程中,实验教学作为整个课程实践环节的一种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具体来说,有效地开展实验课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先进的课程实践观念,帮助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研究态度。更深入一个层次来说,它还可以让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以及树立踏实严格的生活、工作作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要求学生把握好每一个真实的实验操作环节,比教师在理论课程中所传授的相关专业知识显得更为重要。除此之外,实验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还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以分析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实验思维创新得到更加有效实现,从而达到学生学科素质提升的目的。

二、材料加工实验课程体系所存在的相关问题

根据近几年的调查研究,结合材料加工实验课程教学运行情况,可以发现,传统的材料加工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思维的开发。

(一)材料加工实验课程教学过于依附相应的理论课程教学

各项资料研究结果显示,实验课程教学中各项目实践活动的开展过于依附相关的理论课程,这导致教学实践活动中各个实验项目彼此独立,具有很强的从属性。而且活动开展得较为松散,各项实验课程项目规模都比较小,这就导致了在有些时候,实验课程的项目活动会被重复设置,使得实践中相近专业知识课程的交叉以及各科课程实践内容的有效融合效果不是十分的理想。

(二)材料加工实验课程教学的内容过于陈旧以及模式较为落后

由于实验教学过于依附于理论课程教学,使得大部分学校出现了将材料加工课程教学附属于理论课程教学的相关现象。日常的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是有学生利用课表来排定相应的实验时间的,然后,在材料加工实验课程中,教师会引导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规定的实践任务,最后得到早就被估计好的实验结果。在实验项目的选择上也是比较偏重于验证性的项目,在实际的实验课程教学的开展中,基本忽略了研究性强、有设计理念以及应用性高的实验项目的实施。

从材料加工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上来说,现在大部分院校所开展的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单一、理论验证性强,其选取的大部分教学内容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的形势发展需求,不能满足新型技术知识的广泛应用,教学内容出现滞后性。除此之外,相关的课程教材直接显示了学生实验过程的原理、步骤以及现象,使得教材也出现了滞后性,必然导致材料加工实验课程过于陈旧现象的产生。

从材料加工实验课程的教学实验模式方法上来说,许多专业教师在课程开展前已经将实验所需原理、实验课程目的、实验具体操作方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直接进行详尽地演示以及讲解,使得学生在实验课程实践活动中,就算不是掌握得很熟练,也可以照葫芦画瓢似地依照已经拟好的步骤进行实验操作。这种落后的实验手法当然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也就更不要说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了。最终导致学生进行实验活动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并不是为了自身素养、技艺的提升以及相关知识的汲取。朱志华/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助教(广东广州510000)。

三、材料加工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优化措施

在材料加工实验课程中,相关教职员工应该努力创新实验课程模式,打破传统实验过于依附于理论教学课程的实践范畴,搞好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有效构建完善的材料加工实验课程活动的实施体系,让学生的实践学习由被动接受转变成为积极汲取,这是目前材料加工实验课程教学开展的关键问题。

(一)改革管理体制,优化课程建设

如果想要建设出一流的实验室,那么就必须制定相应的一流的管理制度。所以,加强改革实验室管理制度是课程优化建设以及实验室有效开设的重要保障。具体来说,为保障材料加工实验课程体系的有效构建执行,就需要相关部门建立具体的材料工程实验中心,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各项管理制度。同时,还要结合相应的网络信息平台来实现实验室的预约登记以及日常开放活动的有效进行,加强材料加工实验课程教学的学生教学成绩的具体管理以及实验运行设备的管理养护,实现不同专业以及不同实验室之间的相应的实验教学资源和设备的统一集中管理。

(二)改革师资水平,优化课程建设

在材料加工实验课程改革中,人才是优化改革有效开展的核心动力。在实验课程改革进程中,若是没有教师的主观能动的进步,就很难有学生主动发展。教师是学生在知识海洋中努力遨游的指路明灯,若是教师缺乏相应的创造新精神,则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所以,若想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先进科技人才,高质量的教师队伍的组建不仅必不可少,也是实验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各大院校可以通过各项实验课程教师制度的完善以及相应的奖惩机制的制定实施来实现教师队伍的管理,搞好教师的日常专业技能培训以及继续教育的有效开展,实现高质量教师队伍的构建。要想真正取得材料加工实验课程的质量提升以及改革的顺利进行,还需要将实验教师队伍从理论教师队伍中有效分离出来,构建一支专职的高素质实验性教师队伍。

(三)改革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建设

在材料加工实验课程改革优化中,其核心目标是要打破落后陈旧的教学模式体系,增强实验的综合应用研究设计性,努力构建多层次实验课程教学活动体系。

1.更新课程理念,完善课程计划。在材料加工实验课程改革中,要顺应潮流,及时更新实验教学理念,实现实验课程教学的先进性。在实验课程计划的安排上,要保障其课时长度与理论课程的课时长度相当。目前,大部分院校开设的材料加工实验课程一般都是必修课,学生选择的余地少,灵活性差,所以,在课程计划设置上,还要实现实验课程必修、选修的双管齐下,要求学生只需修满相应学分即可,使学生能够合理有效安排自己的学习实验实践。

2.实施层次课程教学,完善课程开展。在材料加工实验课程安排上,要注重该学科的共性特点的发掘以及其广泛性、多样性的实现,构建以学生能力培养以及知识结构体系为主要方向的多层实验教学模式。第一层,学生的基础技能训练;第二层,学生实验技巧的掌握以及原理剖析;第三层,减少验证性实验,加大综合设计研究性实验活动的开展;第四层,开展学生课外科研技术研讨,提升其综合分析能力。

3.优化教学方式,完善课程改革。在当前的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照方抓药的落后教学现象。所以,要想优化改革材料加工实验课程,就必须搞好实验教学方式的改革。在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中,要提倡教师精讲、学生边想边做的教学方式。与此同时,在实验教学活动开展中,还可以依据具体情况,采用学生讲解式、教师提问式以及小组讨论等等形式加以阐述相应的实验目的、步骤、现象,将学生的被动接纳变为主动参与。

4.课程体系优化改革简图。(1)新型实验课程体系:

(2)综合性实验实施步骤:综上所述,材料加工实验课程由于其与生产、科研的实际高

度息息相关,在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

位,其优化改革的有效实施志在必行。

[1]廖其龙,卢忠远,易勇.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S1).

[2]韩雅静,原续波,李宝银,张爽男,胡绳荪,盛京.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平台实验室综合实验课程改革初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S1).

[3]朱红旗.整合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材料力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2005,(01).

[4]吴坤铭,毕守一.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材料力学教学改革探讨[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责任编辑:姚旺

G712

B

1671-6531(2012)07-0034-02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实验教学加工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菱的简易加工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