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经济学实验室建设的思路构想及实践探索*

2012-08-15王小芳张永庆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年12期
关键词:经济学实验室实验教学

王小芳,张永庆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093)

21世纪以来,随着实验理念的推广和实验方法的普及,经济学早已从“黑板上”走进了“实验室”,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经济学教学及科研模式。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实验经济学家弗农·史密斯和行为经济学家丹尼尔·卡尼曼,更充分说明了经济管理的实验研究正在得到主流经济学的认同。近年来,我国各地高校的经管类实验室建设如火如荼,然而,如何能体现不同学科实验室的专业化、细分化、特色化,突出实验室在教学与科研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提高实验室的利用效率和使用效果,这些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本文将以上海理工大学产业经济学实验室建设的设计构想与初步实践为例,介绍产业经济学实验室特色化的功能定位与内容体系,并指出实验室建设过程中遇到的3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一 产业经济学实验室建设的背景及现状

产业经济学作为应用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分支,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新兴应用经济理论体系,更是实验经济学发展的重要领域。建立在博弈论、计量模型基础之上的实证研究作为产业经济学的主流研究和教学方法,为产业经济学实验教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在产业组织理论与反托拉斯经济学中,实验性方法已应用在自然垄断、规模经济、进入成本、可竞争市场等市场行为的研究上,以及检查垄断、合谋及有关反竞争性措施的影响上[2]。

此外,由于产业经济学具有理论性强又需要与随时变化的国家及各地区的产业现状紧密结合的特殊性,依托社会产业发展实际进行理论创新与实践研究,一直是产业经济学教学科研发展的特色,而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加速、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既为我国产业经济学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素材,为产业经济学的教学改革创新带来了挑战——产业经济学的教学方法正从案例教学向实验教学逐步推进[3]。通过产业经济学教学的改革创新,保持产业经济学教学与时俱进,更好地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做好人才培养和储备是产业经济学教学科研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产业经济实验室建设是我国产业实践发展的大势所趋,是产业经济学学科发展的必然选择。

面对实验教学及实验经济学发展新趋势,国内相关大学积极进行实践,探索产业经济学实验室建设,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所建的产业经济学实验室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以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为基础,依托高校已有的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立产业经济学实验教学实验室,作为原综合性经管实验室功能拓展的一部分,纳入综合性经管实验室的日常运作与管理。如武汉理工大学依托武汉理工大学经济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建立了“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实验平台,开发了产业经济学教学实验课程体系;暨南大学建立了产业经济研究院实验室,围绕风险决策、博弈论行为决策以及应用心理实验开展教学实验,参加实验人数达千余人,效果良好;合肥工业大学在产业经济学教学实验方面结合产业经济学教学和科研的需求,自行研制了产业经济学模拟实验软件。第二类是以特色产业为基础,建设针对专门产业的产业经济学实验教学综合实验室。如成都体育学院体育产业经济管理综合实验室、西安邮电学院信息产业经济系统仿真实验室等,依托学院专长的产业领域,开发出一批具有学科特色、符合产业实际需求的实验项目。

上海理工大学是以工学为主,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协调均衡发展、特色显著的一流理工科大学,围绕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形成了“专注卓越工程教育、聚集先进制造技术、钟情应用技术转移”的独特办学风格与特色。产业经济学是我校管理学院面向所有本科生开设的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课、专业与专业前沿选修、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同时又是面向所有硕士研究生的应用经济学公共选修课,是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士点的学位课程,因此建立我校产业经济学实验教学综合实验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建设产业经济学实验教学综合实验室有利于进一步发挥上海理工大学理、工、管相结合的科教优势,加快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等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为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本科生、研究生教学创新发展提供有利的支撑。

二 产业经济学实验室的功能定位与特色体现

上海理工大学产业经济学实验室建设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为建设出高水平的实验室,需要事前的大胆设想和科学规划。我校的产业经济学实验室在筹建之初便拟建成一个特色化、综合性、多功能、开放式的实验室。根据实验室面向对象的需求和学科本身发展的需要,产业经济学实验室至少需要承担教学、科研、实习三方面的功能,其每一方面都各具特色。

一是教学功能。在开展理论教学的同时,结合实践与实验环节,加强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严谨思维方式、发明创造意识和科学工作态度。教学型专业实验室按其建设形式可以划分为3个发展阶段:手工模拟型实验室、计算机模拟型实验室和多功能仿真模拟型实验室[4]。产业经济学实验不需要太多手工操作技能,而是以计算机模拟仿真为主,因此教学型实验室的硬件建设是以计算机机房建设为主体,依托网络,构建开放的数字化信息平台,形成实体实验室与虚拟实验室并存的综合化实验室。从实验内容来看,产业经济学实验主要是对课程教学中一些经典经济理论推演过程的再现和结果的验证,如产业组织理论中厂商之间的策略博弈、企业并购对产业结构与市场竞争的影响、产业关联与产业波及效果分析、全国或区域的投入产出分析等。这部分实验内容较为成熟,已有一些现成的实验软件及程序可用,当然,还有很多实验工具需要我们自行设计与开发,这是产业经济学实验室的基础模块。

二是科研功能。实验室的核心功能是承担创新性科研项目并培养合格的科研人才。高校中的经济类实验室既是基础经济理论研究的平台,也是形成产学研联盟的重要一环[5]。因此,除日常教学之外,我校产业经济学实验室还要承担更繁重的科研功能。目前实验室定位的科研特色可体现在理论与实践2个方面:(1)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结合我校产业经济学专业专职教师的研究方向和承担基金项目情况,实验室确立了3个长期的、持续性的研究主题:“低碳经济与环保产业”、“产业集群与总部经济”、“网络经济的运行模式与竞争策略”。在这3方面我们已经承担了数十个纵向与横向课题,相关研究成果丰富了教学内容,也很好地实现了科研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目的。(2)从产业实践发展的角度来看,结合我校机械制造的学科优势,服务于学校“卓越工程教育”的目标,我们又确立了“先进制造业产业分析与企业研究”的特色主题,拟对机械制造行业的运行状况进行跟踪研究,并收集整理该行业的企业案例。此类模块的循环运作及相关科研成果的积累对我校“卓越工程师”人才的培养将大有裨益。

三是实习功能。与理工科实验室最大的不同在于,经管类实验室更强调其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心理调适能力方面的功能[6]。为达成此类目标,我校的产业经济学实验室规划建成一个综合实训中心,其中包括设施齐全的会务系统和开放式的实习平台。前者指的是为学生的团队讨论、报告、演讲提供场地和设备等硬件保证,构建良好的职业模拟训练场所;后者指的是为学生提供社会实习的机会与条件,目前我们已在上海市杨浦区、浙江省温州市、义乌市建立了长期实习基地,可以让学生直接接触经济第一线,了解地方经济现状与产业结构、产业分析与规划、产业政策制定与评估、企业竞争策略与产业监管等现实问题。

综上所述,我校产业经济实验室的特色可概括为:以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为重点,以聚焦先进制造产业为特色,软件模拟实验教学与综合实践教学相融合,服务于上海理工大学各学院与各专业的本科生及管理学院研究生,教学实验、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与社会服务“四位一体”的产业经济学实验教学与人才培养基地。

三 产业经济学实验室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及对策

在产业经济学实验室筹建初期,难免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难,其中很多都是经管类实验室建设中的共性问题[7-8],突出问题有以下3方面:人员不足、课时不足、本科生参与不足。对此,我们摸索和总结了一套应对措施与方法。

1.人员不足

对于一个依托二级学科、细分方向的产业经济学实验室来说,筹建中最大的困难就是人员不足。学科点里没有专职的实验室人员,所有工作都由专业教师兼职完成,一方面工作人员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经验不足,另一方面也加重了教师的工作强度和负担。为解决人力资源短板问题,我们采取了2种途径:(1)与我校原有的国家经济管理实验中心联合,借助专职的实验室教师对实验室进行硬件和设施的维护。我校国家级经济管理实验中心正式成立于2007年,目前已有电子商务与EDI、证券投资模拟、电子模拟银行、财会信息技术、ERP与商业动态模拟、工程管理、物流管理、工业工程、会计模拟、电子政务等15个实验室,实验室专职工作人员有7位,他们经验丰富,可为产业经济学实验室的硬件采购与日常管理提供极大的帮助与支持,新建的产业经济学实验室也将成为原经济管理实验中心的一个新模块,丰富和拓展实验中心的综合功能。(2)加强与其他院系实验室的横向交流合作,提升产业分析的技术性和专业性。我校的产业经济学实验室定位于“以先进制造业的产业研究”为特色,而我校的机械工程、光电、医疗器械等专业都是国家的重点学科,因此要借助与制造业相关的理工科实验室的人才优势和智力资源。通过跨专业、跨学科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接触行业的技术进展,了解产业的运行态势,摸清产业链构成和运作机制,可以使我们对先进制造业的经济分析更具有专业性、实用性和可靠性。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宝贵的科学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而且会使实验室成为各专业、不同类型科学技术人员的集结地和创新区。

此外,我们也将以产业经济实验室为依托,进一步培养和提升专业教师的实验室管理及授课技能。根据教学团队中各主讲教师的研究领域和专长,由各教师分别设计与指导相应模块的教学实验,并有计划、分阶段地选送主讲教师到校外进行交流和相关内容的培训,包括研究与教学实验程序的软件开发、开发和维护实验室网站等技术问题。同时,选择对实验研究有兴趣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与实验室相应主题的研究,为学生提供深入学习和科研的平台。

2.课时不足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目前我校的产业经济学教学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理论授课为28课时,实验课时仅为4课时。为兼顾学生的兴趣、专业基础和研究能力,我们提出了“三结合”的方式,将实验内容分为必做与选做、个人作业与团队作业、课内完成与课外完成,最终试验结果以书面报告或小组代表发言的形式展现。这种看似松散实则有序的实验教学方式,既拓展了实验教学的时间与空间,又保证了教学的效率与效果。已设计的实验教学安排如表2所示。

表2 产业经济学实验教学安排表

3.本科生参与不足

在许多人心目中,实验室似乎是教师或研究生“搞科研”的场所,因此本科生往往对实验室敬而远之。这种错误的认识不但不利于本科生创造力、动手能力、思辨能力的培养,与“卓越人才”教育理念也是背道而驰的[9]。为提高本科生在实验研究中的参与度,我们将采用以下3种方式:一是,以各类面向本科生的比赛、竞赛、基金项目为依托,为学生提供科研服务与支持。如全国每年都会举办各种大学生建模比赛、征文、创新基金等科研活动,实验室可借助其科研资源,采取教师与学生双向选择的模式,为那些基础好、创新能力强的本科生提供科研指导与支持;二是,以毕业论文写作为抓手,提供科研工作的基础训练与指导。每年都会有为数不少的本科生选择与产业分析有关的题目做毕业论文,实验室可为他们提供相关的数据、软件及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及帮助;三是,面向全校招募实验室工作人员,从事网站维护、产业基础数据库更新、产业新闻与案例收集等工作。不论学生的专业与年级,只要感兴趣,都可以参与到产业经济学实验室的建设中来,共同将其建成一个具有开放性、动态性和学习性的实验室。

四结语

在全国经管类实验室建设热潮中,需要保持冷静的头脑,要避免毫无特色的实验室的重复建设,杜绝实验室功能的趋同化与单一化。在产业经济学学科大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希望能建成一个特色鲜明、专业性强、功能齐备的产业经济学综合实验室,为专业领域研究的深化和卓越人才的培养贡献一己之力。

[1]侯茂章,朱玉林.产业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1(4):95-97.

[2]纪红丽.《产业组织经济学》课程创新性教学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2):54-56.

[3]喻 言.产业经济学案例教学实践问题探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87-88.

[4]涂宇清.关于经济管理学科实验室建设的分析与思路[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6):6-9.

[5]李 震.高校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模式探析[J].实验室科学,2011(10):145-147,151.

[6]赵学凯,张 矛.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探究[J].北京教育,2008(6):41-42.

[7]赵 冰.试论文化产业专业实验室建设的问题和重点[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6):218-220.

[8]陶玉珊,雷 丹,高 宁.财经实验室建设面临的难题与解决之道[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10):168-171.

[9]于振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实验室建设探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6):20-22,26.

猜你喜欢

经济学实验室实验教学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简明经济学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