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诸子“正名”逻辑思想探微
2012-08-15姜国
姜 国
(长春师范学院研究生部,吉林长春 130032)
先秦儒家诸子“正名”逻辑思想探微
姜 国
(长春师范学院研究生部,吉林长春 130032)
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中国先秦儒家“正名”学派,其“正名”逻辑思想是一种重视内涵性的概念逻辑系统。他们在许多方面提出了独特的新见解,充实和发展了儒家“正名”逻辑理论学说。
“正名”思想;论辩;逻辑体系
先秦儒家诸子的“正名”逻辑思想是在对政治伦理问题的分析与辩驳中产生的对思维确定性的考察结果。先秦诸子并未将“名”作为一个特定的对象来研究。在不同的逻辑思维领域,“名”不仅蕴含了不同的涵义,而且涉及思维学、语言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各学科的诸多方面。因此,先秦儒家诸子的“正名”思想并不是以一种独立的“名学”或“辩学”思想研究状态存在的,而是他们在对社会现实和人生境遇的思索中油然而生地对“名”的地位、作用及名实关系等问题的阐述。如孔子的“正名以正政”是以恢复周朝的伦理纲常为目的的;荀子的“上以明贵贱,下以辩同异”,其主旨在论述道德上的“明贵贱”是以客观性的“别同异”为基础的。先秦儒家诸子从不同视角通过“别同异”、“辨是非”、“明贵贱”的方法来论证“物名”、“名分”、“民心”、“名位”等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了先秦以社会为背景逻辑模式的思想特点。它不仅体现了思维确定性要求的方法论含义和逻辑模式,也形成了以孔子、荀子为代表的“存名正实”的实用理性的“正名”和以墨家、公孙龙子为代表的“以实正名”两大流派。
先秦逻辑学的重点是“正名”思想或“正名”逻辑。它不仅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而且有着深厚的逻辑内蕴。“正名”在《逻辑学大辞典》中被释为: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中关于名实关系的一个原则。“正名”主要是讲“名实正当的”问题,《书经》里有“取类正名”,《逸周书》有“周公以名实制谥法”,《管子》有“正名治国”等说法……它们代表了古代名实的政治述求,也反映了古人所仰慕的合理的政治伦理生活,即名实正当的政治思维。其后,先秦儒家诸子在其基础上将其完善,逐渐形成一种社会政治伦理生活方面的“正名”逻辑思想。
一
孔子认为“为政必先正名”(《鲁论》),把名实问题放在政理的首位。孔子认为“正名”的终极目的是要实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名分制度,使名实相符。他在《论语·子路》篇中又提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事实上,孔子的“正名”思想包涵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正形名”的名实概念和“正名分”的伦理观。其“正形名”,主要针对自然、社会和一般事物的客观历史真实反映,对其要进行“立名言”、“别同异”、“明是非”、“辨真伪”等有关逻辑内容的“事实判断”;其“正名分”,则从主观去考察政治伦理方面的实践法则等诸问题,在维系封建政治伦理的基础上通过“定名分”、“治纲纪”、“正理平治”以及“明贵贱”、“别善恶”等方法对其实行“价值判断”。孔子的“正名”思想虽然蕴含了政治伦理观,但其强调了名实相符、名实一致,统摄了名言事实和名分正理关系,其逻辑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继承孔子“正名”说的先秦哲儒是孟子,他把孔子的“正名以正政”之说扩充为“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的“论辩”内容。其在《公孙丑章句下·第六章》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不忍人之心”乃为“仁心”,“不忍人之政”即为“仁政”。虽然孟子奉行的依然是孔子提倡的以德治国的理念,但其“仁心”说比孔子进了一大步。孟子进一步阐释了“正心”达于“正政”的逻辑性,使儒家的“正名”与“论辩”这一思维逻辑有了联系,即将“正名”从政治、伦理领域引入论辩的思维逻辑领域。孟子的“论辩”观念在儒家“正名”逻辑思想中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同时,孟子从墨子那里吸取了“类”、“故”的概念,通过自己独立的考察、辨析,从认知角度为其注入了新内容,使“类”、“故”的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儒家“正名”逻辑思想的重要开拓者。
在孟子之后,儒家“正名”逻辑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在继承孔子的“正名”思想基础上,吸取了大量的明辨学思想,建构了新的“正名”论的逻辑思想体系。荀子“正名”思想的核心在他对“天人合一”观点的理解上。他认为“正名”要面对的对象或解决的问题是“天人之分”,而“隆礼”、“性伪”与“劝学”则是对“正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途径的一种辩护。荀子认为改造客观世界的根本不是“天人合一”,而是“天人之分”,人是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天”是被人改造的对象,进而他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的著名命题。针对孔子一味因循旧的体制与制度“正名”观,荀子提出了在继承与沿用中要有所创新的“制名”和给新事实命名的“新名”的思想。荀子在发展、完善自己的“正名”理论中,还从理论上归纳性地批判了违背正名原则的“用名以乱名者”、“用实以乱名者”、“用名以乱实者”的“三惑”诡辩说。其对“三惑”诡辩说的披露和批判揭示了正名的原则、方法和意义,更是对“正名”理论的补充和发展。
春秋末期,周朝的礼乐制度无法传承,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于是,孔子提出了具有鲜明政治伦理色彩的“正名”思想。孟子在继承孔子“正名”思想的前提下,将孔子的“正名以正政之说”扩充为四项,提出“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詖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把“正名”学说从政治、伦理领域引向逻辑理论领域。荀子将孔孟“正名”思想继续推向前进,试图通过尊卑贵贱的区分来调整当时社会的名分等级制度,进而建立一套“制名以指实”的封建等级制度,最终实现国家的安定有序。荀子“正名”思想的独创之处,在于其坚持在“名”与“实”的联系中考察“名”的使用与创制。
二
先秦儒家诸子在宣传自己的“正名”思想主张的同时,也为中国逻辑学贡献了比较丰富的逻辑思想,我们称之为正名逻辑。孔子、孟子、荀子的“正名”逻辑思想主要体现在“名”(概念)、“辞”(判断)、“说”(推理)三种逻辑关系上,以下试加说明。
1.关于概念
孔子第一次提出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问题,如: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业,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孔子首先否定了别人对“孝”的定义:“是谓能养”,进而指出这个定义的不准确之处在于“至于犬马,皆能有养。”就是说不尊重父母长辈,即使能养父母,也不能说是孝,因为养父母与能养犬马是没有区别的。这里实际指出了定义项的外延大于被定义项的外延所导致的“定义过宽”的错误。荀子认为定义揭示概念内涵,明确本质;划分揭示概念外延,明确范围。他在采用普通逻辑的定义法时,同时也采用了概念的划分法。如:
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荀子·儒效》
2.关于判断
孔子认为“言不顺,则事不成”,“言”就是今日所说的判断,即判断要合乎情理。荀子认为:“辞也者,兼异实之名以论一意也。”(《荀子·正名》) 即把判断关于主宾概念的关系阐明,表达了判断的含义。先秦儒家关于判断的其他论述如:
克己复礼为仁。《颜渊》
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孟子·离娄上》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悟悟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荀子·劝学》
3.关于推理
在儒家逻辑思想中,推理即推知,是依逻辑的思维活动间接得来的知识。孔子注重推理,“闻一知十”、“举一隅而以三隅反”,即从推理得知。孟子、荀子同样重视推理。如:
a演绎法
施仁政,可以兴,可以存;不行仁政,可使国家衰败而破亡。《孟子·离娄上》
古今一度(衍)也,类不悖,虽久同理。《荀子·非相》
b归纳法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c类比法
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孟子·梁惠王上》
以上我们只是运用现代逻辑学概念对先秦儒家“正名”逻辑思想的简单梳理。需要指出的是,荀子在继承孔子、孟子“正名派”思想逻辑的过程中,对“名”、“言”的分析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推理论证中,他擅长把演绎和归纳结合起来,用以推论其主张的正确;还常常使用连锁推论、比较推论、比喻推理、选言论式、假言论式、两难式、因果推论等方法。荀子提出“辩异不过,推类不悖,听则合文,辩则尽故”四项原则,来保证推理论证的准确性。最重要的是他用名辩派唯物的“名实”观改造了孔、孟的唯心“名实”观,使逻辑思想走上唯物主义的道路,这也是荀子对先秦儒家“正名”逻辑思想的贡献。
中国先秦儒家“正名”逻辑思想,以“名”为研究核心,以概念内涵性分析法为主要方法,它所发展的推理形式是一种“同类推知法”。从孔子、孟子到荀子,先秦儒家“正名”学派在许多方面提出了独特的新见解,充实和发展了儒家“正名”逻辑理论学说。先秦儒家“正名”逻辑思想虽然带有较重的政治伦理道德色彩,却丰富了人文社会学科的内容,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思维辩证方法,这也是今天我们研究中国古代逻辑思维的意义所在。
[1]周云之.名辩学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
[2]温公颐.先秦逻辑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3]胡适.先秦名学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A Slight Exploration of Pre-Qin Confucian Philosophers’“Rectification”Logic Thought
JIANGGuo
(Department ofGraduate Education,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32,China)
The Confucian Nominal Rectification School in Chinese Pre-Qin Dynasty,represented by Confucius,Mencius and Tsunzi,had brought forward manyunique and newopinions in manysides.Their“Rectification”logic thought is a conceptualized logical system which put connotation into great emphasis;also,it enriches and develops the rectification logic theoryofConfucian School.
Rectification thought;debate;logic system
B22
A
1008-178X(2012) 04-0016-03
2011-11-20
姜 国(1965-),男,吉林榆树人,长春师范学院研究生部主任,副教授,从事逻辑学与中国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