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自然科学小论文文本特征评析

2012-08-15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文法群体特征

周 健

(大连教育学院 高中教师教育中心,辽宁 大连116021)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自然科学小论文文本特征评析

周 健*

(大连教育学院 高中教师教育中心,辽宁 大连11602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学习自然科学小论文,这类文本体现了论证的严密性、论证方法的灵活性和总体结构的差异性等特征,要注重把握并鉴析其文本之间的异同。

高中语文;自然科学小论文;文本特征;论证;方法

自然科学小论文是科普作品的一种样式,其宗旨是阐述某种科学理念和规律,同时传播科学知识。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自然科学小论文文本其论证的特点、论证的方法以及结构的特征等都有可取之处,应侧重于把握这些方面的有关特征。

一、论证的严密性

论证的严密性,就是指论点与论据,以及论据与议论之间的联系紧密。教材自然科学小论文论证的严密性有以下体现。

1.论据与论点的逻辑关联

作为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论点需要加以论证,论点与论据必须具有统一性。如《中国建筑的特征》中的论证:“这一切特点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我们可以叫它做中国建筑的‘文法’。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一个民族总是创造出他们世世代代所喜爱,因而沿用的惯例,成了法式。”这是继叙述中国建筑九个特点之后的议论。本段的启领句承接前面列举的九个特点,接着由这些特点引申出与此相关的议论,使论述向深一层递进,提出作者的观点:“可以叫它做中国建筑的‘文法’”。在这个论述中体现出论与述的紧密关系,即述引出论,而论则是针对述,这体现出论据与议论乃至论点之间严密的逻辑关系。

2.重议论的议论化特征

自然科学小论文均体现出议论化的特征,即重议论。如《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中,首先论述中国建筑的特征,接着又深一层地论述中国建筑的“文法”。有关“文法”的论述中掺进不少的议论,如其中的一段:“‘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它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在这段论述中,作者首先发出设问,然后针对设问的问题,一层比一层深入地加以议论,尤其是后面两句中,作者用肯定的语气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是围绕中国建筑的“文法”展开的议论,全文的中心议题是中国建筑的特点及其“文法”,所以这段议论是围绕中心议题进行的议论,思路清晰、合理,对问题的分析综合、科学。

3.论述式的表达方式

论述式,指议论和叙述并用的夹叙夹议的表达形式。如《作为生物的社会》中的一段:“它不过是一段长着腿的神经节而已。四只或十只蚂蚁凑到一起,围绕着路上的一头死蛾,看起来就有点意思了。它们这儿触触,那儿推推,慢慢地把这块事物向蚁丘移去。但这似乎还是瞎猫撞着死老鼠的本事。只有当你观看聚在蚁丘边的、黑鸦鸦盖过地皮的数千蚂蚁的密集群体时,你才看见那整个活物。这时,你看到它思考、筹划、谋算。这是智慧,是某种活的计算机,那些爬来爬去的小东西就是它的心智。”这段论述是由叙述和议论组成,其中蚂蚁群体合力搬动食物的叙述引出下面的议论,而议论则是针对叙述内容而发,可见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论证方法的灵活性

教材文本根据论证的需要采取相应而灵活的论证方法并有效地论证论点。教材中的文本其论证方法的共性特征如下。

1.对比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侧重于从事物的相反或相异的属性的比较中揭示需要论证的论点的本质,《中国建筑的特征》和《宇宙的未来》都运用对比论证方法。如:“在其他体系建筑中,屋顶素来是不受重视的部分,除掉穹窿顶得到特别处理之外,一般坡顶都是草草处理,生硬无趣,甚至用女儿墙把它隐藏起来。但在中国,古代智慧的匠师们很早就发挥了屋顶部分的巨大装饰性。”“它会是一部对未来预言的历史,几乎所有这些预言都是大错特错的。但是尽管有这些失败,科学家仍然认为他们能预言未来。”《中国建筑的特征》中,其对比物是国外“生硬无趣”的屋顶与中国有“巨大的装饰性”的屋顶,作者用对比论证,突出中国建筑的特征之一——屋顶的装饰美。《宇宙的未来》则将“预言都大错特错的”这个正确论断与“科学家仍然认为他们能预言未来”对比,这是用正确的看法与错误的看法对比,突出错误的看法不可取。

2.理论论证方法

理论论证方法又叫引证法,目的是要证明论点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见于《中国建筑的特征》和《作为生物的社会》。如以下两段:“在《诗经》里就有“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句子来歌颂像翼舒展的屋顶和出檐。《诗经》开了端,两汉以来许多诗词歌赋中就有更多叙述屋子顶部和它的各种装饰的辞句。这证明屋顶不但是几千年来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并且是我们民族所最骄傲的成就。它的发展成为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又如“科学中使用的通讯系统应能为研究人类社会信息积累机制提供简洁而易操作的模型,齐曼在近期《自然》杂志上著文指出:‘发明一种机制,把科学研究工作中获得的片断的知识系统地公布于世,一定算得上现代科学史上的关键性事件。’他接着写道:一份期刊把各种各样……大家普遍感兴趣的知识,从一个研究者传递给另一个研究者……这种使得许许多多以微薄的贡献进入人类知识库的技术,乃是17世纪以来西方科学的秘密所在,因为它获得了一种远远超过任何个人所能发出的共同的、集体的力量。”《中国建筑的特征》这段引文,引用中国古诗,以此证明中国屋顶独特的风格已经延续几千年,是“我们民族所最骄傲的成就”。《作为生物的社会》援引这段言论,以此类比白蚁发挥群体的力量营造白蚁窝。

3.比喻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是以比喻者作论据去论证被比喻者(论题)的论证方式,教材文本都运用了这种论证方法。如以下文字:“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词汇’和‘文法’来处理它们的。……又如天坛皇穹宇与罗马的布拉曼提所设计的圆亭子,虽然大小不同,基本上是同一体裁的‘文章’。”又如:“也许人们可以说,我们的宇宙在大挤压处终结,而任何发生在‘之后’的事件都是另一个相分离的宇宙的部分。这有一点像是再投胎。如果有人声称一个新生的婴儿是和某一死者等同,如果该婴儿没从他的以前的生命遗传到任何特征或记忆,这种声称有什么意义呢?”《中国建筑的特征》中的这段引文,将比喻充溢于论述中,其喻体是“词汇”和“文法”及“文章”,其中“文法”这个喻体遍布于本文的后半部分。《宇宙的未来》,有两处比喻论证,一处在结尾,另一处是在此处,这段比喻论证,其喻体是“投胎”和“新生的婴儿”。

4.分析论证方法

分析是对事物进行认知和辨析,通过分析说理,增加文章论证的深度,显示出作者思维的缜密。这种论证方法在《中国建筑的特征》以及《宇宙的未来》中都有所运用。如:“这种框架结构的原则直到现在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的结构才被应用,而我们中国建筑在三千多年前就具备了这个优点,并且恰好为中国将来的新建筑在使用新的材料与技术的问题上准备了极有利的条件。”又如:“即便我们知道了制约宇宙的有关定律,我们仍然不能利用它们去预言遥远的未来。这是因为物理方程的解翚呈现出一种称作混沌的性质。这表明方程可能是不稳定的:在某一时刻对系统作非常微小的改变,系统的未来行为很快翚变得完全不同。”《中国建筑的特征》中这段论述属于比较分析论证,这是将现代的框架结构的应用,与中国三千多年的木材结构的应用做比较,在此纵比的基础上,在结束句中发表作者的看法。《宇宙的未来》这段论述则是因果分析论证方法,是先果后因的分析论证。

三、总体结构的差异性

自然科学小论文文本结构的灵活性因文而异,主要表现于总体结构的差异。

1.多种结构的综合式结构

《中国建筑的特征》体现出两种结构。其一是总分结构,这用于该文的本论部分,即正文部分的前半部分,其表现为提出中国建筑的九个特征并逐项阐述;之后论述向纵深推进,由九个特征向深层引申引出产生其特征的中国建筑的“文法”。正文的下半部分内容就此展开,这是递进结构。正文部分中这两种结构融合,转换思路很顺畅。再分析全文的结构,首先理清开头部分与正文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下是开头部分:“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这个体系分布到很广大的地区:西起葱岭,东至日本、朝鲜,南至越南、缅甸,北至黑龙江,包括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区域在内。”又如:“考古学家所发掘的殷代遗址证明,至迟在公元前15世纪,这个独特的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了,它的基本特征一直保留到了近代。3500年来,中国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发展了这个体系的特长,不断地在技术上和艺术上把它提高,达到了高度水平,取得了辉煌成就。”作者以此为文章的开头,其意在强调中国建筑之辉煌,由此引出正文部分中有关中国建筑特征的论述内容。

2.正文中的并列式结构

《作为生物的社会》其并列结构体现于对几种昆虫按照以下顺序分类描述:蚂蚁群搬动食物及建蚁丘—蜜蜂群体劳动的分工及分成几种群蜂—黏菌细胞的群居—鲱鱼与其它鱼类挤在一起而形成巨大的群体—成群的飞鸟互相依存并且同步活动。用这种并列结构将各类昆虫群体分类阐述,使之井然有序。作者不限于阐释各类昆虫群体的相互合作,而是由此联想到相互协作的人类的群体,是递进的结构。

再领悟全文的总体结构,首先领会文章的开头与正文部分内容的关联。以下是本文的开头:“从适当的高度往下看,大西洋城边青天白日下的海滨木板路上,为举行年会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的医学家们,就像是群居性昆虫的大聚会。同样是那种离子式的振动,碰上一些个急匆匆来回乱窜的个体,这才略停一停,碰碰触角,交换一点点信息。每隔一段时间,那群体都要像抛出钓鳟鱼的钓线一样,准确无误地向恰尔德饭店抛出一个长长的单列纵队。假如木板不是牢牢钉住,那么,看到他们一块儿筑起各种各样的巢穴,就不用感到吃惊了。”开头段中,作者发挥想象力,以外星的视角观察地球人的群体及其活动。由这段具有童话似的叙述,引出正文中启示段的论述内容,即由人的群体联想到蜜蜂的群体。接着又引出关于各类昆虫群体的阐述,随之又回到有关人的群体相互合作的话题。结尾段,作者提出对继续探索的展望。

3.全文的开放式结构

《宇宙的未来》是开放式结构。作者的思路概括如下:开头中通过对比否定预言说——列举预言家们占卜失败的两个事例——列举预言家为其失败找借口的事例——推断科学预言不可靠——论述宇宙膨胀与收缩假说的混沌性——结尾中阐明要像预言家那样对其预言要灵活些。作者没有直接切入“宇宙的未来”这个全文的中心议题,而是将偌大的篇幅留给有关预言家占卜未来的三个实例,这体现出本文散文化的风格,足见本文结构的开放性特征。需指出,文中用这种开放式结构组织文章的内容体现出严密的逻辑性,如正文中前两个事例承接开头,与作者否定预言说这个观点之间有内在联系,是对作者提出的观点的具体化,起到论证论点的作用。第三个事例是对前两个事例其意义的延伸,强调占卜术的可辩性,与结尾中作者提出的的主张遥相呼应。至此,三个事例作为类比物,与科学预言应该有灵活性类比,以形象的故事说明抽象的科学道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自然科学小论文,观点明确,论证严谨,文笔生动,兼有理趣。学习这类文章,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和思辨能力。要注意把握这类文章有关重要的文本特征,并注重鉴析其文本之间的异同。

[责任编辑:阅文]

Comment on and Analysis of Natural Science Essays Text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School Chinese Required Textbooks

ZHOU Jian
(Center of Senior High School Teacher Education,Dalian Education University,Dalian 116021,China)

There are some natural science essays in high school Chinese required textbooks by PEP.These texts show rigor and flexibility of reasoning and the difference of general structures.Teachers should master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se texts.

high school Chinese;natural science essay;text characteristic;reasoning;method

book=2012,ebook=169

G632.3

A

1008-388X(2012)03-0080-03

2012-05-23

周健(1963-),女,辽宁大连人,教授。

猜你喜欢

文法群体特征
根据方程特征选解法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如何表达“特征”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西夏文铜镜的真言文法与四臂观音像研究
抓住特征巧观察
Similarity measurement method of high-dimensional data based on normalized net lattice subspace①
A nearest neighbor search algorithm of high-dimensional data based on sequential NPsim matrix①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