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分析与探讨

2012-08-15周丹唯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15期
关键词:管理机制辅导员管理工作

周丹唯

(南京审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181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分析与探讨

周丹唯

(南京审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181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面对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日趋激烈,新的时代的不断发展,对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产生了重大影响.面对新形势、新特点,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校大学生,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开始发生变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的活力、增加和谐因素、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建设和谐有序的高校教育管理机制,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必须要顺应时代要求,把握客观规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进行优化,建立切实有效、可行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保障机制,不断创新和完善教育管理方式和手段.本文主要论述了在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以及现阶段管理机制存在的不足,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

二十一世纪,是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世纪,对于古老的中华民族而言,能否在本世纪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取决于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取决于我们能否培养出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校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其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培养.因此,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仍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等院校的一项紧迫任务.

1 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的现状

成长在世纪之交、身处二十一世纪风云莫测变幻之中的当代大学生,面临着新世纪更加激烈的学业和就业压力,总体思想政治情况比较乐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在国家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就目前形势来看,我们着重强调要在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建设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由于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其家庭环境优越,从未经历过艰苦的生活,对家庭的依赖性较强,渐渐形成了自私和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另外,复杂的社会和学校环境,不可避免地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我们必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他们健康成长,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作为目前各高校的首要任务.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作为高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人才质量的有效手段,虽然管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这是毋庸置疑的,但目前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主要还是依靠校规校纪等僵化、硬性的条条框框,过于强调纪律和行为规范,而管理者缺乏与学生之间的积极交流与互动,从而使得管理工作不但远离学生的日常生活环境,而且也与学生丰富、多样的个体需要和实践活动相脱节.部分高校相关管理部门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的重视力度不够,只是形同虚设,只做表面工作,没有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普及到每一个学生,开设的课程也只是为了考试能够顺利毕业而已.因此,我们必须要不断完善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

2 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评估机制不完善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视质量评估问题.但从目前来看,这项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部分高校开始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质量评估的指标体系,但从工作任务的考评转向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估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其关键在于全面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2.2 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不一致

理念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观念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先导,不同的管理理念,会带来不同的管理设计,取得不同的管理效果.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般都是通过教育者传授给受教育者,而教育者对社会要求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多数情况下,教育者对社会要求是能正确理解、把握和实践的,因而与社会要求是一致的,但有时由于教育者缺乏自身经验、认识能力不足,思维方式不一致,以及思想觉悟水平低等因素,不能正确理解社会要求,或者曲解社会要求,就会产生矛盾.另外,有时候教育者内心并不认同教育要求,仅仅是出于职业要求而例行公事式地开展教育活动.

2.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落后

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信息和任务在层层传输的过程中存在比较严重的“耗散”现象.分管领导和学生工作的部门往往重视教育理念和教育规划,而院系和班级往往更重视事务性工作任务的完成,这就导致学校的育人理念和德育内容在经过一条较长的传输链条后很难抵达学生层面,较为严重地制约了教育效果.对于大部分院校而言,目前的分工体制决定了各部门仍然依据自己的工作开展情况而制定规划,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门都是独立制定相关的工作计划,缺乏彼此之间的协同合作,没有整体推进德育工作的动力.

3 加强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

3.1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部门制定明确的管理目标

任何活动的开展都需要有相应的目标作为其顺利进行的基础保障,因此,我们需要制定合理有效的目标来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主要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所谓长期目标是指遍布于系统内所有重要的部门、动态的、可以随情况的改变而随时进行调整的目标.短期目标则常常由长期目标分解而成,是对长期目标的具体细化,其时限一般是一年左右.只有把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结合起来,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指导作用,既不会把握不好节奏,也不会缺少整体方向.我们不仅要及时地对前一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检验,不断监测目标的执行情况,确立重要的时间节点,看是否严格遵守了时间进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而且还要使思想政治教育严格按照既定的目标实施,以确保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3.2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进行网络化改造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已进人了信息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现网络化管理,有效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当前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管理工作应思考的重点.另外,还应建立网上信息监控机制,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切实做好网上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的准备工作,从而形成统一协调、快速反应、处理有速的网络信息监控机制.高校只有充分发挥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相关功能,才能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构筑网络平台来供大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和交流思想,通过校园网来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网,尽可能营造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文化环境.

3.3 不断创新和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

时代在发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势必需要科学的方法去实现,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近几年,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一些大学生在社会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和冲击下,产生了错误的观念和思想,对前途感到很困惑和迷茫,因此,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实际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要与时俱进,进行有效的创新,而注重创新并不意味着全盘否定传统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史上有一些方法被证明是长期有效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丰富经验和优良传统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创新中的亮点要经过实践证明才能成为精华,应该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沉淀.坚持固本而立新,对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更好地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推进高校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4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员素质

高校辅导员既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校管理干部队伍的重要来源,他们是高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学校应把辅导员队伍纳入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当中,设立辅导员专项津贴和队伍建设经费,出台激励政策,规范选聘程序,优化辅导员队伍;按照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的目标,高度重视培养辅导员队伍的学习研究能力和业务工作能力,支持辅导员提高学历和在职进修;辅导员还要实行“双重身份、双重待遇、双线晋升”.学校要不断注重加强组织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因此,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员素质,使得离退休老同志、专业教师、党政干部和学生骨干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21世纪是技术与人才竞争的世纪,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交流,随着我国更加广泛地参与到国际竞争当中,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校需要建立健全合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面对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国家和教育部门应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坚持以人为本,以完善的制度规范广大师生的行为,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从根本上消除落后腐朽的管理制度,吸收优秀的传统管理模式,结合现代化网络信息手段,建立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

〔1〕郑晓舜.创新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5(3).

〔2〕刑瑞煌.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微探[J].求实,2003(8).

〔3〕张蔚萍.思想政治工作学教程[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

〔4〕鲁杰.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管理机制的思考[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5(2).

〔5〕陈小慧.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

G641

A

1673-260X(2012)08-0264-02

猜你喜欢

管理机制辅导员管理工作
试论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关于软科学质量管理机制的问题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工电道岔结合部联合管理机制的探讨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