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景观模型制作》课程教学的探讨
——以黑龙江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为例
2012-08-15崔巍,华颖
崔 巍,华 颖
(黑龙江科技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7)
关于《景观模型制作》课程教学的探讨
——以黑龙江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为例
崔 巍,华 颖
(黑龙江科技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7)
《景观模型制作》是本院景观学专业设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之一.研究此课程目的旨在加强景观学的基础教学,深化课程改革.文章从这门课程设置的意义、教学任务、范围、组织、步骤以及课程开设以来取得的教学经验等方面分析,总结出适合我院《景观模型制作》课程的教学和训练的方法.
景观模型;设计;制作;教学
1 引言
《景观模型制作》是本院景观学专业设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之一.按照本院制定的“景观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景观学专业确立了依托建筑学专业优势,以“硬质景观设计”课程为主干、以理论、艺术和技术三大类课程为基础的专业课程体系.根据本院景观设计专业教学体系,是在美术基础类(如:结构素描、色彩、三大构成)课程完成后安排与设计课程相对应的《景观模型制作》课程.
2 《景观模型制作》课程的目的与意义
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将自己头脑中的方案设计构思与创意能准确、直接和有效的进行表达;并成为沟通和交流的一种手段;充分提高学生的景观设计的空间认知能力、艺术审美能力;是培养和开拓学生设计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为专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1].
由于模型能弥补图纸设计中的不足,能增加空间立体想象能力,现在已经成为景观学专业表达设计效果的重要方法[2].《辞海》中将模型定义为:是依据实物、设计图纸、设计想象等某一形式或内在联系,按照一定的比例、形态或其他特征制成的同实物(或虚物)相似的物体.针对景观进行设计的模型制作,运用多种现代技术、材料与加工工艺,以缩微形象,创造出逼真的景观空间立体效果[3].因此,《景观模型制作》课程在景观学专业教学中,不可缺少.另外,模型的设计与制作成为学生设计创作构思的一门必修课程,同时景观设计企业公司和建设市场的需求都要求从业设计师要有景观模型制作基本功,这些都促成了《景观模型制作》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 《景观模型制作》课程的教学设置
本院景观学专业设置的《景观模型制作》为专业基础课,2学分,36学时,大学二年级下学期开设(第四学期).要求学生在修完美术基础类如《结构素描》、《色彩》、《构成学》课程和《景观设计基础》课程后进行《景观模型制作》方法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的训练,其后续课程是《景观设计Ⅰ》课程、《景观表现技法》类课程.
4 《景观模型制作》课程教学定位与教学要求
4.1 针对本院景观学专业以“硬质景观设计”为特点,结合本院景观学专业的“大工程、大实践”办学特色,依靠“矿区恢复性景观设计”为依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基本确立:
(1)以学习“方案模型”为基础,以“展示模型”手段,以服务“矿区恢复性景观设计”项目为主线进行模型设计制作;
(2)在此范围定位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践,以实践为主,重点培养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充分认识景观空间关系和创新意识通过模型手段准确、有效地表达出来,并最终较为熟练地掌握模型制作方法和恰当的模型制作工艺.
4.2 《景观模型制作》课程教学要求
本院景观学专业《景观模型制作》教学大纲中明确课程提出了如下教学要求:
(1)首先让学生明确该课程的作用和目的;
(2)对后续课程《景观设计Ⅰ》、《景观表现技法》课程的作用;
(3)熟悉掌握景观模型制作方法和步骤、所使用的各种材料、工具的性能与使用特点,并能独立或者协作完成模型的制作;
(4)通过模型制作将方案设计构思与创新理念有效地表达出来.
5 《景观模型制作》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步骤安排
《景观模型制作》是以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主的课程,在实践中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真正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程内容上,本院教师把设计企业的设计项目带到教学中去,无论是“真题真做”还是“真题假作”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状况来设置.秉持“实践工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方法,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也据此展开.
5.1 教学内容
《景观模型制作》课程教学的第一个重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何谓“景观模型”.内容包括:景观模型概述及国内外发展现状、作用与重要意义;地形地貌分析与测量;景观模型制作常见工具和材料;优秀景观模型作品赏析.
第二个内容是如何做“景观模型”.内容包括:景观模型材料和主要工具的使用示范;小型景观模型实例制作步骤讲解;景观模型细部处理制作指导.
5.2 方案模型制作的步骤安排
现在,我国绝大多数开设了景观模型制作这门课程的教学还采用传统工艺美术的教学体系模式.老师把理论讲完,简单示范后学生就开始“闭门造车”.这样的教学模式是严重与市场脱节,达不到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本院教师在教学中探索出一条适合本院实际情况的《景观模型制作》课程的教学模式,可以简单概括为“实践工程”模式,并在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教学步骤进度安排分以下四个阶段:
5.2.1 调研准备阶段
在模型课程理论部分讲述完以后,教师将学生带到有合作关系的实践基地的景观设计公司或者专业景观展示模型制作公司进行现场调研.让学生在学习观摩、调研的环境中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并由带队老师或者企业的技术人员进行专业讲解,使学生获得更直接的感性认识并了解了先进的技术工艺和发展趋势.公司现场调研完以后,学生做调研总结报告,为后期工作做好充分的铺垫,并根据调研成果拟定设计制作方案,再由教师帮助确定模型制作的图纸.
5.2.2 确立课题阶段
市场调研完之后,学生在头脑中对景观模型已有了一个清晰的印象和认识,这就是构思模型设计阶段.首先要拟定模型制作方案,景观模型制作方案的确立的方法比较多,如教师根据教学计划确立的研究课题、教师在校外的项目方案、学生通过网络媒体、报纸杂志获得或参与的模型设计大赛等形式.其次尝试模型中涉及景观各要素制作所需材料及工艺,通过了解市场,再对模型制作材料及工具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设计方案,对模型制作的流程有了明确的认识和了解.这时候,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和解决设计中的材料和加工工艺的条件限制等问题,提高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成果以研究分析报告的形式呈现.
5.2.3 模型制作阶段
这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景观模型制作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备选方案的草图演练,大量比例、尺寸的精确数据,模型组件与组件的完美衔接,主体模型与环境的协调统一,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实验,以测试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对模型制作工艺流程进一步的认识并熟悉一些新材料、新工艺,充分运用模型材料及模型制作工具,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和特性.具体制作顺序如下:地形制作、道路、场地制作、绿化制作、假山、雕塑、浮雕、水体制作、设施小品制作、车船制作、围墙、护栏的制作、小凉亭制作、底盘的制作、标题、指北针、比例尺制作等.最后,通过设计最佳方案,并将其制作成模型成品.
5.2.4 设计展出阶段
模型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课程结束后进行汇报展出活动,以评价教师和学生在本次教学中的成果.增强学生对专业的重视,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意识,也搭建了专业交流平台,更检验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当前行业激烈的竞争和高强度的创新压力,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设计潜能,拉近了课堂教学与实践的距离.
6 根据本院《景观模型制作》课程教学经验,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6.1 重点解决好模型要素间比例的问题
就是要解决好模型该以何种比例制成才能达到最好的研究和展示效果问题.以往经验会经常出现学生会因对模型比例认识不重视或者数据演算不够精确造成所做模型各要素间比例失调现象严重,使得装配困难和展示效果不佳.
6.2 提前发现和预防模型制作条件限制问题
教师需要在模型制作准备阶段多引导学生去发现和解决设计中的材料和加工工艺的条件限制等问题,对于现有手段和条件无法解决的限制应及时更换设计方案,提高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否则一旦进入到制作阶段才发现因某些条件限制无法解决,既浪费时间又严重打消了学生的积极性.
6.3 教师应根据材料、工具、机械、学生个人的能力因素协调好模型制作方案关
根据不同种类模型的要求不同,选择合适的材料、工具和机械加上个人的能力是考虑所选择的方案是否能最终完成的关键因素,往往这些问题学生因经验不足考虑都欠缺,所以教师应在方案把关的时对这些因素给予充分考虑,帮助学生开展制作准备工作的进行.同时,还应当考虑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是否可以以小组和团队协作的方式进行设计制作,使每名学生的特长和能力都得以发挥所长,避免出现降低其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的后果.
6.4 解决好借鉴与模仿的问题
应多引导学生去分析和欣赏著名设计大师的作品,通过分析,总结大师的设计方法和观点并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去,这样可以减少抄袭、模仿的负面影响.增强学生对优秀作品的认知,同时通过这种学习可使学生增强对景观设计专业学习的兴趣,是培养和开拓学生设计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7 结束语
《景观模型制作》这门课程的设置对于学生构架空间结构关系,培养学生的独创意识,积累丰富的景观创作素材,进行景观设计均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设计创新能力,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校景观学专业课程改革之路是迫在眉睫的.笔者通过教学中在以上几个方面对课程解读并应用于教学实践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继续实践以求得更行之有效之法.
〔1〕郑建启.模型制作[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2〕郎世奇.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孟春芳,王子夺,丁岚.环境模型制作[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G642
A
1673-260X(2012)07-0181-02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 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HGJXHB2 110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