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质培养背景下的英美文学教育目标
2012-08-15蒋冬丽
蒋冬丽
(河南工程学院 外语系,河南 郑州 451191)
人文素质培养背景下的英美文学教育目标
蒋冬丽
(河南工程学院 外语系,河南 郑州 451191)
在人文素质培养的背景下,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英美文学课程的目标系统尚未确立.本文就人文素质培养目标下的英美文学的教育目标的设置与实现进行了探讨.
人文素质;英美文学;教育目标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于文学课程的目的表述为:“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了解.”[1]这样的课程目的描述在人文素质培养的背景下显得很笼统.石亚军等在《人文素质教育:制度变迁与路径选择》一书中将人文素质目标分为基础知识、价值与观念、行为三个层面,每个层面又被分为文化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科学素质、审美素质和环保素质六大方面,这三个层面与六大方面构成的要素纵横交织,便构成了由文化素质教育目标、道德素质教育目标、法律素质教育目标、科学素质教育目标、审美素质教育目标、环保素质教育目标等六大维度构成的人文素质教育目标系统[2].就英美文学教学来讲,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背景下,首先要建立一个与人文素质教育目标系统有机结合起来的课程目标.美国教育家拉尔夫·泰勒认为课程的编制应该关注四个基本问题[3]:(1)应该试图达到哪些教育目标?(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教育目标?(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怎样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泰勒提出的这四个问题对于当前提高人文素质背景下的英美文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英美文学课程应该达到的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是对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后的发展状况的预先期待.设计得当的文学课程不应该以单独训练特定的技能为目的.笔者参照人文素质教育目标系统并根据实际的教学经验,认为英美文学的教育目标也应当包含三个层面:基础知识、价值与观念及行为;维度上包含文化素质、道德素质、科学素质、信息素质和审美素质;每个维度又包含各自的常识、行为和观念要素.
这个系统试图显示以下逻辑关系:第一,文化素质不等同于人文素质,它只是人文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第二,英美文学课程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而且是知识、行为和意识的综合和体.课程的目标的不但是包含知识,而且包含方法和观念;第三,这三个层次是层层递进的,常识是行为的基础,最高层次是观念,可以指导人的行为.每个层面应当包含五个方面,即文化素质教育目标、道德素质教育目标、科学素质教育目标、信息素质教育目标、审美素质教育目标目标,这样就构成了与人文素质结合的英美文学课程的目标系统.具体内容如下:
1.1 英美文学教育的文化素质教育目标
文化素质教育目标包括文化常识、文化行为和文化概念.文化常识要求能明白文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与区别;能明白文学的基本形式与体裁;能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内容.文化行为要求有主动欣赏、评价文学作品的行为;有创作、传播文学作品的行为.文化概念要求有文学能在人的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意识;能感受到文学作品中表达的审美意境;能辨别文学作品的优良糟粕;能从文学作品中得到满足自身需要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有用文学体裁表达社会现象和内心感受的意图.
1.2 英美文学教育的道德素质教育目标
道德素质教育目标包括道德常识、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道德常识要求能知道道德是社会思想在个人身心的体现;能知道道德设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并为大多数社会成员公认的公共生活规则;能知道当前所倡导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是什么.道德观念要求能够对作品有道德意义上的评价意识;能够理解真、善、美、正义、光荣等道德概念的意义;有对不符合道德的观念批判的意识.道德行为要求能在学习研究中严格遵守职业纪律与规范.
1.3 英美文学的科学素质目标
科学素质目标包括科学常识、科学观念和科学行为.科学常识要求能说出文学领域的基本常识;能说出文学领域的新的研究知识;科学观念要求能认识到科学价值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能树立科学的学习观;能在学习中保持怀疑与求实态度,正确批判,用于创新;能理性思考;能坚持科学观,为追求本学科科学而执着奉献.科学行为要求能在学习中按科学的规律指导自己的学习行为;能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解决;能操作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能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能以科学研究的方法对他人的研究进行评价并提出合理的建议;能用科学的方法发现、思考、解决问题;能坚持以科学指导学习与研究
1.4 英美文学教育的信息素质目标
信息素质目标包括信息常识、信息观念和信息行为.信息常识要求能够知道信息的来源途径;能够熟悉电脑相关操作软件及它们的使用方法;能够了解文学领域常用的网站.信息观念要求能够认识到融入信息社会的必要性;能够认识到精确、完整的信息是做出合理决策的基础;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认识到信息需要甄别.信息行为要求能够检索、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能够评价信息;能够组织信息;能够进行信息表达与交流
1.5 英美文学教育的审美素质目标
对文学的学习不能仅仅满足于对作品字面意义上的理解,还要上升到审美层次.审美素质目标应该包括审美常识、审美意识和审美行为.审美常识要求能了解文学作品中美的主要类别、不同类别的美的基本特点;能了解文学作品的美的特征;能对文学作品进行恰当的审美评价.审美意识要求有考虑审美因素的意识;有对自己审美情趣、偏好明确的意识;能将自己的审美情趣带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能运用掌握的知识去欣赏并评价文学作品中的美.
2 英美文学教学中实现目标的教育经验
要达到以上的英美文学教学教育目标,英美文学应该提供几个方面的教育经验:(1)英文著作的阅读体验;文学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英美文学作品包含丰富的语言现象、历史文化、风土人情.通过阅读作品,学生可以欣赏到高质量的语言、高超的修辞手法、作家的创作特色.阅读体验可以是通过课堂的阅读获得,也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欣赏英美文学著作改编的电影;(2)英美文学基本知识;课堂上老师讲解一些语言、分析主题、解释文学术语、介绍写作背景等有助于学生获得英美文学的基本知识;(3)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在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具体的知识,还要开阔他们的视野,拓展他们的思维,帮助他们掌握方法,提升观念,做到传道、授业、解惑;(4)审美知识和道德引导.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对作品进行道德的评判,宣扬真、善、美,贬抑假、丑、恶.
3 英美文学教学中教育经验的有效组织
3.1 建立有效的教学模式
新的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中心,发展学生创新思维、促进学生人格发展.笔者在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尝试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在英美文学教学中,以反映社会各个方面的生活主题为主要学习内容,以主题—话题—细节为主要教学步骤,逐步学习并建立较完整的反映主观和客观世界以及社会交际需求的知识系统.首先,从不同的文学体裁中选取不同的主题,如:战争、爱情、友谊、家庭、伦理道德、公平与正义等,每个主题可以构成一个章节,每一章都包括小说、诗歌、戏剧等不同的文学类型,每个文学类型至少包括一部作品,在每一体裁之下,介绍该体裁的特征.在每个主题的作品阅读之后,给学生布置任务,要求它们根据所学的主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论文的写作,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细致地阅读作品,利用所学的批评方法对作品进行审美评价、道德评判等.
3.2 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学生对阅读文学作品有畏难情绪,一方面因为语言的障碍,另一方面因为文化之间的差异.网络环境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图文并茂、声像同步的生动、丰富、真实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多个感官共同参与学习进程,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激发兴趣、获取信息.笔者在英美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原版电影对英美文学进行辅助教学,学生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对原作产生了兴趣和阅读的热情,起到了很好的导入作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使得共享成为可能.在文学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向学生介绍相关的网站,搜索的方法,下载的资源等.学生也可以通过自己建立的博客、网站等进行交流.
3.3 建立绿色的生态学习环境
英美文学教学中存在着多方面的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师生和作品之间的关系、师生和教学媒体技术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从而构成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师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建立相互配合的团队,共同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师生之间平等地进行语言交流和信息交流;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切磋;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和作品以及作者建立起联系;根据阅读的经验、体会,创造自我的对话,内化自我.教师和学生双方在对话的过程中接纳对方、共同合作、平等参与、相互分享,师生之间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学生从这种关系中就能领略到人文关爱.
3.4 加强师资培养
调查中显示出学生对于名师的渊博学识的敬仰,为人风范的尊崇.承担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的大多数为中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人生经历单薄,对作品的把握不到位.学校可以采取“请进来”(即请名家名师到学校做讲座,教师可以通过观摩他们的讲座,查找不足,借鉴长处)和“送出去”(送他们去培训)的方式.
4 英美文学教育目标的实现
目标的实现是确定目标成败的最重要的一环,这需要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笔者认为,应该将终结性评估和形成性评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评价课程目标的实现与否.
4.1 终结性评估
终结性评估通常在课程结束后进行统一的闭卷考试,注重考察学生对文学基本知识掌握,敦促学生记忆相关的信息,达到英美文学教育目标系统中的常识层次.如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文学的基本形式与体裁、文学作品的基本内容,文学领域的新的研究知识等.但是闭卷考试的缺陷是学生死记硬背,考试期突击复习,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而且考察的时间有限,在几个小时就能考察出学生的文化素、道德素质、科学素质、审美素质、信息素质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4.2 形成性评估
形成性评估是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随时进行的考察方式,对于学生在学习的各个阶段的掌握情况加以考察.形成性评估的优势在于:首先,形成性评估跨越的时间比较长,能相对客观地评价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其次,方式多种多样,如写作心得体会课堂讨论,课程论文,心得体会,口头报告等.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方式表达对于作品的理解和看法,如在课程论文的写作中,学生需要收集、整理、组织相关的信息,从而可以考察出学生的信息素质.而且论文的写作是科学的过程,需要使用科学的方法这就同时考察出学生的科学素质.论文写作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到文本意义的寻找、发现和创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逐步养成敏锐的感受能力,学习掌握严谨的分析方法,形成正确的表达方式.再次,形成性评估可以灵活地选择时间,如每接触到一位作家,就可以就此作家的不同作品进行分析对比,通过学生的内化行为,进而对英美国家的文化有深入的了解,从而和母国的文化进行对比,最终达到文化认知和文化认可.
5 结语
在人文素质培养的背景下,英美文学的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合理的课程教育目标的设置只是人文素质培养的其中一个环节,至于如何实现这些目标,本文只是根据给出了粗略的建议,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1〕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石亚军,赵伶俐,等.人文素质教育:制度的变迁与路径选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H 319
A
1673-260X(2012)08-019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