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语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尝试

2012-08-15田守凯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16期
关键词:写作水平尝试习作

田守凯

(广东嘉应学院,广东 梅州 514015)

大学语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尝试

田守凯

(广东嘉应学院,广东 梅州 514015)

大学语文写作教学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传统的写作教学收效不大,造成学生写作缺乏兴趣,写作水平难以提高.本文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实际,主要谈了写作教学的一些有益的尝试.一是做好写作前的指导,给学生以切实的指引;二是改革写作讲评,尝试多角度写作讲评方法;三是突破传统写作教学模式,运用反复作文法;四是重视优秀习作的熏陶和激励,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写作教学是一个长期艰难的工作,要运用多种方法,循序渐进,不断巩固提高,使学生的写作水平真正得到提升.

写作教学;写作指导;多角度讲评;熏陶和激励

大学语文写作教学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业内同行已有诸多论述,有很多可贵的见解.这里,笔者想结合实际,谈谈写作教学的一些看法和经验.

在实际的写作教学中,我们很多教师的写作指导和评改还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中.写作指导,学生写作,教师评讲,选取数篇典型范文加以讲评.下次写作,还是重复这一流程.如此而已,这样一套模式下来,实际上学生的写作水平得以提高的并不多.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做到在每一次写作中,学生都有所进步呢?这个问题,恐怕是困扰很多从事语文者的心结.

对于以上问题,笔者也进行过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在实际写作教学中,进行过一些改革和尝试,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在此和各位同仁分享.

1 重视优秀习作的熏陶激励,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往往对写作头大,不愿写作,所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显得尤其重要.为了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写作的素养.我主要采用了如下方法.一是利用课前宣读一些优秀作品,或是优美的名家名篇,读完后再要学生进行适当点评.优秀习作可以给学生一个学习的范本,优秀的名家名篇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开阔学生的眼界,对学生写作更有一个熏陶的作用,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指引和借鉴,提高学习的写作水平,可谓一举多得.习作范文的朗读,如果能持之以恒,可以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写作的兴趣也会大增,写作水平相应的会得到切实提高.为了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褒扬先进,我常会把一些优秀的习作装订成册,在本专业同学之间传阅.这对学生写作无疑起到了激励和促进作用,学生看到自己的习作得到认可,往往有一种成就感,对其他学生也是一种鞭策,他们也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自己的习作被收录.

2 做好写作前的指导,给学生以切实的指引

写作指导是写作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环,写作指导就是教给学生方法和手段,给学生以行动的指南.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不重视这一环节,确定写作主题和要求后,没有进行具体细致的写作指导,就匆匆要学生动笔写作.在缺乏指导的情况下,学生要想写出好的习作,只能是一厢情愿的事,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笔者在要求学生写作之前,一般都要给学生以一定的指导,和学生探讨本次写作的注意事项:审清题目要求,确立主题;怎样找准切入点,有的放矢;如何选择典型材料,取舍有度;章法结构上,避免流俗,尽量新颖有特色.在做上述引导时候,为了避免空洞的理论说教,我往往会结合一些典型范文,让学生阅读和品议.范文尽量有优有劣,让学生有正反两方面的认识.经过这一环节,学生对写作就有了初步的感受和领悟.有了标杆和指导,学生写作的信心就大增,写作也就成竹在胸,接下来的写作就顺水推舟了.

3 改革写作讲评方法,尝试多角度评改学生习作

学生大多视写作为苦差,不愿动笔.如何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写作讲评就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写作评价是教师改,教师评,教师是习作的惟一裁判者,结果学生写得辛苦,教师改得辛苦,大家都苦多甘少,却收效甚微.如何变苦为乐,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呢?在写作的评改这一环节中,强化学生评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让大家变苦为甘.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学会了自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大胆地改变传统的“精批细改”的做法,把写作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彰显其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来主宰其作品的命运,评判其写作的得与失,应该是当前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在实际教学中,我尝试了让学生批改习作,把学生被动的听讲评变为学生主动参与习作的评改,做写作训练的主人.学生地位的转变,激发了他们积极性,学生兴趣大增.但此时也有一个问题,学生该如何去评改呢?这时候,老师就要给学生以指导,给学生提供一些写作批改的评价标准,并把评价标准分若干评价小项,如是否主题突出,材料是否典型有表现力,句子是否通顺,有无语法错误,修辞表达手法如何等等.每个项目都设置一定分值,给学生具体的可操作性.学生评改的方式,可以是同桌互评,也可以是小组交叉互评;可以是一人对一人互评,也可以是多人评一人,以此增加评价的客观性和可信度.对评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发现并予以指导,纠正不良现象,对表现优秀的要作为典范予以鼓励和表扬.实践证明,学生自评习作的方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学生可以改变以往写作讲评时处于被动地位的境地,而成为写作训练的主人,他们可以以平等审视的眼光去检视同学的作品,发现同学作品中存在的不足及错误之处.发现错误的过程,其实对学生自己也是一个很好的提高的过程.学生一方面可以反观自己的得失,一方面也可以借鉴同学作品中的优点和可取之处,从而可以促进自己的写作水平提高.学生互评以后,再要求每组学生推荐一篇好的习作,和别的组的好习作交流,这样学生的交流范围就可大大增大.写作讲评要改革传统评改方式,但不是完全摈弃不用.除了学生评改习作外,教师也要适当的运用传统的讲评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在班上公开讲评,教师可以制作成PPT形式,或是以照片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出来,照片的形式可以保持学生习作的原貌,书写和段落格式都是原始的状态.

4 突破传统写作教学模式,运用反复作文法

在写作教学中,一般的做法是老师布置写作学生写作,然后教师批改讲评.再以后又布置新的写作,学生写作.如此周而复始的写作教学,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作用是不大的.如何突破传统写作写作评改的老套路,使学生的写作有个切实的提高?笔者曾经作了些有益的尝试,也收到切实的效果.在学生上交习作后,我会和往常一样认真批改写上评语,接着进行讲评,但是此次的写作教学并没就此结束,我往往会要求学生认真查看反思自己的习作:找出不足之处,订正错别字和标点符号,修改和润色句子,篇章结构是否合理?能否对文章再作调整?或是推倒重来?在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对自己的文章重新进行反思和修改后,要求学生重新构思,创作一篇新的作品.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深入螺旋上升的过程.一篇文章,也不是一次就能写好的.大凡名家的名作都是反复写作,反复修改,反复润色后的心智结晶.“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千锤百炼,哪来文章的升华?学生经过再次作文后,新的习作往往会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改进,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就得到了切实的提高了.

〔1〕李来根.对军校大学语文课中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2).

〔2〕李德茂.《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模式初探.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4).

〔3〕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4〕吕叔湘论语文教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王渊锦.语文阅读教学刍议.中国学术论文网.

〔7〕王亚昆.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语文教学网.

〔8〕丁证霖,等.当代西方教学模式.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

G642

A

1673-260X(2012)08-0189-02

猜你喜欢

写作水平尝试习作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
以说促写,提高写作水平
提升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尝试
一次让我受益的尝试
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