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智能理论在职业教育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2-08-15闫乃鹤杨培珍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2期
关键词:多元智能多元化理论

闫乃鹤,杨培珍

(烟台职业学院,山东 烟台 264670)

多元智能理论在职业教育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闫乃鹤,杨培珍

(烟台职业学院,山东 烟台 264670)

多元化智能理论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是一种在英语教学方面的新的尝试,多元化智能理论认为:由于学生的个体智能情况具有不同一性,因而,我们应该因材施教,不能盲目的使用单一的教学措施,而是要尽可能的把学生的潜在能力开发出来,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教学中不断的应用多元化智能理论,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分别提供合适学生学习的环境和氛围,真正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对待,通过这种有层次性和具体性的教学方法来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主观能能动性,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多元智能论;职业教育;英语教学

1 多元智能理论的概念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著名的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来的,多元智能理论主张每个人都有许多种不同的能力,并且“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因此,不同的人都具有不同的智能组合,正是因为人的智能组合的不同,所以决定了不同人的天赋不同.根据加德纳的理论,智能具有相对独立性,每种智能之间都是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的,它们在人的大脑中都有各自相应的系统进行管理,这种智能的独立性就决定了不同的人应该在不同的智能方面存在着区别,比如,一些人或许对音乐比较有感官能力,就说明音乐智能系统在他的大脑中的位置更加突出;再比如说,人的大脑神经系统就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因为一旦神经系统受到一定的伤害,并不能代表人的大脑所有能力都会受损,而只是某个或者某些部位的确受到某些损坏.我们把人的大脑分为左半球和右半球,一旦左半球受到伤害,往往影响较大的是人的语言功能,而音乐、空间、人际交往等能力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却不一定有多大的伤害.反之,如果人的大脑右半球受损,那么就会出现和左半球受损相反的结果.虽然说各种智能相互之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是,在真正解决某种问题的时候,它们是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的.所以,智能是人们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能力应该在教育和文化的传播中受到重视,多元化的智能理论认为:学校里的每个学生都是可造之才,他们都有各自的智能优势领域,因而,学校不应该对学生的智能进行明显的好坏分类,而是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优势所在,尽可能的发挥每个学生更为聪明的智能.

2 多元智能理论的内容

加德纳将人的智能大致分为了八种,分别是语言能力、逻辑能力、音乐能力、立体能力、四肢协调能力、空间智能、人际交往职能、自我认识职能和自然观察职能等.语言智能主要是指人掌握语言的能力和是否能够灵活应用的能力,人通过在某种情境下能够顺利而且高效的利用语言来描述某种事件或者是某种转台的能力;逻辑能力主要是指具有对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能够快速识别和判别的能力,能够迅速识别各种逻辑关联,形成一定的敏感度,还可以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方法来进行思维的一种能力;音乐职能主要是住感受、辨别、记忆和表达相应音乐的世界里,以及用音符和嗓音对音乐进行诠释的能力;身体运动能力指的就是人能够在运动的过程中很好的实现上半身和下半身之间的协调,从而更好的把握好自己的身体平衡,一旦发生突发性事件,具有这种运动能力的人就能够及时作出又好又快的反应,并能够把人的思想和情感寓意于人的行动当中去,通过一定的形体动作来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一种能力;空间智能主要是指人对空间定位的正确的感官能力和体会能力,这部分人可以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的造型来较好的表达出自己的能力;人际交往职能指的就是人与人交往相处的一种能力,具体表现为能够及时体察到别人的情感和意图变化,并随时做出相应的反应;自我认识的智能指的就是人对自身进行认识,理解和反省的能力,主要表现为人是否能够以正确的心态来评价自身的情感变化,并进而以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来形成一定的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自然观察智能指的就是人能够正确的辨别和区分各种自然界中的形态,并能够对自然和人造环境进行一定的观察的能力.

3 多元智能理论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针对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中存在的困境,引进多元化智能理论在职业教育中进行应用,可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3.1 创设有利于学生智能发展的英语教学环境

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就是填鸭式的模式,授课的形式主要是教师讲课、学生听课,学生在听课之后能够对基础性的知识进行掌握,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的应用却显得困乏.所以,新的教学制度强调在教学中首先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智能发展的教学环境,使得学生不仅很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学会各种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努力培养学生对于将来工作的正确态度和价值观.因而,对于职业教育来说,主要是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职业的素养,不断的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引导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思考,促进学生利用理论去解决实际中的困难.那么,这里的关键性的问题就是如何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就是指人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教师的教学活动要尽力为培养这种能力服务,而这种能力又必须有一定的情境作为前提条件,因而,教师就要努力创设出一种类似于实际情境的教学情境或者真正置身于实际情境中去.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具体的内容和要求来创设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知识基础的教学情境和教学计划来,这样,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知识的动力,从而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知识的建构.

3.2 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性英语教学模式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不同的人都具有不同的智能组合,正是因为人的智能组合的不同,所以决定了不同人的天赋不同.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正确对待学生的基础存在着差异的客观事实,有的基础好的学生进行学习非常的轻松,而基础较差的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困难.因而,传统的单一化教学模式显然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基础,采取有差别性的分层教学模式.分层教学就是要教师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差异性来采用有区别的教学内容,设计出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比原有知识储备和结构得到一定的提高和发展.教师也必须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智能特性以及知识基础情况,以便能够真正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层教学.具体来说,教师可以按照一定的教学任务来使学生进行异质的分组合作,从而做到相互制衡和竞争关系,有利于学习的提高.

3.3 根据智能结构的差异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多元化智能理论是以个人的发展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说,理论强调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潜能们实现学生的多元化和个性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智能结构,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唤醒智能特点,继而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比如,学生如果具备突出的人际交往的智能,这部分学生对人际交往非常的擅长,在某种程度上是交往流畅,所以愿意交往.那么,教师可以利用这种学生的智能优势对起培养的方式进行转变,摒弃以往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组织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在组织的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发挥自身的人际交往技能,不断提升他们的学习激情和动力,促进其学习动机的进一步引发,从而更好的实现教学目的.教师还应该积极倡导学生的自主性探究式的学习模式,让学生们能够以积极参与的主人翁姿态来主动建构各种知识,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而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或者问题式或者小组合作式的教学方法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开展实际教学过程,从而转变学生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地位,而是成为主动探究知识和自主建构知识的学习者,这样,才真正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促进他们的智能进一步发展.其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主要就是指教师能够利用合作学习的形式来调动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使得学生为了团体目标而努力学习,有利于整个学习氛围的形成,从而更有利于达成共同的教学目标,因为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更容易形成互动的教学关系,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的教学热情.

4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进行多元化评价

在进行了以上的三个多元化的应用之后,学生应该正确的为自己进行定位,逐渐的实现全面的发展.教师应该对学生实行多方面综合性的评价,因为教师对于学生的每一个进步和发展的评价在整个教学系统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评价具有引导、改进、鼓励、批评等作用,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教师可以重新审视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和还应该再加以改进的方面.这样,一方面,教师可以直截了当的检查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教师更为迅速的掌握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以便教师能够针对实际情况及时的做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教师在多元化评价的过程中,要注意评价主体要多元化,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建立起一种新型的互助合作关系,并形成一种必要的激励性机制,使得学生能够实现与同学之间的互动帮助,也能够实现与教师之间的互助教学关系,以便更好的为教师提供一种教学改进的依据和动力,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上升;教师也要实行多元化的评价内容,不仅要考察学生的责任感、进取心等方面,还要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的意识和想法.教师既要考查学生对于概念和事实的理解情况,还要对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念以及他们运用科学的方法和行为习惯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和取得的进步等方面做出适当的评价;教师更要注意使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并进而实现评价时机的多元化与全程化目标,这样,非常有利于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监控,也有利于随时调控教师的教学过程,能够做到及时发现,然后反馈再进一步来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学生的学习和教师教学能够始终坚持科学有效的状况.

综上所述,多元化智能理论有利于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同时又兼顾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种有机的结合方法在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职业教育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深入的探索多元化智能理论的精髓,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体系当中,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1〕钟祖荣,伍芳辉.多元智能理论解读[M].开明出版社,2003.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曾俊.多元智能理论在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07.

〔4〕祝智庭,钟志贤.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多元智能发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5.

〔5〕黄东汉.走出新课程教学的“误区”[J].江西教育,2004.

〔6〕周振朝,章竞思.智力理论和测验整合发展的基本走向[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G712

A

1673-260X(2012)01-0131-02

猜你喜欢

多元智能多元化理论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多元智能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运用多元智能构建园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下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