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双基教学”研究综述
2012-08-15王娟娟
王娟娟
(赣南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英语双基教学”研究综述
王娟娟
(赣南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双基教学”自提出以来,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也促进了基础教育发展.所以,很长时间以来,义务教育阶段一直强调要落实“双基”.而随着新课标的出台,有人认为新课标不要求落实‘双基”.其实这是对新课标理念的误解,导致在英语教学中,一些教师出现忽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偏向.然而,根据我国的实际英语课堂教学来看,“双基”其实仍受到很大重视,它并没有淡化,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甚为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只不过缺陷在于教学过程中没有较好把握双基,学生在技能、综合运用方面的掌握还欠缺.因此,本文试图从“双基教学”相关概念、演进、“英语双基教学”研究现状与实施情况等进行综述,并指出已有研究不足与发展趋势.
英语双基教学;基础知识;基础技能
1 引言
“双基”,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简称.首次明确提出“双基”概念的是教育部在1952年3月颁发的《中学暂行规定(草案)》,它指出:使学生获得“现代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是中学的教育目标之一,主张把基础知识与技能作为我国普通中小学教学内容核心的课程理论,也就是“双基论”.“英语双基教学”指的是英语基础知识,即语音、词汇和语法的教学和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
众所周知,我国的基础教育以“双基”扎实,名闻海外.然而,在新课程提出与实施中,有些人觉得新课程似乎忽视“双基”了,特别是外语教学,语言基础知识教学有时置于不当的位置,甚至回避语法教学.难道在实际的外语教学课堂真的不需要语法、语言知识的传授吗?其实,新课程从一开始并未忽略或淡化“双基”,只不过是以一种全新的视角与态度去重新、定位审视“双基”(包括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概念).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应当是随着教育改革与发展而与时俱进,新课程改革重新确定了学习者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同时,我们也须明白语言基础的学习是掌握语言的工具.因此,对“双基教学”已有研究的总结和再进行深入研究是有必要的.
2 双基理论之历史演进
双基理论植根于我国大地,对我国当代教育及课程实践有深远的影响.“双基”教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大力发展于60至80年代,之后则不断丰富完善.
我国早期的教学论主要是从前苏联引进的.前苏联的两部著作:凯洛夫任主编的《教育学》(1956年)及叶希波夫的《教学论》(1957年)对我国教学论影响较深,却未明确提出“双基”概念.
双基教学可以说来源于大纲导向.我国自建国以来有八次课程改革,而课改的推进使“双基”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也呈现自己独有的特征,因此“双基”大致经历了以下8个阶段:(1)尝试与借鉴:“双基”初创(1949~1952);(2)摸索与提升:“双基”磨合(1953~1957);(3)激进与反思:“双基”激辩(1958~1965);(4)否定和曲解:“双基”危机(1966~1976);(5)迷茫和回归:“双基”澄明与“双基”理性(1977~1985);(6)科学与使命:“双基”规范(1986~1991);(7)发展与变革:“双基”突破(1992~2000);(8)特点与创新:“双基”活力(2001 年以来).如今的新课程的“双基”相对于以前的“双基”有更为丰富新颖的内涵.虽然它强调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与传统教学的“双基”名称相同,都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不再为同一涵义.
3 研究现状
在国外,尚无“双基”这个称谓,因为双基植根于中国大地,所以,国外对双基几乎没有研究.双基教学理论对中国当代的教育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双基论”是我国教育界几代人不断实践与努力的成果,它在课程变革中萌芽、发展、成熟,但与国外教学理论流派不同的是我国“双基教学”理论没有公认的权威性著作或倡导者.以下是一些学者的研究观点及主要从中国知网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论文等综述.
杭州大学的董远蓦教授是把“双基论”作为一种课程理论进行阐述较早的学者,他在专著《教学论》中阐述了“双基论”,认为“双基论”是在其长期的形成、发展过程中,结合我国国情与教学经验,并汲取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而不断丰富、充实的,它是充满生机的理论,且在加强学生双基能力、教材编写、和教育质量的提高等方面,“双基论”起了重大作用.此外,他还提出了双基论的三个依据:教育和教学的实践经验;教学的规律;我国的教育目标和中小学的任务.
瑞典教育家马登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李士锜先生在“坚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双基的研究与实践”的工作方面为广大教师提供了有益的思考.
关于“熟”能“生巧”与否,李士锜先生曾有阐述.他提出“熟”可能生“巧”,这为双基训练所包含的合理性做了理论上的解释,但同时也指出“熟”未必一定生“巧”,因为“巧”是不自觉的行为,所以有时大量的机械操练可能根本不会“生巧”.
马登教授在《学习源于变异》中指出“中国学习者的悖论”一问题: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教学属于“传授-接收”型模式,但中国学生较于西方国家学生有更好的学习结果.我们不禁质疑这种被动的学习为何能产生如此好的学习效果?马登教授的研究给出了解释:“与重复练习的量相比,我们应更加关注练习中所包含的变异的质.”他从理论上指出传统双基训练中“变式练习”的合理与可行性.
1989年,华东师范大学的钟启泉教授在《现代课程论》中说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积累的知识、技能等涉及的面非常广.在以普通教育为目标的学校教育中是不能全盘教授的,学生的能力亦难以达到.所以有必要传授学生明确、系统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以便使他们能掌握并灵活学以致用.如此则需从众多知识、技能中选择真正有用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并以此构成课程.”
还有另一种观点:普通学校的课程主要属于‘双基’的范围.这是由我国著名当代课程论专家陈侠先生所提.
刘效基(1991)从英语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两大方面的具体应用措施来研究英语双基教学.
邵光华和顾泠沅(2006)从外部结构特征和内隐特征两个角度对“双基”教学理论做了特点分析.此外,指出双基教学对英语教学的重要影响,因此我们不仅要发现教学的外部特征,更重要的是发现其内部特征,并且把两者结合,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以此提高教学效果.
汪潮、顾奋奋(1996)总结了双基论的演化与发展并进行回顾反思.他们认为,与中外教育史上所有发挥过积极作用的理论一样,“双基论”过时是必然.我们需做的是在吸收“双基论”所有科学合理的方面时,也应注重对其不好的一面进行改进.因此,修正“双基论”是当今课改的重要课题之一.
刘启珍(2003)就基础教育汇总加强“双基”教学这一做法的理论基础进行心理学角度的剖析,指出其心理学基础,即双基教学的理论依据.
对于 “双基”的再认识,有关这方面的论文如:李涛(2000)的“知识经济时代对‘双基论’的再认识”;郭平平(2008)的“新课程背景下对‘双基’教学的再认识.”普通中小学教学内容的核心,它是在课程编制实践中形成并且指导中小学课程编制和实践的理论.
杜爱莲(2007)以目前在校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为切入点,认为成功的英语教育应以小学的“双基”为奠基,同时又从“双基”的教学目标、方向、地位、教学模式和策略进行探讨,从而得出结论:小学英语双基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英语学习者的后续英语学习.
综上所述,我国对“双基”教学的研究有很多,范围也较广,但是大部分是针对理科专业,尤其是中小学的数学双基研究最多,对于“英语双基”教学的研究、文献也较少;此外,对“双基”的研究大都集中于理论研究、历史演进、特征、及对学生和教师的双基的培养、提高和再认识,创新能力培养与双基的关系等.然而,研究都比较片面,大都谈理论,或根据个人经验,缺少对“双基教学”,尤其是“英语双基教学”的实证研究,以“英语双基教学”为关键词在知网检索近十年的全部期刊论文只有十几篇,以“英语教学”中的“双基”应如何具体应用的研究检索到的文献不足5篇;另外,“英语双基”教学的研究综述、述评的文献很少.
4 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对英语学科的双基研究很少;研究对象与范围狭窄;重复研究现象比较严重,大都是评价与认识;研究方法缺乏多样化,实证性研究与定量研究较少.
双基教学的研究由来已久,但英语双基教学的研究还不够,笔者认为今后应引进国外先进教学理论并结合我国本土环境,将“双基理论”更好地运用于真实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并做好实证研究,研究该理论在新课标或任务型课堂中的实施情况、有效性及需改进之处将显得尤其重要,这也将成为今后的研究趋势与主题之一.
5 总结
通过以上研究的综述,我们认识到双基教学在我国中小学传统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及随着时代进步显示的缺陷而导致的误解及双基教学的失衡与错误对待.
从已有研究与实际来看,我国中、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促使在实际英语课堂教学中,尤其是欠发达地区过于注重语言基本知识的传授而轻视语言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而导致没有较好处理双基教学各方面的关系.现今的“双基”是与时俱进的“双基”,吸收了诸多教学理论的先进思想与理念,如建构主义理论、任务型教学等都是在学生已有经验与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而构建知识、提高能力.可见,没有基础,就谈不上建构,谈不上任务的设计与执行.因此,双基应该是知识与技能“两手抓”,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综合运用能力.
因此,当前及今后的任务应该是对双基再认识,研究英语双基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与效果,如何将其贯彻运用于新课标下任务型教学课堂中.今后的研究中不仅应注重对“英语双基教学”的实证研究,从多角度、多方面采取更多有效的研究方法,从而使“双基”与时俱进,发挥更大的作用,以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
〔1〕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3).
〔2〕梁丽华.对双基理论的再认识[J].广东教育学报,2002.
〔3〕刘效基.谈英语双基教学[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01).
〔4〕邵光华,顾泠沅.中国双基教学的理论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3).
〔5〕陈琳,王蔷,程晓堂.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汪潮,吴奋奋.教学双基论的回顾和反思[M].浙江教育学院,浙江教育科学研究院.
〔7〕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8〕胡日启.浅论中学英语教师的“双基”要求[J].河池学院学报,1990,(01).
〔9〕刘启珍.“双基”教学的心理学理论基础J}.湖北大学承认教育学院学报,2003,21(1).
〔10〕杜爱莲.从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谈小学英语“双基”教学[J].现代企业教育,2007,(16).
H319.3
A
1673-260X(2012)01-02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