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学生网络道德力初探

2012-08-15周叶露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道德规范道德教育高校学生

周叶露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 401331)

1 高校学生网络道德力的内涵

社会环境的不断改变使网络成了人们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随之属于精神层面的道德内涵也得到延伸和拓展。网络道德是社会生产力的又一次进步所带来的新道德,是社会物质生产条件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之后出现的新事物,是道德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道德作为一种新的道德形态,与传统道德既联系紧密又有所区别。网络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调节人们有关互联网活动的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它具备自主性、开放性、多元性和交互性的基本特点。

高校学生网络道德力,则是指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水平及能力表现。它也可以理解为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的“道德影响力”和“道德感召力”。其表现为借助网络的特殊形式,以其高尚的道德品质、崇高的人格、美和善的道德行为吸引、感召、影响其他人的一种能力,从而起到调节网络环境下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作用。

2 高校学生在网络环境下道德行为失范的表现

2.1 语言肆意放纵,网络诚信降低

大学生思维活跃,喜欢标新立异。在网络交流中,不少大学生们以制造偏离逻辑、语法和修辞规范的“奇言怪语”为流行,以传播黑色、黄色、灰色信息为乐趣。语言表达的“无厘头”现象正在改变和颠覆着大学生阅读、写作、思考、生活的固有模式,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们正常的语言表达和书写能力,并且绝大部分大学生还认为“网络上提交不真实的个人信息是一种正常的自我保护措施”。网络聊天不真实、网络信息虚假化、侵犯知识产权、剽窃网络作品,诚信在网络世界里仿佛可有可无,网络剽窃现象已经严重违背了道德观。

2.2 价值观偏移,道德观念淡化

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伸,它的无时空状态和多元化使得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空前繁荣。个体在无边无际的网络中,符号成了唯一的存在形式。隐去真实身份的大学生,可以变身为一个或多个虚拟身份,匿名发表自己的意见,也可以随时终止自己的虚拟身份而不必承担任何社会责任。社会对于“网络上的不道德视为真实的不道德”的争执还在进行。每个大学生网民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以不同身份体验不同的生存状态,任意扮演和转换角色,自主决定网络人生。在西方价值观念和自由思潮对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冲击下,大学生“非主流”现象尤为严重,大学生价值观动摇偏移,传统的道德观念淡化,个人主义盛行。

2.3 审美情趣降低,道德评判随意

网络文化的快餐化、平面化、拷贝化、恶搞化对经典文化的审美意境和深度意义形成了冲击。大学生选择性地接收“好看”、“好听”、“好潮”、“好玩”的信息,忽视了经典文化的影响。网络的娱乐作用被无限放大,导致了大学生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的享乐化、世俗化和功利化,“网络恶搞”使得经典成为笑谈,高尚渐行渐远,修养变得肤浅。同时,大学生既渴望高尚的道德和正确的价值观,但缺乏行动上的积极和主动;对社会上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深恶痛绝,却置身其中而无动于衷;期待建立和谐规范的社会道德秩序,却缺乏自律自控;怀着对公正廉洁社会的无限向往,却缺乏具体行动;有些学生只看问题表象,偏激片面,缺乏理性思考。同时,在价值评判标准上,严人宽己,肯定性评价自己,否定性评价他人,道德评判随意性。

2.4 人格冲突凸显,伦理情感淡漠

大学生喜爱借助网络改变“现实中的自己”,在虚拟的网络中按照内心理想的状态装扮、描绘、美化自己,以逃避真实的自我,形成了网上网下“双面人”的局面。在网络上,春风得意的“我”遭遇现实中自卑怯懦的“我”,不敢在现实中合理地评价、正视和接纳自己,甚至痛恨自我,引发网络心理疾病,导致心理偏差的出现,如社交恐惧、否定和逃避现实等。一些人更是整天沉湎于“网络社会”之中难以自拔,与他人、社会接触的机会大量缩减,缺乏直接交流,忽视了情感需要,亲情、友情日渐淡薄,无形中加剧自我封闭,导致社会群体的人际关系的疏远、冷漠与紧张,伦理情感淡漠,造成角色自我迷失和多重性格。

3 高校学生在网络环境下道德行为失范的成因分析

3.1 经济全球化和价值多元化

当前我国正处于重大的社会转型期,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西方行行色色的价值观念加上社会道德滑坡现象不断冲击着高校学生的大脑。诸如拜金主义、社会公德失范、道德诚信下滑、青少年犯罪等现象被部分网友以极端夸张的帖子或专题等形式表现出来,经过大学生非理性的转载和跟帖,原本普通的社会道德现象和客观事实以几何级数的方式散播开来,喜爱猎奇的大学生无意中成了主要传播者。同时,离家在外的大学生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将网络作为释放压力的渠道,并将现实生活中的焦虑通过谩骂、损害他人利益等途径表现出来,导致一些网络道德问题发生。还有部分大学生对社会负面现象不能正确认识,如对发展中的收入不均衡、贪污腐败等现象表现出过度的忧虑和不满,这也对大学生健康文明网络道德意识的形成产生了不利影响。

3.2 大学生性格特点和心理转型

大学生群体具有好奇心强、自制力差、求知欲强、判断能力差的性格特点。他们接受新生事物快,勇于尝试与体验。但是,他们缺乏是非辨别力和自我控制约束力,导致对很多网络失德、违法行为缺乏最基本的是非认知和价值判断。面对网络上纷繁复杂的信息,大学生往往成了不良信息诱惑的对象。如有些学生学习黑客技术,并利用技术盗用别人的账号、侵犯他人隐私等。再加上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自我发现期”,崇尚自由、自我独立和求新求变是其主要的心理特征。在独立意识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大学生在应付繁重的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的同时,他们更希望社会尊重自己的观点和意识,网络适时地为他们提供了情感体验、交流宣泄、满足好奇心的舞台,网络生活占据了他们日常生活的很大部分。

3.3 网络文化环境特点

网络环境虚拟隐蔽的特点和网络文化的开放与多元的特点是滋生道德冲突的温床。网络的隐蔽性使得隐瞒身份成为可能,这就为网络犯罪、现实道德规范失效、大学生道德意识弱化提供了天然屏障。网络不受时间、空间、意识形态、贫富差别、阶级差异的限制,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严重干扰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网上传播的各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容易引发他们思想冲突与行为失范。网络虚幻的美好与现实产生的巨大反差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自信心,使其难以适应复杂的现实社会。一般来说,现实社会中的大学生个体之间能彼此通过人际、法律、社会舆论、文化氛围等去约束个体行为,遵从既定的道德观念。而网络社会中,彼此的身份是虚拟与隐蔽的,缺乏外在的约束与牵制,这样容易产生道德失范行为。

3.4 网络监管和制度滞后

面临当前种种网络道德失范现象,仅仅借助于社会舆论和人们的内心信念已经远远不够了。目前国家相关网络法律法规滞后、网络空间的诸多行为无法可依也加剧了网络失德、违法现象。面对全新的网络领域,又一时没有形成新的统一的道德规范,因此大量的网上行为处于不受既有道德规范制约,又无新道德规范可依的状态,从而引发了大量的失范行为。比如侵犯知识产权、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传播精神垃圾、黑客骚扰,等等。另外,高校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规范教育严重滞后于对大学生的网络技术知识教育。新形势下网络环境中法制与思想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新内容研究不够,实践不多,网络监管不力,教育内容、方法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前瞻性。这种教育的缺失,也导致了大学生网络行为的长期难以规范。

4 提升高校学生网络道德力的对策及建议

4.1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普及网络法律法规

学校要利用课堂主渠道,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和健康人格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走进网络,了解大学生上网情况,分析网络失德行为,提炼和总结网络道德规范,再结合传统道德规范要求,增加网络伦理学等专业知识,积极倡导爱国守法、诚信友善、文明自律等网络基本道德规范,提高大学生在网络空间明辨是非的能力和道德自律能力。同时,教育大学生能够以负责的态度来对待上网,培养他们正直、真诚、宽容、仁爱等基本的人格素养和追求真善美的道德行为,树立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责任意识,能够负责任地使用网络信息技术。

我国的网络管理法体系还不健全,加之宣传教育力度不够,许多大学生对网络法律、法规知之甚少,对网络违法、犯罪的危害性普遍认识不足。学校要广泛普及网络法律法规,增强网络空间的权利、义务观念,培养大学生的网络法制意识,杜绝网络违法犯罪现象。同时还要培养大学生网上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学生明辨在网络社会中由于主体的匿名隐形而导致的合法与非法、有罪与无罪等问题。帮助学生提高网络陷阱的识别能力,使学生掌握和正确运用基本的网络法律武器,以维护自己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

4.2 倡导教育网络化,拓宽德育阵地

在互联网时代,原有的传统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平台,发挥网络环境积极的一面,开辟网络德育新阵地。一方面,学校应该利用微博作为教育的新载体,开通网络道德教育微博,广泛动员、吸引大学生“关注”,然后通过视频、图片、文字等生动而鲜活的形式正确运用微博的关注、转播、评论等功能,增强与大学生的互动与交流。另一方面,学校应建立网上虚拟社区,打造“红色”网站和论坛,充分利用网络多元化的信息内容、开放性的信息形式、互动的信息交流等特点,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前提下,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对于大学生们不成熟、不理智的观点,在尊重对方的前提上正确引导,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用鼓励的眼光去关注他们,对涉及违法或不良信息及时修正和删除,对产生困惑或争议的问题,及时用科学和权威的观点去引导,及时澄清谣言,提供真实可信的消息。学校应借助网络充分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进而增强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4.3 提高网络道德教育工作者的素质

高校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队伍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效果。建设好这支队伍,把网络道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应从以下几点做起:第一,明确任务,做好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工作的组织保证,发挥组织、宣传、教育、管理和服务等作用。第二,优化队伍结构,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知识与能力结构合理、性别与年龄比例适当的网络德育工作者队伍,从学生管理工作者、优秀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中挑选优秀人员来充实队伍的整体素质,保持队伍的稳定性。第三,建立科学的培训机制,定期举办专门培训班,将普遍培训和专门培训结合起来,把岗位培训和脱产培训结合起来,提高业务能力。第四,鼓励和支持高校网络技术人员、教育技术应用与开发人员对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工作给予支持、配合与直接参与。

4.4 健全网络道德规范,加强网络监管

建立健全网络立法和网络道德规范,着力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的监管是优化网络环境、维护网络安全的重要举措。一方面,面对目前缺乏统一规范和系统性的网络法律法规加以修订和完善,制定符合中国实际的网络道德规范体系,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高校针对实际情况积极建立网络道德规范,增设相关违纪处理规定,提高高校网络道德规范的强制约束力,促进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的提高。同时,把遵守网络规范纳入大学生日常文明规范和评优评先的考核范畴。另一方面,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信息的管理。高校应建立科学、开放又具有监控程序的管理机制,做到网络道德教育信息与传播的决策、管理权利、管理运作、管理方略、管理责任、管理利益一体化。对网络道德教育信息的各个管理环节加以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管理部门和个人,做到网络道德教育责任、权利、效益相统一,建立严格的网络道德教育信息传播管理责任制。同时,完善相关技术,加强监控。建立专门机构,由专人负责对不健康、有害的信息进行堵截和删除,用技术规范网络行为,使网络行为和行为者之间建立明确可查的一一对应关系,使每个行为者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1]郑景献.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J].社会主义研究,2002(5).

[2]赵苍丽.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与改进措施[J].江苏高教,2012(1).

[3]李卫东.网络道德与社会伦理冲突琐议[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4]田国秀,闰小鹤.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研究述略[J].思想教育研究,2006(3).

[5]马东梁.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文明教育的基本方法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0(8).

[6]张生.构建虚拟社区,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猜你喜欢

道德规范道德教育高校学生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孔祥渊:“我”的出现有助于提升个体道德认同
素质教育的可行性实施细节研究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国家治理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传统伦理道德现实价值研究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