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欠发达地区地方师范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
2012-08-15王运锋
王运锋
(韩山师范学院 人事处,广东 潮州 521041)
2010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对高等教育发展明确提出了五大要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五大要点对高校,特别是师范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一所地处欠发达地区的地方师范院校,韩山师范学院近年来围绕教师队伍的稳定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双百工程(教授和博士数量破百)等。面对区位无优势、教学科研设备落后等一系列的先天性不足,如何建设一支稳定的师资队伍一直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者以韩山师范学院(以下简称“韩师”)为例,深度挖掘欠发达地区地方师范院校教师队伍发展的不足和存在的瓶颈,期望探索出一条保证教师队伍稳定、可持续性发展的建设之路。
1 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师资队伍的一般性特点
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年底,全国2286所普通高校中,约2179所普通高校为地方高校,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95.3%。从数量上看,地方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部分,对我国高等教育以及地方经济发展发挥着决定性作用。然而,一直以来,由于我国地域的广阔性、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特点,优质高校资源在区域间分布相对失衡,地方高校发展速度难以满足各地方建设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需求,突出表现为教师数量、质量和结构的相对薄弱,严重制约了地方高校的健康发展,拉大了地方高校和省部属高校的综合实力的差距。
1.1 结构相对不合理
衡量一所高校的人才队伍结构,主要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学缘结构三个方面。由于地域性特点,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的高职称、高水平教师欠缺,而职称较低的中青年教师偏多,这导致地方高校的科研水平远远落后发达地区高校。另外,相对部属高校而言,因为地方高校人才的缺失严重,其对教师在学历、科研水平等方面的要求也偏低,这就使很多高校师资队伍的学缘结构出现了问题,突出表现为师资队伍中毕业于同一所高校的人员比例相对偏高,“近亲繁殖”情况比较突出,制约了地方高校的健康快速发展。
1.2 地域单一
地方高校基本都地处省属二级城市,城市知名度、经济发展水平都远不及省会城市。高校具有相对的地域性特点,这给人才引进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制约性,导致师资队伍来源单一,再加上高校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性,日积月累,本土化就成为了地方高校师资队伍的一大特点,这一点和省城以及部属高校师资队伍来源广泛是有很大不同的。高校的主要任务包括: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个任务决定了高校的多元化特点。随着社会发展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师队伍的多元化尤显重要。多元化(结构、来源、文化等)的师资队伍能够不断弥补师资队伍数量的不足,提升教育质量,保持高校文化建设的活力。
1.3 科研综合实力不高
由于偏离中心城市,吸引力相对不够,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存在一个普遍性特点:高职称、高学历人员偏少。这个特点就直接导致师资队伍科研综合实力不高,科研、教学与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不能全面协调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方高校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1.4 人才流失严重
当前,高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包括生源、师资等竞争,地方高校的稳定性受到重点院校的严重冲击,突出表现为人才的严重流失。目前,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严重问题是高学历的青年教师的流失现象比较严重,严重影响了学科发展和学校发展。很多教师把高校当成“跳板”,利用高校提供的科研项目、经费等资源去提升自己,以达到评聘职称的目的,缺乏对供职高校的忠诚感。
2 地方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
作为一所地处粤东欠发达地区的地方师范院校,面对区位优势不足、知名度不高、师资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等一系列长期存在的问题,韩山师范学院近年来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引进、培养、外聘并举的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不断努力,师资队伍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水平不断提高,发展趋势良好,满足了人才培养的需要,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仍存在不足,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教师总量不足,整体师资队伍结构有待改善
整体生师比偏高,部分紧缺专业任课教师严重不足,甚至有些专业只有一位专任教师。目前,该学院的生师比为21.9:1,高于国家规定的18:1的标准。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227人,占42.4%,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专任教师267人,占49.8%,高职称、高学历教师比例都远低于教育部要求,特别是教授的数量偏少,师资队伍职称、学历和年龄结构都有待改进。另外,学缘结构失衡、教师来源单一也是目前很多地方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韩师的师资队伍建设也明显存在这一特点。
2.2 师资队伍综合教学、科研能力不足
突出表现为,缺乏高水平的学科(学术)带头人,优秀教学和科研团体尚处整合之中,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总体上看,“教育质量工程”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标志性的教学成果数量不足,尤其是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名师及国家级教学成果等方面尚没有实现大的突破。
2.3 人才流失严重,特别是高级职称人员
目前,高校人才流动呈现由西向东的长期态势,这给地方高校,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带来不小的影响。这一不合理的人才流动过程凸显了地方高校培养人才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如何留住人才、发挥好人才的最大效能是目前地方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韩师的高层次人才流失特别严重,主要集中在副高以上职称,这种情况已经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科研实力,出现了精尖设备没人用、青年教师没人带的尴尬局面。作为培养高等人才的高校,应该重视高层次的人才队伍建设,学校急需加大力度研究制定一系列人才强校政策去鼓励青年教师,留住高层次人才,并要注意规避把学校当“跳板”的情况的出现。
2.4 人才队伍的稳定保障措施有待完善
突出表现为青年教师的住房条件、小孩入托入学、配偶工作等保障条件没能跟上教师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才引进、留住的难度,学校在未来一段时间需要重视这方面的工作。
3 坚持可持续性的师资队伍建设
面对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笔者认为,坚持可持续性的发展策略应该是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原则。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学校教师的需求,又不损害学校发展,满足社会发展对高校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教师、高校、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高校发展的目的,又要以社会的发展需要基准,真正实现高校教学促科研,科研带教学,服务社会的职能作用。
3.1 提高对人才引进和青年教师培养的紧迫性、重要性的认识
其实,关于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培养机制,高校还是要以《教师法》《高等教育法》为依据,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水平,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终极目的。人才培养上要注重学历和能力双轨提高,形式上可以脱产进修与在职进修相结合。另外,学校可以鼓励教师进行计划培养与终身学习的培养提高模式,建立优秀教师人才成长、发展的长效机制,从而建设起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良好、富有活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教师知识老化,教学、科研能力后劲不足,学习主动性不强是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为欠发达地区各地方高校更要从制度上重视教师队伍的学习和提高。
3.2 人才建设要综合考虑教师总量、结构与素质,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保证学生规模与教师规模之间的总体平衡发展
每年人才引进要坚持按照生师比18:1的比例,空出余量,稳定教师队伍数量,建成与在校生规模相适应的专任教师队伍,在此基础上综合优化教师素质。教师素质的体现主要有年龄、学历、职称和学缘等结构组成。在师资建设上,高校要科学制订师资建设规划,坚持“引进、培养、外聘”三结合的方针和“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的原则,通过引进高职称、高学历人才,实施兼职学科带头人制度、千百十人才工程、青年教师培养工程等举措,培养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中青年学者,使他们中的优秀者成长为学科带头人;培养一批优秀年轻骨干教师,承担起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任务和重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努力使教师队伍的职称、学历、年龄和学缘结构得到优化,保证师资队伍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
3.3 加强学术梯队和教学团队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要按照学校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的需要,努力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学术梯队和教学团队,包括重点学科、重点专业人才结构、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组成的学术梯队结构质量。另外,学校要加大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为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积累后备力量。总之,人才建设也要有年度发展规划,关键是规划要科学,措施要得当,这样才能保证学校师资队伍总体数量的稳定,结构的合理,整体的优化以及较好的发展趋势。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所有学校,特别是高校在任何时候都必须重视的头等工作。要做到这一点,可持续性的师资队伍建设应该是所有高校都必须把握的原则。作为地方高校,我们要以中青年教师和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不断提高高校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促进跨学科、跨单位合作,形成高水平的教师团队。另外,要引导教师潜心教学科研,鼓励中青年优秀教师勇于创新,不断为高校发展集聚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型人才。
[1]中国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全文 [EB/OL].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3/01/content_19492625_3.htm.2012-03-01.
[2]延边大学高教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全国高校总数超过95%地方高校该奔向何方[EB/OL].http://gj.ybu.edu.cn/news.php id=1716,2012-5-3.
[3]赵文彬.论新建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培养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