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he LE-AT Model下的网络语言研究
2012-08-15张静
张 静
(长江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重庆 涪陵 408100)
0 引言
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高永晨认为,网络交际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网络语言所体现的特征符合跨文化交际对语言的要求[1]。金志茹从言语交际的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等角度入手,分析了网络语言的特点[2]。罗胜雄认为网络语言词汇的构成符合语言经济性原则[3]。当前,语言学界对网络语言的研究主要是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出发,分析网络语言的产生、特点和发展的趋势。网络语言分为广义网络语言和狭义网络语言。广义的网络语言既包括与网络相关的专业术语和特别用语,如防火墙、鼠标、Cyberspace、网络攻击和黑客等,还包括软件和网络工程所需的计算机语言 (如C语言等),以及网民在聊天室和BBS上常用的表情符号和语言等;狭义的网络用语只包含广义语言中的第三部分,即网民在聊天室和BBS上常用的网聊用语。本文主要从语用学的角度对狭义网络语言进行动态探讨,试图以基于Zipf省力原则和语言顺应理论整合而成的新理论模式“The LE-AT Model”对狭义网络语言现象的语用成因进行分析。
1 The LE-AT Model简介
1.1 语言顺应理论
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Linguistic Adaptation Theory)认为,语言的使用过程就是语言的选择过程,也是语言使用者根据交际双方的各种因素、目的和交际的语境来不断顺应语言的选择过程[4]。交际双方选择不同的语言结构来顺应当时的各种语境因素,如交际双方的心理、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外在的物理世界(physical world),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语言使用者对语言的动态选择和规避[5]。
1.2 Zipf省力原则
美国学者George Kingsley Zipf[6]1949年在他出版的书 《Human Behavior and the 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An Introduction to Human Ecology》中首次提出了“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省力原则)[7]。 Zipf首先澄清了“省力原则”的字面意义:第一,省力是一种平均量。一个人一生要经历很多事情,他在一件事情上的省力可能导致在另一件事情上的费力;反过来,在一件事情上的费力,又可能导致在另一件事情上的省力。第二,这只是一种概率而已[8]。省力原则具体应用到语言学领域中,表现为有两股既相互矛盾而又相互影响的力量:一股是“统一的力量”,或者叫“说话人经济原则”。这股力量是以简化为目的,即说话人希望自己说得尽可能少,最理想的情况是能用一个声音来表达一切意义,以减少自己编码时的困难。另一股力量是“分化的力量”,或者叫“听话人经济原则”。这是和第一股力量相反的,以反歧义为目的的力量[9]。因此,人们在选择某种交际手段时,往往会采用相对经济、相对省力的途径来表达充分的信息,而不是绝对经济或省力。人们说话所求的不是表达周密,而是力求简洁,这种简洁是在一定的语境中以双方推理的连贯性为前提的[10]。我们把这种在保证语篇和话语关联性和连贯性前提下力求简洁的语言使用法称为效率原则。
笔者认为,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可以作为解释语言产生的客观原因之一。同时,有些话语的产生也是为了顺应言语交际的效率和经济原则。两个理论均有其优势和不足,都单一地解释言语产生的原因,信服力度不够。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是辩证和统一的,有其主观原因,必有其客观原因,而且两者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因此,为了更充分地解释其产生原因,笔者试图整合Zipf省力原则(Zipf’s 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和语言顺应理论(Linguistic Adaptation Theory)来形成一个新的理论模式The LE-AT Model,以便更好地阐释它[11]。
1.3 两理论整合的可行性
两个理论在很多方面互为补充,而不是相互排斥,加上它们之间有必要而且有可能整合,这样才能在解释语言现象力度上更趋完备。整合的理由如下:(1)两理论都能在言语的交际中解释其语言现象的成因,只不过省力原则是从哲学的视角,而语言顺应理论是从社会学的视角阐释。(2)二者在更深层次的理论框架里彼此互补,省力原则从宏观视角阐释言语交际,而顺应理论则从微观视角试图解释言语交际。(3)它们的解释力度互为补充。省力原则更多从认知框架解释,而顺应理论则是应用交际策略来达到理解和阐释言语交际的目的。(4)两理论在运行机制上互补。省力原则为我们解释言语现象提供了准确的内在机制,而顺应理论在这方面却缺乏内在机制的支撑。(5)两理论在言语意义的范围内互为补充。省力原则主要研究隐性意义,而顺应理论则更多关注意义的社会和文化功能的现实意义。(6)省力是前提。人们的话语不是力求表达缜密,而是力求言简意赅,从而达到简洁明了、精炼的表达效果。这种简单明了是在一定的语境中以双方推理的连贯或关联性为前提的。(7)顺应是调节机制。顺应是成功的言语交际的必备调节机制。总之,省力原则主要研究隐性意义,但是却无法告知我们怎样才能得到隐性意义,而顺应论仅仅是强调言语交际的运用主要是顺应所给的语境来解释隐性意义,从而得出显性意义。但是,对于这些顺应的基础是什么、如何顺应、为什么顺应却解释不够清楚,而省力原则正好可以回答这个问题。考虑到两个理论彼此的优点和不足,整合两个理论来形成更具说服力和解释力度的新理论模式来解释网络语言的形成原因也就成为可能,因此,笔者就建立了The LE-AT Model模式。
2 The LE-AT Model:阐释网络语言的成因
2.1 网络环境下书写条件的限制
网络已成为现代人交流的重要工具,但大部分人打字的速度不快,特别是对于那些生僻字、结构繁琐的汉字。网民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表达最多的内容,减少由于时间差造成的交流阻碍,他们更倾向于使用键盘上方便打出的数字、特殊标点符号、字母以及一些表情符号来表达其意图,这些符号就成了网络流行语。有些网络词语采用英语单词首字母缩写法和数字、符号以及汉字混合或单独使用等的表达方式:如:“I4u”→ “我服了你”;“886” →“拜拜啦”;“很nice”等。有些用汉语拼音首字母缩写的方法,如“GG”表示“哥哥”;“PLMM”表示“漂亮美眉”。 网络词语中还出现一些新字,如“冏 ”(jiǒng)表示“恶搞,恶作剧”; “槑”(音同“梅”)用来形容人傻到极点。
2.2 网络语言的语法不够完善、严密,符合语言经济性原则的要求
语法规则方面,网络语言不像书面语言那样较为系统和严格,网络语言更为灵活、自由、随意。由于网上交流大多数都是利用键盘输入的方式,网民们对正规语言文字的打字以及繁琐、冗长的语言表达方式备感苦恼。同时,网络传输的高效和快速性和有些网民对操作电脑的不熟练程度的矛盾而引起的交流障碍都要求一种简单、方便、快捷的新型的语言文字形式的产生,这种语言文字必须不太苛求语法的完整性和严密性,而是能随意性地表达出说话人的意思即可。它要求语符构造简单、键盘输入容易、所指意义丰富,网络语言为满足以上条件应运而生,其产生的原由为追求省力。
2.3 顺应交际双方心理的需求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为了顺应当时的语境因素、考虑交际双方的心理因素,说话人往往会选择不同的语言,如委婉语、幽默、诙谐语言等。这些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化解当时尴尬的氛围、规避一些人们在社会文化中的禁忌用语,缓解言语双方当时的尴尬局面和冲突,甚至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言语来规避一些不雅的甚至粗俗的言语行为从而使交流语言变得礼貌得体。很多时候人们对语言的选择都是尽量做到礼貌文明,这也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条重要准则,而体现人类活动的语言也同样不能违背这条准则。网络语言又属于语言的范畴,因此,它也必须遵循礼貌原则。例如以下
对话场景:
云淡风轻 21:15:07 最近在干嘛?
回眸 21:17:10 正在赶项目
云淡风轻 21:18:12 哦!我以为你有gf了(gf
即英文girlfriend简写)
回眸 21:20:19 I am a bachelor.
云淡风轻 21:22:06 好久不见了,明天有空吗?
回眸 21:23:11 Sorry,我要忙了,改天见。
云淡风轻 21:24:27 No problem
在例句中,“回眸”没有直接回答 “云淡风轻”有没有女朋友的问题,而是采用“I am a bachelor”的含蓄委婉的回答方式,而“云淡风轻”也用“gf”代替了女朋友。这些话语都起到了较为含蓄地表达自己说话意图的社会功能,这种委婉的表达方式遵循和顺应了交际双方会话的礼貌原则,使得话语变得委婉、含蓄有礼貌,甚至避免了尴尬。其隐性话语的表达力度远比显性话语的效果好得多,这也正好是顺应交际双方心理的需求而采用的一种交际方式。
2.4 顺应社会文化语境的需求
网络社区在其功能和形式上与现实社区迥然不同,它是一个数字化技术支撑的现实之外的“拟想空间”,其参与者必须能够运用网络语言,掌握网络交际的规范礼仪以及网络中的非语言交际方式[12]。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统计,目前有85.8%的网民的年龄在18~35岁之间,年轻人想象丰富、思想活跃,更加善于和乐于表现自我,接受新事物较快,崇尚非主流,彰显个性。由此可见,网民们选择使用网络语言是要显示自己的身份有别于其他人,以获得交际对象的认同,是对网络这一特殊社交世界的顺应。例如,用“886”代替传统表达方式的“拜拜啦”、用“打酱油”代替“不关我的事”、用“童鞋们”代替“同学们”等。网民用这些极具个性特点的网络语言来突显自己有别于常规的、循规蹈矩的传统语言表达方式以顺应整个社会和社交的需要。
3 结语
网络语言是当下一种新的且日趋盛行的语言现象,已成为网民们在言语活动中的一种心理取向。本文运用The LE-AT Model这个新的理论模式对网络语言的成因做了详尽的阐释,这也属于一个新的启发和尝试性的研讨。上述论述表明,The LEAT Model能够为网络语言的成因现象和因素做出更合理、更全面和动态的解释,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
[1]高永晨.网络交际: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新视域[J].苏州大学学报,2001(1).
[2]金志茹.试论网络语言的现状及其规范化[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3]罗胜雄.网络语言中的语言经济性原则[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3).
[4]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London:Edward Arnold,1999.
[5]张静.反语的语用阐释[J].海外英语,2012(8).
[6]Zipf,G.K.Human Behavior and the 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An Introduction to Human Ecology[M].New York:Hafner,1949.
[7]姜望琪.Zipf与省力原则[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8]姜望琪.当代语用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54.
[9]訾华东.Zipf省力原则对新旧格莱斯语用思想的影响[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5):101.
[10]程雨民.语言系统及其运作[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0.
[11]张静.论省略的语用成因及理解[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12).
[12]孙若红.网络交流语的顺应性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13]吴亚欣.含糊的语用学研究[J].外国语言文学,2006(1):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