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校旅游专业创业教育的探讨

2012-08-15邓清南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旅游专业教育

邓清南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 工商管理系,成都 610031)

对高校旅游专业创业教育的探讨

邓清南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 工商管理系,成都 610031)

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教育的功能已从科学教育阈限中逐步分化出职业教育的分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文章认为旅游专业具有先天的创业教育优势,分析了旅游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评判了目前旅游创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可操作性解决对策,对旅游高等教育的职业发展方向具有参考价值。

创业教育;旅游专业;职业教育

“创业教育”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旨在把创业能力提高到与学术性和职业性教育同等的地位,其核心是培养具有职业开创性的个人,以开发创业基本素质为目标,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开设创业课程,提供资金资助,完善咨询服务,让其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初步具备开展实践活动的知识、能力及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如机会辨识、商业运作、资本开发、市场营销、风险转化、资金流分析、自我评估等概念与技能,真正成为实业开拓者。

1 旅游创业教育的意义

旅游需求的持续增长使职业适应性宽泛的旅游业产生许多创业机会,为创业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旅游创业的实体形态主要是旅游中小企业,在我国这类企业已遍及各个乡镇,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如以小企业集中的乡村旅游,已逐渐成为休闲旅游、度假旅游、生态旅游、特色旅游的主体市场,需要大量的基层旅游创业人员和从业人员,创业教育需求急迫。当前,旅游业对人才的需求已发生变化:技能型人才向高素质人才、单一技能人才向复合型人才、科班型人才向创业实践型人才转变。旅游教育必须根据这一人才发展趋势去占领旅游创业教育领域。其实旅游创业教育并不排斥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反以依赖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为前提,以提升知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内涵为宗旨,没有专业教育的支撑则创业教育无法实施,所以,创业教育必须依靠专业教育,只不过是以创业为导向的专业教育。将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纳入旅游专业原有的教学计划与课程框架内,在完成专业教育教学目标的同时完成创业教育教学的任务。旅游专业可以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探寻合适的方式,使学生在特定的专业背景下形成特定的旅游创业素养。

在高校旅游专业开展创业教育具有相当大的优势。从专业特点来看,旅游专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经营管理理念与操作技能,开展创业教育可以整合一些专业课程,将主要教学精力投入到实践教学与经验积累上;从教学成本来看,旅游专业在实践教学环节所需的资金投入较少,可大量借用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进行真实性实践教学;从师资素养来看,旅游专业教师有比较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职业素养,能够对开展创业指导作好理论知识的铺垫,对学生开展前期创业指导的教学工作是有利的。

2 旅游创业教育的障碍

2.1 旅游专业创业课程单薄

据调查,旅游类专业目前仅有一门选修课《就业指导》或《职业生涯规划》,很少开设职场礼仪、商贸法律、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指导等课程,学生普遍缺乏创业指导。就《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而言,课程的针对性也不强,操作性差,“纸上谈兵”居多。每个学生有不同的能力特长,也有不同的就业需求,而《就业指导》课程无法满足学生需要的个性化、专业性的辅导要求。学生就业与创业知识往往来自于高年级学生和网络信息,而通过就业类指导课程获得的相关信息有限。同时由于授课环境和教学资源的限制,就业类指导课普遍存在知识传授多、技能培养少的问题,缺乏实战演练内容,案例教学比例偏低,教学方式落后,难以贴近社会需求与用人单位实际,教学效果较差。

2.2 学校创业教育氛围缺失

由于高校旅游专业秉承封闭的办学理念和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书本理论知识教学为主,实践性教学存在典型的仿真性和演练性,教学计划不涉及有关创业的专业课程,加之学生管理机制的约束,使得学校缺乏主动创业的氛围。即便考虑到师生兼职或兼业的情况,也仅有少数师生有过初级创业的经历。很少有高校对教师开展创业教育培训,通常情况是学校不定期聘请校外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来校作一些创业指导或现身说法,创业教育的大氛围难以形成,对学生的影响甚微。

2.3 女生创业意识不足

在我国学习旅游专业的学生以女生居多,其创业意识、创业信心、创业能力明显不足。旅游专业的女生有创业意愿的人数明显低于男生,大部分的女生对创业毫无准备或不知所措。与男生相比,女生在个性特征方面缺乏敢闯敢干的气魄,受传统观念影响更愿回归安稳工作。同时社会传统文化中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也是制约当今女性创业的深层障碍,比如在一些地方或企业,男性对女性参与社会持排斥态度,对女性工作能力持怀疑态度,亲朋好友对女性创业不信任,使得想创业的女大学生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除去社会经验缺乏、创业能力不强、创业知识缺乏等所有大学生的共同不利因素外,过低评价自身能力,缺乏自信,处事易情绪化,不够理性以及承受挫折的能力差等创业心理品质状况也是影响旅游专业女生迈出创业步伐的羁绊。

2.4 旅游创业辅导师资缺乏

大部分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直接来自高等学校,几乎没有行业背景,也认为自己不是创业教育方面的专业教师,学校也没有对教师做有关创业教育的培训。其实高校要拥有或者培养几位旅游创业教师非常困难,因为创业指导教师不仅要求学识渊博,还需具备真实的行业或企业背景和积累,而目前的师资来源与结构在人事制度上无法保障。有深厚旅游素养的科班教师无法深入到企业中去;而有深厚行业背景和企业经验的行家又难以流转到高校中来。虽然目前高校推崇双师型教师,但这与旅游创业教育所要求的师资条件仍有一段距离。一方面专业课程的教师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就业指导课教师大多是由辅导员、班主任兼任,对学生的就业程序指导还能应付,但专业化程度低,缺乏与就业指导学科有关的心理学、教育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学等知识,创业教育说辞让人难以信服,授课效果及学生的认可度不高。

3 旅游创业教育的倡导

3.1 构建合理的创业教育体系

根据旅游创业教育的核心目标要求,要改变当前纯粹的专业化教育体系,就要深化旅游专业课程体系与培养方案的改革。在专业教育体系的基础上恰当地融入创业教育元素,如在教学计划中适当地增加创业教育课程群,在专业课程的相应章节融入创业内容,在学校创设创业园地等;探索构建有利于学生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提高的“双体双核”的旅游专业教育体系,即“专业与职业、就业与创业”并重的施教方案;在所有相关课程(饭店管理、餐饮管理、酒吧管理、旅行社管理、管理学、财务管理、会计基础、统计基础、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广告经营等)中有机加入创业理念、程序与技能等知识元素。如在《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中,应该加入旅行社企业注册登记,产权管理,组织设计,市场定位,产品开发,信息化营销,财务管理,纳税处理等创办与运营该企业的内容和技能。多门相关课程的内容进行以上思路的改革后,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创业教育内嵌式的专业与创业教育体系,其本质是通过课程内容改革达到培养学生自觉的创业意识,综合的创业素质,基本创业能力的目的。引导学生在学习旅游专业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同时,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挖掘、鼓励,激发学生的创业理想和潜能,树立大就业观念,逐步转变成社会创业、创新的生力军。

3.2 探索创业教育方式和模式

在高校旅游专业开展创业教育,既要讲授创业的基本原理和过程,更要在显性与隐性的教育环境中达成与学生的双向沟通,而利用“隐性环境”对学生进行耳濡目染的创业教育也很重要。1)课堂上采用互动式学习,师生的创业思维在双向沟通中相互启发与相互磨合,从中领悟创业的理念与环节。2)要采用感受式的创业技能培训,选择某一创业技能为主要内容,邀请中小企业业主现身授课,通过其创业过程的完整展现,使学生感受创业的艰辛与成功过程。3)鼓励学生采用“兼职创业”实操方式,学校从制度(如评核成绩、折算学分等)和条件上给予支持,允许高年级学生结合课程实习或专业见习,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外出兼职,通过社会企业让学生感受真实企业的创业与运营过程。4)提倡“休学创业”的学习方式,根据学校相关优惠政策允许一部分有决心、有能力、有准备的旅游专业在校学生短时休学,以便集中精力加入创业阵营和创业团队,进入社会创办公司,学校和系部将为其保留一段时间的学籍,适当的时候再返回学校完成学业。

3.3 加强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的时候,最为有效的是校企联合模式。一是通过“工学”结合来创立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以此增强创业教育的实践环节。二是通过校办企业、校办公司等实体企业,一方面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学习,另一方面由这些企业设立创业基金会、创业协作会等,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演习场所,学生在不影响正常学习的情况下利用课余时间开设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微型经济实体。三是凭借勤工助学活动帮助学生培养自立自强的创业能力,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积累创业体验。

3.4 努力营造自立成才的创业氛围

高校可利用自身的学科特点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创业知识讲座和创业技能演练等活动,定期邀请一些成功创业者进行现场指导,分析评判大学生在创业中的成功与失败原因,为今后走向社会愿意创业的同学提供借鉴与模仿案例[3]。也可专门举办创业培训班或创意孵化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同时学校有关部门要增加投入来改善创业教育的软硬环境,联系适当企业与学生创业活动形成良性互动,使学生的创业设想实体化。根本目的是通过营造旅游创业环境,在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生存性创业率的基础上逐步增加事业性创业的比率。满足生存性创业是高校旅游专业学生创业的主要动机,虽然创业动机水平还处于较低的需求层次,但这符合我国目前社会创业的现实情形。因此,要加强生存性创业的环境培育,激发潜在的创业者加入到旅游创业队伍中。这种创业类型对于旅游市场开拓,拉动就业,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作用非常明显。初级创业之后必有部分成功者自觉进行开拓性的事业性创业,可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3.5 多渠道培养与引进创业师资

旅游创业教育成功与否关键还在于合格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由于我国高校目前还没有开设这样的专业,并且纯科班型,说教型的师资不能够真正适应创业教育的需要,所以现在依赖大学培养与提供师资是不合时宜的。可以动员已有创业经历或正在创业的教师,鼓励他们在教学中将自身的经历体会、创业理论、师范素养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二是有规划、有步骤地派遣教师到有关专业所涉及到的主要类型企业中去兼职学习,真正融入到企业的创业与经营环节中,有意识地考察、研究、总结他人创业的经验与问题,为今后的授课作好深厚的铺垫。三是发现和鼓励在相关专业方向上具有成功创业经验的企业家(包括校友或其他大学生创业者)走上讲台,聘请他们担任高校相关专业的创业课程授课教师,以其亲身经历传授正确的创业知识以及如何规避创业风险。但对这些教师学校不仅要政策鼓励,而且要对他们进行诸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法等有关师范素养方面的先期培训,使他们具有传授、引导、修正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他们的讲授感受到创业教育。四是举办不分专业的创业师资培训班,集中讲授一般创业的理论、过程、经营等知识与技能,在短期内提供大量授课与辅导师资。通过以上4个渠道可基本解决缺乏创业教师的燃眉之急,但从长期来看,有条件的高校还应该设立创业教育专业,从理论层次和实际操作层次培养专业师资,建立起完整有序的不同专业创业师资的保障体系。

3.6 以政府为主导搭建创业平台

旅游创业行为源于对创业机会的识别。由于创业者视野、认知和信念等制约了旅游创业机会的识别,因此政府搭建不同层次的创业平台十分重要。地方政府要大力宣传创业理念,在全社会倡导“大就业”意识,树立“劳动实现人生理想、创业实现人生价值”的观念,加强旅游创业培训力度,促成创业动机与旅游市场需求的对接。制订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从事旅游创业活动,由政府协调旅游创业人与社会各界的广泛联系,获得旅游创业资金,减免创业企业税收,从起点上解决旅游创业的瓶颈问题。政府还应将大学生创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降低他们对创业失败风险的担忧,保障更多的有志青年积极从事旅游创业。地方政府通过设立“大学生创业就业基地”、“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园地,为有旅游创业愿望并具备创业条件的大学生提供创业培训、开业指导、项目开发、小额贷款、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为大学生创业在申请、登记、审批等方面提供“绿色通道”服务,把支持大学生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就业压力增大,就业质量需提高,就业内涵多元化的背景下,高校创业教育是大势所趋,而旅游专业开展创业教育具有先天优势。只有政府和高校高度重视,努力营造自立成才的创业氛围,多渠道培养与引进创业师资,探索创业教育方式和模式,加强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构建合理的创业教育体系,充分发挥旅游专业的创业特点,相信旅游专业的创业教育一定会彰显积极的意义和起到有效的示范作用。

[1]蒋龙余.浅析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职教论坛,2010(20):61-63.

[2]孙玉贤,张利军.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思考[J].发展,2010(7):131-132.

[3]冯磊.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J].世纪桥,2010(13):98-99.

[4]庄丽娜,邹晓虹,李娟.加强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培养的建议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1(30):141-142.

[5]孙平.国外旅游创业研究及其对构建创业型社会的启示[J].财经问题研究,2009(7):128-131.

Analysis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ollege Tourism Major

DENG Qingnan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Chengdu Electromechanical College,Chengdu 610031,China)

China now has entered the era of mass higher education,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developed rapidly from regular scientific education and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whole society.From the discussion of advantages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ssues existing i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f tourism major and suggestions for enhancing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tourism major;vocational education

G710

A

1008-5440(2012)01-0047-04

2011-08-29

2010年度校级课题“创业元素融入旅游教育问题探索”(JG2009035)

邓清南(1959-),男(汉族),四川内江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旅游开发、资源保护。

猜你喜欢

旅游专业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旅游
旅游的最后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