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普通高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012-08-15徐家林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1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教育

李 飞,徐家林

(安徽科技学院 体育部,安徽 凤阳 233100)

浅析普通高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李 飞,徐家林

(安徽科技学院 体育部,安徽 凤阳 233100)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文章从应用型普通高校的生存和发展角度出发,从理论上阐述了什么是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和意义,提出了有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的定位,高校理论和实践教育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普通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教学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大众化”教育,高校扩招已经严重影响到毕业生就业,高等科研和设计部门已经接纳不了太多的新增人员,所以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到生产一线就业已经是一种大的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一线的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对于技术技能人员的需求也大大提高.生产单位用人标准在向高层次延伸、向多层次扩展.部分高等教育学校也正逐渐向此类人才的培养方向转变.

1 应用型人才

我们要探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应当是具备了宽厚且结构合理的基础知识,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特别是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从事某类专业工作的一般技能和从事有关岗位的核心技术,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1].它的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好的素质.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适应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应运而生的.它的办学理念和发展定位既有别于“研究型”教育,也有别于我国传统的“学术型”本科教育,而是指将自身类型定位于教学主导型,将发展目标定位于培养直接面向市场和生产一线的高级应用性人才的服务的应用型普通本科高等院校[2].

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3].普通本科院校要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就必须要培养学生的素质,提升学生的能力,塑造学生的精神.

2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1 培养三种素质,即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在人的素质结构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核心,是做人的根本,是人生的动力因素和导向因素,它包括政治觉悟、思想观点、道德品质和人格特征等因素.

科学文化素质是一个人的知识、智能、学习方法和创新精神,是一个人发挥社会作用,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科学文化素质是形成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前提.培养大学生最基本的文化素质培养应达到:第一,建立合理的知识智能结构.第二,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第三,学习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培养科学文化素质就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打牢基础.

健康素质是指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健康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前提,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成才和成功的基本条件,是载知识之车,密道德之合.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很重要,心理健康尤为重要.

要培养应用型大学生,首先要培养学生做人,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坚定的信仰、良好的品德修养以及高雅的审美情操.要重视学生的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认知与意向等因素的全面和谐发展.使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其次,重视个性的培养与完善,增强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使他们成为一个在情感、智力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

2.2 提升三种能力,即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提升学习能力首先要使学生能够主动的去学习、有探索性的去学习,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和生活方式,以便能够适应当今时代知识不断更新的要求.要培养出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科学知识和严谨的学习方式.同时,培养他们勇于探索未知领域的能力,愿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和良好的科学道德.

实践是学生了解理论和知识的社会意义和人生意义的重要条件,是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动力源泉,是学生获得完全的知识而不是抽象的、片面的知识的必要条件,是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智慧、品格的必要途径.提升实践能力要学以致用,强化实践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渠道.因此,我们应在重视基础,狠抓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的同时,要把实践学习全面渗透到教育教学中,把实践教育作为教育教学的核心部分.

创新能力包括思想创新、行为方式创新等,要加强大学生科技文化月等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为大学生提供提高创新能力的平台,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只有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谈创新.可以肯定,良好的基础知识是创新成果诞生的基点,没有坚实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知识底蕴,是不可能孕育出优秀发明的.古语说的好:温故而知新.创新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么神秘而高不可攀,是人们在对原有知识和理论的深刻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在对原有知识和理论的实践运用当中,发现原有理论无法解决或解释不清楚的问题时,依据实践经验对原有理论进行改进,甚至创造更加适用性的新理论的过程.因此,学校,一定要重视基础知识,其中数学、英语、计算机以及本专业要求的基础课程,需要注意的是,切不可使学生一味埋头苦钻基础而放弃了对基础知识的延伸和新知识的发现,要抱着质疑的态度学习,要培养学生敢于挑战权威,在学习中求创新,是创新性学习的关键.

针对大学的不同阶段,创新性学习要有所侧重.在大学学习的初级阶段,也就是打基础的阶段,学校要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较多的以肯定的视角来传输前人的经验,理论和方法,在接纳学习的基础上求创新;而在大学学习的高级阶段,或者研究生阶段,由于有了初级阶段所打下的扎实理论知识基础,在这个阶段,就要侧重于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创新思维,扩展思维视角,较多的以否定视角来重新审视以前所学的知识,破除“知识—经验定势”,重视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大胆的对前人的理论和经验做出置疑,提出改进观点,并实事求是的对新提出的观点和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实现真正的创新.

2.3 要塑造三种精神,即敬业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诚实守信精神

大学生从迈进大学校门的第一天起就要培养敬业奉献精神,这样他们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才能干一行爱一行,在本职岗位上做出成绩.

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英国著名的作家萧伯纳曾说过,两个人交流思想与交换苹果不同,交换苹果以后,每个人手里还是一个苹果,而交流思想后,每个人都有了两个思想.只有善于与别人合作,善于整合资源,才能发挥自己的能力,才能把事情做好.

诚实守信主要是指做人做事要讲诚心、讲信誉,人无信不立,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诚信二字尤为重要.

在实践中我们要坚持把政治思想教育放在首位,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逐步使学生具备为国家为企业奉献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深入实际,吃苦耐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与他人协作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市场意识.具体地说,首先,要加强学生对竞争意识的培养.其次,加强学生劳动观念与效率观念,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效益就是财富,效益就是生命.再次,要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和法令.培养真诚老实、表里如一、重信用守合同等素质,使其真正成为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3 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思考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既不等同于我国的研究型人才培养,又要区别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它的发展方向必须突出自身优秀,形成自身的特色.

3.1 普通高校人才的培养应积极主动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区域社会与行业发展服务,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的生存和发展之本就是在于适应社会需求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并在积极探索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方式,积极致力于将研究型大学和学术性高等学校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和学术性试验成果直接推向市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直接贡献力.

3.2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以现代教育理念对教学进行改革.现代教育理念就是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加大启发式教学力度,加强综合性、开放性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保证学习质量,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3.3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采用“多渠道、多形式、立体化”的手段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充分的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做实践培训,采用多渠道、多形式立体培养的方式来加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4],如为学生开辟第二课堂;在学生班委中设立实践委员,积极支持学生进行各种实践活动;组织各种实践竞赛等,使之形成良好的氛围和机制,来加速学生的成长,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使之尽快地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3.4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强调必须的学术性和基础理论性的同时,要更加强调面向市场现实需要和学生的实际与未来发展的需求;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要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抓好教学队伍建设.师资队伍要通过学科和精品专业建设,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既懂学科,又懂专业、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双师型”教师梯队[5].

3.5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作为学校这样一个单位要紧密依托行业和当地政府与企业,建立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要重视建立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重视校企联合,签订合作教育协议,使校内外教育与实训基地成为承担学生实习、实训的基地、学校应用科技研究和实践技术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的平台、进行合作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

4 结语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要办好普通高校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各个方面的齐心协力,共求发展.学校要发展,办学定位要准确;教育教学理念要不断的改革更新;学校的各项体制要健全,例如优化的专业结构设置、强调“基础性、应用性、实践性”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案、完善的教学管理和教学监督评价体系;另外教育教学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社会性活动,学生是培养的对象,教师则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的载体,因此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之一.

〔1〕徐波.构建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嘉兴学院学报,2006,18(5):124-139.

〔2〕腾金生,刘明川.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科技视野,2007(05):57.

〔3〕顾志良.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综合集成系统研究[J].学术论坛,2007(11):197-200.

〔4〕伍一.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建设的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06(01):118-121.

〔5〕杨春生,李军.论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特色[J].江苏高教,2006(05):88-89.

G642

A

1673-260X(2012)01-0234-03

安徽科技学院重点教研项目(X2010019)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人才云
题解教育『三问』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