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泉州民营企业后续发展探析

2012-08-15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11期
关键词:二次创业民营企业

王 欣

泉州民营企业后续发展探析

王 欣

摘 要:泉州民营企业在泉州经济发展过程中极具动力和发展优势,在泉州经济版图中已形成了“十分天下有其九”的格局。但在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泉州民营企业的后续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为了进一步增强泉州民营企业发展的后劲,实现跨越式发展,本文从泉州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遭遇的瓶颈难题入手,剖析了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并为其后续发展的路径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后续发展

王欣/泉州经贸学院商务系讲师,硕士(福建泉州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是福建社会经济发展三个层面中的第一层面城市,也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核心城市之一。近几年来,随着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泉州的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业已成为拉动福建省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纵观泉州经济发展的脉络图不难发现,泉州的民营经济在近年来发展迅速,是泉州最具发展动力和优势的经济力量,目前已经在泉州国民经济版图中占据了“十分天下有其九”的重要地位。由其创造的民营经济不仅为泉州经济戴上了神圣的光环,也是泉州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闽商精神在泉州民营企业家的身上也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但是,受民营企业自身存在的先天不足的内因和外部经济环境恶化的外因的双重影响,泉州的民营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的隐忧,主要有:民营企业大多源于家庭作坊,总体规模偏小,企业的研发及自主创新能力较差,因此企业间往往通过恶性价格竞争实现“打压式”的发展,难以形成规模经济;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出口环境进一步恶化,不少民营企业尚未走出困境;面对资金紧张、用工紧张的新困难,泉州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举步维艰。要突破制约泉州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泉州的民营企业就应以“二次创业”为契机,转变思路,拓宽发展渠道,以便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一、泉州民营企业的基本概况

在泉州经济发展过程中,民营企业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全市共有5万余家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除外),占全部工业产值的八成以上,全市重点企业中民营企业占了九成以上。在金融危机深度发酵的2011年,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而国内经济增长也逐步回落,在面临市场萎缩、原料涨价、资金紧张、用工短缺等诸多困难的情况下,泉州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了13.8%,占全市GDP的比重达87.3%;工业增加值增长了17.3%,占全市的97.3%;就业人数500多万人,占全市的九成以上;缴纳税金占全市财政收入的八成半以上。正是由于泉州人特别是泉州企业家个个猛、输人不输阵,泉州才成为福建发展的排头兵和领跑者。正是有了民营经济的快速崛起、有力支撑,泉州才写下了13年来经济总量稳居全省第一的骄人业绩。

从泉州民营企业发展的脉络来看,其前身大多源于家庭手工作坊,经过30余年的发展,民营企业展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具体如下。

1.集群化趋势。在泉州,各具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集聚体近年来日益增多,辐射的范围包括石化、纺织、鞋业、陶瓷、水暖器材等众多行业。其中,产值超100亿元以上的有石化、纺织、服装、鞋业、石材、机械制造、食品饮料等7个产业集群;年产值在30亿元至100亿元之间的有石雕、茶叶、树脂、工艺陶瓷、建筑陶瓷、水暖器材、藤铁工艺等产业集群。这些极具地域特色的经济集聚体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更是成为辐射全省,甚至全国的专业化、区域性优势产业。在推动泉州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也为泉州赢得了“中国鞋都”、“中国建材之乡”、“中国石雕之都”、“中国瓷都”、“中国茶都”、“中国伞都”等美名。

2.专业市场化趋势。依托上述地域特色产业的集聚,泉州的民营企业家们在此基础上大力建设各专业市场,迄今为止,已初步建成了石狮服装城、晋江鞋都、南安石材城、惠安石雕园、安溪茶都、德化陶瓷工艺场等极具区域特色的全国性专业市场。并以“市场+流通=发展”的思路全面发展与此相关的物流产业,将研发、生产、配送有机地联系起来,在进一步完善专业化市场建设的基础上,也使得全市相当一批产业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出口规模居全国前列,并由此带动下游相关产业的全面建设。

此外,由于泉州民营企业向来注重对外招商引资,其经济外向化趋势明显。并且,伴随着民营企业生产产值的增加,企业日趋朝规模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

二、泉州民营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泉州的民营企业存在着其本身难以避免的先天不足,这些不足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日益显现,制约了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经营管理方式落后。由于泉州的民营企业大多来源于个体、家庭小生产作坊,因此,整体素质不高、经营管理方式落后是其比较显著的特征。大多数泉州民营企业所选择的家长式的管理模式(即企业由一位强有力的人物作为统帅,实行高度集权化的管理),本身具有不可避免的排外性,使得外来人才难以进入企业核心领导层,这不仅打击了外来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也造成了泉州民营企业中高层管理人才的流失率相对偏高的恶果。该管理模式必然带来一系列弊端,如,内部组织结构不够健全、经营管理粗放,缺乏科学、系统、条理清晰的经营战略规划、个人决策和感情决策较多、老板和高管带头破坏企业规则,股东和家族成员对企业多头管理等弊端也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和风险,使得企业整体素质不高,发展模式单一,缺乏做强做大的后劲。

2.筹资渠道狭窄,外部环境不良。虽然在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的2011年,泉州没有出现“民企倒闭潮”及“民间借贷危机”而引发的大规模老板出逃的状况,但是资金紧张、企业发展受到制约却是大多民营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对企业来说,既要面临市场激烈价格竞争冲击下企业效益下降、相互拖欠贷款情况严重所造成的资金回笼较慢、流动资金周转困难的自身难题;也要面对银根紧缩的现状下银行信贷受企业规模和资产抵押多重限制难以发放的困难。由于企业难于向金融部门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筹资渠道狭窄,导致了企业进一步发展举步维艰。

此外,泉州民营企业也面临着大多数企业不得不面对的外部环境不良、企业负担偏重的问题。由于目前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的现象尚未根本消除,企业的外部负担往往较重;而个别行政管理部门仍存在的“官僚化”作风所导致的办事效率不高,对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的现状,也极大地影响了企业与主管部门的互动和沟通,难以发挥企业主管部门对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导向作用。而且,由于各级企业主管部门的配套服务体系尚待健全,面向企业的技术管理咨询、培训和资产评估等服务机构基本上都处于发展起步阶段,难以为企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3.企业间缺乏良性竞争,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低。虽然泉州的民营企业已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体,但这些产业集群体基本上都存在着群内同类企业“扎堆”、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同质化情况严重的现象。由此,企业间往往通过恶性价格竞争的手段相互抢夺市场,严重削弱了产业集群的经济效应,甚至有可能导致集群的衰亡,难以形成产业集群必然带来的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被迫停产歇业的企业并不在少数。

同时,由于泉州民营企业的总体规模偏小,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较差,大多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较低,产业发展存在着大而不强的问题。企业间“强强联合”、“互惠共利”的情况几不多见。

三、泉州民营企业后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针对泉州民营企业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泉州民营企业要获得长足的发展就应以当前的经济政治形势为出发点,根据自身的特点,以政策为激励,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法制为保障,紧紧抓住当前“二次创业”的发展机遇,更好的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对此,笔者对泉州民营企业的后续发展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从转变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入手,提升民营企业的整体素质。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泉州的民营企业要获得进一步发展,就必须从转变经营管理模式入手,建立和完善现代化企业制度,进而提高其整体竞争力。就目前来看,要提升民营企业的整体素质就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逐步入手。第一,由过去单纯的家庭作坊式单独经营向股份合作企业转变;第二,整合企业间的竞争优势,由股份合作企业过渡到股份制企业;第三,进一步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从而逐步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

此外,由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管理团队代替家长式管理,吸收大量优秀的专业人才进入企业的领导层、决策层也是泉州民营企业转向专业化、规范化的必由之路。

2.调整民营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优化现有产业结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下,地区经济体要获得长远的发展,就应根据自己的技术、资本、人才资源等优势选择最适当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在发展第三产业极具传统地缘优势的泉州,规模普遍较小,经营模式较为灵活的民营企业要进一步发展,就应当把经营重心从过去重点发展第二产业逐步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并举,重点发展第三产业上来。即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并最终转移到以第三产业为主的经营轨道上来。以顺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趋势。与此同时,泉州民营企业也应进一步调整发展模式,跳出过去低技术含量、低收益、高破坏的传统发展模式,走出一条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好的、人力资源优势能得以充分发挥的新型发展模式。

3.构建民营企业的诚信机制,培育良好的泉商商誉。诚信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所在,而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更是维护诚信的基石和支撑。因此,在民营企业内部构建诚信机制不仅是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更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长期以来,在不良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逐,虚假广告、质量问题、道德沦丧、信仰缺失等种种商业乱象在泉商的经营中并不少见,也使得泉商“亦商亦盗”的经营特色广为人知。这种追求“短期利益”的行为也将直接影响商家自身品牌价值和长远的发展。因此,民营企业就应恪守“守法、诚信、公平、敬业、服务”的商业职业道德准则,牢固树立以德经商、以信立业、诚信为本的企业理念和价值观,全面推进企业诚信机制建设,并通过建立不良信用记录制度和失信惩戒制度,建立科学的企业商业信用等级评定体系,逐步完善商业信用的认证和防范机制。这样一来,在“企业自控、社会监督、舆论评价”的诚信监督框架下,良好商业信誉的建立将指日可待。

纵观泉州民营企业的发展历史,它的产生、发展和壮大离不开各级政府部门的扶持、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离不开各行业协会的带动促进,更离不开泉州民营企业家们的开拓创新。在深入研究泉州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深化发展的路径后,泉州民营企业家们将秉承爱拼敢赢的泉商精神,求实创新,为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成功打造坚实的基础。

[1]施永康.构建泉州新一轮跃升平台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2]泉州民营企业系列报道[N].泉州晚报,2012-02-05

[3]泉州市统计局.泉州市统计年鉴[K].2011

[4]蔡伟毅.泉州市民营企业考察报告[DB/OL].(2006-02-05).http://www.studa.net/Place/060205/09183023-2.html

中图分类号:F276

B

1671-6531(2012)11-0077-02

:姚 旺

猜你喜欢

二次创业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新三板“二次创业”猜想
新三板“二次创业”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民营企业组建关工委的探索
论民营企业创新的载体
民营企业关工委“五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