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加强高校德育工作中对大学生生命意义的教育
2012-08-15杨绍昌王国强
杨绍昌,王国强
浅议加强高校德育工作中对大学生生命意义的教育
杨绍昌,王国强
摘 要:当代的大学生不仅有学业的压力,更有着沉重的就业、经济、人际和情感等压力,一部分大学生没有时间和能力去理解、体悟、欣赏生命,一旦遭到挫折和打击,便产生心理问题,甚至走向自我毁灭。本文对如何围绕个体生命与道德教育展开高校德育教育工作进行了深入剖析,探讨高校德育如何触动个体生命的深层结构问题。
关键词:高校;德育;生命意义
杨绍昌/保山学院学生处副教授,在读硕士(云南保山678000);王国强/保山学院副教授,硕士(云南保山678000)。
一、生命意义教育是当前高校德育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全球化的今天,如何面对高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以何种形式开展高校德育是德育理论界一直密切关注的问题。在高校德育的过程之中,个体生命与道德教育的关系是所有问题展开的基础,构成了高校德育研究的基本问题框架。
大学生是科学进步的践行者和传播者、社会文明的推动者和示范者,他们肩负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然而,社会的多元发展,为大学生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舞台,而正是在这样一个多元复杂和物质丰富的时代,大学生的心理反而变得脆弱,他们变得手足无措、感到茫然和恐惧、无从选择,缺乏判断和选择的智慧以及解决现实困境的能力。在工具价值论的导向下,教育培养学生获得了“何以为生”的技能,却不知道“为何而生”。当代的大学生不仅有学业的压力,更有着沉重的就业、经济、人际和情感等压力,一部分大学生没有时间和能力去理解、体悟、欣赏生命,一旦遭到挫折和打击,便产生心理问题,甚至走向自我毁灭。因此,开展生死教育,让大学生系统地认识生死,培养起生命智慧就显得很有必要。
高校德育尤其是高校道德教育问题,不仅是关乎社会性的问题,即事关社会生活秩序的问题,而且是一个“个体性问题”。高校德育的目标应在于为学生生命表达的丰富和生命体验的获得营造有意义的环境,引导学生自觉地寻求和获得生命意义,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世界、热爱生活世界,成为生活世界中的人。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要帮助受教育者由自然生物生命转化为社会意义生命,由低层次的意义生命转化为高层次的意义生命,逐步促使个体社会化,形成健康的生命个性。
但长期以来工具理性充斥于道德教育领域之中,“把‘教育’理解为社会借此可以保存、延续、进步,个体借此得以获得某种素质而在未来过上‘幸福’‘完满’的生活的工具”。对道德教育的关注,偏离教育本身的要求以及受教育者自身的需要,而以社会需求作为直接的标尺,培养人仅仅是满足社会的需要。单一的思维方式,遮蔽了生命的本真,功利主义盛嚣其上。当前高校德育教育也受此影响存在着一些不足与问题。
二、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教育片面化
德育教育片面化主要着眼于德育教育的培养环境。“生态世界观强调整体,认为世界是由复杂网络组成的有机整体。”因此,德育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内外协调一致的合力体系。具体而言,就是以社会为课堂,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和教育资源的整合,让大学生在广阔的社会生活里,体验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目的价值与工具价值,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然而,目前高校德育过程平面化,缺乏立体式的培养环境。
1.忽视社会环境的消极作用。社会环境是影响德育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社会环境通过人际交往、群体活动等社会形式逐步渗透到人的意识和行为之中,形成人的道德品质,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达到主客体的相互平衡与协调。而主客体因素的相互平衡、相互协调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实现的,客观因素的影响只有通过社会实践与主体相联系,才能达到主客体的相互平衡与协调。社会环境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构成的,高校德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在特定时间和地点进行系统的教学活动来实现其德育目的,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素质。而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既有积极性,又有消极性;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在广泛性和多样性方面远远超过了高校德育活动的影响,对人的影响是复杂的,不可估量的。而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往往造成道德离心力,直接或间接地抵消或弱化了高校德育的积极效应。
2.忽视家庭伦理建设。家庭是最早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和实施教育的地方,家庭环境不仅影响子女的个性发展,而且影响子女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家庭德育环境的主要特征家庭教育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亲子关系为主线,由家长活动对子女进行言传身教,更重要的是品德教育。在家里父母子女朝夕相处,关系上具有密切性,心理上具有认同性,行为上具有模仿性,影响上具有互动性,因而父母长辈、邻里亲朋的一切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家庭德育的实施,不是从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开始灌输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在家庭成员的相处和社会交往中,使子女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与道德信念。所以相对学校德育来讲,家庭德育更基础、更直接、更有效,具有奠基性、易感性、互动性、潜隐性和连续性等特点。目前,家庭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外部环境正处在巨变之中,家庭结构及其稳定性都发生着质的变化,如核心、单亲家庭数量正不断增加,造成了家庭关怀的缺损,导致家庭本身的伦理困境,严重影响家庭在德育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同时,由于家庭的经济、结构、家长职业及文化程度等因素,学校与家庭之间在德育过程中配合频度和聚合度上缺乏默契,家庭与学校的教育与生活在时间、空间、活动上往往存在步调不一致的现象。
3.学校德育环境各要素偏失化。高校德育本身所构成的环境主要包括教育目标、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方式方法、德育课程与学生日常德育工作、大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相互协调的诸内容。当前,高校德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在德育地位方面,主要表现为德育地位弱化。由于社会、学校、学生等因素影响,高校对德育缺乏准确定位,德育存在地位弱化现象。主要表现为重教书而轻育人,重智育而轻德育。在德育内容方面,主要表现为内容滞后。德育的内容仍是以价值取向为主的共产主义、大公无私、毫不利己等为主。在德育方法方面,主要表现为以课堂传授的方式来传播有关的德育知识,以书面考试的方式来衡量德育效果,从而导致德育活动忽视了学生的自律慎独和自身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在德育评价方面,主要表现为主体评价成效偏失化。对学生德育的评价问题主要表现在过分注重对学生德育认知的评价,而忽视了对学生行为的关注和评价,以至学生重知识、轻行为,最终使德育工作很难取得实效性。
(二)德育去生活化
自现象学大师胡塞尔提出“生活世界”这一概念以来,“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日益成为学者们瞩目的焦点。“德育教育回归生活世界”这一理念是随着拯救由“科学世界”的膨胀造成人的价值和意义的危机应运而生的。因为在现实德育活动中,“儿童不可能把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印象、自己的感受远远地丢在校门之外,怀着纯而又纯的学习愿望来到学校”,“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意味着道德教育对日常生活的批判性重构。然而,由于现有研究对于“生活世界”这一概念的理解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德育回归生活世界”这一理念也日益凸显出其特有的困境。
1.德育消融于生活。生活是德育的起点,也是德育要回归的地方,德育回到生活不是说离开生活的德育重新回到生活,而是指“高于”生活的德育“回到”生活,使人过更美好的生活。正如陶行知所说,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生活的变化,使生活向好的方向发展。同样,我们说德育的目的也是为了生活,为了促进生活向好的方向发展。虽然德育从生活中出发、在生活中进行,但并不意味着德育等同于生活、消融于生活。生活的德育不是无条件地迎合生活,而是在生活中引导生活。然而,目前高校德育由于对“德育回归生活”中“生活”一词缺乏正确理解和明确定位,从而导致德育丧失对日常生活的批判功能,最终消融于道德教育最初的本源——生活。
2.德育回避生活指引性。回归生活道德教育应该在受教育的学习生活、交往生活、日常生活中发挥指导作用。在学习目标方面,应该帮助和引导学生明确其学习目的,并将之具体化、层次化,使得受教育者能够制定达到既定学习目标的计划和步骤。在学习动力方面,学校道德教育应该将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紧密联系,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思想认识水平,以提高其学习的内驱力。在人际交往方面,学校道德教育应积极承担起指导学生交往的任务,在传授学生有关人际交往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和锻炼他们的交往能力,引导他们勇于和善于建立平等友爱、互帮互助、开放宽容、诚实守信的良好人际关系,为自身的健康成才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做好人际储备。而目前的高校德育对这些日常生活问题熟视无睹,从而导致德育成为外在于受教育者生活的说教工具。
3.德育回避多元文化冲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多元性也日趋明显。多元文化对学校德育的渗透使得学校德育包含了越来越多的因素,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包括青春期性心理教育)、自然伦理教育(以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和生命教育等内容。毫无疑问,学校德育无论是其内涵还是外延愈益深刻和广博,内容更加贴近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也更加适应急剧变化的时代和社会的步伐。在这一背景下,各种文化的相互融合、撞击乃至冲突是必然的。这些文化,无论是精华还是糟粕,都会将其影响辐射到当前的高校德育中。而其中的糟粕如个人主义等等极大地冲击着高校德育所提倡的集体主义、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和诚实守信的“人伦观”等等道德要素。
三、提高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方法
第一,依据个体生命的特点确立道德教育的方法。如果认识到了道德教育有存在的价值,那么道德教育开展的出发点是什么呢?道德教育如何有效地展开并发挥作用呢?把教育对象——个体生命的自身特点作为教育实施的出发,根据个体生命的特点,教化的施行应遵循相应的规则,运用相应的方法,“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生命是道德的基础,道德必须建立在人的客观存在的基础之上,忽视了人客观存在的道德只是一种空虚的道德律令,而没有针对个体生命特点而进行的道德教育只是一种空洞的道德说教。
第二,根据个体生命实践的层次性分设德教目标。道德目标是道德教育的起点和归宿,在整个道德教育过程中起着风向标的作用,直接决定了道德教育的发展规程和最终走向。道德教育的目标并不是一步达到的,而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分层次设定目标,对道德教育的成果进行阶段性的检验。“故大学教人,必以知止为始”,“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之中,道德教育目标的确立一般是以生命实践的过程分层次进行的。冯友兰把生命层次称之为境界,以自然、功利、道德、天地四个境界,对应生命实践过程中由自然状态向价值状态的不断超越的过程,在不同的层次分别设立不同的教育目标。
:
[1]张道理,刘莹.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7)
[2]秦建林.高校德育的困境与提高德育效力的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2)
[3]杨洋.生命视域下的传统道德与高校德育变革[D].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09.
[4]罗彩云.高校德育过程实效性限制因素分析及对策[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2)
[5]吴玲.向生活世界回归的道德教育[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10)
[6]马震华.浅谈生活化的德育新理念在高校中的构建[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9,(4)
中图分类号:G641
B
1671-6531(2012)11-0017-02
:贺春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