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农村籍贫困生存在的问题及教育救助对策
2012-08-15束仁龙
束仁龙
(池州学院 教育系,安徽 池州 24700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和学费制度改革,高校贫困生队伍随之扩大。其中,农村籍贫困生是高校贫困生的主体,其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且已成为学生忧心、家长愁心、学校担心的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予以解决。
1 高校农村籍贫困生界定
高校农村籍贫困生,顾名思义是指具有农村籍贯的贫困大学生。由于受不同国情、文化背景和时代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以及研究视角的不同,人们对“高校农村籍贫困生”概念的理解有所不同。
从狭义的角度来看,高校农村籍贫困生主要是指来自农村,且在经济方面表现为贫困的大学生。当下的有关对高校农村籍贫困生的救助工作大多是从此角度考虑的,亦即考虑的是对经济贫困的农村籍大学生的救助。1993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对高等学校生活特别困难的学生进行资助的通知》中规定,高校贫困生是指国家在招收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学生。按此解释,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大学生为高校贫困生的规定较为笼统,在具体的救助过程中,各地各高校很难准确把握。这样,根据教育部、财政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地方性规定应用而出。有的地方和高校认为家庭经济困难、月生活费用来源低于学校所在地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水准线,难以维持正常学习和生活开支的学生均为贫困生[1]。在这个规定中,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水准线应该就是最低生活保障线,用此标准来衡量大学生是否贫困显然过高。2007年8月,安徽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安徽省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办法》(教助〔2007〕2号)规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设置为一般困难、困难和特殊困难三档[2]。但这只是理论上的界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有不小的难度,所以各个高校在执行的时候大都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对贫困生进行认定。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高校农村籍贫困生是指来自农村,且在经济、心理、学业和就业等方面表现为贫困的大学生,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贫困的农村籍大学生,即狭义的高校农村籍贫困生。按此界定,其贫困可以是一个方面的贫困,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多方面的贫困。本文试图从广义的角度,对高校农村籍贫困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救助的对策建议。
2 高校农村籍贫困生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中的贫困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农村籍贫困大学生现状如何?笔者曾以农村籍贫困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农村籍贫困大学生在经济条件、心理状态、学业现状和就业情况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进而影响到他们未来的社会竞争力。
2.1 经济压力
经济压力较大是高校农村籍贫困生最突出的问题,他们因缺少经济来源而造成消费支出困难,并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及其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贫困生绝大多数基本生活难以保障,其生活状况远远低于学校所在地的最低生活水平,有的连吃饭穿衣问题都相当严重”[3]。在调研中发现:不少农村籍贫困大学生学费靠贷款,生活费用靠做家教或做其他零工;无钱购买学习资料和参加各种辅导班;绝大多数农村籍贫困大学生都认为经济贫困制约了自己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家庭经济困难,其在校学习和生活,消费支出又较大;二是有的农村籍贫困大学生还担负着偿债之负担,不得不节衣缩食。近些年来,因经济贫困等原因导致有些农村籍贫困大学生选择旷课去打工,这一现象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2.2 心理贫困
由于经济贫困等原因导致众多的高校农村籍贫困生深感压力较大,从而导致心理贫困。高校农村籍贫困生心理贫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卑感较强。由于来自农村,受到农村教育教学条件的限制,其中小学时代受到的教育基本局限于应考文化课知识,至于外语口语、普通话、现代信息技术、音乐和美术等方面受到的训练极少。在个性张扬、开放的现代大学里,高校农村籍贫困生在除书本知识学习外的各种活动中的劣势很快显露出来,深感不如别人,从而表现出较强的自卑感。二是性格较孤僻。高校农村籍贫困生由于自卑感较强,平时较少主动与他人交往,内心体验深刻,不愿意暴露自己的内心世界,久而久之形成了较为孤僻的性格。三是适应能力较差。适应能力的强弱对大学生能否尽快适应校园生活和未来走向社会、独立生活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农村籍贫困生由于经济条件差、特长欠缺、自卑感较强、失落感突出,现代社会人们成功交往的人脉及成本条件缺少等,导致他们人际交往范围狭窄和成效低下,生活适应和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四是焦虑过度。由于学习机会来之不易,高校农村籍贫困生多背负着较为沉重的思想负担,认为没有取得好成绩就是对不起父母。为减轻家庭负担,除上课、参加学校活动以外,高校农村籍贫困生还想方设法寻找机会打工赚钱,奔波于校内外,睡眠不足,生活节奏较快,经常担心学习受到影响,心理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导致焦虑过度。此外,还有压抑、嫉妒、优柔寡断、恐惧和自暴自弃等不良心理。
2.3 学业问题
在调研中发现,近五分之四被调查的农村籍贫困大学生认为由于经济贫困、生活困难,为改变不理想的现状,从而努力学习、积极追求进步。有了这种主观的努力,学习成绩理应较好。但从实际的情况来看,他们的学习成绩却不甚理想。在一所本科高校某系某学期学生成绩分析中发现,农村籍贫困生获得“优秀”和“良好”的比例低于学生整体的比例近5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农村籍贫困生的学习问题是存在的,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经济贫困,农村籍贫困生无力购买电脑、工具书和其他学习用品,很少参加一些学习辅导班和技能培训班的学习,信息较为闭塞。与其他学生相比,高校农村籍贫困生知识面较窄,外语口语水平、计算机水平、艺术特长或其他需要付酬培训的技能水平相对较差,进而造成他们综合素质整体上较差[1]。
2.4 就业困难
“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用人制度已逐渐被社会和大学生接受,使大学生有了更好地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但高校农村籍贫困生在就业机会、融入社会和职业选择等方面的弱势很快凸显出来。现代社会对所需人才的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高校农村籍贫困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受条件所限,许多应该得到培养的方面而没能获得很好地培养,以致进入高校时便显得先天不足。大学阶段由于经济贫困不得不为生活奔波,与其他人相比,高校农村籍贫困生的交际范围往往较窄,交往频次较低,社交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没能得到较好锻炼,导致综合素质偏低,而目前的用人单位往往会看重大学生的社交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有些农村籍贫困生缺乏自信,不敢很好的展示自我,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此外,农村籍贫困生在找工作过程中,由于“社会资本、人情关系、经济支撑”较为欠缺,选择职业的时候也免不了处于劣势[4]。
3 实施高校农村籍贫困生教育救助的对策
针对高校农村籍贫困生表现出来的经济压力、心理贫困、学业问题和就业困难等,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救助理念,制定和完善教育救助政策,做好高校农村籍贫困生的界定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升高校农村籍贫困生教育救助效果。
3.1 拓展救助渠道,缓解高校农村籍贫困生经济压力
首先,认真落实有关救助政策和法规,努力做好现有的“奖、贷、助、补、减、免”等各项工作。其次,加大政府教育救助资金的投入力度,鼓励社会、企业与团体和个人捐资助学,设立专门的高校农村籍贫困生教育救助基金。第三,突出奖学金“奖优”和助学金“助贫”的功能[3],加大对高校农村籍贫困生的经济救助力度,缓解高校农村籍贫困生经济压力。第四,教育农村籍贫困生要勤工俭学,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变他助为自助。高校一要整合校内勤工助学岗位,优先安排农村籍贫困生到食堂、图书馆和宿舍管理等岗位勤工俭学;在拓展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的同时,高校要主动和周边的企事业单位和社区沟通联系,为农村籍贫困生寻找合适的勤工俭学岗位。高校二要吸纳一些科研能力强的农村籍贫困生加入教师科研团队,进行项目研究和产品开发,这样,既能使他们获得一些经济收入,又能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意识、社会适应能力和专业技能,以便为他们将来的就业打好基础[6]。
3.2 注重心理疏导,维护高校农村籍贫困生心理健康
针对高校农村籍贫困生的心理问题,高校应本着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工作,维护和促进高校农村籍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首先,完善高校农村籍贫困生心理救助体系。高校应完善校、系、班三级心理咨询或救助机构,构建多种层次、多种方式的心理救助体系或“心理扶贫”网络。其次,开设心理辅导课,开展心理咨询或救助活动。第三,建立高校农村籍贫困生心理档案。结合大学生心理普查工作,建立高校农村籍贫困生心理档案,把心理问题倾向较为严重的贫困生列为重点关注人群,尽早给予个别干预。第四,开展心理素质拓展活动,为农村籍贫困生提供舞台,创造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其在活动中锻炼自己,增强自信。
3.3 加强学业指导,提高高校农村籍贫困生学习成绩
由经济贫困等原因直接或间接导致的高校农村籍贫困生学业问题,我们应该高度重视,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加强学业指导,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首先,帮助高校农村籍贫困生分析自身学业问题的表现、形成的原因,与其商讨促使他们学业进步的具体措施或办法。其次,因材施教,根据高校农村籍贫困生各自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第三,提供学习方法指导,授之以渔,良好的学习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果。第四,创设良好的班级人际环境,鼓励成绩好的同学和成绩差的高校农村籍贫困生结对子,进行帮扶。第五,教育高校农村籍贫困生克服困难,尽可能投放较多的时间与精力在学习上。
3.4 开展就业培训,增强高校农村籍贫困生就业竞争力
农村籍贫困生作为高校的特殊群体,他们能否完成学业并顺利就业,直接涉及学生本人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乃至命运,关系到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而在目前的就业体制下,决定其能否顺利就业的首要因素是学生自身的就业竞争力,而高校农村籍贫困生的就业竞争力总体上处于劣势。因此,开展就业培训,增强高校农村籍贫困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帮助高校农村籍贫困生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一要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二要树立立足现实,到基层、到农村去发展的观念;三要合理定位,减低就业期望值。其次,开展就业培训,强化专业技能,增强高校农村籍贫困生的就业竞争力。一是根据高校农村籍贫困生的实际,制定就业培训计划;二是设置实用型课程,聘请名师教学,注重实践,突出沟通协调、组织管理和动手策划等能力培养;三是建立就业培训基地,为高校农村籍贫困生提供锻炼场所。第三,结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高校农村籍贫困生的个性特点,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工作。第四,实施就业援助计划,向高校农村籍贫困生倾斜,保证其顺利就业。
[1]李汝宾.高等学校贫困大学生救助体系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7.
[2]安徽省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办法[EB/OL.](2012-04-12).http://www1.ahedu.gov.cn/xszz/show.asp?Article_Id=134.
[3]庞丽娟,胡福贞,韩小雨.关注高校贫困生:问题、原因与对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39-42.
[4]张衡,王云兰.我国高等教育公平与社会分层互动关系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2006(3):44-47.
[6]薛浩.高校贫困生现行资助体系中亟待改善的几个问题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7):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