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利益观对现实与时代的价值与启发
2012-08-15刘芳
刘 芳
(安徽财经大学思想理论课教学研究部,安徽 蚌埠 233041)
当前我国经济与社会改革走在一个十字路口,世界观与价值观多元化,国内外环境发生巨变,社会经济矛盾复杂多变,问题的焦点都在各种利益关系上。以下对马克思唯物史观中利益观的梳理与分析,能够让我们高屋建瓴地看待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利益问题,促进马克思利益观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解决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理论困惑。
1 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利益观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
马克思认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因,因此对利益观的解读与理解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今天,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加快物质生产,不断推进社会现代化建设,推进社会发展,这离不开中国化与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的几十年中,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与胡锦涛等为核心的几代领导核心一直在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中国化与时代化方面开展着卓有成效的工作,不断用中国化的语言解读马克思利益观,不断在强调人民群众利益至上的观点及其实现,丰富与发展着马克思利益观。今天,我们要准确解读与利用马克思的利益观思想,必须继续国家几代领导人的工作,继续结合中国国情与时代发展的需要解读马克思的利益观思想,不断赋予马克思利益观新的内涵与外延,为用马克思利益观解决中国社会发展矛盾与问题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方面,我们要进一步明确马克思利益观内涵,准确把握“什么是马克思利益观?如何科学对待利益观?”,只有把握这一点才能准确理解马克思利益观基本要求,才能坚定信念,在多元化价值观的历史背景下,在各种资本主义思潮干扰的情况下,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进而正确把握利益观发展的方向。坚持马克思的物质利益是社会发展动力、人民群众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在利益问题上得到充分与根本的实现。另一方面,我们要防止教条主义的影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用中国国情与时代要求结合起来,“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他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三个有利于”作为价值评判的标准,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作风,在实践中贯彻与检验、发展马克思主义利益观。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加强理论研究工作,不断推进马克思利益观的创新。
今天,我们的国家走进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与尝试中,和谐稳定以及科学发展是首要的发展任务,和谐与科学的核心以及衡量标准在于利益关系,利益关系是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我们科学解读马克思利益观,就要对当前的各种利益关系与利益矛盾进行全面深刻的认识。要科学认识新时期的马克思利益观,笔者认为要重视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解读。
一是要充分认清利益观的社会阶级基础,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人民群众是利益的共享主体,也是利益的创造主体,所以要坚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协调不同社会利益阶层与不同利益群体的平衡关系,处理好先富与后富者之间的依存关系与互动关系,反思先富与后富的关系并提出卓有成效的途径与措施,以便解决当前面临的社会经济利益分配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是要处理好利益公平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在考虑利益公平的前提下做好利益蛋糕的“做大与分配关系”问题,是做蛋糕重要、还是分蛋糕重要?这个问题在邓小平理论中有详细的阐释,但是时代发展了,情况不同了,很多人对这个问题反而感到茫然了,进而出现了新的争论。邓小平理论的预设是否得到了贯彻?这是事关国家性质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问题,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研究者必须对这个问题给予一定的解答,指出利益观未来发展的基本思路,明确利益的分配与利益基础之间的科学关系。
三是要形成科学全面的利益结构理论,传统的利益观主要倾向于对物质利益的研究,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利益进而延伸为政治利益、经济利益以及文化利益等各种利益范畴,这些利益范畴的根源在于物质利益,但是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与反作用力,能够对物质利益的分配与发展起到一定的影响,今天我们应该把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解读延伸到更加全面的范围内,分析政治利益与文化利益等各种问题,辅助经济利益结构的调整。
四是要关注各种利益关系的调节,社会与时代变化了,各种利益关系的出现带来社会利益主体与关系的多元化与复杂化,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人与自然利益的关系、国内国外利益关系、不同区域的利益、不同利益阶层与群体的关系、形成涵盖各种政治、经济与文化利益等各种范畴,我们要在统筹兼顾思想的引导下,在和谐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全面协调各种利益结构,形成能够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利益机制。
历史上,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对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缺乏科学把握,对形势做出错误的判断造成的。根本上说就是没有彻底与发展地解读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内涵造成的。所以,在今天的马克思主义利益观解读中,我们必须反思教训,在实践中全面系统地阐释与把握马克思利益观思想,认清改革开发事业中有利的与不利因素,认清社会基本矛盾及其性质,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认识党的执政规律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的具体结合,与时俱进地研究、贯彻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
2 用马克思利益观指导与解决改革开放事业中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
马克思认为:生产关系的实质就是利益关系。今天,我国的改革事业本身就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所以,对生产关系的改革要从利益关系的角度去解读与协调。今天,我国的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期与转型期,这也是生产关系改革的关键期。社会发展规律告诉我们:这是一个矛盾多发、各种矛盾积累的时期,正确处理这些矛盾是是否能够实现下一步科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并不可怕,“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中国化的马克思利益观必须站在大局高度,把握时代脉搏,正确分析与判断这些问题,科学判断发展方向,用科学的利益观去解读当前的复杂社会现实矛盾。
要解决好各种生产关系矛盾,必须首先学会解读好这些矛盾,看清楚矛盾的实质。目前我国的重大现实问题是社会矛盾的焦点,或多或少地与利害得失相、价值理念、体制机制、社会环境相关联,而且实质与根源就在于物质、政治、文化利益身上,其中物质利益是基础的基础。理论工作者要解放思想,彻底打破落后的思维方式、陈旧观念、世俗偏见和习惯势力的束缚,不断探索和创新地解读这些社会问题。
今天,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威胁论的传播、社会收入差距加大、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人与自然的利益关系等诸多问题呈现在我们面前:由利益关系引起的群体事件、拆迁事件、利益丧失者与既得利益者的博弈、各种贪污腐化、各种侵犯群众政治经济权利的行为,以及世界霸权主义者打着各种旗号进行的利益行动、我国东海与南海利益博弈、中美之间的利益之争等等,形成了一个复杂多元的利益矛盾。如何处理好这些利益问题考验着党和政府的智慧与能力。
如何去科学解读当前的社会利益矛盾呢?在解读这些利益矛盾问题的过程中,要给不同的利益诉求进行科学合理的定性与定位,充分认识到利益存在根源及其可行的解决途径与方式。当前,我们要认识到这样几个问题: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民生利益问题是各种利益的核心部分,一切矛盾的存在都在于民生问题,否则其就不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也不构成现实的重大问题;当前社会经济等利益的不平衡是产生利益问题的关键,政治利益与文化利益机制的滞后在影响着人们群众合理的利益诉求及其实现;政府权力在物质利益上的寻租、政治与经济腐败在考验党和政府工作人员的执政与管理能力,认识的政治改革的滞后正在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果不能够处理好政治与经济改革的关系,我们的国家与我们的党将面临着生存的考验;国内外垄断行业与利益集团对民营经济与人民群众利益的侵蚀,国家“与民争利”行为的存在制约着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以及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如何协调当前这种复杂多变的利益矛盾与冲突呢?笔者认为:首先,当前我们的关键是要把民生放在中心地位,在做大蛋糕的基础上分好蛋糕,分好是解决矛盾的前提,做大能够促进与缓解利益之争与矛盾冲突。要关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社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协调社会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其次,围绕民生问题,我们要高度关注党的建设问题,严厉惩治腐败行为,给人民一个满意的交代。要变国富民强为藏富于民,让人民群众能够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激发人民群众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再次,在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的关系上,要充分认识到当前的社会政治改革对于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通过政改促进经济发展已经迫在眉睫,我们要加强政治体制改革的力度,稳妥积极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构建更加和谐亲民的政府做出积极的努力。同时,要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杜绝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错误思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科学转变,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在国内外经济利益冲突的问题上,要充分认识到国家利益与人民群众利益的一致性,坚定不移的坚守国家利益,在和谐理念指导下,通过多元化的受到处理好与超级大国以及东南亚等国家的合作关系,为后一代人的发展守好家门。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江泽民.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大会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俞可平.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历史地位[J].中国社会科学,1993,(4).
[6]侯惠勤.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贡献及其当代价值[J].高校理论在线,2006,(3).
[7]张海夫等.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启示[J].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2006,(9).
[8]李正义.关注现实的个人: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立足点[J].哲学原理,2005,(5).
[9]贾中海.个人与社群——马克思主义对社群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批判和超越[J].哲学原理,2006,(3).
[10]杨桂森.“合理性”问题的转向与价值哲学的重建[J].哲学原理,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