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秋季到悲秋颂秋——气象文学视阈下的秋研究
2012-08-15赵亚珉渠红岩
赵亚珉,渠红岩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语言文化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4)
春夏秋冬四季中,可能只有秋与文学的渊源最为深远。纵观中外文学,尤其是中国历代文学,都弥漫着秋的气息,回荡着秋的旋律,历代文人雅士或悲或喜或哀或愁吟出秋的咏叹调,从而极大丰富了文学的内涵,拓展了气象科学的人文含义,展现了民族的无意识追求和独特的精神品格。
1 秋的气象学意义
按照气象学规律,秋季是一年中的第三季。秋季的开始意味着太阳直射点从北半球逐渐南移,秋分之后越过赤道,太阳直射南半球。而我国多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秋季到来时,太阳的角度渐渐变低,昼夜长短差距变小,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由远渐近。随着日照的减少,秋季的气温会逐渐下降。由于干湿状况的差异,不同地区会出现阴冷多雨的现象,给人秋风萧瑟,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感觉。在较冷的深秋,由于昼夜温差大,白天蒸腾的水汽会在夜间凝结,形成露或霜。
汉代蔡邕《月令章句》云:“百谷各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因此,秋的本义是庄稼成熟。然而从自然规律看,随着秋天的来临,百草枯萎,万木凋零。秋气凛冽,秋声凄厉,秋云密布,秋雨连绵,构成一种下降的、凝缩的、紧张的、威严肃杀的压力和氛围,恰好与人的忧愁、悲凉、抑郁、苦闷的心理状态相一致[1]。是以,《尔雅·释诂四》就说:“秋,愁也。”于是,与秋季特征相关的词语应运而生。然而,“秋月”虽好,“秋风”、“秋雨” 却让人愁;“秋水” 虽佳,“秋颜”、“秋容”也让人愁;“秋期”虽美,“秋审”、“秋决”却难令人愉快。“秋闺”多为女子引起愁思的场所,“秋士”则指迟暮不遇的男子。其他如秋节、秋气、秋厉、秋严、秋姿、秋霜、秋娥、秋方、秋扇、秋娘、秋颜、秋殿、秋影、秋绪、秋怀、秋心、秋方、秋怨等,更引出人们无限的悲愁联想。随之,秋风、秋雨、秋思、秋愁等词语中的秋被历代的文人反复吟唱,其在汉语中已不再单纯表示季节,而被深深植入了别离思乡、怀旧失意等种种人生忧患的联想意义[2]。尽管秋的物候特征,隐含了喜庆和悲伤的意识,并且进一步引发了颂秋和悲秋两种抒怀方式,在中国古代,秋的悲愁意识,却常常掩盖了秋的喜庆,于是愁成了秋的基调,成了秋的“文化象征符号”[3]。
2 秋与人生
“已觉秋窗愁不尽,那堪秋雨助凄凉。”《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这两句诗,写尽了秋日的凄凉和忧愁。秋风秋雨使人愁,除了审美和心理因素之外,亦有其科学依据。气候规律表明,几乎每一次秋风秋雨都伴随着一次次冷空气的活动,即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在低温条件下,人的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处于受抑状态,容易引发内分泌功能紊乱,从而导致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会出现心慌、心悸、失眠多梦等症状,被称为“低温抑郁症”。
从季节的特征上来看,春华秋实,秋极易给人一种丰收的喜悦感。然而,与此同时,秋天也带来了草枯叶落,萧条肃杀,并开始向死寂的冬天过渡。因此,秋的主要基调是悲哀与愁苦。随着冬日的一天天临近,寒夜一夜长过一夜,伴着冷雨敲窗,秋风拂帘,失眠与忧思也因此易于滋生。在中国文化传统里,“秋”不只是一个季节的名称,也是一个极具情绪化色彩的词,悲秋是先民集体无意识的沉淀,一代代传承下来,饱含了浓厚的文化底蕴。所以,古代文人以“悲”为秋天定性,悲秋之诗由此而来[4]。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5]。关于秋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礼记·乡饮酒》中的“西方曰秋,秋之为言愁也,愁之以时察守义者也。”“愁”字从“秋”从“心”,“秋”生客观之万象,“心”生主观之感受,愁成为遇秋季而产生的主观之感。早在战国的宋玉在《楚辞·九辩》一开头就写到:“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虽然寥寥数语,却将秋天的天气特征准确地表达了出来,并由此为秋天定下了一个悲伤的基调。
在中国文化中,秋中的爱恨情仇源自个人的失落、民族的苦难、国家的危亡而带来的忧愤愁苦的情感,它与秋的阴寒、衰老、萧条、凋零等特质凝结为一体,形成了“悲慨苍落的美感”[6]。中国文学中的悲秋之感之所以沉重,不仅仅表现在由自然之季节产生的悲情,更为重要的是,万物凋零之悲恰是人类生命之悲的一种类比。自然界万物之生命在秋季衰亡,同样,人类之生命亦常在秋日凋零。渐老之体,多病之躯,在春夏时节,极易焕发生命的容光。然肃然秋时,则常被视为世人难以超越的生死大限。秋日为自然界万物渐趋死亡之季节。人们发现了这一自然规律,由自然推及人类自身,从自然之节律变化看到人类自身因之发生的生命变化,便悟到秋季亦为人类之生死大限。因此周人把秋日定为大刑之期。从自然现象、自然规律,推及至人,来解释人类社会自身之现象,并由此推出人类社会的一种规范性行为,这正是中华民族“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哲学观念的产物。
在中国古代,悲秋意识无疑是一种积淀深厚、具有原型意义的观念意识。这种悲秋意识正是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浩瀚洪流中流淌出来的,也是在先民们经过世世代代的观察、体验、思索、积淀之后才逐渐形成的。它之所以能绵延于数千年的文学史,就因为其本身就具有原型意义,蕴涵深厚的文化意蕴,因之富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3 文学中的秋
翻开中国文学灿烂的篇章,人们发现早在《诗经》中就有了描写秋天的诗:“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以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诗中说厅堂上出现蟋蟀,秋天已到,一年即将终了,若不及时行乐,岁月将不饶人。这首诗里搀杂着悲伤的喜悦,反映了及时行乐的主题。
《诗经》将人置于自然界的整体背景下,人与自然悲喜同在,而在稍后的《楚辞》中,悲秋之诗的内容更为具体。诗人开始注重个人情怀的抒发,将个人遭遇与秋景密切地联系起来。其中,宋玉的《九辩》堪称悲秋诗的经典之作。“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在这里,诗人较为敏锐地把握了对深秋典型景物的感受,将独具特征的景物与幽怨哀伤的感情融为一体,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武帝的《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中,秋风起、白云飞、草木黄落、雁南归等意象形成了秋日特有的苍凉感。一句“少壮几时兮奈老何!”的感叹,抒发出作者因事业不断追求的信念与生命短暂之间的矛盾而无可奈何的感叹,使文中尽显虽贵为君王却无力让时间停驻的苍白无力之感。
在追求“学而优则仕”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人生仕途理想的影响下,中国古代文人肩负着拯救家国的重大使命。怀才不遇的人生际遇,国家的动乱,都牵动着古代文人们的敏感神经。他们常常会借秋景抒发其仕途的不得志,所以他们在悲秋诗意象的选择上往往表现出一种沉重的悲凉感。从曹操的《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到曹丕的《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从南朝范云的《别诗》“树树秋声,山山寒色”再到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这些诗篇不知触动了多少读者敏感的心,从而产生无限的凄楚和悲凉。
唐宋时期,中国诗歌发展到鼎盛时期。唐朝大诗人李白、杜牧、李商隐、王昌龄等都借秋色抒悲情,如李白的《秋登宣城谢朓北楼》“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此外,杜牧有《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李商隐写有《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和王昌龄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但由于独特的人生遭遇,杜甫的悲秋之歌达到了顶峰。除了著名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之外,《秋兴八首》更独具了诗圣的风格,体现了其笔力的成熟和思想的深刻。
《秋兴八首》组诗,熔铸了夔州萧条的秋色、清凄的秋声、诗人暮年的苦况以及关心国家命运的深情,“悲壮苍凉,意境深闳”[7]。其中,第一首是组诗的序曲,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索、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到秋色秋声扑面惊心,抒发了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
宋朝的诗词与唐朝相比不相上下,除了借景抒情外,鉴于国破家亡的特殊历史背景,更激发了文人们的无穷悲叹。如苏轼的《赠刘景文》“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秦观的《虞美人》“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辛弃疾的《昭君怨》“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及其《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等。
身为忧国忧民的政治家诗人范仲淹,其《渔家傲》借边塞的萧条景色抒发了远离家乡、久戍边塞的将士们的沉重心情。“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值得一提的是,首句的“秋来风景异”与“雁”去等意象为全文勾勒出了凄凉的背景,而后又被“长烟”的“长”字与“落日孤城”的“落”字、“孤”字体现得淋漓尽致,充分展现了“宽广”,“冷落”,“孤寂”之感。 后句的“霜满地”、“白发”、“泪”等意象则集中勾画出一幅戍边将士于傍晚时分,见景思乡,戍守边塞欲归不得,只得深夜伴着悠长的羌笛声,借酒消愁的悲苦景象。“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笔调虽然略显忧伤,仍饱含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在个人浓郁的思乡之情与神圣的报国使命的冲突中,显示了将士们坚忍不拔的意志和高尚的品质,同时也流露出了无尽的哀伤与无奈之情。该词既有悲凉、沉郁的一面,又有雄浑、遒劲的一面,既有怀乡之情,又有报国之志,使全篇充满了悲壮之感。
在婉约派词人中,宋朝柳永的悲秋词《雨霖铃》最为人津津乐道。“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此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加之当中“对长亭晚”一句,句法结构是一、二、一,“极顿挫吞咽之至,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8]。
元朝时期,除了萨都刺的《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和元朝白朴的《天净沙·秋》“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之外,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最为著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词人没有运用一个表达感情的词语,仅仅把“枯藤”、“老树”、“昏鸦”等意象排列在一起,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凄凉寂寥的景象,恰如其分地渲染了寂寞、惨淡的深秋气氛,“夕阳西下”更是给整幅画面涂上了一层昏黄的颜色,最后落脚在“断肠人在天涯”,这些意象的巧妙组合,使读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引起强烈的共鸣。一种强烈的孤寂凄清的感情,让人油然而生。
至中国近现代时期,人们念念不忘的是郁达夫《故都的秋》。“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故都的秋》堪称一篇描写秋情、秋韵的美文。该文是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深情颂歌。作者以深情的感触及细腻的描绘,给读者勾勒出一幅北国秋景图,使读者禁不住要爱上故都的秋了。
悠久的中国文学史,以低沉哀婉的笔调,或直接或委婉地表达了作家们或悲、或哀、或愁、或怨的复杂情怀,借用各种意象从不同的主题借秋来抒发对人生的感慨,凸显出深沉的悲凉与悲壮感,多展现婉约细致的风格。但其中亦不乏独具慧眼和格调的诗人们,他们一扫过去比萎靡寥落的沉闷情绪,从而创造出高亢豪迈奔放的诗歌。
唐朝的刘得仁《池上宿》:“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赞美了秋月的清凉。相似的诗句包括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诗人立意高远,出语不凡,将不是春光胜似春光的秋天写得极富新意。唐朝宋之问的《始安秋日》“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描绘出桂林如诗如画的美丽秋景,堪比繁华洛阳美丽的春天。宋朝的范仲淹《苏幕遮》“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再现了秋天丰收的喜悦。同类诗词中最著名的当属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诗人登滕王阁远眺,放眼川原,秋景澄澈,秋意深浓,仕途坎坷而雄心未泯的王勃目极八方,思接千里,忘却失意的苦楚,全身心融入江南秋景之中,思绪追逐着落霞孤鹜,淡入了秋水长天之中。千百年来骚人墨客对此句推崇备至,流传至今,脍炙人口。
秋分正值秋收、秋耕、秋种的大忙季节,各种谷物豆类,均在此时收获。大地渐渐披上盛装,金风送爽,黄菊摇曳,一半秋山带夕阳。人北望,雁南翔,呈现出一派“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动人景象。丰收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快乐,沃野千里,秋实累累,四处飘香,一扫人心中的秋意苍凉之感,常会让人油然而生“金秋胜似春光好”的赞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集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于一身的毛泽东独领风骚,用如船的巨擘描画出了秋的迷人画卷。其著名诗词《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该词一反悲秋的情调,把秋天写得无比可爱,分外美丽,堪称“历代写重阳诗词中的杰作”[9]。全词上下两阙的末句,都是以景作结,上阕写黄花吐香,下阕写江天寥廓。写黄花是近景,写江天属远景。一近一远,前后呼应,生动展现了一幅秋色万里生意盎然的动人画卷,格调高昂,境界辽阔,充满了浓烈的诗情画意。
毛泽东的另一首诗词 《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诗人傲然伫立于“寒秋”之中,没有悲愁,没有哀怨,带着欣喜的目光,欣赏深秋时长沙一带的美好景色。这里,“山红江碧、鹰击鱼翔,色彩鲜明,生机弥漫。这些特征性的景物,联成为一个生气活泼的有机体,意趣蓊然,全无肃杀之气”[10]。此词长于写景,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充满了豪放的风格和崇高的美感。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该词描写了秋日里的一个战斗场面,诗人注意运用同韵律的反复,以一泻千里的气势展现了战士的英勇和战争胜利的痛快淋漓[11]。《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乍一看这首秋词仿佛带有古典诗词的苍凉之味,但恰如著名诗评家公木所论:“此词虽然风格独异而带点凄清意味,却决不给人以衰飒的感觉,这点凄清反而更能衬托出红军战士的英勇豪迈,更能显现出诗人旺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塞豪壮之情”[10]。
4 结语
从气象中的秋到人生的秋进而演变到文学中的秋,秋的意象,秋的情致,伴随着强大的生命力,深深地根植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中,蕴含了中国文人们的愁苦、忧人、悲国、感怀的情绪,而同时亦以相反的格调咏物抒怀,发出了截然不同的昂扬向上的咏叹,或悲秋或颂秋,丰富了中国文学,也催生了气象文学的诞生和成长,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人文精神和气质追求。
[1]李莉,等.论宋词与秋的情感共鸣[J].文教资料,2009(4):14-15.
[2]禹向丽.季节名词“秋”的形成发展及其文化意义[J].现代语文,2007(1):26-27.
[3]陈壁耀.“秋”与“愁”[J].小作家选刊,2005(1):57-59.
[4]谭行一.伤春悲秋情景交融[J].读与写杂志,2009(9):56-58.
[5]陈雪萍.中国古代悲秋文学中的生命意识[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95-97.
[6]王瑾瑾.论中国文学艺术“秋”文化的“话语”[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0):39-41.
[7]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225.
[8]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13.
[9]季世昌,徐四海.独领风骚——毛泽东诗词赏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32.
[10]公木.毛泽东诗词鉴赏[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13,73.
[11]马晶晶,卢亚明.从秋景诗词谈毛泽东的艺术创造力[J].现代语文,2007(10):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