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元时期诸葛亮神异形象及其文化解读

2012-08-15

池州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宋元三国志神仙

刘 苗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宿州234101)

宋元时期诸葛亮神异形象及其文化解读

刘 苗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宿州234101)

诸葛亮去世后,他的形象被后人不停地多重解读,但是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时期的人,从不同接受视野接受诸葛亮,诸葛亮的形象呈现不同的色彩。宋元时,程朱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使其“忠臣”地位不可动摇。宋元时期的讲史和杂剧,把诸葛亮的谋略与智慧夸大了,逐步地把他推到了神仙的座位上,列入道家仙人的行列,至此诸葛亮的神异形象已经形成。

宋元时期;诸葛亮神异形象;接受美学;文化解读

史书《三国志》中的人物诸葛亮,既是杰出的政治家与外交家,又是忠臣良相,这与罗贯中《三国演义》中被神化为用兵如神,呼风唤雨军事家的神异艺术形象有很大的差别。可以说这是一个神奇的转变,一个由“人”到“神人”的转变。这个转变的过程也就是诸葛亮神异形象的形成过程。这个漫长的接受历程按照时代的不同可以分不同阶段,本文重点探寻宋元时期诸葛亮的神异形象并对其进行文化解读。

历史人物诸葛亮经过魏晋南北朝、唐代到宋元时期,其故事及形象比以前有了很大的发展。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繁荣发展的新局面呢?其中既有社会方面的原因、文学艺术表现形式发展的原因,也有诸葛亮这一历史人物本身的原因。宋元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统治者的频繁侵扰,最终使北宋被金所灭。后来,金与南宋又依次被元所灭亡。女贞贵族不仅奴役中原人民,而且时时威胁南宋政权。其后蒙古贵族建立元王朝,汉族人民受到严重的歧视和残酷的压迫。这又是一个汉民族充满危机和灾难的重要历史关口,此时“兴复汉室”之类的口号,对于正在坚持反抗外来压迫的汉族人民来说,更具有爱国主义的特殊意义。由于诸葛亮精神与宋元的时代精神相一致,他提出的“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号召及并为之进行北伐而殒身于前线的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正和宋元人民所需要的时代精神相吻合。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每个时代读者的审美趣味和欣赏要求,对于这个时代的作者究竟“写什么”和“怎样写”往往具有深刻和直接的影响[1]56。历史人物诸葛亮的事迹,原就是很好的创作素材。适应时代的需要,诸葛亮故事的创作更是蓬勃地发展起来了。

1 官方、士大夫阶层所接受的诸葛亮形象

宋代历经了北宋、南宋两个时期,中国由统一再次走向分裂,关于曹操和刘备的正统论问题又来了一个轮回。北宋时期,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把曹魏尊为正统,原因是此时的北宋王朝是统一的,不存在正统不正统的问题,但南宋却像是东晋的翻版,在这个时候再度提出“帝蜀寇魏”,其原因是与东晋相同的。

在《宋史·礼志八·武成王庙》中记载宋王朝曾给诸葛亮加封号,这说明,在宋朝官方认为诸葛亮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另《宋史》载入宋神宗与王安石的谈话,谈话的意思是说唐太宗得到魏征,刘备得到诸葛亮,因而取得成功,宋神宗自己也希望得到同样的不世之才。

朱熹的《通鉴纲目》以蜀汉为正统,把诸葛亮当做封建社会君臣关系最完美的典范。朱熹是我国宋代以后最有影响,最有权威的哲学家,他的思想对后人影响深广,而朱熹的思想与二程是一脉相承的,程朱对蜀汉正统性的评价及对诸葛亮的高度肯定成为最权威的言论,也确立了诸葛亮不可动摇的“忠臣”地位。朱熹把诸葛亮作为“忠诚之臣”的代表,是因为他的高尚品德、非凡才智、治国有方,这些条件完全符合儒家所认定的君子的要求。由于从宋朝起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成为当时社会主宰的思想,所以我认为在宋代,特别在南宋朱学兴旺以后,理学家们就给诸葛亮披上了儒学的外衣,使其成为知识分子的典范。这是历史的原因所造成的,因为南宋的局势和东晋相似,促使正统论来了个轮回,而以程朱为首的儒学在这时发展到鼎盛时期,历史的机缘巧合确立了诸葛亮在人们心目中的光辉形象。程朱对诸葛亮的推崇影响着文人们和平民百姓对诸葛亮的接受,他们从自身的接受视野阐释着诸葛亮这一形象,传颂诸葛亮的事迹,弘扬诸葛亮的精神。

可以这么说,历朝历代,无论什么学派,也许他们持有各自不同的观点,但对诸葛亮的评价基本都是肯定的,这是因为诸葛亮的忠于职守,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国奉献的精神,以及他的治国有术,对封建社会的政治生活有着积极的意义。

2 宋代诗词中的诸葛亮形象

宋朝的一些文人通过诗词这种方式歌颂和怀念诸葛亮,比如南宋文学家刘克庄就写过表达对诸葛亮深深怀念之情的词作。

北宋著名大文学家苏轼认为诸葛亮是一位“名义”、“智谋”都出众的不朽人物。他在诗《隆中》中写到:“武侯来西国,千年爱未衰……谁言襄阳野,生此万乘师……”[2]105。苏轼称诸葛亮为“万乘师”,显而易见他对诸葛亮的才华是很敬佩的。在他的诗《题三国名臣赞》中咏到:“西汉之士,多智谋,薄于名义;东京之士,尚风节,短于权略。兼之者,三国名臣也。而孔明,巍然三代王者之佐,未易以世论”[2]108。苏轼的另外一首诗 《诸葛武侯画像赞》更是大加颂扬诸葛亮的智谋:“密如神鬼,疾如风雷……昼不可攻,夜不可袭……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卧龙也”[2]!在这首诗中苏轼把诸葛亮的形象神仙化了,可以说是对诸葛亮名列于“神仙”的初步表现与认同。

南宋诗人陆游也在诗中对诸葛亮给予高度的评价。陆游写诸葛亮的诗作达九首之多,《书愤》一诗的后两句写到:“《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3]。在其另外一首诗《游诸葛武侯书台》中说:“《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馀”[3]。诸葛孔明隐居在隆中时,曾经以管仲、乐毅自比,而陆游却认为诸葛亮的才华与智谋大大超越管、乐二人,足见陆游对诸葛亮的评价之高,认可之极。

从这些文人的诗词中可以看出,文人们掌握着一定的文化知识,他们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按照自己的理解接受着诸葛亮这一历史人物形象,不像民间的平民百姓毫无顾忌地神化接受着诸葛亮形象。

3 宋元话本中的诸葛亮神异形象

唐代以前的诸葛亮故事传说,形象模糊,内容简单,处在创作的萌芽状态,但是到了宋元时期,随着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民族斗争的新高涨和新的文艺表现形式的产生,文学艺术的许多形式竞自选取诸葛亮故事为表现题材。诸葛亮故事的创作活动十分活跃,故事内容日益丰富,并产生了艺术上比较完整的诸葛亮形象。

在宋元说话、话本与民间传说中有许多对诸葛亮形象的接受与反映。宋元话本是地道的市民文学,它的语言、结构及内容都反映了市井细民的通俗情趣。由叙事学的角度看宋元话本,其最显著的特点是把日常生活传奇化。其最擅长的叙事手法是通过鬼神、怪奇等神异描述,铺叙当时社会中的人和事,制造一种错位的“奇观”效应。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把诸葛亮描绘成一神仙,典型地反映了当时民众的心理倾向。《三国志平话》中的神异叙事已深入到了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这一点在此时期诸葛亮神异形象的塑造有明显的体现。

可以说诸葛亮身上的神奇色彩在民间始终存在,而民间传说一直都是塑造诸葛亮神异形象的源泉,但被接受成系统的传奇故事应该是以《平话》为开始的。《三国志平话》中的诸葛亮,是一个具有神仙般本领的“天神”人物。在《三国志平话》刘备“三顾茅庐”一段中这样描写到:“诸葛本是一神仙……达天地之机,神鬼难度之志;呼风唤雨,挥剑成河,撒豆成兵”[4]。诸葛亮已经被描绘成极富神仙道化气息的道士形象。

诸葛亮被神化成道士神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极大关系,宋时道教盛行,宋统治阶级信仰推崇道教。元代时还产生了许多教派,从遗留下来的许多道士祠和神仙道化剧中,我们都能寻见大量劝人“修道成仙”的内容。古代的智者谋臣和诸葛亮一样都被列入仙班,所以“修道成仙”对于大众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史书中记载的“七擒七纵”这个故事很简单,但是《平话》中描写的这个故事,可谓是淋漓尽致,丰富多彩。诸葛亮那近乎超人的才能得到有力的施展,《平话》中他几乎变成一个无所不能,法力无边的“术士”。蜀军南征过泸水的途中,江水热不能过,诸葛武侯抚琴,其江水自冷,大军乃过;在四擒孟获时,诸葛亮摆神坛祭风使毒药返攻于敌阵;七擒孟获时,蜀军要过焦红江,江水亦是热不能过,武侯再次抚琴,瞬间六月的天空飘起大雪,但是因江水深阔,军队依然不能过江,于是诸葛亮令人制造风轮,众人随风而过。蛮王见到后感慨地说:“诸葛亮非人也,乃天神也”[5]121。蛮王佩服之极,心甘情愿地臣服了诸葛亮。这里所描写的诸葛亮的能力,我觉得只有神仙才做到,所以《平话》的许多内容把诸葛亮神仙化了,简直是诸葛亮神话。

从《三国志平话》中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平话的创造者和讲述者,反映的都是民间平民百姓的文艺兴趣和审美倾向,不太看重史实,他们依据自己的喜好赋予诸葛亮超人智慧,塑造其无所不能,近似神仙的智绝军师形象。比如,在刘备伐吴,彝陵之战惨败的事件中,只有《三国志·法正传》中记载了诸葛亮感叹的一句话:“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6]。除此之外,诸葛亮的表现在《三国志》中再没有任何记载。诸葛亮的话说明他反对东征,《三国志·卷三十六·蜀书六·赵云传》中裴注引“云别传”中所载大将赵云曾劝阻刘备东征,不知什么原因诸葛亮当时既没劝阻,也没帮助刘备谋划,只是留下一句遗憾法正早逝的话。对这次失败他有没有责任,这己成为千古之谜。中国历代的文人士大夫不停地对这一疑团进行探究,也无成果。而民间百姓不受史实的束缚按照自己的意愿,凭借非凡的想象力弥补了历史的这一空缺。在《平话》中描写了诸葛亮力劝刘备东征,刘备过世以后,他还巧设八卦阵阻拦孙吴大军,试图通过这些具体的智谋行动塑造诸葛亮没有失误的“智绝神仙军师”形象。

拿《三国志平话》和种种史料做对比,不难发现《平话》中有很多虚构情节,例如刘备取得汉中诸葛亮并未参加的史实被改成了由诸葛亮亲自指挥;《平话》中有的三国历史人物的形象被改得面目全非,如周瑜是一个性度恢廓、聪明绝伦的儒将,竟被写成心胸狭窄的人,后被诸葛亮活生生地气死;又如鲁肃,一个战略眼光几乎和诸葛亮相差无几的人,被描绘得呆头呆脑。仅仅因为周瑜和鲁肃辅助了孙吴,就被丑化。这都表现出民间传说的色彩,不顾史实恣意接受。但这种反衬更彰显出诸葛亮。从这些虚构中可以看出人们对诸葛亮的推崇之极。

自商朝起,汉民族一直看重传统文化中的血亲关系,刘备之所以倍受推崇,是因为他是 “帝室之胄”。而民众最关心的是当权者能否维护老百姓的利益,就爱民这点来说,刘备做得比曹操好得多,所以刘备和诸葛亮一直受到民众的爱戴,他们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君臣关系的典范。另外,“平话”是纯粹的民间文学,为了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必须要努力迎合市井平民的审美情趣,这正体现了接受美学中所提到的一条重要原则“视野融合”。而且“说话人”本身大多也来自市井,他们知识浅薄,对高深的治国理论很难接受理解,不如呼风唤雨、能掐会算、撒豆成兵的神奇故事更易接受,这也许就是民间诸葛亮不是政治家,而是一位具有神仙道化气息,法术无边的“神奇军师”的原因吧。

以市井文化色彩为特征的 《平话》,强调趣味性、故事性,内容夸张离奇,文采一般、格调不高,但故事结构完整,情节曲折紧凑,人物描写形象丰满。在这个时代,诸葛亮既成为知识分子的楷模,又在民间传说中完成了“智绝军事家”的形象的塑造。只是神异得有些失度使艺术的精致大打了折扣。

4 元杂剧中诸葛亮的神仙道化形象

元代初期,蒙古贵族集团统治者歧视汉民族的知识分子并废除科举制度,知识分子原先那种读书入仕之路被无情地关闭。为了抒发心中的不满之情,很多知识分子遂投身于戏曲的创作,这样戏曲不再是由优伶、艺伎等人为之,提高了戏曲的艺术水平与品位。世称元曲四大家中的郑光祖与关汉卿都曾经以三国内容为题材创作过戏剧。杂剧在元代非常盛行,元代杂剧中有关三国故事的剧目也很多。

现在流传下来的元杂剧中大多反映的都是刘备集团的事迹,且表现出鲜明的“反巧曹拥刘”倾向,这是因为人们的传统思想中是把刘备和汉家王朝当成一个整体的,所以诸葛亮自然而然的就成了杂剧中所要描写的主要对象了。现有的元杂剧中以诸葛亮为重要角色的剧目有 《诸葛亮博望烧屯》《刘玄德醉走黄鹤楼》《诸葛亮隔江斗智》等。这些杂剧,大多取材于《全相平话三国志》,所以诸葛亮的形象变化不大。从众多描写诸葛亮的戏曲中我们可以感悟到,诸葛亮去世以后,人们对他的怀念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他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的偶像人物。

诸葛亮在现存的元代杂剧中几乎都是道士形象,杂剧《诸葛亮博望烧屯》的第一折就是刘备“三顾”茅庐,剧中,刘备称诸葛亮是“仙长”,诸葛亮以“贫道”自称,有时自我介绍“道号卧龙”,另外还描写他擅长于“袖中发课”,刘备赞扬诸葛亮是 “七星剑上呼风雨,六甲书中动鬼神”[5]175。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在元代道教盛行,当时甚至还出现了“道教戏曲”,元曲四大家中的马致远就曾经创作过神仙道化戏,足见道教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之大。

诸葛亮的仙长道术,通过元杂剧中的人物语言也得到体现。纵然是曹操阵营的谋士杨修,对诸葛亮也是赞不绝口,佩服得五体投地。在《诸葛收取阳平关》中杨修称诸葛亮是“神机广大真栋梁,吟诗处鬼神动,顷刻弹琴降雨,则他那妙策无穷”[5]176。在《阳平关五马破曹》一剧中,杨修极力赞美“诸葛有神鬼不测之机,用兵如神”,“诸葛亮非列仙非鬼神,他善能斡运造化,指落星辰”[5]175。在《博望烧屯》第二折中,诸葛亮唱道“……觑寰中草寇如无物……凭着我这一条妙计,三卷天书,显神机单注着东吴,仗仁风独霸西蜀……”[7]诸葛亮舞台形象的神仙道士化,是同元代新道教盛行有及其密切的关系。南宋金元之际,北方异族统治者入侵中原激起汉族人民的反抗。这种新道教的盛行,实际上反映了当时义不仕元儒者、隐逸、道士的合流,是对动乱生活与黑暗现实的一种厌弃。流风所至,杂剧舞台上也产生了一批“神仙道化剧”。这对于元代后期和元明之际诸葛亮故事剧创作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至于在剧情中展现诸葛亮的才华,几乎都是每战必胜。如《隔江斗智》中屡挫周瑜,《五马破曹》中更是把曹操部打得落花流水,曹操因此险些丢了性命……总之,在元明杂剧中的诸葛亮,能预知未来,料敌如神,会道家法术,周瑜、曹操等人根本不是其对手,诸葛亮视他们如无物。

从整体上说,诸葛亮在元明杂剧舞台上是充满神力,锐气不可挡的神仙军师形象。

杂剧《刘玄德醉走黄鹤楼》中描写的是赤壁之战刚停息,周瑜就趁着诸葛亮带军追击曹操之机,设下鸿门宴,想趁机解决了刘备这一对手。诸葛亮观测天象知晓刘备有难,于是派姜维假扮渔翁得以见到刘备,姜维向刘备说出诸葛军师的计谋:“彼骄必褒,彼醉必逃”[8]。他们依照诸葛亮的妙计而行,平安返回营地。待周瑜醒酒后发现刘备已走,悔已晚矣。这个故事应为民间传说,因为史书中无从考证,最不可思议的是在这出戏里竟然出现了姜维。依据史书记载,姜维应该是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大约赤壁之战二十年后)时被收服的,后来才成为蜀汉的得力干将。由此可知民间百姓在接受和传播诸葛亮事迹时是不顾及史实的。

元杂剧中还有一个特殊的描写诸葛亮的剧本,那就是《玉清殿诸葛论功》(尚仲贤),写的是宋太宗时建立武庙,祭祀太公姜尚,另外设有十二位历史名人配飨,其中就有诸葛亮和韩信,他们口舌相驳邀功争座次,最终诸葛亮以绝对优势战胜了韩信。这出戏写的是诸葛亮的“魂”,是“神”戏,而不是“人”戏,但是,从这个剧本中我们不难看出民间百姓对诸葛亮的钦佩与仰慕。

戏剧一直是民间百姓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戏剧中的诸葛亮形象对人们来说是最直观的,其实现代人们心目中的诸葛亮形象,基本上就是戏曲舞台上的诸葛亮形象。历史人物诸葛亮是三国时期乃至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是士大夫们的楷模,是他们人格精神的典范。他的形象由魏晋志怪的原始和粗犷,宋元话本中的神奇军师,再到元杂剧中神仙道化,他一步步地被推演到神仙的宝座上,披上道袍列入仙班。

[1]汉斯·罗伯特·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朱一玄,刘毓忱.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3]贯井正.《三国志演义》诸葛亮形象生成史[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00.

[4]三国志平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5:66-67.

[5]陈翔华.诸葛亮形象史研究[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

[6][晋]陈寿.三国志[M].[宋]裴松之,注.上海:中华书局,1959:962.

[7]新刊元杂剧三十种[M].徐沁君,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80.

[8]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

I206

A

1674-1102(2012)01-0088-04

2011-12-16

刘苗(1975-),女,安徽宿州人,宿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责任编辑:章建文]

猜你喜欢

宋元三国志神仙
神仙也要自力更生
再发展期|宋元明清
大话三国志
自主
遇见老神仙
老神仙变魔术
《三国志演义》的“知遇”之感
浙江湖州寺前宋元遗址
《宋元语言词典》释义商兑
宋元以来桂林回汉饮食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