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地藏“菩萨钩锁”考
2012-08-15焦得水
焦得水
(池州学院 九华山佛文化研究中心,安徽 池州 247000)
金地藏“菩萨钩锁”考
焦得水
(池州学院 九华山佛文化研究中心,安徽 池州 247000)
金地藏因其寂后三年肉身不腐,且“菩萨钩锁,百骸鸣矣”,而被世人认定为地藏菩萨应化,然则“菩萨钩锁”究指何意?佛经有何记载?本文详考佛经有关记载,一一述说。
金地藏;菩萨钩锁;佛经
金地藏,或称僧地藏,是一位唐代加入中国籍的新罗僧人①。他于唐开元末年(741)卓锡九华山,贞元十年(794)示寂。因其俗姓金,故称金地藏。唐代九华山人费冠卿撰写的《九华山化城寺记》,是记载金地藏生平事迹的最早史料。费记中云:金地藏“时年九十九,贞元十年夏,忽召众徒告别,罔知攸适。惟闻山鸣石陨,感动无情;将示灭,有尼侍者来,未及语,寺中扣钟,无声坠地;尼来入室,堂椽三坏,吾师其神欤?!趺坐函中,经三周星,开将入塔,颜亦如活时;舁动骨节,若撼金锁。经云:菩萨钩锁,百骸鸣矣!”费记是说金地藏圆寂后经过了三周年,方将其趺坐于石函中的遗体抬出来准备安葬在塔墓中,而打开石函却发现其容颜犹如活着的时候一样,移动遗体时,其骨节发生了似撼动金锁般的声响。于是费冠卿认为金地藏应化成了菩萨,虽然没有直接说应化成了地藏菩萨。费冠卿认定的依据是“经云:菩萨钩锁,百骸鸣矣!”然而,佛教经典之中是否记载有这样的根据呢?
“钩锁”,即钩锁骨,又称锁子骨,谓骨节相连犹如锁连,特指佛菩萨的一种祥瑞骨相。南朝(齐)萧子良 《净住子净行法门·出三界外乐门》:“若善庄严,不解众生肢节,得佛钩锁骨相。”《广弘明集》卷二十七:“若善庄严,不解众生肢节,得佛钩锁骨相。”在佛教内典之外,“钩锁”亦作人体的遗骸象“弯曲的锁链”解。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朱道士)见岩下有枯骨,背平石坐,按手膝上,状若钩锁,附苔络蔓,色如白雪”。但更多关于钩锁骨的记载出自于佛经:
(1)吴支谦译《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说释迦牟尼出生后,他的父亲(国王)与母亲商议请本国“明晓相法”的高人阿夷来为太子释迦牟尼看相。阿夷见“(太子)有三十二相。躯体金色。顶有肉髻。其发绀青。眉间白毫。项有日光……足轮千辐理。阴马藏。鹿腨肠。钩锁骨。毛右旋。一一孔一毛生。皮毛细软。不受尘水。胸有万字”。
(2)西晋三藏竺法护译《普曜经》卷二云:“见三十二相躯体金色。顶有肉髻。其发绀青。眉间白毛。项出日光……手足轮千辐理。阴马藏。鹿腨肠。钩锁骨。毛右旋。一一孔一毛生。皮肤细软。不受尘水。胸有卍字”。
(3)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译《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一·六譬品第一》云:“自有众生乐观如来诸骨支节。槃龙相结其间密致者。自有众生乐观如来钩锁骨卷舒自在不相妨碍。自有众生乐观如来骨色鲜白。颇犁雪山不得为譬。上有红光间错成文。凝液如脂”。
(4)后秦弘始年佛佗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大本经第一》载:“汝等更观太子三十二相。斯名何等。一者足安平。足下平满。蹈地安稳。二者足下相轮。千辐成就。光光相照……八者钩锁骨,犹如锁连……是为三十二相”。
(5)《菩萨樱珞经卷第十三·闻法品第三十七》云:“身钩锁骨力过无人”。
(6)后秦竺佛念译《出曜经》有“露现钩锁骨”之句。在其所译《佛说中阴经·三世平等品第八》中亦有“钩锁骨相连,分别彼身中”之句。
(7)刘宋天竺三藏法师求那跋陀译《佛说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卷中载:“是沙门瞿昙。足跟佣平。足骨钩锁”。
(8)吴支谦译《梵摩渝经》卷一载:“一相足下安平正,二相手足有轮,轮有千辐。三相钩锁骨。四相长指,五相足跟满”。
在以上所举的九部佛经中,只有《佛说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明确指出“钩锁骨”为“足骨钩锁”外,余下的八部佛经都没有指身骨的哪一部分。钩锁骨具体指身体的部分,还有一则“手足皆钩锁”的说法,见载于《太平御览》卷六五三:牟子曰:“或问曰:‘佛从何生?宁有先祖?’牟子曰:‘佛生天竺,假形王家,父曰白净,夫人字曰净妙。四月八日,佛精从天来。夫人昼寝,梦见象六牙,欣然悦之,遂感而孕。因以八日从母右胁而生。太子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颊如师子,皮不受尘水,手足皆钩锁,毛悉向上。’”但在竺佛念所译《菩萨处胎经·五道寻识品第十二》之经文中却有“钩锁骸骨”说,经曰:
“尔时世尊。将欲示现识所趣。向道识俗识。有为识无为识。有漏识无漏识。花识果实。报识无报识。天龙识。鬼神阿修罗迦留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识。上至二十八天识。下至无救狱识。尔时世尊。即于胎中现钩锁胎骨。遍满三千大千世界。佛告阿私陀。汝能别此骸骨识耶。对曰不别。何以故。未得通彻行力未至。佛告弥勒菩萨。汝此天中。未得神通耶。弥勒白佛言。有成就者。有不成就者。佛告弥勒。汝观钩锁骸骨。令一切众生知识所趣。分别决了令无疑滞。尔时弥勒菩萨即从坐起。手执金钢七宝神杖。敲钩锁骸骨听彼骨声。即白佛言。此人命终嗔恚结多。识堕龙中。次复敲骨。此人前身十迹行具。得生天上。次复敲骨。此人前身破戒犯律。生地狱中。如是敲骨。有漏无漏有为无为。上从二十八天。下至无救地狱。知识所趣善恶果报白黑行报。有一全身舍利无有缺减。尔时弥勒以杖敲之。推寻此识了不知识处。如是三敲。前白佛言。此人神识了不可知。将非如来入涅槃耶。佛告弥勒。汝绍佛位于当来世。当得作佛成就无上道。何以敲舍利而不知识处耶。弥勒白佛言。佛不思议不可限量。非我等境界所能筹量。今有狐疑。唯愿世尊。当解说之。五道神识。尽能得知彼善恶所趣。不敢有疑。于如来所今此舍利无有缺减。愿说此识令我等知。佛告弥勒。过去未来现在诸佛舍利流布。非汝等境界所能分别。何以故。此舍利即是吾舍利。何能寻究如来神识。今当与汝分别如来上中下识。菩萨芸然各各不同。初住菩萨未立根德力虽得神通。二住菩萨以天眼观知识所趣退不退地。或复观见欲界色界无色界者。或复观见生东方无数恒河沙佛刹。供养诸佛奉律无碍。亦复知彼受记劫数。一劫乃至百千亿劫。或有菩萨于三住地。观见舍利知识所趣于余涅槃无余涅槃。然复不见四住所行识所趣向。四住菩萨见一见二三住识法。然复不见五住舍利识法所趣。佛告弥勒。汝当知之。五地菩萨分别下品。于六住分或见或不见识法所趣。不退转菩萨上至一生补处。不见如来上足下足心识所向。次第菩萨见八七六。然复不见一生补处上足下足。况欲敲钩锁骸骨欲分别之。此事不然。佛告弥勒。汝当知之。十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唯佛知佛神识所念。尔时世尊与诸大众而说颂曰……”
在本经之中,出现了“钩锁胎骨”、“钩锁骸骨”和“全身舍利”即完整无缺失的钩锁骸骨说,并介绍了弥勒菩萨以神杖先敲三钩锁骸骨通过听骨声来判断此人命终后“识”的趣向,即“堕龙中”、“生天上”、“生地狱中”。但在随后敲一“全身舍利无有缺减”的钩锁骸骨时,反复敲了三次,无法判断,就告诉佛说:“此人神识了不可知,将非如来入涅槃耶?”这里的“识”或“神识”,是指有情物特别是指人死后“灵魂”处在“五道”、“六道”中轮回或不入轮回的问题,也就是人死后“灵魂”的去向问题。弥勒菩萨通过敲骨听声判辨出三种“识”的去向,但敲钩锁骸骨之“全身舍利”之人时,反复三次,谓“此人神识了不可知”,并怀疑“将非如来入涅槃耶?”弥勒菩萨的怀疑是对的。因为成了佛菩萨的人已脱离三界而不入轮回,故佛说“此舍利即吾舍利”。当然,“识”或“神识”不在本文探讨之范畴内。
可能是出自于佛典上“钩锁骸骨”的记载,唐代中国民间出现了一则关于“锁骨菩萨”的传说。《太平广记卷一零一·释证类》“延州妇人”条载:“昔,延州有妇人,白晢,颇有姿貌,年可二十四五,孤行城市,年少之子,悉与之游,狎昵荐枕,一无所却。数年而殁,州人莫不悲惜,共醵丧具,为之葬焉。以其无家,瘗于道左。大历中(776-779),忽有胡僧自西域来,见墓,遂趺坐,具礼焚香,围绕赞叹数日。人见,谓之曰:此一淫纵女子,人尽夫也。以其无属,故瘗于此,和尚何敬耶?僧曰:非檀越所知,斯乃大圣,慈悲喜舍,世所之欲,无不绚焉。此即锁骨菩萨,顺缘已尽。圣者云耳不信,即启以验之。众人即开墓,视遍身之骨,钩结皆如锁状。果如僧言。州人异之,为设大斋起塔焉。”这里的“锁骨菩萨”是指人死后骸骨“钩结皆如锁状”的全身舍利。这个故事的内容最早见载于中唐李复言(775-833)的《续玄怪录》卷五之“延州妇人”条目中。“延州妇人”应化为“锁骨菩萨”的故事,在宋元间发生了衍变,故事的主角由“延州妇人”先后变换为“马郎妇”②、“普贤菩萨”③和“观音菩萨”④。但都是以其死后的骸骨即故事中的“锁子骨”、“金锁骨”、“黄金锁子骨”为依据,证明其应化为“锁骨菩萨”的。
综列上述条陈,笔者虽不知“足骨钩锁”或“手足皆钩锁”的具体模样,但可以从佛经中明晰“钩锁骸骨”即“全身舍利”的概念。金地藏圆寂后三年遗体不腐,成了全身舍利,被费冠卿说成是菩萨的应化,其依据就是佛典上的“钩锁骸骨”说。故笔者以为费冠卿不仅是儒学饱学之士,亦是对佛教经典教义研究极深之人。正因为费冠卿熟悉佛典,否则费记不可能出现金地藏寂后应化为菩萨的 “菩萨钩锁,百骸鸣矣!”的经典表述之句。
虽然长有“钩锁骨”,或寂后留有“钩锁骸骨”是成为佛菩萨的瑞相,或谓应化为菩萨的根据之一,但“百骸鸣矣”只找到与之有关联的弥勒菩萨敲骨听声说,其出处尚不得而知。
又,对照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刻本《九华山志》与《全唐文》卷六百九十四所载的费记,文字稍有不同。本文所引的费记在《全唐文》中为:“《金锁经》云:菩萨钩锁,百骸鸣矣!”查藏经目录,传世的经藏中并没有《金锁经》,有可能中国早期存在这部译经,但后来失传了。
注释:
①《唐书·百官志》:“新罗、日本僧,入朝学问,九年不还者,编诸籍。”
②北宋叶廷珪《海录碎事》卷十三上“马郎妇”条载:“释氏书:昔有贤女马郎妇,于金沙滩上施一切人淫。凡与交者,永绝其淫。死葬,后一梵僧来,云:‘求我侣。’掘开,乃锁子骨。梵僧以杖挑起,升云而去。”
③南宋释志盘撰《佛组统纪》卷四十一“(唐)宪宗元和四年”目下云:“马郎妇者出陕右。初是,此地俗习骑射,蔑闻三宝之名。忽一少妇至,谓人曰:‘有人一夕通《普门品》者,则吾妇之。’明旦诵彻者二十余辈,复授以《般若经》,旦通犹十人,乃更授《法华经》,约三日通彻。独马氏子得通,乃具礼迎之。妇至,以疾求止他房,客未散而妇死。须臾坏烂,遂葬之。数日,有紫衣老僧至葬所,以锡拔其尸,挑金锁骨谓众曰:‘此普贤圣者。悯汝辈障重,故垂方便。’即陵空而去。”
④元释觉岸撰《释氏稽古略》卷三:“观世音也。(唐)元和十二年,菩萨大慈悲力欲化陕右,示现为美妇,乃之其所。人见其姿貌风韵欲求为配。女曰:‘我亦欲有归,但一夕能诵普门品者事之。’黎明彻诵者二十辈。女曰:‘女子一身岂能配众。可诵金刚经。’至旦通者犹数十人。女复不然。其请更授法华经七卷,约三日通。至期,独马氏子能通经。女令具礼成姻。马氏迎之。女曰:‘适体中不佳,俟少安相见。’客未散而妇死,乃即坏烂。葬之数日,有老僧杖锡谒马氏,问女所由。马氏引之葬所。僧以锡拔之,尸已化,唯黄金锁子骨存焉。僧锡挑骨谓众曰:‘此圣者。悯汝等障重,故垂方便化汝耳。宜善思因免堕苦海。’语已飞空而去。自此陕右奉佛者众。”
Bodhisattva “Clasp-Like Articulation-Bone” of King Ksitigarbharaja
Jiao Deshui
(Research Center of Jiuhua Mountain Buddhism Culture,Chizhou University,Chizhou,Anhui 247000)
After parinirvana of King Ksitigarbharaja,his flesh body remained immortal for three years.“Bodhisattva has the clasp-like articulation bones,and sound rings every joint of skeleton”,which is said to be the transformation of Kshitigarbha.The paper conducts a detailed study of the meaning of Bodhisattva “clasplike articulation-bone”and the record in Buddhism sutra.
King Ksitigarbharaja;Bodhisattva Clasp-Like Articulation-Bone;Buddhism Sutra
B948
A
1674-1102(2012)01-0021-03
2011-12-28
教育部人文科研究项目(10YJC730012);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09-10D121)。
焦得水(1955—),男,安徽青阳人,九华山文联主席,池州学院九华山佛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佛教文化。
[责任编辑:韩志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