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承担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及实现途径探索
2012-08-15朱松节
朱松节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部,安徽 安庆 246003)
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力量不足,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发展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但高校在实施这一工作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不少高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短缺的压力,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提高不明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没有形成,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没有得到明显地提高。认识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意义,探索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对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辅导员的专业成长有重要意义。
一 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不足一直困扰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一些高校积极探索新的途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目前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为一些高校的通行做法,这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供了新的思路。在高校,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政策依据,一是中共中央、宣传部下发的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提出的 “专任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和辅导员有条件的可承担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二是教育部颁发的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指出的辅导员可 “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高校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有可能又有必要,一是辅导员所从事的工作性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致性。“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两个重要的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是主渠道,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主阵地,二者相互依存、互为补充。主阵地配合主渠道,共同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二是发挥辅导员工作优势,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很好地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结合起来,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 当前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有效性是指组织者完成组织的活动和组织活动达到的预期结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育者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在具体教育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不仅体现在教育对象上达到的效果,还体现在教育过程的优化和高效上。由于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高校辅导员具有双重身份,既是日常思想教育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又是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因此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上的有效性,而且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辅导员教学的参与,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水平。二是通过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使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但从一些高校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情况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打折扣。如一些高校仅仅从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不足方面考虑,让没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背景又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辅导员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结果解决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数量,但教学的的内容没有优化、教学的方法没有改进,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一些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对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际上是放任自流,对教学模式缺少研究,对教学过程缺乏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没有形成,整体优势发挥不出来;一些高校对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促进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认识不够,缺少具体的保障措施,辅导员专业化队伍发展缺乏后劲。因此,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把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作为实施这一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否则将毫无成效。
三 提高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一)实施资格准入制度是增强有效性的的制度保障
通过对所在城市的四所高校84名辅导员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一是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辅导员所占比例较大,有多达53%的辅导员曾经承担或正在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二是辅导员的专业背景不一,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和相关的专业背景的辅导员占10.7%,经济管理占19%,文史教育占21.5%,理工农医占42.9%,艺术体育占5.9%。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积极性都很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短缺的问题,但是从辅导员的专业背景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培训的情况来看,大多数辅导员的专业背景不能完全胜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不容乐观。因此必须实施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资格准入制度,确保人选的入口关。
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辩证思维能力,正确认识我国国情和改革发展的现实问题,促进大学生提高政治鉴别力和增强政治敏锐感,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任务。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辅导员必须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任职条件才能胜任,这些条件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定的政治素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二是要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背景。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要有良好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知识。三是相关学科的背景知识。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需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还需要人文、政治、经济、心理、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相关学科的背景知识。四是教学和科研能力。应该说辅导员所从事的工作性质使绝大多数辅导员都具备了一定的政治素养,而多数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和相关学科背景知识缺乏,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会流于形式,达不到目的。
我们认为,要解决辅导员思政专业背景,需要从思想认识和制度落实两方面着手。思想认识上,一是要高度重视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意义。高校管理部门要认识到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是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短缺的权宜之计,而是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实效的问题,它不仅是教学管理部门的事,更是高校党委的事。学校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辅导员专业背景做出整体安排。二是辅导员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一些辅导员由于认识不到位,把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当做是提高收入和对今后转岗做准备而做的事,其教学效果也往往不令人满意。辅导员不仅要有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热情,更要把它作为一种责任和使命。在制度落实上,一是学校要制定落实鼓励辅导员进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政策措施。《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指出,要 “支持辅导员在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上攻读相关专业学位”问题是要把好的政策落到实处必须还要有配套的措施,如给予辅导员必要的进修时间和经费上的支持,为辅导员进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提供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辅导员也要制定学习计划,通过自学、外出进修等方式提高思想政治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二是要加强上岗前的培训。对承担和准备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辅导员,要集中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承担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
(二)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增强有效性的关键
目前大多数高校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都是独自承担一门课程。这种单兵作战的教学模式对大多数辅导员来说都有较大压力,也显示不出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形成的合力。因此,各高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尤其显得必要。
一些学校通过探索,采取了诸如 “分专题合作式教学”模式、“教师—辅导员结合”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模式等,取得了很好地效果。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他们与学生接触多,交流多,让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把课堂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其效果有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无法达到的。而这种效果的发挥,需要建立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整合资源,形成互补,否则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同其他任何专业课教师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没有区别。笔者所在的学校采取 “辅教导行”的模式不失为一种好的模式。所谓 “辅教导行”是指高校辅导员经过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进修和岗前培训,辅助承担适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通过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的有机结合,寓教于管,寓管于教,教管结合,重在践行。这种模式设计的出发点是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的联动,形成教育的合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效果的提高,而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但不管是哪一种教学模式,要发挥作用还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明确教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和院 (系)三者之间建立有效的联动,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性。二是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结合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实际,对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课程及开设的时间、教材内容的取舍、教学进度等做出合理的安排。三是要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专题研讨法、演讲赛、辩论赛、主题团队活动、社会服务等一系列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个性特长、注重互动、贴近实际的好的教学方法,使思想教育在学习中思考,在活动中领悟,在实践中提升。四是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结合辅导员日常管理中学生实际表现,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课堂参与、社会实践能力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查,注重在理论与实践的交汇点上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知行转化的效果。在需要建立的教学模式中要突出解决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优化与整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形成教育的合力。高校辅导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两支最重要的队伍,如何统筹协调,按照各自的职责,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协作,共同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当前高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高校要建立一种有效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辅导员双重角色和双重职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学生工作之间架起一座 “立交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功能,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二是进一步拓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高校辅导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中,分工不同,各有侧重,辅导员侧重于对学生进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从事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体现日常性、事务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侧重于在理论上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突出理论性、系统性。通过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探索一种有效的途径,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自觉地把课堂的教学内容融入到对课外活动的指导和学生管理中,使实践教学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是增强有效性的内在动力
辅导员专业化是指辅导员在职业生涯中,通过一定的专业训练,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强的职业素质,成为一个专家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成长过程。辅导员专业化的发展方向有多种目标,其中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型辅导员,是辅导员职业的最高追求。目前多数辅导员专业化发展都比较困惑:一是辅导员对从事的职业缺乏目标和方向感。据笔者的调查显示,有56%辅导员对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发展前途感到困惑。二是辅导员队伍不稳定。笔者调查的84名辅导员中,有36名是内聘,占42.8%,有近六成不愿意长期从事辅导员职业。究其原因,与辅导员专业化得不到发展有很大关系。
辅导员专业化需要有一定的平台才能形成,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促进其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专业化水平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保证,辅导员对专业化水平的内在追求,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必然结果。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有两个方面的途径:一是内在自身素养的提高,二是外在制度的保障。辅导员要认识到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专业发展的作促进用,把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当作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内在需要,从根本上产生提高自我修养的内在动力。在制度保障上,对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术职称的评聘工作是一个重要的措施。《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规定,“专职辅导员可按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要求评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或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职务”。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对不具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背景的辅导员都评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术,既不能促进辅导员专业化的发展,也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高校应鼓励和支持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辅导员评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术职称,使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辅导员明确专业发展方向,提升成就感和归属感。只有辅导员产生对专业化发展的内在追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才会极大提高。
[1]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N].光明日报,2006-08-01.
[2]霍秀红,王 跃.高校辅导员兼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辅高职研究报告[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9).
[3]毛 新.高校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1).
[4]张 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结合”教学模式探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