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研究应当坚持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

2012-08-15史建伟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10期
关键词:定性研究者定量

史建伟

(西华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20世纪以来,关于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在教育研究中一直是占主导地位的主要研究方法。在人们开展的各种教育研究中,主张凡事都应进行定量研究的理论派和主张凡事都应进行定性研究的理论派总是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并使得我们的教育研究一度趋向单一化。作为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都是为我们的教育研究服务的,而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繁冗的事情,因此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它们的局限,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使它们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共同为我们的教育研究服务。

一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一)定量研究

定量研究是指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科学研究,它是研究者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与现象事先建立假设然后根据实际确定具有因果关系的变量,将这些问题和现象用数量来表示,然后通过使用现有的检测工具进而去分析、考验、解释,从而获得意义的一种研究方法和过程。

定量研究以数字化的符号为基础,涉及数量、变量和测量。克莱斯万对定量研究的定义是 “研究是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的,而不是用语言文字。”[1]定量研究是以数字、数据为主线,并采用一定的方式进行测量从而获得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因此定量研究也是一个搜集以数据表示的信息或者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和处理进而得出一定结论的研究过程。

早在20世纪初,被称为现代心理学之父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曾指出 “所有的存在归根结底都可以表现为一定的数量”,言外之意就是强调我们要对从各种渠道所收集到的众多资料信息进行必要的量化处理[2],从此以后,定量研究便广泛应用于教育研究领域中。

(二)定性研究

关于定性研究,国内外一直没有统一的定义。相对来说,国外学术界比较权威的看法认为定性研究是指 “研究者通过在自然环境中使用各种方法(文献分析、个案调查、开放性访谈等)对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并站在当事人的视角去理解他们外在的行为表现并洞察他们的内心世界,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建立适当的假设和结论,再通过各种各样的检验方法对预期的研究结果进行检验”[3]的一种过程。

克莱斯万对定性研究的定义是 “研究是用文字来描述现象,而不是用数字和量度”[4]。定性研究相对于定量研究,更加强调意义、经验和描述等。它与演绎法更为接近,是从一般的原理推广到特殊的情境中去。

二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比较

早在20世纪初,瑞典著名教育学家胡森就指出教育研究存在着两种主要的研究方法:“一是模仿自然科学,强调适合于用数学工具来分析的经验的、可定量化的研究,研究的目的在于确定因果关系,并作出解释。另一种范式是从人文科学推演而来的,所注重的是整体和定性的信息,通讯说明的方法”[5]。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这两种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和联系,我们不妨对二者进行一下比较,找出它们各自的优势以及局限,以便更全面地把握这两种方法,更好地利用它们从事教育研究,不断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哲学体系即理论基础不同

定量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实证主义哲学,而实证主义又是源于经验主义哲学,其中心观点是:“事实必须是透过观察或感觉经验,去认识每个人身处的客观环境和外在事物。运用观察、分类,以及分类性的资料,探求事物彼此的关系,此法获得的结果,才是正确可信的。”因此定量研究强调的是事实、关系和原因,注重研究的结果。

定性研究的理论基础是自然主义哲学,其中包括建构主义理论、后实证主义理论、解释学和现象学等各种理论。主要观点是:“主体和客体是辩证统一的整体,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以及客体对主体的反作用实际上是蕴含在主体和客体的互动关系中,主体对客体进行不断的重新构建”。因此在定性研究中往往研究者本人就是最主要的研究工具,需要研究者本人以当事人的视角身临其境地去了解当事人的行为然后运用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解释原因并揭示意义。

简言之,定量研究侧重于客观存在与现实状态,往往用数字化的文字来表示和反应研究的问题与现象,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而定性研究则是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全局性、发展性与过程性,特别强调对事物进行积极的寻根溯源的本质属性的探索。

(二)研究目的不同

定量研究以直观的数字、数据和测量为主导,通过具体的数学统计、分析和运算来揭示教育研究中研究对象的数量关系以确定教育活动中的本质和内在规律,从而指导教育实践活动。

定性研究注重参与者的角色,强调从当事人的视角去描述问题,强调对研究对象进行广泛细致的研究,旨在揭示出社会的现象,关注在生活中不同的人群是如何理解人生意义的[6]。

(三)研究方法不同

定量研究主要是采用实验研究、准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等方法去研究教育现象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研究的各个环节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因此定量研究在严密性、客观性和价值中立性等方面尽量体现出一丝不苟,严于律己,以求得到公正的客观事实。

定性研究则主要采用历史学和人种学等研究方法来理解社会现象。定性研究往往通过参与观察和实地访谈获等得第一手资料,对于这些资料则采用数学当中经常运用的归纳法进行分析,目的是化具体为抽象,化腐朽为神奇将数字化的东西形成一定的理论。

(四)研究者与被试者的关系不同

定量研究强调的是客观公正的研究,往往要求研究者必须与研究完全地分开,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偏见和误差。当然这只是一种理想中的状态,事实上研究者与研究完全分开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它要求研究者疏远被试者,以求得到有效的数据。

定性研究注重研究者本人从被试者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和理解现象。研究者必须身临其境,真正进入特定的情境中,感受、理解被试者的行为。因此定性研究要求研究者与被试者有亲密热情的接触,使研究者与被试者之间产生和谐融洽的氛围以利于资料的收集。

三 教育研究应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

在教育研究中,定量研究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促进了教育研究的科学化、技术化;而定性研究则对教育的现象和本质进行了系统的经验总结和哲学思辨,可谓二者各司其职,各有所长。但无论是占据主流的以量取胜的定量研究,还是稍逊一筹的定性研究,都各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一定的局限性。任何想通过某种理论证明定量研究强于定性研究或者定性研究优于定量研究的思想和观点都是极其狭隘的。

虽然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在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等诸多方面存在着不同,但教育研究方法作为一个完整的方法论体系,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都是不可或缺的并且具有无可争辩的互补性。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并不是矛与盾,不应该对立起来,相反我们应该打破传统的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对立,把它们有效地统一起来,真正实现二者的结合,才能有效地研究教育教学中的客观事实和人文价值。

(一)教育研究中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灵活运用

在教育研究中,究竟运用定量研究还是定性研究是困扰很多研究人员的一个难题。为此,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分析研究课题的性质,找出所要研究内容的侧重点,然后对症下药。例如在教育研究中,诸如高校近几年发展规模、高校扩招的速度、国家对义务教育投入占教育总投入的比例、发达城市教育经费的分配等问题,它们涉及到很多具体的数字需要有很多精确的数据来研究,此时定量研究恰好可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指导。有时我们也会遇到一些像教育目的、教育本质、教育功能、教育与文化这样的课题,这就需要我们根据现有的资料以及已有的经验,对研究对象的性质、特点、发展以及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判断,提出意见,然后加以综合整理与归纳,这就比较适合运用定性研究的方法。

在教育领域中,对于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我们可以类比联想我们的哲学知识点——物质和意识(精神)。定量研究对应于物质现象,定性研究则对应于意识或者精神现象。属于物质现象的如学生的成绩、学生的身体状况等则适合开展定量研究;而那些属于精神意识层面的如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师的为人师表以及学校的校容校貌等则适用于定性研究的方法。

(二)教育研究中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结合

客观现实存在的所有的一切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在我们的物质世界中不存在无量的质,当然也不存在无质的量,任何一个完整的事物都是由量与质的紧密结合构成的。要想全面地研究某一事物,不仅要进行量的研究,也要进行质的研究。如果只是运用定量研究方法去研究教育这种复杂的人文现象,其结果无疑会增加描述的精确性。如果我们对教育活动的描述仅仅局限于数字化的客观描述,毫无疑问这就等同于把我们复杂的教育活动当作是简单的自然物质现象,而没有考虑到人文因素,忽略了它的人文价值及其意义,因此很难真正把握教育现象的内在本质和规律。但单独使用定性研究方法会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定性研究对我们的研究者要求苛刻,其次有时由于研究者的主观色彩过重,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再次定性研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它需要花费研究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会耗费大量的物力和财力。

不容置疑,定性研究是定量研究的前提,而定量研究则是对定性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在我们的实际研究中,若只有定量研究,则只会对我们所要研究的事物有一个局部的、不太全面的把握;若只有定性研究,又很难真正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

教育需要以一种新的姿态或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并且这种变化是缓慢的,因为历史的发展有其阶段性和演变性[7]。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人文现象,教育研究的发展必然具有阶段性和演变性。在教育研究中,单独使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都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同时都无法解决所有的教育教学问题。教育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的研究,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结合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同时也是势在必行的。两种研究方法综合使用、有机结合,将有利于发挥它们二者各自的优势,不仅可拓宽我们的研究视角,而且也将极大地丰富我们的研究成果。通过定量研究,我们可以掌握一些教育现象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和速度以及一些有用的数据;而通过定性研究,我们可以通过对教育教学现象的分析掌握教育教学的一些本质特征。这样,我们的教育研究就相对比较全面,研究质量也自然会得到提高。

今后,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应继续深入地探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在它们各自适用的层面上挖掘出更深层次的东西,真正把握它们的研究特点、研究的不足以及研究的侧重点,然后辩证综合地以定量研究的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和定性研究的价值性判断为切入点,让二者互相弥补对方的缺陷,从而真正做到优势互补。

四 结语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虽然从表面上看是两个对立的概念,但是它们只是作为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从不同的侧面以及不同的角度对教育教学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因此,我们绝不能把它们对立起来,相反我们应该让他们 “长期共存、肝胆相照”。

教育是一个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为一体的非常复杂的现象,我们应该采用系统方法把握教育现象的全局,这样就必然要求我们坚持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辩证结合,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致力于教育研究以促进教育事业不断地向前发展和进步。

[1][4][美]威廉·威尔斯曼.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袁振国主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2]安文铸.关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再认识[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2,(4):L53-57.

[3]刘献君.院校研究的基本范式:定性模式与定量模式[J].现代大学教育,2003,(3).

[5]瞿堡奎.教育学文集·教育学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6]潘庆玉.试论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整合[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

[7]王 振.教育目的社会化与个性化之矛盾原因辨析[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6).

猜你喜欢

定性研究者定量
分裂平衡问题的Levitin-Polyak适定性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显微定量法鉴别林下山参和园参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当归和欧当归的定性与定量鉴别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医生注定是研究者
慢性HBV感染不同状态下HBsAg定量的临床意义
共同认识不明确的“碰瓷”行为的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