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材文本中的人文精神探究——以人教社2006年第2版(必修)为例
2012-08-15杨柳粟斌
杨柳,粟斌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637002)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在中国,“人文”一词最早见于《周易》賁卦中,《彖》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天下。”[1]这里的“人文”指传统意义上的礼教文化,主要是指社会人伦秩序,精神文化现象及其规律。先贤儒哲们对人文的探求也不胜枚举,如《尚书·泰誓》中“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2]孔子的“仁者爱人”;孟子的“民贵君轻”等,显示了早期人文学者尊重人的价值存在,倾注满怀的关爱于人类的命运与困境的博爱情怀。从世界范围来看,文艺复兴时期是人类人文主义的一次盛会,在对基督教神学桎梏的反抗中把人文主义提到了历史的一个新高度,重视人的意志、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人的高贵、追求人的解放等。即人性的真、善、美,这种关怀精神就是人文精神。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人文精神结合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有不同的理解与解释,但在这里,结合语文教材文本来说,是高中语文教材文本中的各类文学作品或文章中的人文文化,它们揭示人的生命体验和人的精神意志,充分体现出了人性。这些文学作品是经过历史的大浪淘沙而沉淀下来的传世之作,具有强烈的人文代表性,在提升人的精神,铸造人的灵魂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作品作家与学生读者的对话,精神的交流,文学作品中的人文气息无不熏陶感染学生的心灵。
二、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材文本中的展现
新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前5册实验教科书共入选文学作品79篇,汇集了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在表现人文精神方面都可以概括为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类自我价值的反省。人与社会的关系体现为家国情、民族情。而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人的自身情感诉求以及亲情和爱情。人的自身价值体现则是对命运的反抗和对自我存在价值的追求。
(一)胸怀天下,以人类或民族大业为己任的人文精神
自古天下多兴难,历史演变中总会涌现以统一民族大业为己任的英雄伟人。他们胸襟广阔,心中关注国家的命运,有一统天下的豪情气魄,这种博大的人文情怀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但却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符合这类人文内涵的作品在教材文本中共有22篇。例如《苏武传》中,通过典型环境与细节描写突显了苏武不屈的民族气节,以及苏武与三个叛徒(卫律、张胜、李陵)的强烈对比,他的大义凛然,维护民族尊严的英雄形象跃然于纸上。在被扣匈奴十九年间他始终不为威服,不被利诱,视死如归的感人事迹让人们传诵,彰显了其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同样,辛弃疾的词《永遇乐》,以缅怀历史上英雄人物的典故来揭示现实意义,如“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在垂暮之年希望还能重整北宋朝廷,正是辛弃疾这样的英雄志士应有的报负。《水龙吟》中则引用三个典故(季鹰、许汜、桓温)来写其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还有《荆轲刺秦王》中荆轲为了能解除燕国亡国的危险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其不畏死的英雄气概,又岂是平常人能比拟的。不得不提的有《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烛之武在国家(郑国)危难前面,表现得深明大义、义无返顾、以身犯险去与虎狼之国秦国交涉,从而解除了亡国危机。教材文本中所刻画的这些志士的形象,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表示出其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护国、爱国情怀是他们生命的意义。
《短歌行》中曹操不但有延揽人才,思慕贤士的迫切心情,而且有一统天下的坚定决心,如“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与之相比,毛泽东在其诗词中也把其改造中国的宏伟理想表现得一览无余,如《沁园春·长沙》中每一句所描写的景象都是一幅宏大的画面,“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其作为早期革命者毫不掩饰自己的非凡胸襟和气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是其投身革命永不反悔的壮志。曹操和毛泽东都有胸怀天下的气魄,他们的国家情感是最直接也是最强烈的。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对马克思所做贡献(即发现剩余价值、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确立唯物史观)的追述,体现了马克思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奋斗一生的革命精神,他为人类事业而忘我工作的博大人文情怀惠及全世界人民。《我有一个梦想》中马丁·路德·金领导的非暴力抵抗运动促成了美国国会通过民权法案,从法律上正式结束美国黑人的被歧视地位,为争取黑人民族平等的高大形象震撼全世界。马克思和马丁是为人类、为民族的事业而忘我工作、忘我牺牲,他们崇高的人文精神情怀是需要后人继承的。
此外,还有《诗经·采薇》、《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马嵬》、《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游褒禅山记》、《归去来兮辞》、《过秦论》、《离骚》、《拿来主义》、《别了,“不列颠尼亚”》、《飞向太空的航程》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国家、民族情怀,这是学生应该了解、熟知和学习的。
(二)关爱人生,感慨命运离愁、人生失意和情爱难舍的人文精神
在家国情这样的大爱背景下,人类自己的情感关爱更能体现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命运的坎坷不济,个人事业前途的失意,正是人们最需要人文关怀的时候,这类题材也是在文学作品中反映得最多的。语文教材文本中所展现的关于这类人文内涵的主题共21篇。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写出了一种对母校康桥的留恋,如“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物我合一,表现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的难舍之情。以及《雨霖铃》抒写柳咏同友人在汴京分手时的不舍及愁闷心情,“多情自古伤离别”,点出了其忧伤的离愁别绪。而《故都的秋》和《秋兴八首》寄寓了作者深切眷恋故都、故园人文风物的感情。饱含着对此情此景的留恋,对人情事物的回想,勾起他们自己内心的感慨。这四篇作品都道出了人生的另一种苦痛,那就是离愁,它总是给人哀伤的心绪,让人久久不能平复。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戴望舒的《雨巷》都是作者在苦闷时期的作品,心中郁积了对生活的不满,渴望自由,却又不能实现的复杂情感,遍布于字里行间。如《荷塘月色》的开篇“心里颇不宁静”为全文定下了低沉的感情基调。而戴望舒的《雨巷》情感更为真挚,更为强烈,在江南小巷中撑着油纸伞独行,代表了诗人陷入人生苦闷但希望渺茫。还有《琵琶行》、《归园田居》、《滕王阁序》、《登高》和《秋兴八首其三》,则是表现作者仕途不济,内心悲凄、怅惋的心境。人生不如意之事常在,命运的坎坷,事业的不顺,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关键在于要从这些失意中得到启发,乐观接受,更好地完成工作。这也是需要学生认真思考的一种人文关怀。
亲情和爱情是人间的脐带之情,在语文教材文本中也有迹可循。例如,亲情的:李密的《陈情表》、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和弗鲁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爱情的:《诗经氓》、《孔雀东南飞》、《涉江采芙蓉》、《林黛玉进贾府》和《雷雨》。这里,李清照的词《醉花阴》和《声声慢》中,凄凉悲苦的氛围笼罩了整首词,“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夫妻离别,是人们难以愈合的伤痛。不管是亲情还是爱情,都有爱与恨交织着,有的是母慈子孝,有的是爱断情伤,也是需要人们品尝的另一种人生。
(三)坚定信念,追求人的价值存在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从来都强调人的价值存在,而且是人的精神价值的存在。教材文本中关于这类主题的篇目有11篇,例如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中,刘和珍等青年学生牺牲的不屈精神,体现了其为追求民主、自由而奋斗的崇高人文品格。《祝福》中祥林嫂这一中国妇女的典型形象,对于封建礼教的种种迫害与摧残,她进行了不间断的挣扎与抗争:面对人们的嘲弄、侮辱与伤害,她给以无言的抗议;对灵魂的有无,她表示了怀疑。这一切都表明,她曾为争取自由存在价值而努力过。关汉卿的《窦娥冤》中窦娥被张驴儿陷害,又被贪官桃杌残酷拷打,拒不承认,当悲愤之气达到极点,便是对天地的直接而强有力的指责和痛斥。以上三个人物都是在对封建专制的反抗中表现了其强烈追求人的尊严与价值的人文精神。
对于尊严与荣耀,向来是极其强调的,这也是一种精神的价值存在。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所塑造的老人(圣地亚哥)的命运是悲哀的,而他却又是一个失败的英雄,为了证明自己有坚强勇气与毅力,为完成那项别人无法替代的任务,为了鳏夫的光荣与尊严,他一定要捕到一条大鱼。正如海明威所描写的:“这两个肩膀挺怪,人非常老迈了,肩膀却依然很强健,脖子也依然很壮实。”[3]同样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被高俅迫害,不得已丢妻弃家,反衬出他宁愿轰轰烈烈而死,也不愿苟活的不屈个性。英国戏剧《哈姆莱特》中,面对母亲的改嫁,叔父的威逼,情人的自杀,以及朋友的背叛,现实与主人公哈姆雷的人文主义理想相悖,但他对人的矛盾与思考,其中最有名的一句是对生命意义的思索“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人的价值体现有多种方式,可以是积极乐观的享受人生,也可以是对知识、真理的孜孜追求。《张衡传》中以翔实的文笔全面记述了张衡的一生,重点介绍了他在科学上的价值体现,一位博学多才、文人学者形象值得学生效仿和借鉴。《热爱生命》、《人是一根能思想的稻草》和《信条》是三篇具有理性人文主义思想的文章,旨在彰显人不仅要有生命的存在,而且精神的存在更为重要。
(四)利于教学,对语文的教与学给予关注的人文精神
语文教材文本中不仅编排了文学鉴赏,而且还编排了关于语文教育的作品,共13篇。例如从教师的角度来谈,韩愈的《师说》,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抨击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从学生的角度来谈,语文课本中节选了《劝学》的四段,着重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学习应持的态度。《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先生在演讲中认为学生进入大学应为求学,而非仅仅达到做官发财的目的,在研究学问之外砥砺自己的德行,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也是大学生所必须的,而作为学校之主体的师生应该建立一种互敬互爱、互相劝勉的关系。《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投射出梁启超先生严谨的学术态度,这种大家人物的学识风范往往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从语文本身来说,钱钟书的《谈中国诗》说明了中国诗与西方诗在形式方面的不同,以及对待中国诗歌以及中国诗歌研究的正确态度。还有,《咬文嚼字》中朱光潜先生深入浅出地说明了文字与情感的密切关系,在做文章时一定要“咬文嚼字”,做到言由心生,准确无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说“木叶”》中林庚所谈与朱光潜先生有异曲同工之妙,旨在语言文字方面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
科普性的文章主要是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同时也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动物游戏之谜》、《宇宙的边疆》、《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中国建筑的未来》、《作为生物的社会》和《宇宙的未来》,这些课文对学生们的科学思维和语言表达的特殊美感有帮助。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要尊重老师的作用,不耻下问。又要不停地自我反省,确定正确的学习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时还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才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材文本中丰富的人文内涵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心理,塑造健全人格。因此,在高中阶段加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以人为本,重视学生内在精神文化的提高,发展新人文语文,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新课程下高中语文发展的趋势。
[1]徐子宏译著.周易全译(修订版)[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3.
[2]葛平译著.尚书[M].上海:中华书局,2009.3.
[3]欧内斯特·海明威.黄源深译.老人与海[M].上海:译林出版社,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