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化教育进程中普通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2-08-15李漫红刘桂萍李文秀毕颖
李漫红,刘桂萍,李文秀,毕颖
(沈阳化工大学,辽宁沈阳110142)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从1999年高校大规模招生开始起步的,据统计,到2007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321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1908所,比上年增加41所,成人高等学校413所,比上年减少31所,高等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2007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7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我国高等教育在数量、规模方面的增长是我国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求。但同时伴随而来的还有扩招之后的人才培养质量问题、经费问题和就业问题等,其中缺乏特色和亟待改革的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积极探索适合实际情况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保证。
一、普通工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后,高等院校尤其是普通工科院校应该及时对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重新定位,根据学校自身的发展优势和特色,将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适应社会的需要,全面实现大众化教育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普通工科院校由于固有的教育观念和相对薄弱的教育硬件建设,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从目前高校的发展结构来看,普通工科院校多把人才培养定位在“应用型人才”,但在实际的人才培养和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往往直接照搬重点大学的培养方案,缺乏“移植”后适应本校学生实际的改造和创新,没能形成应用型人才的独特培养模式。导致所培养的学生在能力上既无法达到来自重点研究型大学的研究水平,也无法像专科学校所培养的学生那样适应社会工作。
(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普通工科院校目前在专业设置方面已经相对健全,多数院校都已经成为或正朝综合性大学发展。但是在人才培养的深层内涵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单一性”,主要体现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过于粗化,具体来说是对同一个专业的所有学生提出统一的培养要求、教学计划和评价标准,采取统一的教学模式去“塑造”所有学生;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职业性、功利性很强的“专才教育”,对通识教育和人文教育重视不够。在培养过程中表现为专业口径过窄,人文教育环节薄弱,知识基础不够宽厚,培养途径单一等。
(三)专业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应力求课程设置合理化,避免课程设置过多过杂,要重视实效性,兼顾考虑专业要求和社会需要,目前普通工科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普遍更新较慢,理论课多于实践课,实践环节薄弱,缺乏合理性,存在实践教学课时少、教师本身缺乏实践能力、实践教学内容陈旧、实践教学考核不严以及重验证轻设计等问题。
二、构建合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应用型与学术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同,普通工科院校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应该抓住主要问题:一是要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即人才培养类型的指向定位;二是要明确这类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质量。根据新时期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趋势,确定“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质量。实际上,普通工科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主要包括:一方面,科技发展推动职业岗位知识和技术知识含量提升;另一方面,科技发展和市场经济转型催生出了新的职业岗位,特别是对复合型职业岗位的需求增加。为了不断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势必对普通工科院校的毕业生需求加大。普通工科院校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将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作为今后学校人才培养的重点。
(二)建构特色专业课程体系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课程体系应该是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满足社会工作需求为基础构建起的体系。学科基础课程应该以应用性为导向,同时兼顾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普通工科院校应该在课程设计方面突出学校的培养特色,以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强化学生应用能力的掌握和综合素质的形成,进而组建模块化课程和建设新的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既要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的硬投入——实践教学环境和条件的建设,更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软投入——实践课程设计;加强产学研合作、校企结合开发的项目,共建实践教学环境;组建一支能胜任实践课程的教学团队。同时特别强调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要进行集中实践环节设计。
(三)开发综合性课程
综合应用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必备的重要能力。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定位,需要开设基于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的综合性课程。综合性课程至少要发挥以下几项功能:一是综合性课程要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二是综合性课程设计和安排的整个过程要力争在现实的环境中完成,校企合作双方需要共同设计教学方案,谙熟企业现行技术,保证学生顺利完成从学校到工作的转变,很快适应工作状态;三是对学生进行项目教学,更多引入来自企业的现行项目,并可以借鉴国内外的著名案例让学生参与其中,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实现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只有采用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及时指导高等教育实践,增强人才培养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发展人的个性和创造性。我校在2004年建设性地提出了在校内设置“优创班”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一批宽口径、厚基础、能力强、素质高的个性化“应用型”人才。“优创班”实行导师制培养,学生在经过大一、大二两学年公共培养重点强化学科基础后,第二学年末,开始采用导师制培养,由学院向学生提供各专业学科导师的名单及基本情况供参考,导师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自由互选,经双向选择后确定师生关系,明确大三、大四两学年的专业发展方向,在导师指导下制定后期学习计划和科研训练计划,实行个性化培养,后两年的学习主要强化学生参与学术活动、课题研究、工程设计、创新竞赛及社会实践等环节,开发学生潜力和综合能力,鼓励学生跨学科选课,实行学科交叉。同时允许成绩优异的同学跨专业选择导师和专业。2008年“优创班”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班级里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素质、就业率均高于普通班级,再次印证了普通工科学校应该开发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综上所述,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之后,学生的入学人数增加,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高校的类型和水平也参差不齐,用一成不变的培养模式和质量标准来要求教育活动已不合时宜。高等教育的不平衡发展需要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与之相适应。普通工科院校应该根据学校既有的办学基础、办学条件、办学实力水平、办学声望等开发适合的人才培养任务。唯有适宜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使培养的人才合格多样、各具特色,才能满足社会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也才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持续健康发展。
[1]滕玉梅.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与模式[J].理工高教研究,2003,(3):82-83.
[2]唐华生.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矛盾和对策[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2,(5):72-74.
[3]车承军、苏群.关于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思考[J].交通高教研究,2003,(6):33-34.
[4]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