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凤阳独特的文化现象考察及成因探究

2012-08-15伏科俊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沈浩大包干凤阳

伏科俊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凤阳独特的文化现象考察及成因探究

伏科俊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凤阳县具有极为独特的文化现象,它以“帝王之乡”、“花鼓之乡”、“改革之乡”、“曲艺之乡”、“旅游之乡”等享誉海内外。这些文化现象是历史上淮河文化、明帝文化、移民文化撞击、融合的产物,是当代凤阳人“敢为天下先”实行“大包干”的产物。

凤阳;文化现象;朱元璋;大包干;沈浩

一、凤阳独特的文化现象考察

(一)反映凤阳的精品力作多

这些作品根据内容可以分为如下五类:一是反映大包干史实;二是反映沈浩事迹;三是反映朱元璋青年时期生活;四是反映凤阳花鼓发展;五是其他类。受众广泛的电影、电视剧、专题片出现了不少精品力作。如反映沈浩先进事迹的电影《第一书记》及电视剧 《永远的忠诚》;反映大包干事件的电影《鼓乡春晓》和电视剧《十八个手印》;反映朱元璋夫妇的电视剧《凤阳情——大脚马皇后》和《凤阳小子——朱元璋》;多视角反映凤阳的专题片:《说凤阳》(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1980年)、《来自农村的报告》(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1985年)、《征服饥饿的人们》(深圳电影制片厂,1985年)、《中国 (第一集)》(日本NHK公司)、《中华之魂》(中央电视台,1995年)、《农民访谈录》(中央电视台,1995年)、《当代中国》(美国芝加哥电视公司,1995年)等等。

特别值得一说的是电影《第一书记》,由著名导演陈国星执拍(他曾获得过“华表奖”最佳影片奖和“五个一工程”奖);全明星演员阵容参演:杨立新、徐帆、宋丹丹、黄宏、蒋雯丽等15名知名演员友情出演(据说是受到了《建国大业》的启发);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安徽省委宣传部等9家单位联合制作;“剧本报经中央领导同志和有关部门同意后”[1],才正式开机拍摄的;作为献给党的生日的独特礼物,该片在2010年7月1日党的89岁生日之时首映,中央领导习近平、回良玉、刘云山、李源潮等会见了电影主创演职人员;中央要求各地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观看并在全国掀起了学沈浩的热潮……

话剧《万世根本》也值得一说。它是安徽省话剧院在2008年推出的话剧,该剧艺术地再现了小岗村农民实行“大包干”这一重大历史事件。2009年,该剧在中宣部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 “五个一工程”评选中获奖。2010年,该剧入围“第六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并于同年获得了国家舞台艺术最高奖——第十三届文华奖。

(二)旅游文化品位高

凤阳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文化旅游大县、皖北红色旅游线路上的重要游览点。全县现有4A级景区2家,3A级景区3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处;省级农家乐示范点3处,四星级农家乐1处。

凤阳境内的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全县有古迹名胜三百余处,文化内涵厚重。明皇陵是明代16座帝陵中建设最早的一座陵墓,有明代第一陵之称;明中都皇故城是明王朝建设最早的一座都城,中都城的设计建筑也成为其后营建南京故宫和北京故宫的蓝图;龙兴寺是朱元璋早年出家的地方,是全国重点寺观之一。

凤阳自然景观优美,品位很高。有“江北第一溶洞”——韭山洞景区、禅窟寺与狼巷迷谷景区、卧牛湖景区。这三个景区相互毗邻,相得益彰,构成了不可多得的有山、有水、有洞、有泉、有寺、有峡谷的凤阳山风景区。1994年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韭山国家森林公园,2009年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

另外,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小岗村,享有“中国十大名村”、“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安徽省农家乐旅游示范点”等称号。小岗村的农家乐生态游和参观 “大包干纪念馆”、“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室”等活动成了凤阳又一个旅游热点。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气大

自2004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凤阳县政府已经公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11类29项。其中有国家级名录1项,省级名录4项,市级名录4项。下面介绍几项:

1、凤阳花鼓。2006年4月凤阳花鼓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是民间艺术瑰宝,有着独特的风格和浓厚的地方色彩,在国内外影响巨大。自明初以后,凤阳花鼓随着移民四处乞讨卖艺而响遍华夏的大江南北。它是中国五鼓之一(其他四鼓是:开封的盘鼓、山西的威风锣鼓、陕西的安塞腰鼓、甘肃的太平鼓)。它对其他艺术产生过重大影响,《大路》、《巨澜》、《鼓乡春晓》等电影里都有凤阳花鼓调;各地民乐中有凤阳花鼓调牌名、歌名的共有500余首;“凤阳花鼓蕴含着丰富的文艺创作原型和素材,为明清至当代的诗歌、戏剧、小说、绘画等文学创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2]。它的声名还随着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流行歌星的演唱 (黎莉莉、周璇等),时尚的电影(如《大路》)、唱片(有10多首凤阳花鼓曲目被上海的百代等唱片公司制作发行)、电台、报刊印刷品等媒介远播海外,在东南亚一带流传久远。《鲜花调》(今称《茉莉花》),是凤阳民歌的传统曲目,这首民歌于18世纪传入英国,后又相继编入各种不同版本的世界歌曲集中,是最早传入国外的音乐作品之一。“意大利歌剧《图兰多》中也移植了凤阳花鼓艺人演唱的 《十杯酒》、《茉莉花》”[3]。

2、凤画。俗称“画凤凰”,是凤阳独有的民间绘画艺术。凤画的形成源于中华民族对龙与凤的崇拜,凤阳出了个“真龙天子”,就得有“凤凰”与之相配,于是凤画就于明代在凤阳诞生了。原濠州也被喜爱凤凰的朱元璋改名为“凤阳”(取其“丹凤朝阳”之意)。据《凤阳县志》记载:“凤画造型新颖美观,设色鲜明艳丽,技法细腻严谨,具有固定的规格和模式。”“明清两代,来凤阳诉讼、赶考、经商的人很多,回去时都要买凤画,就连教堂的外国传教士也购买大批凤画带回国。……府县各衙也常定购凤画做礼品赠送。因此,凤画在国内外广为流传。”[4]它是皖北三绝之一(其他两绝是:灵璧的判官,天长的天官)。2006年入选安徽省首批非物质遗产名单。

3、凤阳酿豆腐(朱洪武豆腐)、洪武棍、与朱元璋有关的传说。这三项都与朱元璋扯上了关系,都列入了“凤阳县首批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录”,是凤阳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凤阳酿豆腐,据说因朱元璋特喜欢吃,就又被称为“朱洪武豆腐”、“御膳豆腐”。“凤阳酿豆腐”已被收入“中国菜谱”。

洪武棍是一种曲艺,据传是朱元璋幼年放牛时,无以为乐,常用放牛棍与小伙伴择伴对打,边打边唱山歌小调。朱元璋当皇帝后,便将这套棍舞向国人推荐,且取名曰:“洪武棍”。这种既能健身又可取乐的棍舞,很受众人喜爱,百姓争相演练,直到现在。

与朱元璋有关的传说很多,流传很广,上面提到的“凤阳酿豆腐”与“洪武棍”就被人与朱元璋附会在了一起。《凤阳县志》里共记载了5个民间传说,每个传说都与朱元璋有关。它们是:《於皇寺的由来》、《烀牛锅》、《凤画的传说》、《凤凰点穴,县官打坑》、《鹰夹箭》。这些传说,表现了凤阳人民对朱元璋的崇敬心理,增加了这位“真龙天子”的神秘色彩。

(四)在小岗村设立“中国农民歌会”分会场

“中国农民歌会”由国家文化部、农业部、安徽省政府主办,主会场选定在滁州,分会场选定在小岗村,是因为这里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在此举办意义重大。

农歌会创办于2008年,至今已成功举办过四届。作为安徽文化创新品牌和国字号招牌,获得了全国社会文化的政府最高奖——第十五届群星奖。歌会以其浓郁的乡土风味,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已经成为一个立足安徽、面向全国、专为8亿农民打造的文化艺术盛会。这个盛会为中国农民歌手提供了展示才艺的大舞台,为中国民间艺术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为中国农村改革发展成就提供了一个大展台。

每届农民歌会都是一场高水平、有特色、有影响的文化盛会,有助于提升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已成为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一张亮丽的文化品牌。

(五)省市所属三所学校落户凤阳

在凤阳这样一个小县城里却有三所省市所属学校,就全国范围看实属罕见,也有可能是绝无仅有的。这三所学校是:省属本科——安徽科技学院,省属国家重点中专——安徽机电工程学校,市属高等职业专科——滁州城市职业学院。这三所学校在凤阳城北一字排开,比邻而建,构成了凤阳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三所学校在凤阳办学时间都很长,对凤阳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巨大。

(六)多次承办国家级重大体育比赛

体育是一种文化,因为体育是教育的一部分,而教育又是文化中的一部分。

凤阳地处淮河南岸,水陆交通便利,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频繁的战争促进了此地的尚武精神。朱元璋从小习文练武,曾自创“小洪拳”并收徒传艺,对凤阳武术运动的开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0年代设于凤阳的省立第五中学、第三女子中学、第五师范学校及建国后设于凤阳的几所省市所属学校都开展了丰富的校园体育活动,这些活动由校园普及到社会,使得凤阳的体育运动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实行“大包干”后,凤阳声名大噪,多次承办国家级体育赛事,甚至还承办过国际比赛。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凤阳举办的国际与国家级重要赛事有:国际女篮争霸赛、全国第一届“丰收杯”农民篮球赛、全国青年篮球俱乐部联赛、全国青年拳击锦标赛、全国青年摔跤锦标赛、全国青年女排争霸赛、全国CBO女子组篮球总决赛等。凤阳是国家首批体育先进县。

二、凤阳独特的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地理环境。凤阳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南岸,易受淮河洪水侵袭,形成涝灾。地形南高北低,南部为山区,中部为平缓的岗丘,北部为沿淮冲击平原,总倾斜度大;此地雨水集中,雨水难以蓄积下来,再加上年降雨量只有904.4毫米,而年蒸发量却达到1609.7毫米,极易干旱。因此旱和涝形成凤阳历史上主要的自然灾害。凤阳歌中所唱的“十年倒有九年荒”,虽说可能夸张了点,但还是有事实根据的。贫穷与饥饿,“逼”出了朱元璋,“逼”出了首创“大包干”的十八条好汉;“逼”朱元璋创建了了大明王朝,“逼”小岗村的人们拉开了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二)、朱元璋。历代帝王中,朱元璋名气不小,故事不少,就因为他有着从赤贫到皇帝的传奇人生。从凤阳走出去的朱元璋,对家乡怀有深厚的感情,造中都,修皇陵,建龙兴寺,为凤阳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皇帝(也可说是乞丐皇帝、和尚皇帝),但凡学点历史的人都对朱元璋感兴趣,同时就对他成长之地——凤阳感兴趣,研究朱元璋,必然要研究凤阳,朱元璋与凤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就有了反映朱元璋与凤阳的众多的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小县以朱元璋为傲,老百姓很愿意把很多东西与朱元璋附会在一起,也就有了数不清的有关朱元璋的传说。朱元璋实行的数度移民凤阳的政策,催生出融合南北文化的民间艺术奇葩——“凤阳花鼓”。连几百年后,把省市所属的3所学校都放在凤阳九华山下、龙兴寺旁,想必与朱元璋也有关系吧!想当年朱元璋设置的凤阳府统领五州十八县,凤阳是何等的名声与规模,后人把这几所学校放在凤阳,大概是考虑到这里曾经是凤阳府所在地的缘故吧。

(三)一批敢闯、敢干的代表人物。首先是小岗村里在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的那十八条好汉。他们当年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怎么能吃饱肚子,就怎么干,他们压根儿也没有想到当初那个有杀头、坐牢危险的分田到户的举动,会引起各级政府尤其是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也没有想到就这么一“干”、一“闯”,会就此拉开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而让小岗村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

其次是沈浩。沈浩也是个多少带有点传奇色彩的人,他供职省财政厅,却挂职到小岗村;选派干部到期就走,而他却被村民用“红手印”挽留了下来,如果不死有可能再次被挽留。他在小岗村干的一些事情不是一般人能干得来的:为搭桥让京沪铁路停运45分钟、为引资让村民迁祖坟、敢于在把土地当命根子一样宝贝的小岗村实行土地流转等等,足见他是一个敢于突破、勇于创新的不平凡的人。他是全省同期6000多名选派干部中唯一留任的人,是为小岗村实实在在干了很多事情而赢得老百姓尊重的人,他也因此得到了到小岗村考察的胡锦涛总书记的赞赏及在他去世后胡总书记的亲笔批示。

(四)几代中央领导的支持与关心,众多媒体人及文艺工作者的持续关注。凤阳是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特别关心的地方。早在1955年,毛泽东就为《合作化的带头人陈学孟》和《一个值得推荐的模范支部》两篇文章分别写了按语,对陈学孟给予高度称赞,并5次接见他。1980年5月,邓小平发表了重要谈话,对凤阳包产到户予以充分肯定和支持。他的讲话,为全国农村改革指明了方向,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就此拉开,率先实行大包干的小岗村随即也被媒体发掘出来,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亲自到凤阳和小岗村来考察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有:赵紫阳、江泽民、胡锦涛、朱镕基、温家宝、曾庆红等,他们给凤阳人送来了党的亲切关怀。

凤阳也是众多媒体人及文艺工作者持续关注的地方。他们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的角度,从历史和现实时间的跨度,深度挖掘生动、感人、富有个性的细节,再现生动、丰富的场景,刻画真实、丰满、立体的的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和情感波澜,生产出众多的感人至深的优秀作品。最让人难忘的场景是在昏暗的油灯下18个农民伸出粗黑的手指在生死契约上按“红手印”,极富色彩感、悲壮感、戏剧感,让人震撼;最让人难忘的形象是沈浩,文艺工作者用电影、电视剧、文学作品等形式集中宣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由于关注度高,凤阳的名气在国内外都很大,给凤阳旅游、体育等各方面的文化事业发展、繁荣提供了良机。

三、结语

淮河文化、帝王文化、移民文化相碰撞、相融合,产生出凤阳独特的文化现象,凤阳文化的内核是敢闯、敢干,“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不满淮河灾难带给自己贫穷的朱元璋,参加了农民起义军,走上了造反的道路;不满朱元璋残暴统治的大批移民,用凤阳花鼓对皇帝进行控诉,走上了乞讨流浪的道路。后世的凤阳小岗人也是与朱元璋与移民一样的贫穷,也有与朱元璋与移民一样讨饭流浪的经历,他们骨子里与他们的祖先一样也是不愿向命运低头的,所以才能做出惊天地动鬼神的事情出来,他们的行为赢得世人的尊敬,产生了丰富的“大包干”文化。沈浩到小岗挂职是偶然,是天意,但沈浩能融入小岗,成为永远的小岗人似乎也是必然。沈浩骨子里是肯干、敢干的一个人,只是之前在机关没有多少机会,到了小岗后他才有了充分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是小岗“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激发了他的斗志,是小岗这块神奇的土地,成就了他的事业。很显然,文化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它已经散入这片土地,飘在这片天空,渗进人们的血液,被不知不觉地继承了下来。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给予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以巨大的影响。”(《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4365页)凤阳独特文化(特别是“明文化”与“大包干”文化),对全国经济与政治施加的影响巨大深远,人所共知,这种影响还将继续下去。

[1]刘汉俊.体验崇高 塑造丰碑——电影《第一书记》暨图书《沈浩日记》策划过程[J].求是杂志,2010,(15):50-51.

[2]苏兆龙.凤阳花鼓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论[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3):121-124.

[3]安徽省旅游局.走遍安徽[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504-518.

[4]凤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凤阳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620-621.

G127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671-5993(2012)01-0051-04

2011-12-13

伏科俊(1963-),男,安徽天长人,高级讲师,主要从事现代汉语及导游口语的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沈浩大包干凤阳
其实我很想哭
拦喜
互联网+大包干促进农民增收探讨
凤阳歌体系中基本曲调特征研究
不同地域文化对凤阳歌民族唱腔的影响
唯物史观视域下“大包干”产生的必然性探析
旧凤阳花鼓
凤阳乔涧子明代琉璃官窑遗址
发扬农业“大包干”精神 培养新一代安徽农民
时代需要沈浩式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