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与物流的共生模式构建
2012-08-15李春虹
李春虹
(闽南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系,福建 石狮 362700)
0 引言
2011年,虽然我国全年进出口总额达到36 402.5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5%,但与一季度的29.5%和1—10月份的24.3%的增速比,减速态势相当明显。特别是12月份进口和出口同比只分别增长11.8%和13.4%。进口虽然全年增速高于出口2.7个百分点,但12月份减至低于出口1.6个百分点(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网站)。2012年1月这一势头又有加强。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即消费、投资、进出口中,我国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对外贸易和政府投资。在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之初,面对技术落后、资金缺乏、市场经验严重不足等限制因素的情况,我国成功引进外资及国外先进技术,借鉴有效市场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劳动力成本低、资源丰富等天然优势大力发展国际贸易,形成了目前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方式。
由于目前通货膨胀引起的原材料价格、劳动力价格、能源价格的持续上涨,再加上贸易摩擦、利率、汇率、出口退税率等交叉产生的叠加效应,使我国以往在对外贸易中的许多优势变得不再明显,甚至是变为不利。在国际贸易利润空间被压缩的情形下,如何通过发挥国际贸易与现代经济的加速器——物流契合的共生互利关系,实现降低国际贸易成本、加快资本流转、建立快捷以及个性化的国际贸易服务,最终不仅实现了国际贸易新的可持续增长点,也大力促进了物流本身的发展。
1 国际贸易与物流契合的共生互利关系
1.1 国际贸易有力促进了现代物流的发展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带动了大量商品、服务的跨境流动转移,其对现代物流量上升的带动是不可避免的。国际贸易在实现一国(地区)向另一国或多国(地区)商品输送与交换的过程中,贸易货物的生产、运输、装卸、仓储、送货、信息传输、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都离不开物流的支持,贸易量的增加势必等同于物流量的增加。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加快了资源、人力、资本在更大空间的流动,使得国际间商品交换朝着专业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而这些国际贸易变化的新格局促进了现代物流服务的个性化、专业化、信息化以及一体化。国际贸易的发展延伸,提高了对现代物流的要求,拓宽了物流远转的方式,使得现代物流从以前简单的由供货方向需求方的物理性移动转变为现在的以信息化为纽带,集加工、包装、采购、运输、储存、配送等过程为一体的综合性的现代物流系统。当前的国际贸易环境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买方市场,遵循自由竞争市场的规律,贸易方式要转变为以顾客为核心,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商品需求。因而贸易方式的转变也促使现代物流向小批量、高频率、精细化的配送方式转变。国际贸易的发展对现代物流的理念、技术、管理等都提出了挑战,这也是促进物流发展的重要动因之一。
1.2 现代物流系统是国际贸易发展的核心动力
根据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产生的理论依据是一国的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但理论上对贸易过程中成本的控制没有关注。目前,全球正经历着分工的专业化和商品的多样化,国际贸易中商品的制造业成本随着全球竞争的加剧已经压缩到了一定底线。在外贸企业寻求新的竞争力时,企业发现被隐藏在商品加工之外的流通中的成本降低仍存在巨大空间。
现代物流是供应链活动的一部分,是为满足顾客需要,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高效、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而进行的规划、实施、控制过程。物流活动主要包括设计、规划、包装、运输、保管、装卸和搬运。物流信息、物流成本、物流服务质量是现代物流的核心,且能有效提升商品附加值。
从现代物流的作用与功能可以看出,现代物流系统的升级与发展必然会提升国际贸易的发展空间。首先,从产业链角度出发,物流系统可以被看作是国际贸易过程的一部分,因而物流系统的成本控制、服务水平、技术创新、管理高效等方面都会直接影响国际贸易的利润空间。其次,现代物流系统运用信息技术一方面能准确、高效地完成物流的各个流程,另一方面及时的信息反馈优化了货物流通渠道,使得消费者需求与有效生产紧密结合起来。物流管理的柔性化与个性化,可以将需求的产品快捷、安全地送到消费者手中,完善售后服务质量,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加快外贸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最后,物流系统的联立可以使得在一条供应链上的各企业间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集约,这将最大限度地加快物流配送速度,缩短产品的流通周期。
外贸企业制造环节的集成化与物流信息、物流服务、物流环节的一体化链接,结合程序化作业,会大大降低在对外贸易过程中出现的诸如送货不及时、延迟交货或货物毁灭等因不可抗力所导致的风险,提高企业服务质量与信誉。物流系统成本降低与技术发展的巨大潜力可以提高外贸各方参与贸易的利益,使外贸企业主动挖掘市场需求,把更多的非贸易品变为贸易品。据资料统计,全球三分之二的国际贸易掌握在跨国企业手中。因为,许多跨国企业为了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低成本,在世界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寻找低成本的原材料、劳动力、税收等,分别进行加工和采购;同时,又把组装的“成本最小化”产成品销往世界各地,并且这种趋势在跨国企业的采购和销售中越来越受关注。目前,面对全球化激烈的贸易竞争环境,以及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顾客的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外贸企业必须不断挖掘客户新的需求,以建立全球一体化的供应链为企业的突破口,形成整合全球资源能力的核心竞争力。
2 国际贸易和物流中存在的问题
2.1 海关作业流程十分复杂,港口物流功能与需求存在落差
当前形势下,海关作业流程在不断地完善与创新,对海关物流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其作业流程同样面临着很大的困境。随着国际业务量的逐渐增多,传统的海关作业已经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通关环节多,时间久,效率差,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体的管理,影响工作效率。
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港口物流功能迅速聚集,港口对经济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但是与贸易的需求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某些设施无法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枢纽港的吞吐能力不足。从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我国的港口物流仍然处于传统的发展阶段,与物流发展需求存在着明显的落差。
2.2 思想观念、法律制度与规则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
国际贸易近年来迅速发展,但物流行业的发展无法坚持与时俱进,传统观念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思想,陈腐的观念阻碍到物流的发展,严重制约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同时,国际物流的运作十分不健全,从我国现行的各项法律法规来看,缺乏专门的针对性法律。另外,国际物流标准化的对接速度缓慢,我国虽已初步完成标准化的研究,但是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缺少必要的行业规范,物流效率普遍不高,无法与国际规则接轨,降低了在国际中的竞争力。
2.3 国际物流的运输能力不足
国际物流对运输能力的要求十分高,但是相比较之下,我国的国际物流设施规模较小,无法满足运输的需求。我国的国际贸易以海运为主,但是从港口的分布与货物的管理来看,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导致运费高,时间久,影响商品的质量,降低竞争力,无法满足国际贸易发展的需求。
2.4 缺乏专业的物流人员
国际贸易促进了国际物流的产生,但是我国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相对起步晚,从人才的角度来看,远远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尤其是懂得管理同时又善于经营的复合型人才非常短缺,从近年来的发展形势来看,专业的物流高级人才数量非常少,与需求之间形成了极大的矛盾,这成为制约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突破。
3 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只有实现国际贸易与物流契合态势下的共生发展机制,才能促进两者的互利发展,最终加快经济发展。对实现两者的共生发展机制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第一,加大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营造良好的物流发展环境。首先,从市场需求出发,建立有效的供给,打造物流的国际舞台。国际物流的发展受成本、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国家必须采取积极措施,不断协调贸易与物流之间的关系,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促进国际物流朝着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进而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其次,提高政策的引导作用,我国的物流发展正处于起步的艰难阶段,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宏观上调控,在微观上与国际物流接轨,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为国际物流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最后,加强协会的推动作用,物流具有跨行业发展的特点,除了政府的调控外,行业协会也需要发挥作用,做好协调工作,推动国际物流的发展与完善。
第二,增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从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初具规模,但是与国际贸易的需求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满足国际贸易发展的需求,政府部门必须加大管理力度,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充分利用其各自的优势,推动我国物流发展环境的建设。与此同时,要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这是国际物流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第三,加强相关理论的建设,培养专业人才。理论是实践的依据,政府必须不断加大力度,建立联系,不断完善相关理论,指导实践工作,同时要加强对外贸易物流人才的培养,加强高校相关人才的培养,满足国际物流对知识与人才的需求,促进我国国际物流朝着更加快速的方向发展。
第四,企业应不断完善自我,与国际物流接轨。企业是贸易的子系统,只有每个企业发展好了,整个对外贸易才能迅速发展,国际物流才能朝着一个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所以,企业要不断完善自身的国际物流网络体系,建立物流信息系统,不断采用最新的科学技术,建立物流联盟,发挥物流集成的优势,推动我国物流的发展,使其与国际物流接轨,更好地为国际贸易服务。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了国际贸易与物流发展中存在各种问题,其中的关键在于技术与人才。作为经济发展的有力后盾,国际物流是各国贸易沟通的纽带,肩负着推动经济进步的重要责任,其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与影响在不断加大。对此,相关部门与相关人员必须不断地研究它,完善它,推动其发展,进而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的进步,提升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1]刘金钵.物流成本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3(4):82-84.
[2]李永生,张丽芳.国际物流成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J].特区经济,2006(5):141-142.
[3]杨长春.论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关系[J].国际贸易,2007(10):28-31.
[4]杨长春.我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物流关系的实证研究[J].国际商务,2008(1):8-11.
[5]侯方淼.现代物流:国际贸易的加速器[J].财经科学,2008(4):108-114.
[6]付美林.我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物流关系的实证研究[J].知识经济,2009(18):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