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主流情感认同缺失的心理成因及应对

2012-08-15张明明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民族情感传统

张明明

(桂林理工大学 广西桂林 541004)

大学生主流情感认同缺失的心理成因及应对

张明明

(桂林理工大学 广西桂林 541004)

情感认同是指对个人及群体之间的共同情感的确认。主流情感认同是国家、民族确立其正统性的重要依据。然而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大学生对待本民族和传统情感及精髓却表现出多方面的缺失。作为未来社会的继承者和建设者,大学生主流情感缺失必将对文化、民族、国家的健康延续产生重要影响。分析大学生主流情感认同缺失的心理成因,找出应对办法,对情感传承、情感立场与态度的确认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大学生;情感认同;心理成因

0 引言

情感认同是指对个人及群体之间的共同情感的确认。主流情感认同是国家、民族确立其正统性的重要依据。然而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大学生对待本民族和传统情感及精髓却表现出多方面的缺失。作为未来社会的继承者和建设者,大学生主流情感缺失必将对文化、民族、国家的健康延续产生重要影响。分析大学生主流情感认同缺失的心理成因,找出应对办法,对情感传承、情感立场与态度的确认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1 情感、认同及情感认同

1)情感。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情感隶属于态度,它与其中的内向感受、意向相一致,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生理评价和心理体验,其特性既复杂又稳定,它由道德感与价值感两个部分组成,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美感、热爱、仇恨、厌恶等个体感受。

2)认同。认同是个体潜意识地向某一对象的模仿过程,可以使个体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归属感。认同是一种情感、态度乃至认识的移入过程,可以划分为发展认同和知觉认同。当个体的行为逐渐转变发展成某个人或者某团体的类似行为,称之为发展认同,也就是把外界某人或某群体的特性融入到个体的人格和行为当中。而知觉认同是把某个人的优点,某个团体的荣誉,客观事物的积极方面等,融入到个体的人格和行为当中,视为与自我共有的东西。情感认同是个体发展认同的组成部分。

3)情感认同。情感认同则是指客观事物满足人自身的需要从而产生的对客观事物满意、喜爱以及肯定的态度。即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在与事物发生联系中,当他“认同”这种联系时,则愿意保持这种关系,而且对该事物发生更大兴趣,乐于接受其影响。正如列宁所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不会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1]。大学生的主流情感认同主要是指对符合社会发展前进方向的、本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的、优良思想道德素质的情感认同,也是国家、民族确立其正统性的重要依据。因此,在高校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其内容、形式与方法必须有利于诱发情感认同,才能使受教育者易于接受教育管理的内容,增强教育管理效果。

2 大学生主流情感认同缺失的表现及心理分析

2.1 大学生主流情感认同缺失的表现

1)民族传统情感逐渐淡化,西化情感倾向有所加强。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吉登斯认为:全球化让远距离的社会事件和社会关系与地方性场景交织在一起[2]。全球化给世界各国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各个国家带来了文化上的“第二认同”。在其影响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以及西方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情感模式等,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侵蚀着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民族精神,使之对民族情感和社会道德伦理规范产生一定的怀疑和批判,并对西方的情感产生一定的认同感。

2)信仰遭遇缺失危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趋于弱化。我国大学生目前正面临着信仰缺失的危机,缺乏自己的信仰坚持与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致使部分学生只关注自身,对国家、社会、家庭、亲情等本质情感漠视;对社会主义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道德观以及优良的传统伦理道德与行为操守不感兴趣,提倡自我与自由。在当前多重价值文化的影响下,有部分学生经不住西方政治模式的诱惑,对国家、民族坚守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产生疑问甚至排斥否定。

3)新生价值观不断出现,挑战现有的主流价值观。表现其一:人生理想失实、个人主义严重、拜金主义兴起、急功近利抬头、诚信和基本的伦理道德缺失;表现其二:粗放的消费观,以追求名牌为提升自己品质的基础,超前消费,过度消费,追求超越大学生实际的格调生活;表现其三:失控的婚恋倾向和多变的职业选择以及职业道德操守丧失等。追随西方生活方式,热衷西方的情感传承等。

2.2 大学生主流情感认同缺失的心理分析

1)受非正式群体影响形成从众反应。大学生心理特征尚未发展健全成熟,对学校、家庭还有很强的个人依赖性,在独自处理外界事物的情况下,常常表现出优柔寡断、缺乏自信心、判断力较差等特点。由于这些心理特征的缺陷,造成了大学生从众行为的产生。从众是个人在外界群体行为的影响下,使个人的知觉、判断、行为和认识上跟随于外界群体的行为方式。据校园调查,大学生较易从众于恋爱对象、老生、老乡、室友、趣友、同班同学、同年级同专业同学。从众行为的普遍化,集中反映了部分大学生缺乏独立性、自我意识弱化,个体倾向性不健全的学习和生活的情感理念,从而使个人对群体情感的不认同扩展开来[3]。

2)忽视外在影响的个人情感中心主义。社会的多元化导致现在的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多元化。他们从被教育转向独立思考,在行为上以自我为中心,不再认同形成规矩的行为指南,特立独行。因此,凡事多是以个人情感为中心出发,一切标准多以自己的利益为前提。在个人情感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不愿也不会关注与自身不相关的人或事情。在这种心态支配下,必然会对现有的主流社会情感中与自己不相关的情感不感兴趣,从而导致对主流情感的漠然。

3)受传统情感束缚和约制而导致的逆反心理。现在的大学生从小受到的是传统思想与情感的教育,常常被教育要助人为乐,要尊敬师长,要爱护公物等优良社会主义情感行为,但是社会上却充斥着种种与此相矛盾的现象,这势必会影响大学生对传统情感的情感认同,不愿再接受传统情感的束缚和约制;再加上受到西方情感的冲击以及大量人为虚拟的情感假象所包围,以致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使其主流情感认同缺失。

4)情感了解和接受渠道的不真实性。大学生了解和接受情感的渠道主要是电影、网络、媒体之类,但这些并没有真实地反映出我国社会主义情感的真正内涵,他们所接受的许多都是经过加工的、比较媚俗的情感,传统的情感精髓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渐行渐远,长此以往,也会导致大学生对充斥于自身周围的虚假情感反感、反对、丢弃,最终导致主流情感认同缺失。

3 大学生主流情感认同缺失的应对措施

1)抓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在各种道德情感相互激荡的多元情感形势下,在遭受到西方情感侵袭特别是文化霸权主义的严峻挑战下,必须抓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发展先进优良情感,巩固主流情感、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其首要的任务就是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使大学生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其次要使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客观、全面、正确地分析各种社会现象、问题和思潮,自觉地抵制各种不良信息,抵御外来情感的侵袭。再次要使学生能认同所学知识,进而自觉认同先进情感,确立社会主义主流情感、主流意识形态在学生个体情感世界中的主体地位。

2)重视中国传统情感的传承和发扬,了解中国传统情感文化的精髓。首先,我国传统情感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以其繁荣的经济、灿烂的文化艺术和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蜚声世界,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其次,中华民族情感历经数千年历史积淀,累积形成了博大精深的精神情感宝库——和合思想、天人思想、艰苦奋斗精神、拼搏创业精神、勤俭自强精神、父慈子孝等,这些思想情感依然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再次,在进行情感传承和发扬的时候必须扬弃——传统民族精神和情感必须融合时代精神与时代要求,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和创新。中华民族传统情感的形成和发展是在与其他民族的情感交流中得以完成的,也正因为如此,它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当代,必须重视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只有善于吸收其他国家与民族的先进思想和情感,才能真正弘扬民族情感,也才能使大学生不断了解、理解、接受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情感[4]。

3)充分发挥学校情感传播阵地的作用。学校是情感传承和发扬的主要场所,要弥补大学生主流情感认同缺失,就要充分发挥学校情感传播的主阵地作用。各高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设多种关于中国传统思想、传统道德和中国历史的人文课程,举办各种相关讲座、报告,以及经典情感书籍研读活动;同时充分利用校报简报、标语牌、宣传橱窗、校园网、BBS、微博等主流文化传播阵地与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相融合,不断丰富学生的人文情感知识和精神文化储备,进而培养大学生学习人文情感知识的兴趣,增强大学生的主流情感认同。

4)增强大学生自我修养,加强情感传承的学习。面对主流情感认同的缺失,大学生应不断加强个人的自我修养——从中国的传统情感着手,汲取传统情感的精髓,提高自身素质,丰富知识,扩展阅历,自觉抵御外来的、不健康的情感的冲击;同时加强情感传承的学习——中国传统情感博大而精深,蕴涵着深层智慧的中华民族文化和情感,在以往是中华民族高速发展的精神元气,在今天依然是中华民族面对全球化及其应对各种挑战、困境、抉择时形成凝聚力的内在源泉,在明天还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民族腾飞的不可缺少的软实力[5]。

4 结束语

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应准确把握大学生主流情感认同的内容、实质和根本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之策。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主流情感认同的自觉性与坚定性,使大学生更好地实现民族的优良情感传承,不断增强高校情感教育效果。

[1]列宁全集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25.

[2]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23.

[3]牟艳娟,谷正杰.大学生母校认同缺失的心理成因及应对措施[J].高教论坛,2011(7):15-18.

[4]严燕,陈平.论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生态德育的影响[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91.

[5]梁玲华.论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建构[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70-71.

On the Psychological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Lack Mainstream Emotional Identity of College Students

ZHANG Ming-ming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ilin 541004,China)

Emotional identity is the common emotion among individuals and groups of people.Mainstream emotional identity is the basis of a country,nationality's legitimacy establishment.However,under the influence of many factors,college students in our country lack emotional identity to the nation's emotions and essence.As the successors of the society in the future,college students'lack of emotion will affect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our culture and nationality.The paper analyzes the psychological causes of lack mainstream emotional identity and tries to find countermeasures which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emotion inheriting,positioning and attitudes.

college students;emotional identity;psychological causes

G 641

A

1672-2434(2012)02-0094-03

2012-02-24

张明明(1986-),男,从事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民族情感传统
我们的民族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失落的情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情感
老传统当传承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多元民族